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定量PCR在皮肤癣菌病分子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孝艳 张云平 王冲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92-94,99,共4页
皮肤癣菌是皮肤癣菌病的致病真菌。传统直接镜检和培养,存在耗时费力、敏感性低、经验要求高等缺点。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技术具有快速、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无PCR后污染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皮肤癣菌临床标... 皮肤癣菌是皮肤癣菌病的致病真菌。传统直接镜检和培养,存在耗时费力、敏感性低、经验要求高等缺点。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技术具有快速、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无PCR后污染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皮肤癣菌临床标本检测。该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介绍qPCR在皮肤癣菌病分子诊断研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病 实时定量PCR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皮肤病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艳平 窦林燕 +3 位作者 田华 吕新翔 韩建文 孙志强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3期2518-2522,共5页
皮肤病种类繁多,有些皮肤病仅累及皮肤,但某些皮肤病不仅累及皮肤,还与机体系统性疾病有关,可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常作为机体潜在疾病的诊断线索。近年来,代谢相关性皮肤病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R)是2... 皮肤病种类繁多,有些皮肤病仅累及皮肤,但某些皮肤病不仅累及皮肤,还与机体系统性疾病有关,可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常作为机体潜在疾病的诊断线索。近年来,代谢相关性皮肤病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许多皮肤病(如黑棘皮病、痤疮、银屑病、雄激素性脱发、化脓性汗腺炎和多毛症)的发病可能也与IR有关。因此,对相关皮肤病发生和发展中IR相关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相关皮肤病的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皮肤病 黑棘皮病 痤疮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6637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初瑞雪 刘信成 +2 位作者 孟卫东 张士英 张云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分离的6637株病原菌,对标本来源、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分离阳性率高的标...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分离的6637株病原菌,对标本来源、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分离阳性率高的标本是痰液(62.80%);663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230株,占63.73%;革兰阳性菌2166株,占32.64%;真菌241株,占3.63%;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80%),对其他药物表现出强耐药、多耐药、泛耐药;革兰阳性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菌株;真菌对氟胞嘧啶敏感,对其他药物存在耐药,未发现高耐药菌株。结论该院呼吸道标本是病原菌分离的主要标本;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优势菌株;各病原菌存在不同程度耐药,甚至强耐药、多耐药、泛耐药,临床应重视细菌耐药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控制耐药菌发展,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光线性角化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施健 张克进 +3 位作者 缪旭 林桦 刘宏斌 杨扬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7期385-387,共3页
目的:检测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光线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27例光线性角化病皮损及24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及... 目的:检测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光线性角化病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27例光线性角化病皮损及24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及正常皮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37.50%,51.85%,79.17%,其表达含量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正常皮肤组织逐渐增加。结论: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参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光线性角化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光线性角化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激光对豚鼠皮肤黑素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景 杨秀莉 姜丽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45-548,共4页
目的:研究308nm准分子激光对皮肤色素沉着的诱导作用,为其治疗白癜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正常棕黄色豚鼠皮肤为实验模型,用不同剂量的308nm准分子激光进行照射,分别采用肉眼评估、黑素细胞染色(Imokawa法)及黑素颗粒染色(Fontana-Mas... 目的:研究308nm准分子激光对皮肤色素沉着的诱导作用,为其治疗白癜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正常棕黄色豚鼠皮肤为实验模型,用不同剂量的308nm准分子激光进行照射,分别采用肉眼评估、黑素细胞染色(Imokawa法)及黑素颗粒染色(Fontana-Masson法)研究该激光的致色素沉着作用;对不同照射剂量组豚鼠皮肤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间接观察黑素调节因子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表皮组织学改变。结果:各组的色素沉着评分、平均黑素数量以及多巴阳性黑素细胞数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可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且这种效应随着照射剂量的上升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308nm准分子 色素沉着 皮肤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背部罕见原发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馨燕 戴景欣 +2 位作者 赵阳 罗科 栾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9期884-885,共2页
患者,女性,66岁,2021⁃09⁃01因“意外发现背部结节2天”入我院就诊。患者接受了系统评估,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肝肾功能、凝血筛查在内的各项检查均正常。蛋白电泳:γ蛋白17.4%(9%~19%);血浆免疫球蛋白:总IgE 45 KU/L(<6... 患者,女性,66岁,2021⁃09⁃01因“意外发现背部结节2天”入我院就诊。患者接受了系统评估,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肝肾功能、凝血筛查在内的各项检查均正常。蛋白电泳:γ蛋白17.4%(9%~19%);血浆免疫球蛋白:总IgE 45 KU/L(<60);抗核抗体ANA检测阴性;尿液中本周蛋白阴性。胸部、腹部和盆腔的CT扫描正常。临床诊断:左肩背部结节,性质待查。患者于门诊行皮肤组织局部钳除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样淀粉样变性 皮肤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纤维瘤患者超声声像图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闫东雷 季双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1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瘤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的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皮肤纤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40例患者共检出44个病灶,其中位于四肢的病灶27... 