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M型+IgG型意外抗体的鉴定及其对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影响和处理对策
1
作者 焦琴 李丹 +5 位作者 杨世明 江涛 杨琳 杜娟 安宁 魏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8-1004,共7页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IgM型+IgG型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对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影响和处理对策。方法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Rh及其他血型抗原表型检测和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血清意外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吸收释放...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IgM型+IgG型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对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影响和处理对策。方法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Rh及其他血型抗原表型检测和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血清意外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吸收释放试验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在14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28~70岁。ABO血型A型4例、B型6例、O型3例、AB型1例。RhD均为阳性、RhE阴性6例、Rhe阴性1例、RhEc阴性1例、M阴性5例、S阴性2例、Le^(a)阴性3例。抗体特异性鉴定为IgM型+IgG型抗-E 6例、IgM型+IgG型抗-e 1例、IgM型+IgG型抗-Ec联合抗-M 1例、IgM型+IgG型抗-M 1例、IgM型+IgG型抗-M联合抗-S 2例、IgM型+IgG型抗-M联合抗-Le^(a) 1例、IgM型+IgG型抗-Le^(a) 2例。结论IgM型+IgG型意外抗体可因多次输血而产生,该抗体既可干扰输血相容性试验结果,又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及溶血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筛选 特异性鉴定 意外抗体 IgM型+IgG型 正反定型不符 配血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叶珊瑚苷对TNF-α诱导的红细胞膜的磷脂酰丝氨酸暴露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魏华 杨世明 +4 位作者 富文达 李娜 任冬霞 穆士杰 杨龙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去白红细胞孵育在含不同浓度TNF-α的培养液中24、48及72 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膜PS的标记率变化,确认建立氧化损伤...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去白红细胞孵育在含不同浓度TNF-α的培养液中24、48及72 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膜PS的标记率变化,确认建立氧化损伤模型浓度。建立模型后,分为对照组、损伤模型组、AU组。分别在24、48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红细胞膜PS的标记率,活性氧(ROS)及Ca^(2+)水平的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对于TNF-α诱导的红细胞膜PS暴露模型,AU降低红细胞ROS水平,降低红细胞膜PS暴露,同时降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蛋白表达。结论AU对TNF-α诱导红细胞膜PS暴露模型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红细胞ROS水平,其部分作用机制与NLRP3炎症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珊瑚苷 红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3
作者 富文达 魏华 +1 位作者 李丹 杨龙飞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2期284-290,296,共8页
目的 系统性评价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4年8月,纳入符合要求的洗涤... 目的 系统性评价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4年8月,纳入符合要求的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和Stata 15.1软件对主要结局输血治疗效果、次要结局输血后2组的血液学指标(Hb、Ret、RBC和TBIL)和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共检索出10篇文献符合本文标准,共计753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观察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去白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Meta分析提示,输注洗涤红细胞与去白悬浮红细胞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SMD=1.16, 95%CI(0.87,1.54),P>0.05]无显著性差异,且输血后2组的血液学指标(Hb[SMD=0.04, 95%CI(-0.14,0.22),P>0.05]、Ret[SMD=-0.15, 95%CI(-0.34,0.03),P>0.05]、RBC[SMD=0.08, 95%CI(-0.10,0.26),P>0.05]和TBIL[SMD=-0.02, 95%CI(-0.18,0.15),P>0.05])以及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SMD=0.8, 95%CI(0.47,1.39),P>0.05]无明显区别。结论 基于目前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考虑到洗涤红细胞的制备过程简单且价格低廉,推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去白悬浮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存式自体输血临床操作规范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建君 宫济武 +9 位作者 钱宝华 穆士杰 李忠俊 王海燕 余泽波 张娟 骆群 夏荣 秦莉 赵树铭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8期2774-2777,共4页
储存式自体输血(PABD)是指提前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再于患者手术治疗时使用。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输血科或血库开展此项工作,但PABD涉及患者的采血过程安全监护、不良反应处理及血液采集、检验、储存与发放等环节,按照《中华人... 储存式自体输血(PABD)是指提前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再于患者手术治疗时使用。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输血科或血库开展此项工作,但PABD涉及患者的采血过程安全监护、不良反应处理及血液采集、检验、储存与发放等环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有关医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该文探讨输血科开展此项工作时应配置的人员及相应规范化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式自体输血 规范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存式自体输血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建君 夏代全 +8 位作者 王海燕 车辑 李代红 贺雪花 刘凤华 张凯 祝丽丽 穆士杰 赵树铭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7期2595-2598,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部分医院的储存式自体输血(PABD)开展情况。