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咏梅 王慧芳 +1 位作者 金海红 张志利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2999-3001,共3页
目的探讨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设计好的调查表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同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检测,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活检... 目的探讨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设计好的调查表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同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检测,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活检,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避孕方式、HPV感染情况、性伙伴个数、教育程度、居住情况、婚姻状况、卫生状况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多因素分析中,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发现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0R=1.97)、流产次数>2次(0R=2.63)、HPV感染(0R=7.85)、再婚或离异(OR=2.78)与宫颈病变的危险性相关联。结论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为:性生活年龄≤20岁、流产次数>2次、HPV感染、再婚或离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地区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CT引导定位双极脉冲射频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旭 董蕊 +3 位作者 徐幼苗 李丽梅 刘悦 张志利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6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联合CT引导定位双极脉冲射频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作用,以有效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诊治的1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彩色超声仪,... 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联合CT引导定位双极脉冲射频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作用,以有效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诊治的1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彩色超声仪,22 G射频针给予双极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给予硬膜外注射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肌电图颈神经F波传导速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级量表(NR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5,P<0.05)。观察组治疗第1周和第4周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2,t=6.92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45,t=6.29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神经F波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3,P<0.05)。结论:超声联合CT双极脉冲射频能持续促进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状况,加快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脉冲射频 神经根型颈椎病 背根神经节 F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胸部带状疱疹疼痛患者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志利 李丽梅 张莉莉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5期1922-1923,共2页
目的将胸椎旁神经根阻滞(TPVB)和点式直线偏振光(SL)治疗仪照射分别用于胸部带状疱疹疼痛患者,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带状疱疹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TPVB治疗组(A组)和SL组(B组)以及SL照射治疗后TPVB组(C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第15、30... 目的将胸椎旁神经根阻滞(TPVB)和点式直线偏振光(SL)治疗仪照射分别用于胸部带状疱疹疼痛患者,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带状疱疹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TPVB治疗组(A组)和SL组(B组)以及SL照射治疗后TPVB组(C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第15、30、60、90天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经治疗后A、B、C3组优良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90.0%(27/30)和100%(30/3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在同一时间3组治疗后第15、30、60、90天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照射后TPVB治疗是治疗带状4疼痛有效方法,而单纯SL照射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根阻滞 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 带状疱疹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椎体转移瘤患者射频消融联合PKP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悦 李丽梅 +3 位作者 张志利 赵健鑫 杨旭 邵莎莎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288-290,共3页
数据显示,约有30.00%~90.00%的肿瘤患者出现椎体转移瘤[1]。据研究报道,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有利于解除转移瘤对椎体的压迫[2],但部分患者因椎体转移瘤所引发的疼痛并未改善,且临床上对... 数据显示,约有30.00%~90.00%的肿瘤患者出现椎体转移瘤[1]。据研究报道,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有利于解除转移瘤对椎体的压迫[2],但部分患者因椎体转移瘤所引发的疼痛并未改善,且临床上对于术后疼痛及疼痛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尚不清楚[3]。据此,本研究选取75例椎体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影响椎体转移瘤患者射频消融联合PKP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射频消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解剖及其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丽梅 郑宝森 +2 位作者 张志利 喻文立 杜洪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1-540,共10页
背根神经节是感觉通路的初级神经元,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阶段起着关键作用,背根神经节因而成为疼痛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对背根神经节解剖细节的掌握及其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背根神经节解剖及其... 背根神经节是感觉通路的初级神经元,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阶段起着关键作用,背根神经节因而成为疼痛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对背根神经节解剖细节的掌握及其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背根神经节解剖及其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分子和通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解剖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源性胸痛的近期疗效
6
