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检验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芳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8期1149-1150,共2页
关键词 凝血检验 影响因素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0期1193-1194,1197,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2011年临床感染性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常规培养、分离并鉴定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2011年本科室共分离出56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占70.4%;革兰阳性(G+)球菌... 目的了解医院2011年临床感染性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常规培养、分离并鉴定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2011年本科室共分离出56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占70.4%;革兰阳性(G+)球菌占21.1%;真菌占8.5%。在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铜绿假单胞菌次之;在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所有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在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分离率分别为43.0%、47.2%。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现象严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分离率较高。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珍 王志远 肖婷婷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7期57-59,63,共4页
目的评价结核病临床诊断中,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98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均提供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诊断,将痰培养结果... 目的评价结核病临床诊断中,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98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均提供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诊断,将痰培养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痰培养显示,阳性检出率40.82%,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检测阳性检出率48.98%,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检测阳性检出率41.84%。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特异度与准确性均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临床诊断中,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诊断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诊断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晓光 王志远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9年第12期34-37,共4页
目的:针对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采取血常规检验进行诊断与鉴别,分析与研究应用价值.方法:病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上述时间段内选取100例贫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未采取治疗),常规组50例为地中海贫血,研究组50例为缺... 目的:针对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采取血常规检验进行诊断与鉴别,分析与研究应用价值.方法:病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上述时间段内选取100例贫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未采取治疗),常规组50例为地中海贫血,研究组50例为缺铁性贫血,100例贫血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不同组患者的诊断与鉴别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MCH差异较小,(P>0.05),但研究组与常规组RBC、HGB、MCHC、MCV差异较大,缺铁性贫血RBC、MCV明显高于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HGB、MCHC显著低于地中海贫血,(P<0.05),且研究组患者WBC异常率为20.00%、PLT异常率为18.00%,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中应用血常规检验,可以根据血常规各项检验结果来诊断和鉴别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值得在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中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诊断与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滕飞 任家琦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4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行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生化检验,对两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ALT、AST、GGT及...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行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生化检验,对两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ALT、AST、GGT及ALP指标分别为(27.27±4.28)U/L、(98.48±42.38)U/L、(165.38±34.93)U/L、(182.25±40.79)U/L,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60、16.649、35.419、19.948,P<0.05);研究组TBIL、TBA、DBIL指标(92.38±24.83)μmol、(68.94±25.66)μmol、(35.24±15.47)μmol均比对照组高,Alb、TP、A/G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23、21.205、16.754、22.066、33.552、15.235,P<0.05)。结论临床对肝硬化疾病进行生化检验检查,其诊断准确率高,能将患者肝细胞合成代谢情况以及肝细胞受损情况反映,可为临床对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验指标 肝硬化 诊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涂膜技术的干化学系统在急诊检验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维娜 张亚欣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3年第1期60-60,共1页
医学在新世纪来临之时,其高速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更好的诊断指标,而同时对临床检验诊断的实践提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检验科主任和检验医师们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来源于:
关键词 急诊检验 多层涂膜 干化学 应用价值 检验医师 检验科主任 临床医师 专业素质 仪器系统 人的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光 王志远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2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至2019年8月期间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至2019年8月期间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其中15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常规的血脂检验,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较低,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均较高,P<0.05。两组受检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的水平相比,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及Apo-B等血脂指标的水平均可明显高于正常人。进行血脂检验可为临床上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检验 冠心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生长因子与髓鞘碱性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马书玉 谭博 王志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4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髓鞘碱性蛋白(MBP)及血清炎症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髓鞘碱性蛋白(MBP)及血清炎症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GF、MBP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认知功能评分,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各指标水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BP、IL-1β、IL-6、IL-1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范畴流畅性(CF)、简明精神分裂症认知评估-符号编码测验(BACS-SC)、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韦氏记忆量表-第三版:空间广度(WMS-ⅢSS)、神经心理成套测验(NAB)、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连线测验(TM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GF水平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r<0,P<0.05),MBP、IL-1β、IL-6、IL-12水平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P<0.05)。