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OEC)成立
1
作者 穆雅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I0009-I0010,共2页
2014年10月17日在第四届中国数字骨科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第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成立启动仪式。第四军医大学赵铱民校长宣读了第四军医大学关于批准成立“第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的决定。此后,赵铱民校长... 2014年10月17日在第四届中国数字骨科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第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成立启动仪式。第四军医大学赵铱民校长宣读了第四军医大学关于批准成立“第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的决定。此后,赵铱民校长、钟世镇院士、戴魁戎院士、邱贵兴院士、西京医院董新平政委、联合办学单位中国香港骨科医学院陈启明教授、华裔骨科学会主席郑诚功教授、世界华人骨研学会主席曹旭教授、美国Johns H0Pkins医院骨科主任James FiCke教授、欧洲骨科协会Pascal L0uiS教授、裴国献教授共同为“第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的成立揭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军医大学 教育学院 骨科 国际 西京医院 中国香港 Johns 启动仪式
原文传递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扬 严亚波 +3 位作者 赵雄 冯亚非 桑宏勋 雷伟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4期821-824,共4页
骨科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的重要阶段,在临床医生培养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调动和培养学生自学和灵活运用能力,难以将理论与... 骨科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的重要阶段,在临床医生培养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调动和培养学生自学和灵活运用能力,难以将理论与临床联系起来。因此针对目前不足,将问题教学法(PBL)和病例教学法(CBL)结合应用于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骨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学 临床见习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CT与组织切片技术在骨形态计量研究中的比较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军 毕龙 +2 位作者 白建萍 吕荣 杨彬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显微CT技术与组织切片技术在骨形态计量分析中的差异,探讨显微CT在骨形态三维结构研究方面的技术优势。[方法]分别应用显微CT和组织切片技术分析不同类型的骨组织标本,并从标本处理、表达形式与测试指标等方面比较两者的... [目的]通过比较显微CT技术与组织切片技术在骨形态计量分析中的差异,探讨显微CT在骨形态三维结构研究方面的技术优势。[方法]分别应用显微CT和组织切片技术分析不同类型的骨组织标本,并从标本处理、表达形式与测试指标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显微CT在反映骨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和对骨组织"量"与"质"变化的精确测量方面明显优于组织切片技术;而组织切片技术对反映标本局部的细胞形态和生长发育变化等方面则更具优势。[结论]显微CT技术在标本处理、表达形式两方面均提供了全新的测试手段,通过结合组织切片技术能够更加理想地反映骨组织形态和结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计量 显微CT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给药方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18个月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征宇 刘建 +3 位作者 孟国林 贾帅军 董鑫 段春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阿仑膦酸钠是临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本实验观察阿仑膦酸钠不同给药方案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本实验为开放、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纳入西安两社区绝经后妇女共80名... 目的阿仑膦酸钠是临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本实验观察阿仑膦酸钠不同给药方案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本实验为开放、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纳入西安两社区绝经后妇女共80名,年龄49~79岁,绝经年限3~31年。实验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为每两周口服阿仑膦酸钠一次,每次70mg,疗程18个月。常规剂量组为每周口服阿仑膦酸钠一次,每次70mg,疗程18个月。两组同时每日服用钙尔奇D3600mg。实验主要观察指标为:第二腰椎到第四腰椎(L2-L4)、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骨密度值变化,血液指标(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不良反应及新发骨折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密度测定:每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L2-L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干的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L2-L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股骨干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给药方案相比增加骨密度效果相似。②两组患者血液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显示两种用药方法均安全可靠。③不良反应主要为上腹部不适,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④两组患者均无新发骨折病例。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低剂量用药方案与常规剂量用药方案相比增加骨密度效果和药物安全性相似,用药更加简单方便,不良反应更小,经济效益更高,是临床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距骨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其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4
5
