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运动处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积极态度及晨僵情况的影响
1
作者 晁少荣 赵翠芬 +4 位作者 张岩 温京 李蓉 郑莉莉 李玉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运动处方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运动处方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运动处方。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管理积极态度、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运动处方可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积极态度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护理干预 运动处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疾病管理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A免疫吸附和DNA230免疫吸附治疗狼疮肾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西超 吕婷婷 +1 位作者 巴燕娜 吴振彪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A免疫吸附、DNA230免疫吸附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科收治的狼疮肾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 目的观察蛋白A免疫吸附、DNA230免疫吸附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科收治的狼疮肾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对照组给予DNA230免疫吸附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肾功能、尿蛋白定量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IgM、IgG水平、狼疮活动积分(SLEDAI),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χ^2=3.893,P=0.045)。治疗后观察组IgM、IgA、IgG均低于对照组(t/P=6.923/0.000、9.259/0.000、9.025/<0.001),而SLE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2,P=0.794)。2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尿蛋白定量下降显著,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A免疫吸附对狼疮肾炎疗效较传统DNA免疫吸附好,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具备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蛋白A DNA230 免疫吸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佩 王青 +2 位作者 赵翠芬 李欣 张银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以促进积极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渭南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0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交网络量表-6、老年...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以促进积极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渭南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0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交网络量表-6、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评估标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得分为(11.26±4.74)分,老年人中51.62%存在社会隔离。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可划分为高朋友隔离组(52.92%)和低朋友隔离组(47.08%)2个潜在剖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参与能力、退休前职业、患病年限、年均住院次数是老年人社会隔离潜在剖面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现象严重,且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可针对不同类型特征老年人实施个体化干预,改善老年人社会隔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隔离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会参与能力 潜在剖面分析 积极老龄化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分析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王佩 曹宝花 +3 位作者 王青 张翠芬 李欣 张银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114-120,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SLE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和36条目简明健康...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SLE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和36条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二元应对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96例SLE患者,其二元应对可划分为“低积极二元应对型”(20.3%)、“中等二元应对-稳定型”(39.2%)和“高二元应对-高共同应对型”(40.5%)3个潜在剖面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疲惫程度、患病年限、有无睡眠障碍是SLE患者二元应对剖面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二元应对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3种二元应对剖面类别患者中,低积极二元应对型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最低。结论SLE患者的二元应对状况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临床中可根据不同剖面类别的特征制订个体化干预措施。低二元应对水平与SLE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显著相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疲惫程度高、睡眠质量差的患者,积极提高其二元应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元应对 生活质量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DA5阳性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珊 刘洁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分析抗黑色素瘤细胞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阳性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22年8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并住院的皮肌炎患者67例进... 目的分析抗黑色素瘤细胞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阳性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22年8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并住院的皮肌炎患者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34例MDA5阳性皮肌炎患者(阳性组)与33例MDA5阴性皮肌炎患者(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再将阳性组分为病死组(8例)与生存组(26例),分析阳性组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皮肌炎患者中,阳性组34例,对照组33例,中位年龄为52.00(20.00,85.00)岁。