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瘤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的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皮肤纤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40例患者共检出44个病灶,其中位于四肢的病灶27个,占比61.36%,位于躯干的13个,占比29.55%,位于颈部的4个,占比9.09%。超声下27个病灶呈椭圆形,占比61.36%,位于真皮层内病灶32个,占比72.73%,长径为(9.57±3.72)m m,35个病灶内部呈均匀回声,占比79.55%,24个病灶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占比54.55%。43个病灶侧缘和真皮分界不清,占比97.73%,10个病灶累积皮下软组织期间下缘和皮下脂肪分界不清,占比100.00%,其中8个病灶呈锯齿样表现,占比80.00%。31个病灶变现为缺乏血供,占比70.45%,10个病灶累及皮下软组织内出现血流信号为4个,占比40.00%。结论:通过超声观察,发现皮肤纤维瘤两侧缘、真皮分界不清,为均匀的低回声结节,当病灶仅在真皮层为缺乏血供,较大则累及皮下组织,和深方组织分界不清,少数可见锯齿样结构,丰富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纤维瘤 超声 声像图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王秀仙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2Z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护理方法以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为期5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19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简称VAS)对瘙痒程度进行评估。结果190例血...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护理方法以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为期5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19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简称VAS)对瘙痒程度进行评估。结果1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皮肤瘙痒的患者80例,其中45例患者未行特殊治疗,17例患者采用皮肤软化剂,6例患者给予西替利嗪(cetirizinehydrochloridetablets)、息斯专“AstemizoleTablets)等抗组胺药物,12例患者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TriamcinoloneAcetonideandEconazoleNitrateCream)、消炎霜等外用药。结论合理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控制皮肤瘙痒的症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配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对患者皮损症状、色素沉着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郭玲 张克进 戴景欣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配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对患者皮损症状、色素沉着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配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对患者皮损症状、色素沉着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色素沉着情况、红斑程度、痤疮病情、皮肤屏障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色素沉着情况、红斑程度分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卡迪夫痤疮伤残指数(CADI)评分以及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分值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皮水分丢失量(TEWL)、油脂含量值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皮肤含水量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面部皮肤干燥、面部皮肤潮红、面部局部脱皮、面部红斑烧灼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脉冲光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可有效缓解痤疮病情,增强其疗效,减少色素沉着以及红斑情况,提升皮肤屏障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痤疮 强脉冲光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 皮损症状 色素沉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司库奇尤单抗在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张克进 郭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卡泊三醇软膏与司库奇尤单抗联合用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卡泊三醇软膏... 目的分析卡泊三醇软膏与司库奇尤单抗联合用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研究组采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司库奇尤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银屑病病情程度、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银屑病的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分化抗原4+、白细胞分化抗原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辅助性T细胞17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白细胞介素-17、γ干扰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软膏与司库奇尤单抗联合应用能够提升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银屑病 卡泊三醇 司库奇尤单抗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卡介苗素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赵建华 乔少华 +1 位作者 耿文军 付吉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3-684,共2页
目的观察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免疫调节剂卡介苗素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6例,予口服左西替利嗪5mg1次/d、曲尼司特0.1g3次/d联合卡介苗素2mL肌肉注射隔日1次治疗;对照A组45例予口服左西替利嗪... 目的观察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免疫调节剂卡介苗素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6例,予口服左西替利嗪5mg1次/d、曲尼司特0.1g3次/d联合卡介苗素2mL肌肉注射隔日1次治疗;对照A组45例予口服左西替利嗪和曲尼司特治疗,对照B组45例单纯口服左西替利嗪治疗,方法均同治疗组。三组均用药8周后评价疗效,停药1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1%,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75.6%,42.2%)(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复发率(6/42例)低于两个对照组(9/26例,9/12例)。结论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卡介苗素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替利嗪 曲尼司特 卡介苗素 慢性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5
12
