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面部撞击伤邻近组织器官损伤 被引量:7
1
作者 薄斌 周树夏 +1 位作者 张明 何黎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8期918-920,共3页
目的 了解颌面部撞击伤合并视网膜、视神经及颅脑伤的损伤特点 ,探讨颌面部撞击伤邻近器官损伤的发生机制 .方法 采用水平气动式撞击机分别以 (4.77± 0 .5 3) m· s- 1(A组 ) ,(9.16± 0 .6 5 ) m· s- 1 (B组 )和 (... 目的 了解颌面部撞击伤合并视网膜、视神经及颅脑伤的损伤特点 ,探讨颌面部撞击伤邻近器官损伤的发生机制 .方法 采用水平气动式撞击机分别以 (4.77± 0 .5 3) m· s- 1(A组 ) ,(9.16± 0 .6 5 ) m· s- 1 (B组 )和 (13.95± 0 .6 7) m·s- 1 (C组 )的不同速度对兔左侧面中部进行撞击 (n=6 ) .观察致伤后动物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并对颌面部软组织、眼、脑等邻近组织进行损伤的大体和光、电镜观察 ,同时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和头颅冲击加速度 .结果 形态学改变低速和中速致伤组 (A和 B组 )主要以局部损伤为主 ,高速致伤组 (C组 )则同时合并颅脑损伤和眼损伤 .加速度、颅内压峰值 C组均明显高于 A,B两组 (P<0 .0 5 ) .结论 致伤瞬间头颅冲击加速度响应和脑内压力变化是造成颌面部撞击伤合并邻近器官损伤的重要生物力学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撞击伤 生物力学 邻近组织器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材料L/DL-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降解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宇轩 吕春堂 +2 位作者 雷德林 周树夏 熊成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 研究 L / DL -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情况 ,探讨其体内降解机制 .方法 共 2 8个试件分 7组随机植入 7只新西兰大白兔脊柱两侧皮下 .于术后 2 ,4,8,12 ,16 ,2 0 ,2 4wk取出 .软组织包膜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 .试件测... 目的 研究 L / DL -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情况 ,探讨其体内降解机制 .方法 共 2 8个试件分 7组随机植入 7只新西兰大白兔脊柱两侧皮下 .于术后 2 ,4,8,12 ,16 ,2 0 ,2 4wk取出 .软组织包膜进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 .试件测量分子质量、质量、弯曲强度及其变化率 .结果 植入物在初期有轻度炎症反应 ,12 wk后炎症反应基本消失 ,未见巨噬细胞积聚现象 .至 2 4wk时材料产生的难于降解的微粒很少 .L/ DL-聚乳酸在体内早期分子质量下降显著 ,而吸收不明显 .伴随分子质量的降解有弯曲强度的相应降低 .结论  L /DL-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较适宜的降解性能及较高的机械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生物降解 聚乳酸 可吸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对培养骨髓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富林 任卫红 +2 位作者 蒲勤 毛天球 杨连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骨髓是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其中的单个核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骨髓组织在骨损伤修复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骨形成蛋白(BMP)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本实验观察了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hum... 目的:骨髓是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其中的单个核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骨髓组织在骨损伤修复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骨形成蛋白(BMP)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本实验观察了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对培养骨髓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rhBMP2(<0.16mg/L)对培养骨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高浓度的rhBMP2(>0.16mg/L)对培养骨髓细胞的增殖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骨髓细胞也是BMP重要的靶细胞,BMP不仅促进骨髓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表型转化,而且可以促进骨髓细胞的增殖,因此在使用复合BMP的植骨材料进行骨缺损修复时,如能辅以骨髓细胞植入,将会大大提高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MP2 骨髓细胞 细胞分裂 生物学 骨形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构型caspase-6基因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彦鸣 王立锋 +3 位作者 刘大庆 张瑞 王成济 杨安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213-2216,共4页
目的 :观察人重构型caspase 6基因在Hep 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转染的Hep 2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RT PCR方法获取人caspase 6全长cDNA ,经重组PCR构建大小亚基次序颠倒的重构型caspase 6 (re caspase 6 ,简称rcasp6 ) .将所获重组基因克隆... 目的 :观察人重构型caspase 6基因在Hep 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转染的Hep 2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RT PCR方法获取人caspase 6全长cDNA ,经重组PCR构建大小亚基次序颠倒的重构型caspase 6 (re caspase 6 ,简称rcasp6 ) .将所获重组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 ,转染Hep 2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HE染色和电镜观察转染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细胞计数检测转染目的基因后细胞生长状况的变化 .结果 :成功地获得了人重构型caspase 6基因 (rcasp6 ) ,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Hep 2细胞后 ,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 .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有明显变化 ,培养情况下出现大量细胞固缩变小 ,伴随有细胞死亡 .HE染色和电镜观察显示 ,固缩的细胞呈现凋亡的典型特征 .结论 :人重构型caspase 6基因在Hep 2细胞中表达 ,可使转染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6 HEP-2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L-聚乳酸夹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宇轩 吕春堂 +1 位作者 周树夏 熊成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 观察国产新型L/DL 聚乳酸与DL 聚乳酸接骨装置行骨折内固定的效果 ,并比较两种可吸收材料的性能。