与对照组比较,阳性组更易出现关节炎、特征性皮疹和间质性肺病(χ^(2)=6.594、12.653、4.422,P=0.010、<0.001、0.035);WBC、淋巴细胞水平、TC和LDL-C(t=3.353、2.970、2.625、4.029,P=0.001、0.004、0.011、<0.001)减低;而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红细胞沉降率、IL-6升高占比和C3降低占比升高(t=2.202、2.772、4.304、5.235、8.232、4.536,P=0.028、0.006、<0.001、0.022、0.004、0.0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0.55×10^(9)/L(OR=31.403,95%CI:1.648~598.438)、IL-6>30 pg/ml(OR=35.313,95%CI:1.526~817.279)和铁蛋白>1100μg/L(OR=24.323,95%CI:1.309~452.038)是阳性组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结论MDA5阳性皮肌炎患者临床以关节炎和特征性皮疹多见,易合并肺间质病变,炎性指标高,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抗黑色素瘤细胞分化相关基因5 间质性肺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贾淑媛 马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3-057,共5页
探究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重叠综合征患者与单纯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唐都医院住院患者中SSc重叠患者和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特点。结果 SSc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合并干燥... 探究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重叠综合征患者与单纯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唐都医院住院患者中SSc重叠患者和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特点。结果 SSc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合并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最为多见,分别有19例(52.8%)和18例(50%),其次为合并类风湿关节炎8例(22.2%)和皮肌炎/多发性肌炎6例(16.7%),3种以上疾病重叠有12例(33.3%)。SSc重叠综合征患者多见于女性,出现间质性肺炎、肾脏受累较单纯SSc显著增高,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均显著高于单纯SSc患者(P<0.05),在SSc重叠综合征患者中抗dsDNA、抗Sm、抗SSA、抗U1-snRNP、抗ku抗体阳性率较单纯SSc患者显著升高(P<0.05)。在SSc重叠综合征患者中激素剂量较单纯SSc患者增多,且生物制剂应用率较高。结论 SSc重叠综合征患者更容易出现多脏器受累,炎症指标高,自身抗体谱丰富,治疗上激素及生物制剂使用率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重叠综合征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3
7
作者 问芳芳 程苗苗 +2 位作者 赵翠芬 郭晓岚 席小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26,共6页
目的建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848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衰弱表型量表进行评估;Logistic回... 目的建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848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衰弱表型量表进行评估;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认知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建立认知衰弱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为1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每晚睡眠时间≤6 h、有糖尿病史、心力衰竭、有高血压史、每周运动次数≤5次为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基于上述6个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C-index为0.835(95%CI 0.771~0.899),H-L偏差度检测χ2=9.145(P=0.103)。结论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风险,可进一步开展外部验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稳定性冠心病 认知衰弱 列线图 风险预测 睡眠时间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鹏宇 李红霞 +2 位作者 王卫涛 张岩 吴振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发作是SLE诊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疾病复发通常没有明确的原因。我们总结了SLE患者的生存现状和复发情况,并着重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紫外线、维生素D、...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发作是SLE诊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疾病复发通常没有明确的原因。我们总结了SLE患者的生存现状和复发情况,并着重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紫外线、维生素D、化工污染物)、药物及患者依从性、系统损害及疾病状态、性激素与妊娠、社会心理方面归纳复发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实现临床尽早预防,达到疾病长期、有效缓解,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复发 影响因素 糖皮质激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亚飞 李红霞 +2 位作者 冯媛 张岩 吴振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6-621,共6页
目的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风湿免疫科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并发间质性肺病(ILD)的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379例PM/DM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PM/DM)... 目的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风湿免疫科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并发间质性肺病(ILD)的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379例PM/DM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PM/DM)和病例组(PM/DM⁃ILD)。回顾性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总结PM/DM⁃ILD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年龄、关节痛、发热、技工手、雷诺现象、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发生情况,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铁蛋白(FER)、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抗Jo⁃1抗体、抗Ro52抗体、抗MDA5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热、技工手、雷诺现象、铁蛋白(FER)水平、癌胚抗原(CEA)水平、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抗Jo⁃1抗体、抗Ro52抗体、抗MDA5抗体为IL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的AUC为0.899(95%CI:0.864~0.934),敏感性为79.5%,特异性为86.4%。