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年针刺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研究概况 被引量:35
1
作者 吕晓琳 孙忠人 +1 位作者 郝吉顺 汤姆斯.哈志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脑瘫是一种在儿童早期出现的永久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传统的西医治疗脑瘫仍然是一个终身的多维过程,主要是通过克服发育性功能障碍和学习生活技能以适应新的挑战,通过此方式延长患儿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脑瘫是一种在儿童早期出现的永久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传统的西医治疗脑瘫仍然是一个终身的多维过程,主要是通过克服发育性功能障碍和学习生活技能以适应新的挑战,通过此方式延长患儿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其始终无法修复或逆转脑瘫所导致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近年来,针灸治疗脑瘫方法趋向多样化发展,特别是在改善脑瘫患儿症状方面、患儿身体及心理状态取得了许多新突破。对其机理研究逐步深入,更加明确了疗效的可靠性。针灸治疗脑瘫有效率,治愈率的报道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回顾了收录在中文核心,CA、CSCD期刊中近五年来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相关文献,通过探讨针灸治疗脑性瘫痪的机制,并希望提供更多的可行的治疗方案,未来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脑瘫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针灸 针灸选穴 针灸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发展方向访谈(一) 被引量:8
2
作者 魏辉 巩昌镇 +11 位作者 田海河 焦望义 刘保延 田小明 吴滨江 马寿椿 金观源 郝吉顺 何崇 陆飈 潘晓川 冷三华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9期1-7,共7页
全美中医药学会特邀11位专家展开海外针灸发展方向的讨论。刘保延教授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探索,小样本RCT和全样本大数据两法并举;田小明教授阐述针灸在美国医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贡献,推动医改,从常见病到疑难病扩大针灸适应证是针灸在... 全美中医药学会特邀11位专家展开海外针灸发展方向的讨论。刘保延教授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探索,小样本RCT和全样本大数据两法并举;田小明教授阐述针灸在美国医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贡献,推动医改,从常见病到疑难病扩大针灸适应证是针灸在美国的出路;吴滨江教授号召学习、发展中医理论,阐述循经感传存在的八大规律,传承经典手法;马寿椿教授提出针灸或者靠拢西医,或者走进中医,没有第三条道路,专病专方,回归经典是出路,一旦针灸在美国全面沦陷,中医将是针灸的最后保障;金观源教授指出系统医学是针灸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继往圣,开来学,用经典针灸的合理内核来发展现代针灸;焦望义博士认为针灸和中医不可分,中医针灸是我们的闪亮名片;郝吉顺教授提出扩大适应证,增加病种,针灸急需创新,争取话语权;陆飚教授提出传承经典,在真假难辨面前,我们应反思我们的"真"水平;何崇博士反思中医针灸的度量模糊性、不精确性、兼容性、逻辑性,评判和发展中医更需大智慧者;潘晓川教授认为中医由道及术,中医有独特的方法论,需要纠正理念偏差、实践偏差、疗效偏差;冷三华博士认为整合与创新是针灸发展的出路,循证医学是推动针灸发展的强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发展方向 海外中医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发展方向访谈(二) 被引量:4
3
作者 魏辉 巩昌镇 +11 位作者 田海河 焦望义 刘保延 田小明 吴滨江 马寿椿 金观源 郝吉顺 何崇 陆飈 潘晓川 冷三华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0期1-8,共8页
全美中医药学会特邀11位专家展开海外针灸发展方向的讨论。刘保延教授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探索,小样本RCT和全样本大数据两法并举;田小明教授阐述针灸在美国医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贡献,推动医改,从常见病到疑难病扩大针灸适应证是针灸在... 全美中医药学会特邀11位专家展开海外针灸发展方向的讨论。刘保延教授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探索,小样本RCT和全样本大数据两法并举;田小明教授阐述针灸在美国医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贡献,推动医改,从常见病到疑难病扩大针灸适应证是针灸在美国的出路;吴滨江教授号召学习、发展中医理论,阐述循经感传存在的八大规律,传承经典手法;马寿椿教授提出针灸或者靠拢西医,或者走进中医,没有第三条道路,专病专方,回归经典是出路,一旦针灸在美国全面沦陷,中医将是针灸的最后保障;金观源教授指出系统医学是针灸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继往圣,开来学,用经典针灸的合理内核来发展现代针灸;焦望义博士认为针灸和中医不可分,中医针灸是我们的闪亮名片;郝吉顺教授提出扩大适应证,增加病种,针灸急需创新,争取话语权;陆飚教授提出传承经典,在真假难辨面前,我们应反思我们的"真"水平;何崇博士反思中医针灸的度量模糊性、不精确性、兼容性、逻辑性,评判和发展中医更需大智慧者;潘晓川教授认为中医由道及术,中医有独特的方法论,需要纠正理念偏差、实践偏差、疗效偏差;冷三华博士认为整合与创新是针灸发展的出路,循证医学是推动针灸发展的强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发展方向 海外中医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治疗孤独症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7
4
作者 孙忠人 吕晓琳 +3 位作者 郝吉顺 尹洪娜 李竹馨 曾祥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499-5501,共3页