方法 用L/DL 聚乳酸及DL 聚乳酸接骨板、螺钉固定 16只狗下颌骨骨折 ,作同体对照研究。采用大体、组织学、X线摄片、骨力学测试及... 目的 观察国产新型L/DL 聚乳酸与DL 聚乳酸接骨装置行骨折内固定的效果 ,并比较两种可吸收材料的性能。方法 用L/DL 聚乳酸及DL 聚乳酸接骨板、螺钉固定 16只狗下颌骨骨折 ,作同体对照研究。采用大体、组织学、X线摄片、骨力学测试及材料理化性能检测等方法 ,观察 2、4、8、2 0周时的内固定效果及材料降解吸收情况。结果 所有狗双侧下颌骨骨折皆在对位良好的情况下愈合。L/DL 聚乳酸夹板固定侧骨力学强度在 4、8周时高于DL 聚乳酸夹板固定侧 (P <0 .0 5 )。L/DL 聚乳酸的降解吸收较DL 聚乳酸慢 ,对机械强度的保持优于DL 聚乳酸。结论 L/DL 聚乳酸及DL 聚乳酸接骨板、螺钉均能保证下颌骨骨折的愈合 ,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L/DL 聚乳酸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更适合于向小型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内固定 下颌骨骨折 生物降解 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单冠义齿唇侧错位的正畸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珠 刘宝林 +1 位作者 马轩祥 段银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种植体 义齿 正畸学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事故鉴定中举证表现倒置对实习生培养的新要求 被引量:2
7
作者 秦瑞峰 封兴华 +1 位作者 孙沫逸 毛天球 《西北医学教育》 2003年第2期164-164,F003,共2页
关键词 医疗事故 鉴定 举证表现例置 实习生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成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8
作者 何格霞 邓大军 妥东哲 《南方护理学报》 2000年第2期9-10,共2页
笔者报道颞下颌真性关节强直成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阐述了对并发颅脑损伤呼吸道梗阻、切口感染、营养失调及张口困难等护理。认为做好以上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成形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大鼠创伤性面瘫的恢复及面神经核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立军 周树夏 +3 位作者 孙长凯 王百忍 刘惠玲 邱建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大鼠创伤性面瘫恢复的影响及面神经核内组成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大鼠面瘫后腹膜内小剂量给予L-精氨酸,在伤后各个时间点上观察面瘫的恢复、并采用兔抗大鼠NOS抗血清...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对大鼠创伤性面瘫恢复的影响及面神经核内组成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大鼠面瘫后腹膜内小剂量给予L-精氨酸,在伤后各个时间点上观察面瘫的恢复、并采用兔抗大鼠NOS抗血清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面神经核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L-精氨酸慢性干预组面瘫的恢复较实验对照组迅速,其面神经核内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反应性增强,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反应性与实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L-精氨酸慢性干预可使面神经核内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强,并促进创伤性面瘫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损伤 面瘫 创伤 L-精氨酸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骼肌细胞分化中DNA合成及其细胞周期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瑞峰 顾晓明 +1 位作者 黄富国 张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8期921-923,共3页
目的 分析骨骼肌细胞分化中细胞周期及其对 DNA合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小鼠 C2 C12骨骼肌细胞系作为体外肌细胞分化的研究模型 ,对照组 10 0 m L· L- 1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 ,实验组换为 2 0 m L· L- 1 胎牛血清DMEM培养... 目的 分析骨骼肌细胞分化中细胞周期及其对 DNA合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小鼠 C2 C12骨骼肌细胞系作为体外肌细胞分化的研究模型 ,对照组 10 0 m L· L- 1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 ,实验组换为 2 0 m L· L- 1 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 ,诱导肌母细胞分化 ,分别于换 2 0 m L·L- 1 血清浓度 DMEM培养液后的 2 4,48和 72 h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 ,分析肌母细胞分化过程中 DNA合成和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 发现肌细胞分化早期即 2 4,48h时 ,与对照组比有更多的细胞进入 S期 ;分化后期即 72 h多核肌管形成时 ,S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而 G0 / G1 期明显高出对照 .此外 ,在肌分化的 72 h内 G0 / G1 期细胞随时间而递增 ,S期则递减 .结论 上述现象说明随着细胞向成熟分化的进程 ,肌细胞融合成肌管 ,处于 DNA合成复制期的细胞逐渐减小 ,更多的细胞进入相对稳定的 G0 / G1 期 .可见肌细胞的生成和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高度有序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细胞 分化 DNA合成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护士注册制度对本科教育的影响及借鉴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丽君 居云 +1 位作者 姜慧娟 李宏存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00-800,F003,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护士 注册制度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双侧上颌骨大部分缺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2
作者 赵丽 吕菊红 +4 位作者 李变蓉 羊玉荣 马婕 雷德林 王彦亮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9-450,共2页
总结了1例严重的颅颌面畸形——先天性双侧颧骨上颌骨大部分缺如患者的护理体会。由于治疗过程长而复杂,术前术后需制定详细的治疗、护理计划。其中,心理护理是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基础,牵引护理是矫正畸形的重要步骤,移植瓣、切口... 总结了1例严重的颅颌面畸形——先天性双侧颧骨上颌骨大部分缺如患者的护理体会。由于治疗过程长而复杂,术前术后需制定详细的治疗、护理计划。其中,心理护理是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基础,牵引护理是矫正畸形的重要步骤,移植瓣、切口和口腔护理是保证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畸形 截骨术 牵张成骨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