结论年龄大、发热、技工手、雷诺现象,铁蛋白(FER)水平、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抗Jo⁃1抗体、抗Ro52抗体、抗MDA5抗体阳性为PM/DM⁃ILD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PM/DM⁃ILD发生,对临床早期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间质性肺病 危险因素 Nomogra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洁 贾淑媛 +3 位作者 王鹏宇 吕婷婷 胡银秀 张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影响NPSL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入组63例NPSLE患者和61例非NPSLE的SLE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总结NPSLE的疾病特点,通过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NPSL... 目的分析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影响NPSL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入组63例NPSLE患者和61例非NPSLE的SLE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总结NPSLE的疾病特点,通过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NPSL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NPSLE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39.7%)、情感障碍(33.3%)和认知功能障碍(30.2%);头颅核磁异常(63.5%)和脑脊液蛋白阳性率(52.4%)较高。与非NPSLE组患者相比,NPSLE患者在雷诺现象、肾脏受累、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低补体血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显著升高。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肾脏受累、雷诺现象、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LMR、NLR升高是NPSL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SEL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头颅核磁和脑脊液检查异常较为多见。SLE患者出现肾脏受累、雷诺现象、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LMR、NLR升高更容易出现NP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西超 冯媛 +1 位作者 吴振彪 吕婷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肾损害分为狼疮肾组(65例)和单纯狼疮组(45例),另外再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IgG...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肾损害分为狼疮肾组(65例)和单纯狼疮组(45例),另外再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狼疮肾组,比较差异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狼疮组,与对照组的正常水平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组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非狼疮肾组,狼疮肾组的补体C3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均明显低于非狼疮肾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狼疮肾组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验者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升高会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损害,血尿酸水平的高低是狼疮患者肾损害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尿酸 肾损害 免疫球蛋白 狼疮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患者骨骼肌MRI信号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伟 刘洁 +6 位作者 王磊 张微 魏熠鑫 魏光明 李云波 魏龙晓 袁梦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DM)患者骨骼肌MRI信号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皮肌炎患者的3.0T MRI扫描资料。将骨骼肌分为头颈、躯干、上肢、下肢四组,根据不同组肌肉不同序列的MRI信号强度及肌肉受累范围进行评... 目的:探讨皮肌炎(DM)患者骨骼肌MRI信号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皮肌炎患者的3.0T MRI扫描资料。将骨骼肌分为头颈、躯干、上肢、下肢四组,根据不同组肌肉不同序列的MRI信号强度及肌肉受累范围进行评分,并分析评分与主要实验室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骨骼肌病变均呈对称分布,未见明确单侧病变。快速自旋回波(TSE T1WI)信号:头颈肌评分与各实验室指标均有相关性(均P<0.05);上肢肌评分与ALT有相关性(P<0.05);其余肌肉群评分与各实验室指标无相关性(均P>0.05)。频率衰减反转恢复脂肪抑制(SPAIR)信号:头颈、躯干及上肢肌评分与各实验室指标均有相关性(均P<0.05);下肢肌评分只与CK有相关性(P<0.05),与其他实验室指标无相关性(均P>0.05)。弥散加权(DWI)信号:下肢肌评分与LDH、ALT无相关性(均P>0.05);其余各组肌肉评分与各实验室指标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SPAIR、DWI序列在皮肌炎早期与实验室指标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骨骼肌 实验室指标 MRI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多软骨炎气道受累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概况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西超 巴燕娜 +1 位作者 吴振彪 吕婷婷 《中国医药》 2019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P)气道受累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概况,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时诊断为RP的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入院时诊断是否为RP,分为初诊诊断组(48例)...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P)气道受累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概况,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时诊断为RP的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入院时诊断是否为RP,分为初诊诊断组(48例)和初诊误诊组(32例)。结果 RP患者气道临床症状居前3位者为呼吸困难或憋喘(62例,77. 5%)、声音嘶哑(48例,60. 0%)、咳嗽痰多(45例,56. 2%)。初诊误诊组耳廓软骨炎比例明显低于初诊诊断组[22. 5%(9/32)比52. 5%(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2)。初诊诊断组喉部、气管及主支气管同时受累比例高于初诊误诊组[41. 7%(20/48)比15. 6%(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2)。RP患者易被误诊为哮喘(10例)、咽喉炎及支气管炎(11例)等。初诊误诊组气管切开比例较高[81. 2%(26/32)]。