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胁迫条件和中试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廖兴辉
王明兹
+4 位作者
李小妹
黄键
傅燕秋
陈必链
郑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4,共6页
探究雨生红球藻在不同培养条件和规模下积累虾青素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光强6 000~8 000Lux、装液量100 m L/500 m L三角瓶的条件下虾青素含量可达藻细胞干重的(4.20±0.19)%,质量浓度为(59.23±2.13)mg/L。平板式光照生物...
探究雨生红球藻在不同培养条件和规模下积累虾青素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光强6 000~8 000Lux、装液量100 m L/500 m L三角瓶的条件下虾青素含量可达藻细胞干重的(4.20±0.19)%,质量浓度为(59.23±2.13)mg/L。平板式光照生物反应器中试实验表明,绿色营养阶段在室内和半室外培养时,培养液中的生物量可达到0.88 g/L与1.04 g/L,进入稳定期前生产率分别为0.048 5 g/(L·d)和0.057 1 g/(L·d),红色胁迫阶段在半室外的培养条件下生物量可达到1.17 g/L,藻细胞中虾青素含量为1.49%,单位体积虾青素产量为17.49 mg/L,虾青素生产率为1.05 mg/(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胁迫
平板式光照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甲醇厂CO_2尾气培养小球藻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霖
李林声
+3 位作者
王明兹
李兴龙
郑行
陈必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27,共6页
利用甲醇厂所排放的高浓度CO2尾气培养小球藻,研究不同的通气方式、培养方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通气速率为300 mL/min、CO2浓度为10%并以10 min/h的间歇通气方式培养时能够提高小球藻的生物量,生物量和产率分别为0.681...
利用甲醇厂所排放的高浓度CO2尾气培养小球藻,研究不同的通气方式、培养方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通气速率为300 mL/min、CO2浓度为10%并以10 min/h的间歇通气方式培养时能够提高小球藻的生物量,生物量和产率分别为0.681 g/L和0.082 g/(L.d)。对氮源和磷源采用补料的方式进行培养时对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最高生物量和产率分别达到0.789 g/L和0.088 g/(L.d)。当培养基的更新率为20%时能够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利用醋酸进行兼性培养时,一次性添加50~125μL/L醋酸都可促进小球藻生长,每日添加10~25μL/L的醋酸时,可明显促进小球藻生长,最高生物量和产率分别为0.933 g/L和0.111 g/(L.d),分别是空气对照的1.3倍和1.4倍。说明利用甲醇厂高浓度CO2尾气培养小球藻提高生物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CO2
通气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小球藻高密度发酵培养
被引量:
6
3
作者
周有彩
何勇锦
+3 位作者
李林声
王明兹
陈必链
郑行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4-631,共8页
构建了50 L发酵罐小球藻分批培养动力学模型,采用补料策略高密度发酵培养小球藻,考察了补料发酵过程中碳源的利用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蛋白质合成关键酶二氨基庚二酸异构酶(dap F)、柠檬酸合成酶(CS)和葡萄糖-6-磷酸...
构建了50 L发酵罐小球藻分批培养动力学模型,采用补料策略高密度发酵培养小球藻,考察了补料发酵过程中碳源的利用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蛋白质合成关键酶二氨基庚二酸异构酶(dap F)、柠檬酸合成酶(CS)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小球藻经补料培养120 h,细胞生物量达106.65 g/L,平均生长速率为0.89 g/(L·h),葡萄糖的细胞得率为0.56 g/g,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和尿素浓度对小球藻的dsp F,CS和G6PDH基因表达量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发酵动力学
补料培养
高密度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均匀设计法优化蛋白核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基
4
作者
李林声
陈涵
+1 位作者
周有彩
陈必链
《生物技术》
CAS
2022年第6期704-709,共6页
[目的]通过优化培养基提高异养蛋白核小球藻CP9的生物量产率、蛋白质以及叶绿素含量。[方法]采用5因素8水平的均匀设计法优化小球藻异养培养基的配方,以葡萄糖、KNO_(3)、MgSO_(4)·7H_(2)O以及Fe-EDTA和CaCl_(2)母液为自变量,分析...