作者 金丹 王丹 +5 位作者 罗吉伟 韩路军 张玉忠 余斌 覃承诃 裴国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建立跟骨、距骨数字化计算机三维模型,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踝部的手术设计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正常成人志愿者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进行CT扫描,扫描层厚5 mm,以1.25mm层厚、0.6 mm层间隔进行重建,重建后的图像用Mimics软件进... 目的:建立跟骨、距骨数字化计算机三维模型,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踝部的手术设计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正常成人志愿者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进行CT扫描,扫描层厚5 mm,以1.25mm层厚、0.6 mm层间隔进行重建,重建后的图像用Mimics软件进行处理,进行三维测量。测量指标包括距骨与跟骨的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重建的跟骨、距骨数字化虚拟可视模型能够从多角度、多平面进行观察及测量,距骨上关节面前中后宽度,弧形关节面半径,跟骨长度,跟骨前部、沟部及后部的高度和宽度,载距突的长、宽、高的测量值男性大于女性,同性别间左右两侧比较无明显差异,Gissane’s角的测量值同性别间、左右两侧及男女间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获取的踝部解剖学数据可能对跟距骨手术器械的设计、手术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距骨 三维重建 测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长度变化对螺钉-骨复合体模型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漆伟 雷伟 严亚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椎弓根螺钉长度变化对生理载荷下螺钉-骨复合体模型的应用影响。方法建立椎弓根螺钉和L1椎体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设置椎弓根钉长度尺寸的变化范围。模拟生理载荷条件下,对不同长度尺寸的椎弓根钉...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椎弓根螺钉长度变化对生理载荷下螺钉-骨复合体模型的应用影响。方法建立椎弓根螺钉和L1椎体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设置椎弓根钉长度尺寸的变化范围。模拟生理载荷条件下,对不同长度尺寸的椎弓根钉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椎弓根螺钉长度在30~50mm范围内变化时,随着螺钉长度的增大,螺钉-骨复合体模型的骨质部分承担的应力均减小,而螺钉承担的应力则增加。螺钉最大平均主应变出现在螺钉的尾端,皮质骨发生的最大平均主应力位置出现在螺钉与皮质骨接触面两侧,松质骨发生的最大平均主应力位置出现在螺钉头部与松质骨接触面两侧。当螺钉长度达到50mm时,载荷力传递到皮质骨和松质骨分别减小了43.1%和42.3%,而螺钉上出现的则增加了38%。当椎弓根螺钉长度大于45mm时,螺钉-骨复合体模型各部分应力变化不明显。结论椎弓根螺钉长度在30~50mm范围变化时,在生理载荷下,椎弓根螺钉长度的增大有利于改善螺钉、皮质骨及松质骨上轴向应力的力学分布;只要骨量允许,临床选择椎弓根螺钉的长度应不小于4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 有限元分析 抗拔出力 平均主应力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维虚拟手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丹 谢叻 +4 位作者 裴国献 刘永刚 金丹 赵志球 姜晓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利用Mimics和Unigraphics NX软件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虚拟手术,为术前精确设计手术方案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选取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利用Mimics软件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的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虚拟复位,利用Unigraphics N... 目的利用Mimics和Unigraphics NX软件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虚拟手术,为术前精确设计手术方案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选取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利用Mimics软件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的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虚拟复位,利用Unigraphics NX软件的建模功能对测量的动力髋螺钉(DHS)手术器械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利用Unigraphics NX软件模拟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固定手术,初步指导临床应用。结果虚拟手术过程真实逼真,立体可视化效果好,DHS螺钉进钉方向和角度准确,可充分预测骨折复位状态及手术效果。结论利用Mimics和UnigraphicsNX软件进行虚拟手术,对于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风险评估、临床教学训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价值,对于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三维重建 动力髋螺钉 虚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数字化导向模板的设计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金丹 王丹 +4 位作者 张元智 张玉忠 相大勇 秦煜 裴国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64-1366,1371,共4页
目的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技术设计、制备下胫腓联合损伤固定数字化导向模板,并在临床初步应用。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选择5例不合并腓骨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双踝关节连续CT扫描,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三... 目的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技术设计、制备下胫腓联合损伤固定数字化导向模板,并在临床初步应用。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选择5例不合并腓骨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双踝关节连续CT扫描,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下胫腓联合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10.0软件,定位三维参考平面,利用RE原理、以AO内固定原则为基础设计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的最佳进钉钉道,提取腓骨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及钉道模型,建立与其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数字化虚拟模板。通过激光RP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首先复位下下胫腓联合,将模板准确贴于患侧腓骨远端外侧,利用模板上预先制备的导向孔进行定位和置入螺钉。结果建立了下胫腓联合数字化模型以及制作个体化导航模板的方法,制备出的导向模板具有较好的匹配性,适用于下胫腓联合的固定,在临床初步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及逆向工程技术制备的固定导向模板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固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三维重建 下胫腓联合 导向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漆伟 雷伟 +4 位作者 严亚波 张扬 刘帅 曹鹏冲 樊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27-232,共6页
