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术前分期诊断及复发转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盛玉杰 王泽静 冯长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荧光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像在肺癌术前分期诊断及复发转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期间80例初诊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所有患者均在术... 目的分析放射性荧光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像在肺癌术前分期诊断及复发转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期间80例初诊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进行了18F-F DG P ET/CT显像检查,并在术后3~6个月内进行了复查,监测复发或转移情况。术前的TNM分期和术后的复发转移情况均以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术前分期诊断中,18F-FD(G P ET/CT显像的T分期、N分期和M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86.59%、81.93%和100%,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34、0.793和1.000。术后的复发转移检测中,18F-FDG PET/CT显像在术后6个月内成功检出了22例(88.00%)的复发转移病例,其诊断灵敏度为88.00%,特异度为100.00%。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术前分期以及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和更有效的随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显像 肺癌 分期诊断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雷鸣 姚立新 刘彬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分化型甲状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讨分析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分化型甲状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予以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碘131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不良反应以及5年后随访了解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SAb、TSBAb、TRAb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为(2.12±0.48)U/L、(9.88±2.06)U/mL、(7.40±1.31)U/L,均较对照组低[(3.22±0.75)U/L、(17.11±3.48)U/mL、(16.80±3.1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后经随访,研究组复发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以及远处转移率为6.67%、10.00%、10.00%,均较对照组低(23.33%、30.00%、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优于左甲状腺素钠,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碘131 左甲状腺素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立娟 郭雷鸣 +2 位作者 陈晓雪 邵俊涛 齐铮琴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67-572,共6页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2DSTE)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左心房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甲亢患者100例作为甲亢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2DSTE检测左心房容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2DSTE)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左心房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甲亢患者100例作为甲亢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2DSTE检测左心房容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功能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以及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变参数心室收缩期左心房整体应变率(sRs)、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整体应变率(sRe)和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整体应变率(sRa),分析2DSTE对甲亢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价价值。甲亢组LAPEF、LAAEF明显低于健康组,甲亢组LAVmax、LAVmin、LAVp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甲亢组sRs明显低于健康组,甲亢组sRe、sRa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Rs与LAPEF、LAAEF呈正相关,sRe、sRa与LAPEF、LAAEF呈负相关(P <0. 05)。2DSTE对甲亢患者左心房功能具有良好评价价值,其sRs、sRe、sRa可作为评价患者左心房功能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 左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_3、TT_4、TSH(RIA)与FT_3、FT_4、sTSH对判断甲状腺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立新 沈轶 +6 位作者 尹福在 郑文友 陈若岩 李帆 冯昕 常江 张维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0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TT3 TT4 TSH FT3 FT4 sT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Sr敷贴器一次性大剂量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姚立新 刘彬彬 刘连元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5年第6期267-268,共2页
