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诊断试验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申洪 陈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确定或排除疾病的试验方法称为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包括各种实验室检验和器械检查。病理诊断是医学权威诊断之一。
关键词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精氨酸对热应激大鼠胸腺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云山 罗海吉 +3 位作者 卢晓翠 吉雁鸿 过贵元 姚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5-307,共3页
观察通过灌胃补充不同浓度精氨酸的大鼠在常温和不同高温条件下热应激时胸腺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 ,各组在常温状态下 ,其结构基本一致 ;而在不同温度热应激状态下大鼠胸腺的损伤程度明显不同 ,补充精氨酸两组轻于未补充精氨酸组 ,低... 观察通过灌胃补充不同浓度精氨酸的大鼠在常温和不同高温条件下热应激时胸腺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 ,各组在常温状态下 ,其结构基本一致 ;而在不同温度热应激状态下大鼠胸腺的损伤程度明显不同 ,补充精氨酸两组轻于未补充精氨酸组 ,低温度组轻于高温度组 ,短时间热应激组轻于长时间热应激组 ,而且胸腺的组织学变化随热应激后不同时间有所不同。提示 :不同高温均可造成胸腺结构及其细胞的损伤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热应激时间的延长其损伤加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热应激 胸腺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脉康对大鼠脑缺血性病模脑组织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有顺 莫志贤 +5 位作者 周少君 刘连璞 肖焕才 安连兵 张洪海 陈德清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8-30,共3页
脑脉康由人参、川芎、三七、当归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祛淤通络、健脑益智、降脂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高血脂、脑动脉硬化、脑功能衰弱、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为探讨该药治疗疾病机理,特观察了该药对大白鼠眩缺血性病模恼组织保... 脑脉康由人参、川芎、三七、当归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祛淤通络、健脑益智、降脂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高血脂、脑动脉硬化、脑功能衰弱、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为探讨该药治疗疾病机理,特观察了该药对大白鼠眩缺血性病模恼组织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脉康 脑缺血 大鼠 脑动脉硬化 健脑益智 益气活血 心脑血管疾病 降脂 药对 神经元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常见肿瘤核仁组织者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亚历 丁彦青 +1 位作者 董敬朋 侯双凤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用核仁组织者区银染色方法(AgNORs)对皮肤肿瘤组织核仁组织者区(NORs)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AgNORs颗粒数量、大小及在核内分布在鳞状上皮、黑色素细胞、基底细胞及汗腺上皮良恶性病变之间均有差异,特别是核内AgNORs颗粒的平均量改... 本文用核仁组织者区银染色方法(AgNORs)对皮肤肿瘤组织核仁组织者区(NORs)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AgNORs颗粒数量、大小及在核内分布在鳞状上皮、黑色素细胞、基底细胞及汗腺上皮良恶性病变之间均有差异,特别是核内AgNORs颗粒的平均量改变更为明显。本文显示,该技术用于皮肤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核仁组织者区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热量超短波对小鼠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宋雪怡 龚彦玲 +1 位作者 黄卓垣 徐云华 《中华理疗杂志》 1994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在无热量超短波不同时间作用下,观察小鼠血液有形成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在表皮创伤形成的第二天,白细胞总数均明显增高,超短波治疗10次后,5、10分钟组白细胞数未降低并持续增高,5分钟组创面感染率达57%,20分钟组... 在无热量超短波不同时间作用下,观察小鼠血液有形成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在表皮创伤形成的第二天,白细胞总数均明显增高,超短波治疗10次后,5、10分钟组白细胞数未降低并持续增高,5分钟组创面感染率达57%,20分钟组略有下降(P>0.05),30分钟组白细胞数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20、30分钟组其淋巴细胞明显增加(P<0.05),同时30分钟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有所升高,结合各组小鼠创面愈合情况,揭示时间稍长的无热量超短波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较短时间的作用明显,对加速创口愈合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血液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细胞学形态定量诊断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3
6
作者 申洪 张义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3-74,共2页
随着计算机的蓬勃发展,生物医学正由定性向定量方向发展。临床细胞学诊断是否有必要且有可能向定量诊断方向发展呢?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何?本文综合国内外资料作如下介绍。
关键词 临床细胞学 形态定量诊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雌兔腹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赛珠 冯力 +4 位作者 胡友军 张远慧 赵彤 蔡俊杰 翁昌鸿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35-36,共2页
