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增殖型腺病毒和肿瘤特异性增殖型腺病毒携带IL-12基因治疗肝癌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星华 杨甲梅 +3 位作者 崔贞福 王伟国 吴孟超 钱其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1-584,共4页
目的比较携带小鼠IL12基因的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L12)和非增殖型腺病毒(AdvmIL12)对IL12基因的表达以及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通过MTT以及病毒增殖实验,评估E1B55000缺陷的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L12和ONYX015(dl1520),以及非增... 目的比较携带小鼠IL12基因的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L12)和非增殖型腺病毒(AdvmIL12)对IL12基因的表达以及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通过MTT以及病毒增殖实验,评估E1B55000缺陷的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L12和ONYX015(dl1520),以及非增殖型腺病毒AdvmIL12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杀伤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和ELISA法,检测CNHK200mIL12和AdvmIL12感染HepG2和Hep3B细胞后,小鼠IL1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CNHK200mIL12感染HepG2和Hep3B细胞后大量增殖,在感染后96h时检测,分别增殖3160倍和630倍,在极低的MOI(空斑形成单位/细胞)值和极短的时间内(HepG2细胞MOI=0.2,第4天;Hep3B细胞MOI=0.005,第2天),可大量杀伤肿瘤细胞,而对LO2细胞无明显杀伤。CNHK200mIL12和AdvmIL12感染HepG2细胞后,其IL12基因表达量,前者是后者的101倍;感染Hep3B细胞后,前者是后者的20倍。结论增殖型腺病毒载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和目的基因的表达,明显优于传统的非增殖型腺病毒载体,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型腺病毒 IL-12基因 B细胞 感染 肿瘤 治疗 HepG2 目的基因 蛋白质印迹 表达量
原文传递
携带治疗基因的增殖型腺病毒CNHK300-m干扰素-γ的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彭林辉 张柏和 +5 位作者 张琪 苏长青 崔贞福 钱炎珍 吴孟超 钱其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83-1485,共3页
目的 研制出一种携带抗癌基因的选择增殖型腺病毒载体系统。方法 克隆鼠干扰素(IFN)-γ基因序列,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插入肿瘤特异性增殖病毒的病毒基因组中,得到腺病毒载体质粒pSC300-mIFN-γ。通过pSG300-mIFN-γ与质粒pBHGE3在... 目的 研制出一种携带抗癌基因的选择增殖型腺病毒载体系统。方法 克隆鼠干扰素(IFN)-γ基因序列,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插入肿瘤特异性增殖病毒的病毒基因组中,得到腺病毒载体质粒pSC300-mIFN-γ。通过pSG300-mIFN-γ与质粒pBHGE3在293细胞中同源重组得到重组病毒CNHK300-mIFN-γ。扩增、纯化病毒,用TCID50方法测病毒滴度。通过病毒增殖实验观察重组病毒的选择性增殖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腺病毒蛋白的表达,通过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重组病毒在不同细胞及不同时相的mIFN-γ表达量。结果 成功构建了携带治疗基因的增殖型腺病毒CNHK300-mIFN-γ,病毒滴度为1.0×10^9pfu/ml,增殖实验证实CNHK300-mIFN-γ可以选择性地在端粒酶阳性肿瘤中增殖,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腺病毒的E1A蛋白选择性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中表达,ELISA显示CNHK300-m IFN-γ感染端粒酶阳性肿瘤后有大量mIFN-γ的表达,并随着感染的时间表达量也相应上升。结论 CNHK300-mIFN-γ为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端粒酶 生物治疗 肿瘤 干扰素-Γ
原文传递
携带γ-干扰素的溶瘤病毒CNHK300-mlFN-γ治疗肝癌 被引量:3
3
作者 彭林辉 周杰 +4 位作者 张琪 霍枫 詹世林 苏长青 钱其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0-922,共3页
目的观察鼠源γ-干扰素(mlFN-γ)基因插入溶瘤腺病毒CNHK300后,该病毒对不同的肝癌细胞株及其裸鼠移植瘤的增殖力及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用噻唑蓝(MTT)法观察CNHK300-mlFN-γ(简称CNHK300-Mγ)对人正常肝细胞WRL-68、人肝癌细胞S... 目的观察鼠源γ-干扰素(mlFN-γ)基因插入溶瘤腺病毒CNHK300后,该病毒对不同的肝癌细胞株及其裸鼠移植瘤的增殖力及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用噻唑蓝(MTT)法观察CNHK300-mlFN-γ(简称CNHK300-Mγ)对人正常肝细胞WRL-68、人肝癌细胞SMMC-7721、HepGII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裸鼠肝癌SMMC-7721模型观察CNHK300-Mγ、CNHK300和ONYX-015的抗肿瘤疗效,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mlFN-1的表达量。结果CNHK300-Mγ能选择性地杀伤肝癌细胞,存肿瘤细胞中半数抑制浓度(IC50)〈1,而在正常肝细胞中为370。肝癌模型中,CNHK300-Mγ治疗组能表达mIFN-1,治疗结束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中的mlFN-γ分别为(23l±101)ng/L和(1733±191)ng/L。CNHK300-Mγ具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与CNHK300、ONYX2015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N-1的插入使病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提高,CNHK300-M5,具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腺病毒 端粒酶 基因治疗 干扰素-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