冬虫夏草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富含了虫草多糖、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肽、麦角甾醇等多种单体活性成分。现代医学发现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等广泛的药理学功能。目前的研究已证实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富含了虫草多糖、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肽、麦角甾醇等多种单体活性成分。现代医学发现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等广泛的药理学功能。目前的研究已证实冬虫夏草及其单体活性成分可以有效的治疗多种疾病。本文在检索近几年来有关冬虫夏草及单体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冬虫夏草的单体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及冬虫夏草的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对目前冬虫夏草及单体活性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冬虫夏草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单体活性成分 药理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联合EPS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9
10
作者 樊勇 桑宏勋 +3 位作者 漆伟 贺伍儿 张扬 雷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1-493,499,共4页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PS)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我院采用鲑鱼降钙素联合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PS)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我院采用鲑鱼降钙素联合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患者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后的分析,患者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均明显的高于术前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数据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术后的Cobb’s角度明显的低于术前的Cobb’s角度,数据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术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以及BMD均明显的优于手术治疗前,数据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采取鲑鱼降钙素联合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稳定性效果好,促进骨骼的愈合,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以椎弓根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斌 陈建常 +4 位作者 滕勇 张春浩 戎帅 张屹 马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9期1153-1155,1158,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疆地区OVCFs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KP单...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疆地区OVCFs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KP单侧椎弓根入路组(40例,50节椎体,A组)和PKP双侧椎弓根入路组(28例,28节椎体,B组)。患者均经核磁共振证实且疼痛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伤椎后凸角度(LKA)、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及随访1年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1年随访,两组术前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前VSA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未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而B组发生2例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 PKP不同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性OVCFs,术后VSA评分、ODI评分及LKA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单侧入路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较好,而双侧入路存在增加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的缺点,随访期间有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春礼 丁明 杜天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7-580,共4页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们看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ACL)重建术取得了巨大进展,从关节外到关节内,从开放手术到关节镜手术,从非解剖到解剖重建,目前的成功率达到85%左右。在失败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们看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ACL)重建术取得了巨大进展,从关节外到关节内,从开放手术到关节镜手术,从非解剖到解剖重建,目前的成功率达到85%左右。在失败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于隧道位置错误,特别是股骨隧道错误,当然还有例如移植物张力不足、康复不当等其他方面原因,另外还有7%没有任何已知技术错误的病例逐渐发展出现残余轴移现象。传统单束重建后对旋转控制存在不足,因此,改良为双束重建意图减少旋转不稳定,但没有很强临床和生物力学证据显示其优越性。 Mcguire等建议关节外重建治疗前外侧不稳定。有学者采用三维MRI研究显示,ACL重建后膝关节由伸至屈时内旋较ACL 正常膝增大。这种现象显示单纯重建ACL并没有完全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学,推测增大的屈膝内旋可能是由于损伤的膝关节前外侧韧带( anterolateral ligament of the knee ,ALL)未获得诊断和治疗。由于关节内ACL重建不能完全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特别是旋转稳定,最近,国内外特别是国外,掀起ALL的研究热潮,对于ACL研究陷入迷茫的今天,似乎出现一线曙光,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全面总结,以便对未来的走向做出客观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外侧韧带 价值 解剖重建 ACL 关节镜手术 旋转不稳定 外侧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远端骨折复位虚拟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志球 谢叻 +2 位作者 王丹 裴国献 庄小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2-244,共3页