方法自制PABD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院床位数、年住院人次、PABD量(人次及血液量)等,调查20家中大型综合性医院(床位数≥1000张),按照设计的调查问卷要求回报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 目的调查我国部分医院的储存式自体输血(PABD)开展情况。方法自制PABD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院床位数、年住院人次、PABD量(人次及血液量)等,调查20家中大型综合性医院(床位数≥1000张),按照设计的调查问卷要求回报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家医院回收来自12家医院的有效调查问卷12份;数据离散度很大,2018-2020年3年间,开展最好的医院开展PABD人次占手术人次的百分比最高为1.55%。2020年12家医院开展了PABD,2家医院开展有成分血(单采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采集。结论在所调查的12家医院中,开展PABD人次占手术人次的百分比差异很大,与医院类型、输血管理和血液供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式自体输血 中大型综合性医院 输血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M联合IgG抗E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抗体鉴定及输血策略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娜 杨世明 +2 位作者 魏华 富文达 穆士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为1例多次输血后配血相合但出现了发热心慌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筛查相合的红细胞制品,并分析此类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思路和方法及输血方案。方法ABO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采用微柱凝胶卡法或凝聚胺法检测;直接抗人球... 目的为1例多次输血后配血相合但出现了发热心慌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筛查相合的红细胞制品,并分析此类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思路和方法及输血方案。方法ABO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采用微柱凝胶卡法或凝聚胺法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Rh血型鉴定采用试管盐水法检测,交叉配血试验采用盐水法及微柱凝胶卡法检测。结果血型鉴定显示患者血型为AB型,第1次Rh分型试验显示E及c抗原弱凝集1+;毛细管离心后,远心端红细胞E及c抗原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检出IgG类抗E(效价2);2 d后第2次Rh分型试验显示为CCee,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检出IgM类抗E(效价32)及IgG类抗E(效价64),挑选E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行盐水及卡式介质交叉配血均相合。结论对于存在免疫史的患者,配血相合但出现疑似溶血性输血反应时,应当采用敏感度和特异性好的多种实验方法进行分析,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M联合IgG类抗E 溶血性输血反应 输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结合LBL教学模式在临床输血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15
7
作者 崔颖 陈扬 +2 位作者 王文婷 魏华 穆士杰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学习(PBL)结合传统教学模式(LBL)在临床输血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输血科实习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3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PBL结合LBL教学组)和对照组(LBL教学组)各15名,比较PBL结合LBL教学模...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学习(PBL)结合传统教学模式(LBL)在临床输血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输血科实习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3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PBL结合LBL教学组)和对照组(LBL教学组)各15名,比较PBL结合LBL教学模式在临床输血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PBL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PBL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高;而学生对LBL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低,但LBL教学可使学生易于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且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较系统和完善。结论 在临床输血实习带教中,PBL、LBL教学模式两者结合可达到优势互补,提高实习生的认知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值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医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多次输血增加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娜 杨世明 +2 位作者 富文达 魏华 穆士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通过对539例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进行统计,探讨其出现的易感人群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固相红细胞黏附血小板抗体检测试验,对539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对其结果从性别、血型、疾病类型及输血次数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对539例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进行统计,探讨其出现的易感人群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固相红细胞黏附血小板抗体检测试验,对539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对其结果从性别、血型、疾病类型及输血次数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女性组类似,A、B、O、AB四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B组稍高,AB组偏低,但无明显差异;自身免疫性疾病组阳性率高于血液病组,肿瘤组最低;输血5次以上比输血1次组及对照组阳性率明显增加。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及多次输血者,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筛查 易感人群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CD47干扰输血前检测:国内外临床试验案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洁 胡兴斌 +1 位作者 陈要臻 穆士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单克隆抗-CD47(简称抗-CD47单抗)对患者输血前检测干扰的解决策略。方法以抗-CD47单抗类药物临床试验的输血病例为研究对象,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病例报... 目的探讨使用单克隆抗-CD47(简称抗-CD47单抗)对患者输血前检测干扰的解决策略。