作者 李丽梅 刘晓东 +4 位作者 刘婷婷 刘悦 徐幼苗 赵健鑫 张志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胸痛是疼痛门诊病人常见的就诊原因,但多数病人并无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现,即大多数胸痛病人为非心源性胸痛[1,2]。非心源性胸痛可发生在各种胃肠道疾病(如食道、胃、胆胰)中,但也可由骨骼疾病引起[3]。因此,临床医师应该提高对非心源性胸... 胸痛是疼痛门诊病人常见的就诊原因,但多数病人并无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现,即大多数胸痛病人为非心源性胸痛[1,2]。非心源性胸痛可发生在各种胃肠道疾病(如食道、胃、胆胰)中,但也可由骨骼疾病引起[3]。因此,临床医师应该提高对非心源性胸痛的诊断和治疗意识,特别是当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时应高度怀疑颈源性胸痛,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4]。颈源性胸痛(cervicogenic chest pain)又称颈心综合征、假性心绞痛、颈源性心脏病,是与颈椎病相关的非典型性前胸部疼痛并伴有颈部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类似心绞痛的胸痛,但源于颈椎间盘退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性胸痛 颈心综合征 颈椎间盘退变 颈源性胸痛 临床医师 就诊原因 颈部功能 胃肠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化痰汤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德应 林秀丽 +1 位作者 董蕊 姜丽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38-40,45,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汤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汤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化痰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FGF-21、Ghrelin、内分泌、卵巢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GF-21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Ghrelin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卵巢体积、卵泡个数及阻力指数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搏动指数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月经量增多,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应用补肾化痰汤联合来曲唑效果显著,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患者FGF-21、Ghrelin及内分泌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补肾化痰汤 来曲唑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生长激素释放肽 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丽梅 刘悦 +3 位作者 张志利 刘晓东 徐幼苗 赵健鑫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1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探讨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目的探讨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治疗的80例PHN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ESR、CRP、IL-6及致痛因子水平差异。结果随访1周、4周、8周、12周,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SR、CRP、IL-6、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P<0.05)。结论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PHN可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炎性因子平衡,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臭氧 穴位注射 脉冲射频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幼苗 杨旭 +2 位作者 刘婷婷 刘晓东 张志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5-69,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老年胸段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胸段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老年胸段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胸段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基础药物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脉冲射频治疗,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联合PRP注射、神经阻滞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出院后普瑞巴林服用情况、皮损愈合时间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NRS评分和PSQI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普瑞巴林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皮损愈合时间及PHN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脉冲射频联合PRP注射能有效缓解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同时可以促进带状疱疹皮损愈合,降低PHN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脉冲射频 富血小板血浆 超声引导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三联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和腰椎功能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董蕊 徐幼苗 +4 位作者 杨旭 刘悦 李丽梅 杜思扬 张志利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三联疗法(臭氧+双极射频消融+小针刀松解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疗效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行臭氧、双极射频... 目的:分析CT引导下三联疗法(臭氧+双极射频消融+小针刀松解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疗效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行臭氧、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小针刀松解术治疗,且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总有效率(72.09%)高于对照组(48.84%),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62.79%),治疗后12个月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2.09%)。两组治疗前的VAS、ODI及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5.328,t=5.227,t=4.875;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VAS和ODI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JOA评分提高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39,t=5.627,t=5.385;P<0.05)。结论:CT引导下三联疗法可明显提升LDH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腰椎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小针刀松解术 臭氧 射频消融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VAS评分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董蕊 徐幼苗 张志利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5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臭氧+胶原酶注射组、臭氧+射频组和臭氧+胶原酶... 目的:探究CT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臭氧+胶原酶注射组、臭氧+射频组和臭氧+胶原酶+射频组,每组21例。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均无差异;治疗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9,t=4.158,t=3.892;P<0.05);治疗后臭氧+胶原酶注射组与臭氧+射频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臭氧+胶原酶+射频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低于臭氧+胶原酶注射组和臭氧+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8,t=4.873;P<0.05)。治疗后臭氧+胶原酶注射组与臭氧+射频组患者之间的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臭氧+胶原酶+射频组患者的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臭氧+胶原酶注射组和臭氧+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0,x^2=4.239;P<0.05)。