目的比较90Sr敷贴治疗瘢痕疙瘩一次性大剂量法和分次小剂量法的治疗效果,探讨90Sr敷贴治疗一次大剂量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70例患有瘢痕疙瘩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次大剂量组和分次小剂量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一次大剂量组和分次小... 目的比较90Sr敷贴治疗瘢痕疙瘩一次性大剂量法和分次小剂量法的治疗效果,探讨90Sr敷贴治疗一次大剂量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70例患有瘢痕疙瘩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次大剂量组和分次小剂量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一次大剂量组和分次小剂量组在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和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患者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节省了费用。结论90Sr敷贴一次性大剂量法治疗瘢痕疙瘩是一种省时省费的好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敷贴治疗 瘢痕疙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先天性左心室憩室一例
6
作者 姚立新 柳东田 +2 位作者 万建美 程旭 黄钢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M0004-M0004,i0001,共2页
患者男,46岁,因发作性晕厥1年半、加重3 d就诊.体格检查:心界无扩大,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及腹部无异常.心电图检查示V2、V3导联ST段抬高.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动过速.心脏MRI检查示心脏... 患者男,46岁,因发作性晕厥1年半、加重3 d就诊.体格检查:心界无扩大,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及腹部无异常.心电图检查示V2、V3导联ST段抬高.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动过速.心脏MRI检查示心脏无增大,左右房室壁及室间隔无增厚,心脏发育无畸型,各瓣膜完整,瓣膜区未见异常反流及涡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IBI 先天性左心室憩室 门控心肌灌注 显像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室性心动过速 发作性晕厥 心电图检查 ST段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危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治疗后SPECT/CT诊断转移淋巴结发生率的研究
7
作者 郭雷鸣 刘彬彬 +2 位作者 丁炎 王露遥 姚立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究低危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后SPECT/CT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低危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共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平均年龄(42.3±11.0)岁。131I治疗后第七天对其进行... 目的:探究低危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后SPECT/CT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低危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共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平均年龄(42.3±11.0)岁。131I治疗后第七天对其进行全身平面显像(Rx-W BS)和断层融合显像(SP E CT/CT),通过影像学技术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结果:全身平面显像(Rx-W BS)结果显示有19例(39.58%)患者淋巴结转移。断层融合显像(SP E CT/CT)结果显示除上述19例患者外,还有7例患者淋巴结转移。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后SPECT/CT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发生率为54.17%(26/48)。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0,P<0.05)。结论:低危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后SPECT/CT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发生率比通过全身平面显像(Rx-WBS)诊断的发生率高,以Rx-WBS作为基础,运用SPECT/CT进行诊断可提高转移淋巴结的发现率,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危乳头状甲状腺癌 131I 治疗 断层融合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贯黄感冒颗粒抗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悦 杨旭 +1 位作者 孙涛 刘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研究治疗感冒用中药贯黄感冒颗粒体外抗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方法:将中药贯黄感冒颗粒溶解于纯水,经0.22微米滤器过滤后制成贯黄感冒颗粒水溶液。以环盐酸吗甲吡嗪酸(cyclopiazonic ac... 目的:研究治疗感冒用中药贯黄感冒颗粒体外抗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方法:将中药贯黄感冒颗粒溶解于纯水,经0.22微米滤器过滤后制成贯黄感冒颗粒水溶液。以环盐酸吗甲吡嗪酸(cyclopiazonic acid,CPA)为阳性对照药物,利用CCK-8法测定贯黄感冒颗粒水溶液对Hep-2细胞的细胞毒性。在对细胞最大无毒的浓度下,测定贯黄感冒颗粒对RSV的抗病毒效果。结果:贯黄感冒颗粒的半数致死浓度(TC_(50))为0.647 mg/mL,半数有效浓度(EC_(50))为0.014 mg/mL,治疗指数(TI)为46.21。贯黄感冒颗粒在RSV感染Hep-2细胞后0、2、4、6、8 h给药,结果表明贯黄感冒颗粒具有显著的抗RSV效果。结论:贯黄颗粒在体外培养细胞体系检测下对RSV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黄感冒颗粒 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抗病毒活性 显著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价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姚立新 李昨非 +1 位作者 刘波 郭雷鸣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325,342,共3页
