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侨易学理论体系建构——以《变创与渐常》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振环
刘宏
+1 位作者
张慧梅
韩子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53,共13页
侨易学是叶隽教授在其近期完成的《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其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即由个体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的创生、变化,也蕴含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本期...
侨易学是叶隽教授在其近期完成的《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其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即由个体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的创生、变化,也蕴含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本期邀请四位学者对侨易学及其理论体系进行对话,以期在此问题上进一步廓清认识。邹振环教授从文化生命体层面、物质技术层面、社会规范层面、心理认知层面、话语象征代码层面梳理了侨易学的研究范围,并深入探讨了话语象征代码在侨易群体的转换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刘宏与张慧梅教授主要讨论侨易学理论对海外华人研究的启示:一是可以把海外华人研究从以民族国家指向为依据转向关注海外华人的迁移性与变异性;二是海外华人研究学者本身的侨易现象能够引发他们原有学术观点的变化,并影响整个海外华人研究学术史的走向。韩子奇教授则重点论述了侨易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意义,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侨易学可以扩大研究范围,包含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并且不止研究人的乔迁,还研究各式各样的位移渠道,另外,也可以打通物质与精神、在地与非在地、直接与间接等形式,这样才能有效处理互联网时代“非在地性位移”所造成的自我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易学
海外华人研究
话语象征代码
物质位移
精神漫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国、英国与七月危机——关于国际危机处理的一项个案研究
2
作者
陈兼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5-56,共12页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刺杀。这一偶发事件立即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早已凝聚于巴尔干地区与欧洲大陆的紧张气氛迅速转变为一场空前严重的国际危机。在此后的六个星期里,欧洲各大国的外...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刺杀。这一偶发事件立即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早已凝聚于巴尔干地区与欧洲大陆的紧张气氛迅速转变为一场空前严重的国际危机。在此后的六个星期里,欧洲各大国的外交家与政治家们尝试了一系列手段——从双边接触到多边谈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处理
民族主义
奥匈帝国
国际危机
塞尔维亚
军事动员
萨拉热窝
多边谈判
德国
巴尔干
原文传递
题名
侨易学理论体系建构——以《变创与渐常》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振环
刘宏
张慧梅
韩子奇
机构
复旦
大学
历史
系
新加坡南洋理工
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geneseo分校历史系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53,共13页
文摘
侨易学是叶隽教授在其近期完成的《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其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即由个体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的创生、变化,也蕴含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本期邀请四位学者对侨易学及其理论体系进行对话,以期在此问题上进一步廓清认识。邹振环教授从文化生命体层面、物质技术层面、社会规范层面、心理认知层面、话语象征代码层面梳理了侨易学的研究范围,并深入探讨了话语象征代码在侨易群体的转换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刘宏与张慧梅教授主要讨论侨易学理论对海外华人研究的启示:一是可以把海外华人研究从以民族国家指向为依据转向关注海外华人的迁移性与变异性;二是海外华人研究学者本身的侨易现象能够引发他们原有学术观点的变化,并影响整个海外华人研究学术史的走向。韩子奇教授则重点论述了侨易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意义,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侨易学可以扩大研究范围,包含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并且不止研究人的乔迁,还研究各式各样的位移渠道,另外,也可以打通物质与精神、在地与非在地、直接与间接等形式,这样才能有效处理互联网时代“非在地性位移”所造成的自我疏离。
关键词
侨易学
海外华人研究
话语象征代码
物质位移
精神漫游
分类号
G11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国、英国与七月危机——关于国际危机处理的一项个案研究
2
作者
陈兼
机构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geneseo分校历史系
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5-56,共12页
文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刺杀。这一偶发事件立即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早已凝聚于巴尔干地区与欧洲大陆的紧张气氛迅速转变为一场空前严重的国际危机。在此后的六个星期里,欧洲各大国的外交家与政治家们尝试了一系列手段——从双边接触到多边谈判。
关键词
危机处理
民族主义
奥匈帝国
国际危机
塞尔维亚
军事动员
萨拉热窝
多边谈判
德国
巴尔干
分类号
K1 [历史地理—世界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侨易学理论体系建构——以《变创与渐常》为中心
邹振环
刘宏
张慧梅
韩子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德国、英国与七月危机——关于国际危机处理的一项个案研究
陈兼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