作者 袁欣 张克进 马飒飒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比较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与神经阻滞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单纯神经阻滞、超激光及二者联合治疗,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观察3组镇痛效果... 目的比较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与神经阻滞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单纯神经阻滞、超激光及二者联合治疗,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观察3组镇痛效果;观察3组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 3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显效率分别为23.33%,26.67%和60.00%,有效率分别为73.33%,70.00%和93.33%,联合组与神经阻滞组、超激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SL和神经阻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多糖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预防尖锐湿疣CO_2激光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建华 耿文军 +1 位作者 付吉星 乔少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CO2激光去除疣体后,联合应用全身及局部免疫调节剂香菇菌多糖和5%咪喹莫特乳膏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三组,先用CO2激光去除疣体后:A组给予口服香菇菌多糖片10mg,3次/d;待创面愈合后,同时给予5%... 目的观察CO2激光去除疣体后,联合应用全身及局部免疫调节剂香菇菌多糖和5%咪喹莫特乳膏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三组,先用CO2激光去除疣体后:A组给予口服香菇菌多糖片10mg,3次/d;待创面愈合后,同时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每周二、四、六晚涂药3次。B组单纯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C组单纯给予口服香菇菌多糖片。用法及用量同A组。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12周后进行复发率比较。结果 2周后A,B,C3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42%,30.00%,33.33%。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香菇菌多糖和5%咪喹莫特乳膏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复发 香菇菌多糖 5%咪喹莫特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疣埋植治疗尖锐湿疣及其对机体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桂英 韩应盛 +2 位作者 房永红 李桂霞 张晓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自体疣埋植 治疗 尖锐湿疣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W荧光染色法在甲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岳学苹 石秀艳 +4 位作者 陈伟 万喆 李若瑜 王爱平 李清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期8-10,45,共4页
目的评估CFW(Calcofluor white)荧光染色法诊断甲真菌病的阳性率、准确性和效率。方法临床怀疑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同时进行10%KOH溶液湿片法镜检、真菌培养和CFW荧光染色法镜检,计算各自真菌检出阳性率,并统计CFW法与KOH镜检法或真菌... 目的评估CFW(Calcofluor white)荧光染色法诊断甲真菌病的阳性率、准确性和效率。方法临床怀疑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同时进行10%KOH溶液湿片法镜检、真菌培养和CFW荧光染色法镜检,计算各自真菌检出阳性率,并统计CFW法与KOH镜检法或真菌培养的差异,比较KOH与CFW镜下特点。结果共入组100例拟诊为甲真菌病患者。CFW法镜检阳性率64%,KOH法镜检阳性率63%,真菌培养阳性率31%。CFW法与KOH法镜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W法镜检与真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FW制片比KOH更加简单、快速,镜下显示的真菌更清晰易辨。结论 CFW荧光染色法是一种方便、快速、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可以提高甲真菌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CFW荧光染色 KOH溶液湿片法 真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付吉星 乔少华 +1 位作者 耿文军 赵建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i0003-i0004,共2页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静滴更昔洛韦5mg/kg,1次/d,连用10天,肌注卡介苗素1mg,隔日1次,连用14天;对照组46例,仅用更昔洛韦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静滴更昔洛韦5mg/kg,1次/d,连用10天,肌注卡介苗素1mg,隔日1次,连用14天;对照组46例,仅用更昔洛韦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更昔洛韦 卡介苗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与咽部链球菌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栾红 孟宪敏 +2 位作者 李静 石秀艳 刘文慧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706-708,共3页
目的:观察点滴状、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与咽部链球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取咽拭物做血平板培养,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ASO水平,与40例正常对照做比较。对所有患者给予青霉素治疗。结果:银屑病患者咽拭物培养出链球... 目的:观察点滴状、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与咽部链球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取咽拭物做血平板培养,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ASO水平,与40例正常对照做比较。对所有患者给予青霉素治疗。结果:银屑病患者咽拭物培养出链球菌阳性率及ASO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使用青霉素2周后,有链球菌感染的患者病情缓解更明显。结论: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链球菌 ASO 咽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西咪替丁联合5-氟尿嘧啶湿敷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建华 乔少华 +1 位作者 耿文军 付吉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3-614,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西咪替丁联合5-氟尿嘧啶(5-Fu)湿敷预防尖锐湿疣(CA)复发的疗效。方法106例CA患者,在所有疣体用二氧化碳激光一次性去除后,治疗组66例口服西咪替丁0.2 g 3次/d,连用3个月,创面愈合后配以2.5%5-Fu注射液局部及周围2 cm范围湿... 目的观察口服西咪替丁联合5-氟尿嘧啶(5-Fu)湿敷预防尖锐湿疣(CA)复发的疗效。方法106例CA患者,在所有疣体用二氧化碳激光一次性去除后,治疗组66例口服西咪替丁0.2 g 3次/d,连用3个月,创面愈合后配以2.5%5-Fu注射液局部及周围2 cm范围湿敷,每周连用4天,停3天,连用4周;对照组40例采用2.5%5-Fu注射液治疗,用法同治疗组,术后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7.58%,对照组为22.5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84,P<0.05)。结论口服西咪替丁联合5-氟尿嘧啶湿敷能明显降低CA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二氧化碳激光 西咪替丁 5-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1例浅部真菌病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桂英 韩应盛 +1 位作者 路云环 崔桂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真菌病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发性毛囊角化病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栾红 姜丽亚 +1 位作者 许俊龙 路云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4,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面部起皮疹十余年。十余年前面部出现米粒大丘疹,无自觉症状,多家医院治疗无效,且皮疹逐年加重,融合成片。患者自发病来,无发热、盗汗、咳嗽、胸痛胸闷及关节肿胀等症状。饮食、大小便、月经均尤异常。既...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面部起皮疹十余年。十余年前面部出现米粒大丘疹,无自觉症状,多家医院治疗无效,且皮疹逐年加重,融合成片。患者自发病来,无发热、盗汗、咳嗽、胸痛胸闷及关节肿胀等症状。饮食、大小便、月经均尤异常。既往史无特殊。父母非近亲结婚。外祖父、母亲和女儿均有类似病史(图1)。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角化病 泛发性 自觉症状 临床资料 医院治疗 关节肿胀 近亲结婚 大小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