研究雌激素对雌兔动脉球囊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将50只雌兔随机分成5组,A、B、C、D4组雌兔行卵巢切除术,E组为假手术组。1个月后,各级雌兔均行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损伤术。A组和E组肌注对照液。B、C、D肌注不同剂量的雌激素... 研究雌激素对雌兔动脉球囊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将50只雌兔随机分成5组,A、B、C、D4组雌兔行卵巢切除术,E组为假手术组。1个月后,各级雌兔均行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损伤术。A组和E组肌注对照液。B、C、D肌注不同剂量的雌激素。用药3d后,每组各取5只雌兔处死,取出腹主动脉,行体外腹主动脉3H-TdR掺入观察血管平滑肌增殖的情况。每组的其余5只雌兔于用药后第3周处死,取腹主动脉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内膜厚度。结果表明,雌二醇显著抑制兔主动脉片段3H-TdR掺入量,并显著抑制雌兔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的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血管内膜增殖 动脉损伤 17Β-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申洪 侯双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71-303,共2页
一般认为单核细胞(MC)能清除动脉壁脂质。近年来,有学者指出MC也能损伤血管内皮。对此我们进行研究,拟阐明MC是否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浸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材料和方法白色雄性家兔(1.5~2.5kg),随机分为对照组(5... 一般认为单核细胞(MC)能清除动脉壁脂质。近年来,有学者指出MC也能损伤血管内皮。对此我们进行研究,拟阐明MC是否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浸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材料和方法白色雄性家兔(1.5~2.5kg),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高脂组(25只)两组,饲法同前(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87;9:234)。对照组于实验第80天处死,高脂组于实验第20、35、5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组 动脉壁 纤维斑块 游出 脂纹 低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 粥样斑块 丘状隆起 细胞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多糖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分布、超微形态定性和定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启高 侯双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6-176,共1页
用钌红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的方法,在超微结构水平上对正常和不同时间高脂饲食免主动脉内膜蛋白多糖作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和病变的主动脉内膜细胞间质均能清楚地看到两型钌红颗粒。大颗粒直径约20~100nm,有细丝状的突起相互... 用钌红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的方法,在超微结构水平上对正常和不同时间高脂饲食免主动脉内膜蛋白多糖作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和病变的主动脉内膜细胞间质均能清楚地看到两型钌红颗粒。大颗粒直径约20~100nm,有细丝状的突起相互联结成网,并和平滑肌细胞质膜、胶原及弹性纤维相联系。小颗粒直径小于20nm,表面光洁无突起。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基底膜周围。含脂区颗粒较大,且与脂质相联系。定量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动脉内膜蛋白多糖含量增加,后期减少。本文探讨了蛋白多糖含量变化与脂质聚集的关系,认为动脉内膜蛋白多糖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蛋白多糖 钌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肺癌亚型细胞的色度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申洪 陆药丹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4年第1期35-36,共2页
本文用圆形分布法对巴氏染色痰涂片中肺癌亚型细胞胞浆的色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肺的角化性鳞癌、非角化性鳞癌和腺癌细胞胞浆的色度均存在平均方向,即均有一个主色调。角化性鳞癌细胞与非角化鳞癌细胞,角化性鳞癌细胞与腺癌细胞的... 本文用圆形分布法对巴氏染色痰涂片中肺癌亚型细胞胞浆的色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肺的角化性鳞癌、非角化性鳞癌和腺癌细胞胞浆的色度均存在平均方向,即均有一个主色调。角化性鳞癌细胞与非角化鳞癌细胞,角化性鳞癌细胞与腺癌细胞的色度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提示色度学分析在肺癌亚行分型的定量分析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型分析 形态定量 色度学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疗术后结肠癌超微结构改变的观察
11
作者 丁彦青 张亚历 +3 位作者 黄卓垣 侯双凤 季晨阳 李春德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4-295,T001,共3页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人结直肠癌经热化疗后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热化疗可导致癌细胞变性、坏死,促进癌间质疏松水肿并有利于各种炎症细胞的游出。这些可能是经热化疗后的患者局部癌肿易于进行手术切除的原因。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热化疗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与热休克诱导兔肝、肺、心和肾热休克蛋白70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谭淼 邱仞之 蔡俊杰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9-31,共3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对8只新西兰兔在不同温度热应激中诱导肝、心、肺、肾组织HSP70合成进行了观察,发现热刺激组(肛温42℃,30min)对兔各组织HSP70合成刺激软弱,而热休克组(肛温43℃致死)可大量诱...