结论:CT引导下微创介入臭氧+胶原酶+射频联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VAS评分和临床疗效,减少其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引导 微创 介入治疗 椎间盘移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董蕊 徐幼苗 +3 位作者 张志利 杨旭 李丽梅 王维彬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7期88-9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及髓核溶解术组,每组42例。经皮椎间孔镜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行腰间盘切除术,...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及髓核溶解术组,每组42例。经皮椎间孔镜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行腰间盘切除术,髓核溶解术组行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治疗优良率;分析两组典型病例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结果: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VA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但经皮椎间孔镜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在术后3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时间点均大于髓核溶解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7,t=6.67,t=4.68,t=2.06;P<0.05)。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经皮椎间孔镜组治疗优良率均高于髓核溶解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7,x^2=4.94;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经侧隐窝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但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短期内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髓核溶解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DWI技术联合血清PSA、CEA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晓东 李京龙 +3 位作者 李丽梅 王东 史文宗 齐铮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检测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PCa患者86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58例为对...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检测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PCa患者86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SA、CEA水平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采用ROC曲线分析MRI-DWI技术联合血清PSA、CEA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PSA、CEA水平及EADC值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ADC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血清PSA、CEA水平及MRIDWI参数单独检测(P<0.05);联合检测诊断PCa的灵敏度高于CEA、EADC,特异度高于PSA、ADC,准确度高于CEA、ADC(P<0.05)。结论PCa患者血清PSA、CEA水平高于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MRI-DWI参数也与良性疾病患者存在差异,MRI-DWI参数联合血清PSA、CEA检测对PCa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癌胚抗原 前列腺癌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L2中和抗体在大鼠胫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幼苗 申文 +1 位作者 陈晏 柳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趋化因子CCL2中和抗体在胫骨癌痛大鼠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Ⅰ组)、假手术+CCL2中和抗体组(Ⅱ组)、骨癌痛组(Ⅲ组)、骨癌痛+controlIgG组(Ⅳ组)和骨癌痛+CCL2中...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趋化因子CCL2中和抗体在胫骨癌痛大鼠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Ⅰ组)、假手术+CCL2中和抗体组(Ⅱ组)、骨癌痛组(Ⅲ组)、骨癌痛+controlIgG组(Ⅳ组)和骨癌痛+CCL2中和抗体组(Ⅴ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注入胫骨骨髓腔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术后10~12d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或对照IgG(10μg/15μl)。测定术前1d,术后1、3、5、7、10、14、21d各组大鼠自由行走痛评分。另取30只大鼠,分组同前(n=6),术后14d取材,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的平均光密度值(MOD)。结果与Ⅲ组相比,Ⅴ组大鼠术后10、14和21d自由行走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14dMOD值明显降低(P<0.01),Ⅳ组对应时点各值无明显变化。结论胫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能显著减轻自由行走痛并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CCL2可能通过激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大鼠胫骨癌痛维持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2 骨癌痛 痛觉过敏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晚孕期胎儿阻力参数及比值在评估围产期结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晓东 张志利 +3 位作者 李丽梅 齐铮琴 李淑文 郑晶晶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2289-2291,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u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检测晚孕期(孕30~40周)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及肾动脉(renal artery,RA)阻力参数,计算阻力参数的比值,评估其在围产...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u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检测晚孕期(孕30~40周)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及肾动脉(renal artery,RA)阻力参数,计算阻力参数的比值,评估其在围产期结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12例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胎儿超声检查并住院分娩的晚孕期(孕30~40周)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妊娠组83例,正常对照组129例。2组均应用CDU检测晚孕期胎儿MCA、UA和R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分别计算RA与MCA阻力参数(S/D、PI、RI)的比值,UA与MCA阻力参数(S/D、PI、RI)的比值,并随访胎儿围产期结局。结果 2组比较,高危妊娠组MCA的阻力参数(S/D、PI、R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UA的阻力参数(S/D、PI、R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妊娠组RA与MCA阻力参数(S/D、PI、RI)的比值、UA与MCA阻力参数(S/D、PI、RI)的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妊娠组胎儿出生孕周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出生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1 min Apgar评分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晚孕期胎儿MCA、UA和RA阻力参数(S/D、PI、RI)及其比值,能够评估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在评估围产期结局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阻力参数比值 高危妊娠 胎儿宫内缺氧 围产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亚铁糖浆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秀英 侯雪晶 +1 位作者 杨旭 张志利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65-266,共2页