结论NGF水平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呈低表达,与临床症状呈负相关关系;MBP及炎症因子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呈高表达,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关系,可在临床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生长因子 髓鞘碱性蛋白 炎症因子 精神分裂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王婷 徐华坤 李文静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志... 目的探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ESR、CRP与PCT检测,比较两组及研究组细菌感染者与非细菌感染者ESR、CRP与PCT水平,比较ESR、CRP与PCT单独及联合检测下呼吸道感染诊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ESR、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者ESR、CRP、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ESR、CRP与PCT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下呼吸道感染诊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单独检测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均高于ESR单独检测,PCT单独检测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ESR、CRP单独检测,特异度高于ESR单独检测,联合检测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PCT、CRP、ESR单独检测,且特异度均高于ESR、CR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检测方法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SR、CRP与PCT联合检测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培养联合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李文静 徐华坤 肖婷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70-74,共5页
目的探究痰培养联合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患者组,另选取本院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RP、ESR检... 目的探究痰培养联合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患者组,另选取本院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RP、ESR检测,患者组同时进行痰培养检验。比较两组CRP、ESR水平,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类型,比较不同感染类型患者ESR、CRP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分析细菌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X线、临床症状、血常规等)为金标准,分析CRP、ESR、痰培养单独诊断及其联合诊断对下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患者组CRP、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中,经临床综合检查,检出细菌感染19例,非细菌感染51例;细菌感染患者ESR、CRP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患者ESR、CR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95%、84.21%,均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的13.73%、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对下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鉴别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57%、100.00%、98.01%,均较高;不同检查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鉴别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查对下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鉴别诊断准确度高于ESR单独检测,灵敏度高于痰培养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检查方法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细菌感染患者中未检出致病菌;19例细菌感染患者中,15例痰培养阳性患者痰液样本共分离出15株病原菌,均为单一菌株感染,无多重菌株感染,主要致病菌类型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结论痰培养联合CRP、ESR对下呼吸道感染类型的鉴别诊断效能理想,但对高度疑似病例,建议联合其他检查方案共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痰培养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徐华坤 王婷 李文静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4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乙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生... 目的探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乙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检验及凝血功能检查,比较两组及甲组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甲组凝血酶原时间短于乙组,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加重凝血酶原时间呈缩短趋势,而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是曲线下面积为0.995,大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单一检测的0.862、0.896、0.981。结论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较高,通过动态监测患者上述指标浓度变化,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指导临床治疗,促进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联合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炎症细胞因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滕飞 周传涛 王志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6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 LDL-C)及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老年冠心病患者... 目的探究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 LDL-C)及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A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23)、双支病变组(n=30)与多支病变组(n=27),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0)与预后不良组(n=20)。比较A组与B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血清sd LDL-C、IL-6及hs-CRP水平。结果A组血清sd LDL-C、IL-6及hs-CRP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sd LDL-C、hs-CRP、IL-6水平均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sd LDL-C、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d LDL-C、IL-6、hs-CRP在冠心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监测各指标水平变化有利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炎症细胞因子 诊断价值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铁和胆碱酯酶水平变化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研究
13
作者 朱翠翠 于成盼 《医师在线》 2024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铁和胆碱酯酶水平变化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3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铁和胆碱酯酶水平。采用蒙...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铁和胆碱酯酶水平变化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3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铁和胆碱酯酶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铁和胆碱酯酶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MoCA评分为(20.15±3.46)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铁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675),胆碱酯酶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600),P值均<0.001。在校正年龄、职业、吸烟、饮酒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胆碱酯酶均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β=0.256、-0.001,P<0.05)。结论血清铁及胆碱酯酶均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血清铁 胆碱酯酶 认知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14