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对8只新西兰兔在不同温度热应激中诱导肝、心、肺、肾组织HSP70合成进行了观察,发现热刺激组(肛温42℃,30min)对兔各组织HSP70合成刺激软弱,而热休克组(肛温43℃致死)可大量诱导HSP70的合成。在不同组织HSP70合成并不相同,在肺组织中HSP70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染色较深。肝脏阳性细胞为散在分布的肝细胞。而心脏与肾脏染色较弱,可见少数弱阳性细胞散在分布。热应激组HSP70染色明显弱于热休克组。以上结果表明:高热诱导组织HSP70合成与热应激强度有明显关系;在热损伤过程HSP70中仍可合成,并可能对组织热耐受与热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热应激 热损伤 HSP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大肠癌淋巴结转移过程的冷冻割断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卓垣 张亚历 候双凤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2-283,287,T000,共4页
作者对二甲肼诱发的大鼠大肠癌自发性淋巴结转移模型首次用冷冻割断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过程及其与血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冷冻割断电镜技术较易观察癌细胞与血管的关系,大肠癌向淋巴结转移时,首先出现于被膜下窦,并... 作者对二甲肼诱发的大鼠大肠癌自发性淋巴结转移模型首次用冷冻割断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过程及其与血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冷冻割断电镜技术较易观察癌细胞与血管的关系,大肠癌向淋巴结转移时,首先出现于被膜下窦,并在淋巴窦形成癌栓向周围组织浸润,而且淋巴结转移灶内存在瘤细胞淋巴与血道转移的双重途径,其中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冷冻割断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冷冻联合作用小鼠S_(180)肿瘤的扫描电镜观察
14
作者 黄卓垣 范建中 +1 位作者 李春德 安连兵 《中华理疗杂志》 1994年第3期135-137,共3页
采用微波加温及冷冻联合作用小鼠S_(180)肿瘤.实验观察作用后,加热组、冷冻组、先冷后热组、先热后冷组及对照组肿瘤,扫描电镜下见肿瘤组织冻融损伤比热损伤更为严重,肿瘤破坏主要在边缘区.冷冻和微波的综合应用可产生协同... 采用微波加温及冷冻联合作用小鼠S_(180)肿瘤.实验观察作用后,加热组、冷冻组、先冷后热组、先热后冷组及对照组肿瘤,扫描电镜下见肿瘤组织冻融损伤比热损伤更为严重,肿瘤破坏主要在边缘区.冷冻和微波的综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对肿瘤中心和周边区均能提高杀伤肿瘤的效果,还可减少热和冷的作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波疗法 冷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外基质的改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琪 周淑芸 +2 位作者 王时书 蔡俊杰 张进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363-365,共3页
作者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自动图象分析仪观测5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118次骨髓活检标本骨髓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变化及其与造血细胞增殖的关系。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中位数年龄34岁。急性非淋巴... 作者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自动图象分析仪观测5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118次骨髓活检标本骨髓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变化及其与造血细胞增殖的关系。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中位数年龄34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初诊未治者(PL)27例,难治复发者(RL)32例,正常对照10例。结果显示,AL与正常人骨髓ECM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AL网硬蛋白增加,纤维连接蛋白(Fn)、酸性粘多糖减低,中性粘多糖初诊未治者增高,难治复发者减低。ALL和ANLL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RL中难以缓解与复发再治者比较,后者改变更明显,而同复发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L中追踪观察,6/8例(75%)未缓解患者及8/19例(42.1%)完全缓解后复发患者骨髓基质Fn、酸性粘多糖、中性粘多糖有不同程度改变。骨髓基质Fn与造血细胞增殖在正常对照组显示呈正相关,而在AL呈负相关,PL与RL尚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AL骨髓造血微环境ECM有明显变化,与发病机制及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骨髓细胞外基质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东亚钳蝎毒对裸鼠移植瘤的抗转移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保平 朱梅刚 《中国肛肠病杂志》 1999年第6期21-22,共2页
以大肠癌细胞注入裸鼠脾脏而成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用药组裸鼠以蝎毒液腹腔注射,对照组裸鼠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三周后剖验动物,以肉眼和镜下观察,用药组动物肝脏转移瘤在数量和体积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东... 以大肠癌细胞注入裸鼠脾脏而成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用药组裸鼠以蝎毒液腹腔注射,对照组裸鼠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三周后剖验动物,以肉眼和镜下观察,用药组动物肝脏转移瘤在数量和体积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东亚钳蝎毒能够拮抗裸鼠大肠移植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移植瘤 拮抗 肿瘤转移 裸鼠 大肠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