[目的]通过优化培养基提高异养蛋白核小球藻CP9的生物量产率、蛋白质以及叶绿素含量。[方法]采用5因素8水平的均匀设计法优化小球藻异养培养基的配方,以葡萄糖、KNO_(3)、MgSO_(4)·7H_(2)O以及Fe-EDTA和CaCl_(2)母液为自变量,分析对小球藻生长、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来确定培养基自变量因素的最佳使用浓度。[结果]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73.21 g/L、KNO_(3)6.25 g/L、MgSO_(4)·7H_(2)O 0.79 g/L、Fe-EDTA母液13.01 mL/L、CaCl_(2)母液4.80 mL/L。经培养基优化后将蛋白核小球藻CP9的最高细胞密度、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从11.08 g/L、43.3%和39.42 mg/g提升至15.08 g/L、60.0%和45.06 mg/g。[结论]通过正交优化蛋白核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基,将生物量提高了36%,同时藻细胞含有更高的蛋白质(60.0%)和叶绿素含量(45.06 mg/g),可为开发动物饲料或人类食品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异养培养
蛋白核小球藻
生物量
蛋白质
叶绿素
原文传递
题名
高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胁迫条件和中试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廖兴辉
王明兹
李小妹
黄键
傅燕秋
陈必链
郑行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4,共6页
基金
福建省发改委产业化项目(闽发改高技[2011]1598)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No.2013GB2C400228)
+1 种基金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
福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4-G-55)
文摘
探究雨生红球藻在不同培养条件和规模下积累虾青素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光强6 000~8 000Lux、装液量100 m L/500 m L三角瓶的条件下虾青素含量可达藻细胞干重的(4.20±0.19)%,质量浓度为(59.23±2.13)mg/L。平板式光照生物反应器中试实验表明,绿色营养阶段在室内和半室外培养时,培养液中的生物量可达到0.88 g/L与1.04 g/L,进入稳定期前生产率分别为0.048 5 g/(L·d)和0.057 1 g/(L·d),红色胁迫阶段在半室外的培养条件下生物量可达到1.17 g/L,藻细胞中虾青素含量为1.49%,单位体积虾青素产量为17.49 mg/L,虾青素生产率为1.05 mg/(L·d)。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胁迫
平板式光照生物反应器
Keywords
Haematococcus pluvialis
astaxanthin
stress induced conditions
flat-photobioreactor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甲醇厂CO_2尾气培养小球藻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霖
李林声
王明兹
李兴龙
郑行
陈必链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
江苏索普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27,共6页
基金
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闽发改高技[2011]1598)资助课题
福州市科技局和福清市科技局资助课题
文摘
利用甲醇厂所排放的高浓度CO2尾气培养小球藻,研究不同的通气方式、培养方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通气速率为300 mL/min、CO2浓度为10%并以10 min/h的间歇通气方式培养时能够提高小球藻的生物量,生物量和产率分别为0.681 g/L和0.082 g/(L.d)。对氮源和磷源采用补料的方式进行培养时对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最高生物量和产率分别达到0.789 g/L和0.088 g/(L.d)。当培养基的更新率为20%时能够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利用醋酸进行兼性培养时,一次性添加50~125μL/L醋酸都可促进小球藻生长,每日添加10~25μL/L的醋酸时,可明显促进小球藻生长,最高生物量和产率分别为0.933 g/L和0.111 g/(L.d),分别是空气对照的1.3倍和1.4倍。说明利用甲醇厂高浓度CO2尾气培养小球藻提高生物量是可行的。
关键词
小球藻
CO2
通气
生物量
Keywords
Chlorella sp. , flue gas, aeration modes, microalgae biomass
分类号
S968.4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小球藻高密度发酵培养
被引量:
6
3
作者
周有彩
何勇锦
李林声
王明兹
陈必链
郑行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
出处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4-631,共8页
基金
“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子课题(编号:FZHJ04)
文摘
构建了50 L发酵罐小球藻分批培养动力学模型,采用补料策略高密度发酵培养小球藻,考察了补料发酵过程中碳源的利用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蛋白质合成关键酶二氨基庚二酸异构酶(dap F)、柠檬酸合成酶(CS)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小球藻经补料培养120 h,细胞生物量达106.65 g/L,平均生长速率为0.89 g/(L·h),葡萄糖的细胞得率为0.56 g/g,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和尿素浓度对小球藻的dsp F,CS和G6PDH基因表达量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小球藻
发酵动力学
补料培养
高密度
基因表达
Keywords
Chlorella sp. MBFJNU-17
fermentation kinetics
fed-batch culture
high cell density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Q939.97 [生物学—微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均匀设计法优化蛋白核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基
4
作者
李林声
陈涵
周有彩
陈必链
机构
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
CAS
2022年第6期704-709,共6页
基金
产业链协同创新-海洋生物类产业项目“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子课题“海洋微藻高值化产品开发及产业链建设”(FZHJ04)。
文摘
[目的]通过优化培养基提高异养蛋白核小球藻CP9的生物量产率、蛋白质以及叶绿素含量。[方法]采用5因素8水平的均匀设计法优化小球藻异养培养基的配方,以葡萄糖、KNO_(3)、MgSO_(4)·7H_(2)O以及Fe-EDTA和CaCl_(2)母液为自变量,分析对小球藻生长、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来确定培养基自变量因素的最佳使用浓度。[结果]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73.21 g/L、KNO_(3)6.25 g/L、MgSO_(4)·7H_(2)O 0.79 g/L、Fe-EDTA母液13.01 mL/L、CaCl_(2)母液4.80 mL/L。经培养基优化后将蛋白核小球藻CP9的最高细胞密度、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从11.08 g/L、43.3%和39.42 mg/g提升至15.08 g/L、60.0%和45.06 mg/g。[结论]通过正交优化蛋白核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基,将生物量提高了36%,同时藻细胞含有更高的蛋白质(60.0%)和叶绿素含量(45.06 mg/g),可为开发动物饲料或人类食品蛋白质。
关键词
均匀设计
异养培养
蛋白核小球藻
生物量
蛋白质
叶绿素
Keywords
Uniform design
heterotrophic cultivation
Chlorella pyrenoidosa
biomass
protein
chlorophyll
分类号
Q939.97 [生物学—微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胁迫条件和中试研究
廖兴辉
王明兹
李小妹
黄键
傅燕秋
陈必链
郑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甲醇厂CO_2尾气培养小球藻
陈霖
李林声
王明兹
李兴龙
郑行
陈必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小球藻高密度发酵培养
周有彩
何勇锦
李林声
王明兹
陈必链
郑行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原文传递
4
均匀设计法优化蛋白核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基
李林声
陈涵
周有彩
陈必链
《生物技术》
CAS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