在骨科手术中,手术器械的定位非常关键,而引入工程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手术定位的精度。对于股骨远端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和LISS是常用的方法,但其手术规划和手术过程均在二维X光下完成,三维对准困难,且为二维视野,不方便操作。以... 在骨科手术中,手术器械的定位非常关键,而引入工程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手术定位的精度。对于股骨远端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和LISS是常用的方法,但其手术规划和手术过程均在二维X光下完成,三维对准困难,且为二维视野,不方便操作。以股骨远端骨折手术为例,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了股骨三维模型的重建,利用UG软件和逆向工程的方法对逆行交锁髓内钉和LISS的器械进行三维造型并模拟了在骨折复位后股骨模型上进行手术的过程,可用于手术培训和规划。还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展望了股骨远端骨折虚拟手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造型 虚拟现实 股骨远端骨折 手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印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强 张春礼 +3 位作者 徐虎 王迎春 孙芳菲 李晓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通过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印迹,测量印迹相关参数,为临床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对55名志愿者双侧共110个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其中男32例,女23... 目的通过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印迹,测量印迹相关参数,为临床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对55名志愿者双侧共110个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0~50岁。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2-AW4.4版本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胫骨平台,再现胫骨平台ACL印迹,测量印迹面积,长短轴,印迹中心点在胫骨平台相对位置等。结果男性ACL胫骨印迹面积(200.99±30.42)mm2显著大于女性(170.30±26.94)mm2(t=5.471,P=0.000)。男性ACL胫骨印迹短轴(9.25±1.56)mm显著长于女性(8.30±1.46)mm(t=3.235,P=0.002)。男性ACL胫骨印迹长轴(14.00±1.76)mm与女性(13.63±1.65)mm无统计学差异(t=1.116,P=0.267)。男性ACL胫骨矢状面位置(48.35±6.13)%与女性(47.53±4.3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778,P=0.439)。男性ACL胫骨冠状面位置(49.70±2.37)%与女性(49.00±2.6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446,P=0.151)。结论双源CT三维重建可再现ACL胫骨止点自然印迹,其形态、位置存在个体化差异,要实现ACL解剖重建必须采用个体化重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印迹 双源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矢状位失衡与影响畸形发展的因素 被引量:8
15
作者 桑宏勋 雷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0-200,共1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mive scoliosis,DS)在矢状面上往往表现为腰椎前凸变浅消失或节段性后凸。随着侧凸进展,侧凸通常会逐渐加重,而且进展速度要快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DS患者逐...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mive scoliosis,DS)在矢状面上往往表现为腰椎前凸变浅消失或节段性后凸。随着侧凸进展,侧凸通常会逐渐加重,而且进展速度要快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DS患者逐步出现腰痛,可因椎管狭窄而出现下肢放射痛或间歇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患者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矢状位 退变性脊柱侧凸 畸形 失衡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韧带残端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明 张春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79,91,共4页
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1]。 ACL断裂造成的膝关节不稳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运动,而且会造成关节内结构的进一步损伤。因此,为恢复膝关节结构及功能,对损伤的 ACL 进行重建已... 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1]。 ACL断裂造成的膝关节不稳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运动,而且会造成关节内结构的进一步损伤。因此,为恢复膝关节结构及功能,对损伤的 ACL 进行重建已达成共识[2]。为了在ACL重建手术中清晰显露ACL股骨止点及胫骨的足迹,ACL重建术通常将ACL残端进行清扫[3]。最近有研究证实,此类韧带残端具有维持膝关节本体感觉、促进移植物血管再生、有助干预防膝关节前向再松弛的作用,故ACL断裂患者术中保留韧带残端逐渐被临床医生认可,并在术后康复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残端 膝关节本体感觉 运动损伤 膝关节不稳 膝关节结构 价值 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胫骨隧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强 张春礼 +3 位作者 徐虎 王迎春 孙芳菲 李晓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43-545,551,共4页
目的通过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印迹及胫骨骨道,比较胫骨端单双束面积覆盖率以及自然印迹与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总结规律,为临床改进关节镜下ACL重... 目的通过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印迹及胫骨骨道,比较胫骨端单双束面积覆盖率以及自然印迹与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总结规律,为临床改进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实现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对14例双束重建及20例单束重建术后患者双侧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2-AW4.4版本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胫骨平台模型,再现胫骨平台ACL自然印迹及骨道。圈画、测量自然印迹、骨道面积等,比较单、双束骨道面积覆盖率及单、双束骨道中心点与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结果 (1)术后面积覆盖率比较:单束(50.50±13.58)%,双束(61.07±11.53)%(t=2.370,P=0.024),双束面积覆盖率显著大于单束。(2)单束:矢状面上,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43.80±5.56)%,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44.90±6.69)%,无显著性差异(t=0.631,P=0.536);冠状面上,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55.15±2.96)%,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51.85±2.80)%,有显著性差异(t=5.592,P=0.001)。(3)双束:矢状面上,前内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37.00±6.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37.43±9.84)%,无显著性差异(t=0.120,P=0.908);冠状面上,AMB骨道中心点位置(53.00±2.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51.14±1.83)%,有显著性差异(t=4.192,P=0.001)。矢状面上,后外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中心点相对位置(55.00±7.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40.79±6.42)%,有显著性差异(t=9.121,P=0.001);冠状面上,PLB中心点相对位置(56.00±2.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51.64±2.12)%,有显著性差异(t=7.280,P=0.001)。结论 (1)ACL胫骨骨道双束重建面积覆盖率大于单束重建,要实现ACL解剖重建需尽可能采用个体化双束重建技术。(2)双源CT三维重建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术后骨道与自然印迹相对位置关系,对改进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印迹 双源CT 三维重建 胫骨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脱蛋白骨复合纤维蛋白胶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 被引量:2