目的通过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价不同阶段糖尿病(DM)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将72例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分为以下3组:(1)正常白蛋白尿组(DM1组)25例,UAER<20μg/min;(2)微量白蛋白尿组(DM2组)24例... 目的通过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价不同阶段糖尿病(DM)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将72例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分为以下3组:(1)正常白蛋白尿组(DM1组)25例,UAER<20μg/min;(2)微量白蛋白尿组(DM2组)24例,UAER为20~200μg/min;(3)临床蛋白尿组(DM3组)23例,UAER>200μg/min。3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NC组,n=40)一起进行99Tcm-TcDTPA和99Tcm-EC肾动态显像,并同时测定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DM1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明显高于NC组(P<0.01);DM2组GFR、ERPF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99TcmDTPA法测定的肾功能曲线半排时间(T1/2)延长(P<0.05),20min残留率(C20)增高(P<0.05);DM3组GFR、ERPF明显下降(P<0.01),肾功能曲线峰时(Tp)后延(P<0.01),T1/2更加延长(P<0.01),C20更加增高(P<0.01),滤过分数(FF)、血Cr、尿Alb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并了解肾功能受损程度、进程以及为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功能 99Tcm-DTPA 99Tcm-EC
原文传递
99Tcm-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对糖尿病肾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立新 李昨非 +1 位作者 刘波 郭雷鸣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Tcm-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价值。方法糖尿病(DM)患者90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4组:①DM正常尿白蛋白(DM3)组;②DM微量尿白蛋白(DM2)组;③大量尿白... 目的探讨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Tcm-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价值。方法糖尿病(DM)患者90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4组:①DM正常尿白蛋白(DM3)组;②DM微量尿白蛋白(DM2)组;③大量尿白蛋白(DM3)组;④肾功能不全(DM4)组;与正常对照(NC)组40例一起行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测定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rMG)。结果DM1组GFR明显高于NC组(t=12.5,P〈0.01),DM2组GFR与NC组相比无差异,但肾功能曲线半排时间(T1/2)延长,20min残流率(C20)增高。DM3、DM。组GFR明显低于对照组,T1/2更加延长,C20更高,随着DN的进展,UAER逐渐上升,GFR依次降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497,P〈0.05)。结论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早期诊断DN,并可了解肾功能受损程度,是反映DN损害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五乙酸盐 肾小球滤过率
原文传递
99Tcm-MIBI显像评价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立新 付占昭 +3 位作者 顾涛 郭雷鸣 华海侠 张庆怀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将102例NSCLC患者根据胸部CT检查结果分为放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病情稳定+病情进展).患者于放疗前行99Tcm-...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将102例NSCLC患者根据胸部CT检查结果分为放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病情稳定+病情进展).患者于放疗前行99Tcm-MIBI早期(10~30 min)及延迟(2~3 h)显像,用感兴趣区(ROI)的方法分别获得早期相肿瘤/正常肺组织放射性摄取(T/N)比值(ER)和延迟相T/N比值(DR),并计算出滞留指数[RI=(DR-ER)/ER×100%].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方法为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结果 99Tcm-MIBI显像结果中,放疗有效组的ER和DR分别为2.36±0.17和2.48±0.20,均高于放疗无效组的1.82±0.14和1.94±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12.7,P均<0.05).放疗有效组的RI中位值为6.60%,高于放疗无效组的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3,P<0.05).结论 99Tcm-MIBI显像在评价NSCLC三维适形放疗疗效、为临床制订合适的放疗方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MIBI
原文传递
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占昭 顾涛 +3 位作者 姚立新 郭雷鸣 华海侠 张庆怀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三维适形放疗110例未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放疗前行99mTc-MIBI肺显像。应用χ2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物理参数及99mTc-MIBI肺显像指标...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三维适形放疗110例未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放疗前行99mTc-MIBI肺显像。应用χ2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物理参数及99mTc-MIBI肺显像指标与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放疗后完全缓解29.0%(32/110),部分缓解58.2%(64/110),全组患者有效率87.3%(96/110)。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卡氏评分、血红蛋白水平、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放疗时间、放疗增敏情况及ER和DR(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红蛋白、肿瘤大小、放疗时间、放疗增敏及DR为影响3D-CRT近期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3D-CRT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血红蛋白、肿瘤大小、放疗时间、放疗增敏及DR为影响3D-CRT近期疗效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和肾有效血浆流量的改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立新 李昨非 +1 位作者 刘波 郭雷鸣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的变化特点并对其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fUAER)分为4组:正常尿白蛋白组、微量尿白蛋白组、大量尿白蛋白组、肾功能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的变化特点并对其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fUAER)分为4组:正常尿白蛋白组、微量尿白蛋白组、大量尿白蛋白组、肾功能不全组,行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测定GFR及ERPF,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血压。