结论广泛的气道累及以及耳廓软骨炎在RP的确诊中有一定价值,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多软骨炎 气道受累 误诊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湿肺患者血清PCT水平与肺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亚翠 赵翠芬 +1 位作者 李明涛 张晶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1894-189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肺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94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肺损伤评分(LIS)分级法分为A组(40例,轻-中度肺损伤,0.1分<LIS<2.5...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肺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94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肺损伤评分(LIS)分级法分为A组(40例,轻-中度肺损伤,0.1分<LIS<2.5分)、B组(54例,重度肺损伤,LIS≥2.5分)。比较两组入ICU即刻及d1、d3、d7、d21的血清PCT水平,分析其与患者肺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早期(3 d内)血清PCT水平对患者入院21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自入ICU即刻至d1,血清PCT水平明显上升,d3~d21血清PCT水平呈下降趋势;B组自入ICU即刻至d1,血清PCT水平显著上升,d1~d21血清PCT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A组入ICU即刻及d1、d3、d7、d21血清PCT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死亡率为7.50%(3/40),显著低于B组的25.93%(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6,P=0.022)。死亡组自入ICU即刻至d7,血清PCT水平呈上升趋势,存活组自入ICU即刻至d1,血清PCT水平明显上升,d1~d21血清PCT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死亡组入ICU即刻及d1、d3、d7血清PCT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经ROC曲线结果显示:入ICU即刻、d1、d3血清PCT对创伤性湿肺患者入院21 d内死亡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0.827、0.834。【结论】早期血清PCT水平与创伤性湿肺患者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且在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并发症 降钙素/血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腺病理阴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
15
作者 李红霞 周雅馨 +2 位作者 王亚飞 王鹏宇 吴振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9-1233,共5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gren’s syndrome,pSS)在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33%~0.77%[1],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还可累及血液、肺脏、肾脏、神经等脏器,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gren’s syndrome,pSS)在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33%~0.77%[1],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还可累及血液、肺脏、肾脏、神经等脏器,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2]。pSS诊断常常需要行唇腺活组织检查,在唇腺组织切片中,病灶指数(focus score,FS)是指每4 mm 2淋巴细胞灶的个数(≥50个淋巴细胞聚集为1个灶),FS≥1(病理阳性)是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中最主要的指标之一[1]。但关于唇腺病理阴性pSS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更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予以关注。本研究根据pSS患者唇腺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分析病理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期望能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唇腺 病理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为首发临床表现的黑热病1例
16
作者 张颖 任英 +1 位作者 权会琴 张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2期1-3,共3页
黑热病也称为内脏利什曼病,主要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经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由于黑热病临床表现多样,鉴别比较困难,需要特殊的诊断方法才能确定病原。除了典型临床表现,黑热病患者可能有自身免疫性指标异常或类似... 黑热病也称为内脏利什曼病,主要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经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由于黑热病临床表现多样,鉴别比较困难,需要特殊的诊断方法才能确定病原。除了典型临床表现,黑热病患者可能有自身免疫性指标异常或类似血液系统疾病症状等,很容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以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特殊黑热病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总结临床经验,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黑热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热病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A抗体检验和血清体液免疫检验诊断SLE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王惠 王文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25-28,共4页
对ENA抗体检验和血清免疫学检验在诊断SLE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方法为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时选择50名参加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两组受试者同时接受ENA抗体检验和血清... 对ENA抗体检验和血清免疫学检验在诊断SLE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方法为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时选择50名参加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两组受试者同时接受ENA抗体检验和血清免疫学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查结果,针对血清抗体当中的 IgG、IgA、IgM水平进行比较,对ENA抗体检验结果的阳性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组的ENA抗体全部阴性,患病组的ENA抗体阳性率较高,P<0.05,健康组患者的血清免疫学指标显著优于患病组,P<0.05.结论 ENA抗体检验和血清免疫学检验都可以作为诊断SLE的血液学检查方法,对于区分正常人和患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A抗体检验 血清免疫学 SLE患者 免疫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点与疾病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鹏宇 冯媛 +2 位作者 张岩 吴振彪 刘洁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9-105,I0007,共8页