孤独症是一种病因不明、诊断复杂、治疗艰难的精神类疾病,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传统的西医治疗以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为主,具有很大局限性。近年来,针灸治疗孤独症趋向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在改善孤独症患儿症状方面,头针取得... 孤独症是一种病因不明、诊断复杂、治疗艰难的精神类疾病,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传统的西医治疗以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为主,具有很大局限性。近年来,针灸治疗孤独症趋向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在改善孤独症患儿症状方面,头针取得了许多新突破。对其机制研究逐步深入,更加明确了疗效的可靠性。头针治疗孤独症有效率的报道有逐年上升趋势。笔者回顾了近5年来头针灸治疗孤独症的相关文献,通过探讨针灸治疗孤独症的机制,以期提供更多的可行的治疗方案应用于孤独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孤独症 针灸选穴 针灸机制
原文传递
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5
作者 孙忠人 吕晓琳 +3 位作者 尹洪娜 郝吉顺 曾祥新 李竹馨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74-676,F0003,共4页
脑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的可修饰性。针刺在脑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因此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研究也随之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缺血、骨癌疼痛、自闭症... 脑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的可修饰性。针刺在脑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因此针刺调节脑可塑性的研究也随之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缺血、骨癌疼痛、自闭症等研究的最新进展。目前研究表明,针刺作为一种外源性刺激可以活化休眠的神经结构,既可通过调控相关蛋白促进轴突再生,又可促进突触的结构与功能的修复,还能抑制皮层过度兴奋,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1)探讨在损伤发生和神经修复过程中,针刺与多种内源性保护机制的关系及对脑可塑性的影响;2)针刺刺激量、手法操作、治疗时间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化,应探讨最佳量效关系,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可塑性 蛋白表达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with Chinese scalp acupuncture 被引量:6
6
作者 吕晓琳 郝吉顺 +4 位作者 孙忠人 David Riley 南志忠 Brian McKenna Thomas Hodge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17年第2期62-66,73,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calp acupunc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CP).Methods Thirty-six children in the USA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scalp acupuncture at th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calp acupunc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CP).Methods Thirty-six children in the USA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scalp acupuncture at the Neuroacupuncture Institute in Santa Fe,New Mexico,USA.Foot motor and sensory area,motor area,speech I area,speech II area,balance area,vision area,apraxia area,and I vision area were selected base on 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Rotating manual stimulation was performed during each session of acupuncture.The retention of needles was 30 minutes.Results These 36 patients received between 3–20 treatments,5 had complete resolution of their symptom,14 cases a marked effect,14 had some effect,and 3 patients experienced no improvement.No adverse events were reported.Conclusion Chinese scalp acupuncture in these 33 cases appears to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P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adjunctive therapy for more CP patients.Chinese scalp acupuncture relieved many of these patients' symptoms,increased their quality of life,and reversed many physical disabilities.Some of the patients returned to a normal life.Those treatments have laid a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into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scalp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scalp acupuncture neuroacupuncture cerebral pals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