结果随着糖尿病肾病(DN)的进展,UAER逐渐上升,GFR和ERPF水平依次降低,前者与后二者分别呈显著负相关(F1=-0.497,P〈0.05;r2=-0.215,P〈0.051。各组伴有高血压病患者GFR均比同组无高血压病者明显下降“值分别为1.8、2.1、1.9,P〈0.05;t=3.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与GFR和ERPF均呈独立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507、-0.874,-0.528、-0.587,-0.336、-0.697,-0.348、-0.371,P〈0.01)。结论GFR和ERPF均是反映DN肾损害的敏感指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是DN患者GRF与ERPF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DN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延缓GFR和ERPF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 有效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锝五乙酸盐 99m锝双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99Tcm—MIBI显像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涛 付占昭 +3 位作者 姚立新 郭雷鸣 华海侠 张庆怀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MIBI显像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5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胸部CT结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39例和无效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14例,于化疗前行99Tcm-MIBI肺显像,静脉注射99Tcm-MIBI740MBq... 目的探讨99Tcm-MIBI显像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5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胸部CT结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39例和无效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14例,于化疗前行99Tcm-MIBI肺显像,静脉注射99Tcm-MIBI740MBq后10—30min及2—3h分别行早期及延迟显像,分别获得早期相肿瘤与正常肺组织摄取比值(ER)和延迟相肿瘤/正常肺摄取比值(DR),计算滞留指数(RI)。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ER、DR和RI之间的差别。结果99Tcm-MIBI显像结果中,化疗有效组的ER、DR分别为2.33±0.21、2.44±0.19,均显著高于化疗无效组的2.02±0.31、1.86±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1、-6.724,P均〈0.05)。化疗有效组的RI中位值为5.31%,高于化疗无效组的-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2,P〈0.05)。结论99Tcm-MIBI显像在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化学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立新 刘彬彬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出现的可逆性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在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入选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的前后2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门控心肌SP...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出现的可逆性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在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入选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的前后2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门控心肌SPECT检查应用9节段5分制进行室壁运动及增厚率评分。结果心肌显像上可逆性RWMA判断≥75%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64%,特异度为95%;用可逆性RWMA来区别严重冠状动脉狭窄(≥75%)和不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75%)有很高的阳性预测值(97%)。可逆性RWMA和濒危冠状动脉评分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负荷室壁负荷总积分、室壁负荷差分值和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是濒危冠状动脉积分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根据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上可逆性RWMA判断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潘生丁负荷后及可逆性RWMA增强了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潘生丁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原文传递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
16
作者 姚立新 付占昭 +3 位作者 顾涛 郭雷鸣 华海侠 张庆怀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SPECT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71例NSCLC患者根据胸部CT分为化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于化疗前行99Tcm-MIBISPECT,静脉...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SPECT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71例NSCLC患者根据胸部CT分为化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于化疗前行99Tcm-MIBISPECT,静脉注射99Tcm-MIBI740MBq后10~30min及2—3h分别行早期及延迟显像,在99Tcm-MIBI显像图上用感兴趣区(ROI)的方法勾画出病灶,然后选取镜像ROI于健侧肺的相应部位,由此分别获得早期相肿瘤/正常肺组织摄取比值(ER)和延迟相肿瘤/正常肺摄取比值(DR),并计算滞留指数(RI)。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ER、DR和RI之间的差别。结果99Tcm-MIBI显像结果中,化疗有效组的ER、DR分别为2.39±0.21、2.50±0.19,均显著高于化疗无效组的1.89±0.19、2.05±0.21,统计学差异有意义(t=8.311、8.480,P〈0.05)。化疗有效组的RI中位值为6.63%,高于化疗无效组的5.13%,统计学差异有意义(Z=2.416,P〈0.05)。结论99Tcm-MIBI显像在评估NSCLC化疗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