目的归纳达标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率,探究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入组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达标治疗SLE患者300例,随访患者复发情况,依据达标治疗程度将患... 目的归纳达标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率,探究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入组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达标治疗SLE患者300例,随访患者复发情况,依据达标治疗程度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24例、无治疗缓解组40例、治疗下缓解组192例、低疾病活动状态组44例;比较分析各组间临床特点差异及生存率,其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生存率用Kaplan-Meier曲线表示。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该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共30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1,36)个月,共42例复发。4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其中年龄(F=4.39,P=0.005)、合并狼疮肾炎(χ^(2)=12.66,P=0.005)、血红蛋白水平(F=2.73,P=0.044)、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F=3.88,P=0.010)、胱抑素C水平(F=3.11,P=0.027)、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χ^(2)=12.04,P=0.007)、抗Sm抗体(χ^(2)=8.33,P=0.040)、抗SSB抗体(P=0.014)、抗核小体抗体(P=0.014)、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χ^(2)=11.83,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HR值(95%CI)=3.23(1.58,6.57),P=0.001]、抗Sm抗体[HR值(95%CI)=2.15(1.04,4.43),P=0.038]、抗RNP抗体[HR值(95%CI)=2.54(1.13,5.68),P=0.023]是达标治疗SLE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程度达标治疗的SLE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复发率;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抗Sm抗体阳性、抗RNP抗体阳性的达标治疗患者复发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复发 达标治疗 生存分析 临床特征 COX回归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消化系统受累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西超 吕婷婷 +2 位作者 谢荣华 冯媛 吴振彪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10期982-984,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消化系统受累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 26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消化系统受累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1 260例中未发生消化系统受累者1 020例(对照...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消化系统受累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 26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消化系统受累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1 260例中未发生消化系统受累者1 020例(对照组),伴有消化系统受累者240例(观察组),消化系统受累的发生率为19.05%;观察组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68例(28.33%)以消化系统症状为疾病首发表现;腹部CT表现为小肠壁增厚伴水肿,肠袢扩张伴肠系膜血管强化等间接征象;观察组泌尿系统受累发生率(61.7%)、补体C3降低发生率(85.4%)、抗磷脂抗体阳性率(42.1%)和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比率(95.8%)高于对照组(49.0%、75.2%、29.4%、58.8%)(P<0.05),治疗好转率(62.5%)低于对照组(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合并消化系统受累临床常见,但症状、体征缺少特异性,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消化系统受累 预后
原文传递
多位一体化360°支持对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翠芬 马君贤 +6 位作者 晁少荣 孙静静 刘洁 王沛 张岩 温京 何乾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32期2533-2539,共7页
目的探讨多位一体化360°支持对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庭婚姻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 目的探讨多位一体化360°支持对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庭婚姻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和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宣教和出院随访的基础上实施多位一体化360°支持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比较2组家庭婚姻功能和生命质量,并于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评估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家庭婚姻功能总分、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法、与亲友的关系、夫妻交流评分分别为(2.3±0.5)、(24.6±6.1)、(25.7±7.1)、(28.2±6.9)、(28.8±6.9)分,干预后3个月分别为(2.5±0.7)、(31.6±5.0)、(31.7±5.3)、(28.1±6.8)、(29.0±7.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1~8.631,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2.3±0.6)、(24.5±6.2)、(25.2±7.2)、(32.5±6.0)、(33.9±6.3)分,干预后3个月分别为(2.3±0.4)、(24.5±6.2)、(26.1±6.9)、(29.1±4.8)、(28.5±7.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878~6.323,P<0.05或0.01)。2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75~8.631,P<0.01)。观察组生命质量中的规划、亲密关系干预前分别为(62.8±27.2)、(62.8±25.2)分,干预后3个月为(75.5±25.4)、(78.2±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50、3.639,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62.5±27.6)、(65.8±25.2)分,干预后3个月分别为(65.7±24.9)、(63.5±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5、3.132,P<0.01)。2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50、3.639,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坚持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累计坚持率83.67%(82/98),对照组累计坚持率44.89%(44/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511,P<0.01)。结论多位一体化360°支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家庭婚姻功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一体化 家庭婚姻功能 治疗依从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