18
作者 缪旭东 裴国献 +2 位作者 闫乔生 贾晶 许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6期2869-2873,共5页
背景:已有实验证明复合纤维蛋白胶的异体骨在体外培养中更适合种子细胞生长和增殖。目的:观察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与单纯脱蛋白骨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架材料的差异。方法: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在兔背部植入复... 背景:已有实验证明复合纤维蛋白胶的异体骨在体外培养中更适合种子细胞生长和增殖。目的:观察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与单纯脱蛋白骨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架材料的差异。方法: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在兔背部植入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在兔背部植入单纯脱蛋白骨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组在兔背部植入单纯脱蛋白骨。结果与结论: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各组植入物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增强,但实验组强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4,8周均有新骨形成,且实验组成骨量高于对照组(P<0.01),空白组未见新骨形成。表明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新骨形成能力优于单纯脱蛋白骨,可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型载体构建于组织工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同种异体 脱蛋白骨 纤维蛋白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生长因子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韧带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芳菲 张春礼 +2 位作者 李小建 韩先伟 李光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711-1718,共8页
背景:利用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韧带样细胞并促其分泌胶原蛋白是构建组织工程化韧带的关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 背景:利用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韧带样细胞并促其分泌胶原蛋白是构建组织工程化韧带的关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质干细胞,转化为韧带样细胞,并研究此种韧带样细胞的生物特性。方法:自幼兔四肢骨抽取骨髓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培养、增殖。采用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和25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分为空白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观察生长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生长、形态的影响,使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使用天狼腥红染色法定量对比骨髓间质干细胞分泌胶原蛋白量。把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使用BrdU荧光染色标记,然后移植到脱细胞真皮基质上,观察细胞增殖分布情况,并与空白组对照。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组,细胞形态优于空白组及单一因子组,细胞增殖率、胶原分泌量也较高。脱细胞真皮基质上,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细胞增殖分布情况明显优于空白组。提示联合使用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兔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够促使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转化为韧带样细胞,对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长因子 前交叉韧带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脱细胞真皮基质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骶骨螺钉固定治疗Tile C1.3型骨盆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26
20
作者 牛志霞 孟庆真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381-138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Tile C1.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Tile C1.3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采用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部分残留旋转移位者术中斯氏针或外固定架辅助复位,C型臂透视机引导下经皮微创骶1、2椎体植入...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Tile C1.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Tile C1.3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采用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部分残留旋转移位者术中斯氏针或外固定架辅助复位,C型臂透视机引导下经皮微创骶1、2椎体植入两枚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治疗Tile C1.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专科护理方法。结果24例中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7个月,平均27.1个月,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无神经及盆腔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例出现患肢短缩,短缩小于2cm;根据Majeed[1]评分标准,术后评分优20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通过透视引导下行Tile C1.3型骨盆骨折微创内固定,可有效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术前做好大重量骨牵引治疗复位骨折的护理,使垂直移位在牵引下得到复位,以及利用其他相应的临床护理,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微创治疗 经皮内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