方法以抗-CD47单抗类药物临床试验的输血病例为研究对象,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病例报告,从中提取病例的输血前检测信息,分析抗-CD47单抗干扰输血前检测的主要方面及解决策略。结果共检索到26例使用抗-CD47单抗药后进行输血前检测的病例,排除无效病例,共纳入16例病例(均使用的抗-CD47单抗药均是Hu5F9-G4)。使用Hu5F9-G4治疗后,输血前检测发现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率达69%,抗体筛查全部凝集,血小板抗体筛查也100%被干扰。这些说明Hu5F9-G4严重影响输血前检测。进一步分析病例中采用的排除抗-CD47干扰的方法及其优缺点。结论根据现有临床病例中抗-CD47单抗干扰输血前检测的特点,分析了排除抗-CD47对输血前检测策略的优缺点,为输血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CD47 Hu5F9-G4 输血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自体输血对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扬 吴群强 +3 位作者 李颖 王晓清 穆士杰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氧自体输血在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意识状态和运动功能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1年9月在本院康复科接受治疗并确诊为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共44例,采用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22,三氧自体输血治疗,采集患者肘正中静脉血20... 目的探讨三氧自体输血在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意识状态和运动功能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1年9月在本院康复科接受治疗并确诊为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共44例,采用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22,三氧自体输血治疗,采集患者肘正中静脉血200 mL,间隔2~3 d 1次,12次为1个疗程,同时进行一般康复训练(即运动疗法、作业疗法、针灸治疗、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和对照组(一般康复训练),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得分情况统计与比较分析,并观察评估上田敏运动功能分级、Brunnstrom分期、肌张力分级。结果实验(治疗)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GCS评分为14.82±0.39 vs 12.41±2.52、Barthel评分为61.14±12.24 vs 52.05±11.72(P<0.05);2)运动功能恢复率为95.45%(21/22)vs 63.64%(14/22)(P<0.05);3)肌张力总恢复率为90.91%(20/22)vs 63.64%(14/22)(P<0.05)。结论三氧自体输血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意识状态、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治疗 脑卒中恢复 自体输血 意识状态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互动式临床用血监管模式提升医院用血质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婷 穆士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探讨互动式临床用血监管模式的建立对提升医院用血质量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临床用血监管微信群、开通临床用血咨询服务电话、临床用血在线审核培训等方法开展互动式临床用血监管,分析互动监管模式应用前后医院的临床用血质量。结... 目的探讨互动式临床用血监管模式的建立对提升医院用血质量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临床用血监管微信群、开通临床用血咨询服务电话、临床用血在线审核培训等方法开展互动式临床用血监管,分析互动监管模式应用前后医院的临床用血质量。结果通过互动式临床用血监管模式的开展,输血申请合格率由84. 36%提升至96. 98%,输血适应证符合率由83. 58%提升至95. 67%,输血病程记录合格率由73. 08提升至96. 83%;红细胞人均用血由0. 357 U下降至0. 325 U,台均用血由0. 611 U下降至0. 538 U。结论应用互动式临床用血监管模式,可有效调动临床医护人员合理用血积极性,提升医院用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临床用血 用血质量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相关微嵌合体的进展
12
作者 崔颖 包汝娟 穆士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83-1085,共3页
输血相关微嵌合体(transfusion-associated microchimerism,TA-MC)是由输血引起的同种异体细胞稳定持续存在的异体暴露。TA-MC与创伤后的输血有关,但涉及的深层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TA-MC的最新的诊断方法、TA-MC的免疫耐... 输血相关微嵌合体(transfusion-associated microchimerism,TA-MC)是由输血引起的同种异体细胞稳定持续存在的异体暴露。TA-MC与创伤后的输血有关,但涉及的深层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TA-MC的最新的诊断方法、TA-MC的免疫耐受机制、影响TA-MC产生的因素及MC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关微嵌合体 输血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中的应用分析
13
作者 李丹 杜娟 +6 位作者 杨世明 富文达 安宁 杨琳 焦琴 陈扬 杨龙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1-908,共8页
目的分析吸收放散试验在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中的应用价值,为建立适合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方法和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患者抗凝或不抗凝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取红... 目的分析吸收放散试验在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中的应用价值,为建立适合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方法和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患者抗凝或不抗凝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取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6次,在45~56℃进行热放散或酸试剂放散,用该红细胞在微柱凝胶法(MGT)或盐水试管法(NS)进行ABO、Rh血型鉴定和自身抗体吸收试验。采用MGT或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对吸收自身抗体后的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吸取适量吸收后的患者红细胞进行酸试剂放散,放散液用于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结果在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9~83岁。A型5例、B型1例、O型2例、AB型2例,ccdEe表型2例;Ccdee表型2例;CCDee,Le^(a-)表型1例;CcDEe,P 2,Fy^(b-)表型1例;CcDEe,Jk^(b-),Fy^(b-)表型1例;ccDEE表型2例;CcDee表型1例。抗体特异性鉴定确认为抗D、抗C混合抗体2例,抗D、抗E混合抗体2例,抗Le^(a)、抗E及抗c混合抗体1例,抗P 1、抗Fy b混合抗体1例,抗Jk b、抗Fy b混合抗体1例,抗C、抗e混合抗体2例,抗E抗体伴高效价冷凝集素1例。IgG型抗体8例,IgM型+IgG型抗体2例。血清抗体凝集强度为弱于1+(1+w)~2+w,抗体效价为1∶2~1∶16,放散液抗体凝集强度强于1+(1+s)^(3+)。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阴性5例,DAT阳性5例。10例患者中6例有输血史,4例既有输血史又有妊娠史。结论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凝集强度<2+、凝集强度存在强弱差异或出现全凝集现象时,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在验证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的同时,反应强度增强,也能够检测到常规方法中漏检的抗体,提高了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的准确性,为患者筛查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进行输注,以保证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不规则抗体 吸收放散试验 抗体特异性验证 交叉配血 抗球蛋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遮蔽现象引起Rh血型初检弱阳性或假阴性的鉴定分析