作者 赵云 于成盼 贾慧彬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5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327例于本院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对327例疑似HDN患儿进行HDN血清学检测[直接抗球蛋白实验(DAT)、游离试验、放散试验...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327例于本院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对327例疑似HDN患儿进行HDN血清学检测[直接抗球蛋白实验(DAT)、游离试验、放散试验]。分析HDN检出情况、溶血类型分布、ABO-HDN、RH-HDN中血清学检测结果,比较确诊HDN男性患儿与确诊HDN女性患儿占比及不同日龄患儿HDN发生率。结果327例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患儿中,确诊HDN男性患儿占男性患儿的44.38%,确诊HDN女性患儿占女性患儿的47.30%;确诊HDN男性患儿与确诊HDN女性患儿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日龄7 d患儿HDN发生率高以外,其他均随患儿日龄增大,HDN发病率降低。149例HDN患儿中,ABO-HDN患儿144例,占HDN患儿的96.64%,占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患儿的44.04%;RHHDN患儿5例,占HDN患儿的3.36%,占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患儿的1.53%。144例ABO-HDN患儿中,放散试验阳性144例,DAT阳性22例,游离试验阳性137例。5例RH-HDN患儿中,DAT、游离试验、放散试验均全部阳性。结论HDN血清学检测试验可为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出HDN提供依据,避免漏诊和误诊,对于疑似HDN患儿应早诊断、早治疗,减轻HDN后遗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游离试验 放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LDH水平与气道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于成盼 赵云 王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2期1671-1674,共4页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气道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80例CVA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组患者血清LDH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气道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80例CVA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组患者血清LDH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LDH水平与TNF-α、IL-4、IL-12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DH水平对CVA患者疾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组CVA患者血清LDH和TNF-α、IL-4、IL-1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患者血清LDH和TNF-α、IL-4水平升高(P<0.05),IL-12水平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清LDH水平与TNF-α、IL-4水平呈正相关(r=0.416,0.405,P<0.05),与IL-12水平呈负相关(r=-0.33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DH水平预测CVA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12,截断值为350.5 U/L时,预测疾病复发的灵敏度为81.5%,特异度为74.8%,其预测价值优于血清TNF-α、IL-4、IL-12等气道炎症指标。结论CVA患者血清LDH水平与气道炎症指标水平密切相关,该指标对疾病复发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检测该指标有助于评估CVA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乳酸脱氢酶 气道炎症指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晓华 田红岩 董芳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7期497-497,499,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通过t检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通过t检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除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血糖呈负相关外,其余血液流变指标均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增高,导致微循环障碍是诱发多脏器功能受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液流变学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和利培酮及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华坤 马书玉 于成盼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9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3组,其中氯氮平组63例,利培酮组75例,齐拉西酮组62例。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入...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3组,其中氯氮平组63例,利培酮组75例,齐拉西酮组62例。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4、8、12周的心肌酶(AST、CK、CK-MB、LDH、α-HBDH)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心肌酶水平在1~4周内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肌酸激酶CK最为显著(P<0.05);氯氮平组心电图异常率(54.0%)显著高于其他两组,齐拉西酮组心电图异常率(21.0%)最低。结论氯氮平、利培酮及齐拉西酮在治疗前期可对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造成影响,应定期检测患者心脏功能;齐拉西酮与其他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安全性更高,是较为理想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利培酮 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 心肌酶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红岩 王晓华 董芳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1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病毒性脑炎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取健康献血员(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40份(各2mL);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组50例)发病后第1、3、7天各抽取肘静脉血4mL,分离血清。应用谭氏法检测血清中CK-BB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病毒性脑炎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取健康献血员(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40份(各2mL);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组50例)发病后第1、3、7天各抽取肘静脉血4mL,分离血清。应用谭氏法检测血清中CK-BB的变化。结果患者组CK-BB活性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发病后第3天CK-BB活性高于第7天和第1天(P<0.05);病情进展型病例CK-BB的含量在发病后第1天和第7天高于病情稳定型病例(P<0.05);多病灶患者血清CK-BB含量高于单病灶患者(P<0.05)。结论血清CK-BB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指标之一,是观察急性病毒性脑炎病情的发展变化、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同工酶类 脑炎 病毒性 急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华坤 张晓光 田红岩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1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精神科诊治的2 000例SC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 013例单纯精神分裂(设单纯组)、987例合并抑郁症状(合并组),另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 000...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精神科诊治的2 000例SC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 013例单纯精神分裂(设单纯组)、987例合并抑郁症状(合并组),另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 000例(设对照组),疾病患者均予以抗精神药物治疗,3组均行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观察并比较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结果单纯组、合并组治疗总有效率(74.53%、71.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组治疗前TSH含量(1.34±0.78)IU/L比对照组少(P<0.05),合并组治疗后TSH含量(2.84±0.71)IU/L比治疗前多(P<0.05)。单纯组、合并组治疗前TT4含量均比对照组多(P<0.05)。单纯组、合并组治疗前FT3含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甲状腺激素存在异常,抑郁症状的发生与TSH含量减少有关,且病情的好转与FT3含量上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受精神分裂症症状及药物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芳青 孙其富 张丽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8期2312-2312,2314,共2页
目的探讨以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为代表的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的影响差异。方法将2010年入住该院的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CK进行检测,并按CK正常与否、服用药物的种类及精神病症状进行分组对照。结果 ... 目的探讨以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为代表的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的影响差异。方法将2010年入住该院的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CK进行检测,并按CK正常与否、服用药物的种类及精神病症状进行分组对照。结果 150例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其中有105例(70%)患者CK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平均值为(450.0±385.0)U/L;有45例(30%)患者CK在正常范围内,平均值为(150.0±45.5)U/L;服用不同药物后,CK均明显升高,但不同药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首发兴奋状态或躁狂症服药后CK分别为(502.0±266.0)U/L和(478.0±293.0)U/L,较癔症及抑郁症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服用药物后CK明显升高,与性别、年龄和药物的种类关系不大,与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氯丙嗪 氯氮平 利培酮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