目的观察乳酸亚铁糖浆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6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80),观察组给予乳酸亚铁糖浆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 目的观察乳酸亚铁糖浆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6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80),观察组给予乳酸亚铁糖浆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乳酸亚铁糖浆的孕妇有6例发生轻微的胃肠道反应,而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的孕妇有16例发生明显的胃肠道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亚铁糖浆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不仅疗效好,能有效缓解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而且乳酸亚铁糖浆较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是治疗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的口服铁剂,临床上宜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亚铁糖浆 缺铁性贫血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腰椎间盘化学松解微创介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蕊 杨旭 +1 位作者 徐幼苗 张志利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腰椎间盘化学松解微创介入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借助CT行腰椎间盘化学松解术,观察组采用盘内盘外...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腰椎间盘化学松解微创介入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借助CT行腰椎间盘化学松解术,观察组采用盘内盘外注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行盘内注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疗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7,P<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3.67%、87.76%和91.84%,对照组分别为79.59%、81.63%和85.71%,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患者均无腰椎间盘感染、神经受损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借助CT行腰椎间盘化学松解术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且盘内盘外注射治疗的止痛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化学松解术 CT引导 化学松解微创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幼苗 杨旭 +4 位作者 刘悦 李丽梅 刘婷婷 王维彬 张志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231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45例)、热凝组(101例)与消融组(85例)...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231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45例)、热凝组(101例)与消融组(85例),其中药物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胶囊+甲钴胺片治疗,热凝组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消融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六维度生活质量简式量表(Short Form-6 Dimensions quality-of-life scale,SF-6D)评分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1月后、3月后、6月后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同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与术后并发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麻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VAS和SF-6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比较,热凝组和消融组VAS和SF-6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热凝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比较,消融组VAS和SF-6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热凝组和消融组治疗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凝组术后麻木25例(24.8%)、头晕12例(11.9%)、恶心呕吐7例(6.9%)、感觉减退或肌无力5例(4.9%),而消融组分别3例(3.5%)、8例(9.4%)、7(8.2%)、2例(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术后麻木发生的保护因素(OR=0.111,95%CI:0.031-0.404,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明确,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可有效降低术后麻木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射频热凝术 麻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蕊 杨旭 +5 位作者 杜思扬 徐幼苗 刘悦 李丽梅 赵健鑫 张志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和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和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经骶裂孔入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疼痛程度。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3 d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计算治疗后1、3、6个月优良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大幅度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时VAS评分为(1.91±1.15)、(1.47±0.76)分,均低于对照组[(3.75±1.50)、(2.38±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WBC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优良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软组织及椎管内血肿、神经受损、腰椎间盘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CT三维重建引导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和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三维重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臭氧 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乔宏颖 董蕊 +1 位作者 陈宏伟 徐应军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秦皇岛市区居民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一对照设计,于2011年1~11月在医院选取确诊的120例变应性鼻炎(哮喘)病例及120例非变应性鼻炎(哮喘)者组成对照组,收集2组人群的一般社会人... 目的探讨秦皇岛市区居民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一对照设计,于2011年1~11月在医院选取确诊的120例变应性鼻炎(哮喘)病例及120例非变应性鼻炎(哮喘)者组成对照组,收集2组人群的一般社会人口学情况、个人既往史、居住环境状况与家族史等信息,用∥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S/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父母变应性鼻炎(哮喘)家族史、特应性体质、子女相同症状史、居住环境潮湿、室内使用空调、吸烟6个因素与变应性鼻炎(哮喘)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的危险度依次是父母变应性鼻炎(哮喘)家族史OR=10.43(95%cI:4.80—22.66)、特应性体质OR=8.11(95%CI:3.65—18.05)、子女相同症状史OR=5.41(95%CI:2.31—12.71)、居住环境潮湿OR=3.17(95%CI:1.39~7.22)、室内使用空调OR=2.35(95%CI:1.18—4.66)、吸烟OR:2.26(95%CI:1.50—3.41)。结论父母变应性鼻炎(哮喘)家族史、特应性体质、子女相同症状史、居住环境潮湿、室内使用空调、吸烟与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发病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是秦皇岛市城区居民人群变应性鼻炎(哮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哮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