14
作者 陈扬 杜娟 +5 位作者 杨世明 李颖 杨琳 李丹 安宁 杨龙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对抗原遮蔽现象引起患者Rh血型抗原初检出现弱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及其血清中不规则抗体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使用血型血清学试验的方法对产妇(患儿母亲)血标本进行Rh血型系统中的抗原鉴定,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 目的对抗原遮蔽现象引起患者Rh血型抗原初检出现弱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及其血清中不规则抗体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使用血型血清学试验的方法对产妇(患儿母亲)血标本进行Rh血型系统中的抗原鉴定,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对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红细胞进行洗涤热放散或酸放散后作Rh血型抗原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试验,并进行相应血型抗原的表型鉴定,红细胞放散试验验证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9例HDN患儿血标本采用试管生理盐水法(IS)室温立即离心进行RhD、RhE、RhC血型抗原初检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抗原遮蔽现象,凝集强度为±或阴性,将患儿红细胞洗涤及放散后,采用IgG抗D定型试剂在IAT进行复检,凝集强度为2+w~3+,DAT阳性(2+~3+^(s)),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在患儿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IgG型抗D抗体有3例,IgG型抗E抗体有4例,IgG型抗C抗体有2例,且抗体效价检测为1∶16~1∶128,凝集强度检测为2+~3+^(s)。结论孕产妇血清中高效价的IgG型抗Rh血型抗体可以部分或完全遮蔽HDN患儿红细胞抗原,导致红细胞没有多余的抗原位点与血型定型试剂抗体发生结合,而出现弱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弱阳性 假阴性 新生儿溶血病 RH血型抗体 遮蔽现象 抗体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056例住院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与疾病分布规律
15
作者 苟小元 富文达 杨龙飞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126-3130,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在疾病中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微柱凝胶法对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55056例住院患者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鉴定抗体特异性及在人体不同系统疾... 目的探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在疾病中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微柱凝胶法对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55056例住院患者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鉴定抗体特异性及在人体不同系统疾病中的分布规律。结果55056例住院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共计272例,检出率为4.9‰,易产生不规则抗体的疾病为消化系统(21.32%)、循环系统(16.91%)、神经系统(15.44%)和生殖系统(14.71%)疾病等。不规则抗体种类经鉴定,Rh血型系统119例(43.75%),MNS血型系统41例(15.07%),Lewis血型系统17例(6.25%),Kidd血型系统5例(1.84%),P血型系统1例(0.37%),Duffy血型系统3例(1.1%),Diego血型系统1例(0.37%),而其他不明性质抗体85例(31.25%),其中自身抗体26例(30.59%),未知特异性抗体45例(52.94%),混合抗体14例(16.47%)。结论住院患者提前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对及时、有效选择相合血液输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 特异性 输血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抗原阳性患者血清Rh意外抗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林 安宁 +4 位作者 杨世明 江涛 张开 刘世佳 崔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RhD抗原阳性患者血清中检出Rh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和配血对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及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阳性或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血标本,采用试管盐水法(NS)、手工凝聚胺法(MPT)、间接抗... 目的分析RhD抗原阳性患者血清中检出Rh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和配血对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及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阳性或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血标本,采用试管盐水法(NS)、手工凝聚胺法(MPT)、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及吸收放散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对患者红细胞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及相应抗原检测,以排除自身抗体的干扰和验证抗体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34例RhD抗原阳性(含Rh弱D型及部分D型各1例)患者血清中,男15例(41.12%),女19例(55.88%),年龄0~90岁。A型13例(38.24%)、B型11例(32.35%)、O型6例(17.65%)、AB型4例(11.76%)。Rh抗E抗体20例(58.82%)、抗C抗体2例(5.88%)、抗c抗体2例(5.88%)、抗Ec抗体4例(11.76%)、抗Ce抗体2例(5.88%)、抗D抗体2例(5.88%)、抗DE抗体2例(5.88%)。抗体类型为IgG类,抗体效价为16~32,凝集强度为2+~3+。DAT阴性30例,DAT阳性4例(均为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结论Rh意外抗体为IgG类抗体,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阳性 Rh弱D型 抗体鉴定 Rh意外抗体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配血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及产妇孕期管理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妍 王文婷 +3 位作者 谢霞 王琼 杨世明 穆士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对血型不规则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抗体特异性、治疗效果及产妇的孕期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非ABO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HDN患儿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输血/换血次数,输血治疗前后血常... 目的对血型不规则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抗体特异性、治疗效果及产妇的孕期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非ABO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HDN患儿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输血/换血次数,输血治疗前后血常规、生化指标变化及同时期产妇的孕期管理情况。结果79例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孕妇均进行定期血型不规则抗体监测,分娩的新生儿中,有15.19%(12/79)发生新生儿溶血病;10例RhD阴性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50%(5/10)发生Rh⁃HDN。12例HDN患儿中,Rh⁃HDN占75.00%(9/12),MNS⁃HDN占25.00%(3/12),其中抗D抗体引起的HDN位居第一。10例患儿进行输血/换血治疗(输血5例、换血5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增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降低。结论对有孕产史和输血史的孕妇加强孕期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管理,对HDN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不规则抗体 输血 孕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富文达 李娜 +1 位作者 魏华 穆士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起止至2022年11月,纳入符合要求的... 目的系统性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起止至2022年11月,纳入符合要求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共检索出11篇中文文献符合本文标准,共计359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病例,观察组均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Meta分析提示,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单独治疗相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WMD=-6.08,95%CI(-7.77,-4.40),P<0.05],住院治疗时间缩短[WMD=-8.24,95%CI(-11.55,-4.94),P<0.05],疼痛评分降低[WMD=-1.73,95%CI(-2.06,-1.40),P<0.05],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降低[RR=0.28,95%CI(0.16,0.49),P<0.05],创面治疗效果较好[RR=1.28,95%CI(1.17,1.41),P<0.05]。结论基于目前的研究,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单独治疗相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更能有效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减轻疼痛,减少感染,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负压封闭引流 慢性难愈性创面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抗c抗体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琳 魏华 +5 位作者 杨世明 杜娟 江涛 李丹 谢霞 安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存在Rh抗c抗体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血标本采用谱细胞在试管盐水法(NS)和...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存在Rh抗c抗体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血标本采用谱细胞在试管盐水法(NS)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并采用吸收放散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对患者红细胞进行相关血型抗原检测及DAT。对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筛查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血液,采用NS、MGT或IAT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17例抗体阳性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0例。抗c抗体16例,抗c联合抗Jka抗体1例。抗体为IgG型,抗体效价为4~16。DAT阴性11例,DAT阳性6例。7例男性患者中4例有输血史,10例女性均有妊娠史,其中5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结论输血和妊娠是产生不规则抗体的主要因素,对患者和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输注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是确保输血安全和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鉴定 RH血型 抗c抗体 IGG型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 交叉配血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theran血型抗原rs7026、rs3669位点中TT基因型增加人恶性肿瘤易感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华 杨世明 +2 位作者 富文达 穆士杰 李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25-930,共6页
目的探究Lutheran血型抗原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人恶性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测序对恶性肿瘤组250例(肺癌183例、肝癌40例、宫颈癌10例、鼻咽癌10例、膀胱癌7例)及健康组150例的Lutheran血型抗原基因上的7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探究Lutheran血型抗原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人恶性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测序对恶性肿瘤组250例(肺癌183例、肝癌40例、宫颈癌10例、鼻咽癌10例、膀胱癌7例)及健康组150例的Lutheran血型抗原基因上的7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所有的SNP位点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卡方检验显示7个位点中仅rs7026、rs3669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恶性肿瘤组与健康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调整协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7026中隐性模型、超显性模型与恶性肿瘤之间存在关联,提示TT基因型患恶性肿瘤风险升高;rs3669中显性模型、共显性模型、加性模型、超显性模型与恶性肿瘤之间存在关联,提示TT基因型患恶性肿瘤风险升高。结论Lutheran血型抗原基因rs7026、rs3669位点中TT基因型可能会增加患恶性肿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theran血型抗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