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第二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苏淑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4期169-171,共3页
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于福州市第二医院门急诊开具的5 830张含有PPIs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处方中治疗疾病类型、用药状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规格、应用时间)等,排序处方中P... 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于福州市第二医院门急诊开具的5 830张含有PPIs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处方中治疗疾病类型、用药状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规格、应用时间)等,排序处方中PPIs用药频次,分析PPIs用药合理性。观察5 830张处方疾病类型分布情况,统计疾病类型分布、不合理用药分布情况。结果 5 830张处方中治疗疾病类型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卓-艾综合征。5 830张处方排序前9位的药物为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艾普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注射用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等,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2.69%、20.72%、17.79%、14.72%、7.75%、6.16%、4.37%、3.48%、2.32%。本研究选取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158张,占比为2.71%。158张不合理处方中,用药指征不明确占比最多,为28.48%,其次为品种选择不合适(21.52%)、用法及用量不当(20.25%)等。结论本院PPIs用药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品种选择不合适、用法及用量不当、药物相互作用、超适应证用药不当、用药疗程过长、溶媒使用不当等问题。医院应根据以上问题,制定有效改进措施,以提高PPIs用药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不合理用药 用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第二医院门诊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分析
2
作者 林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4期167-169,共3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门诊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5月福州市第二医院门诊开具的5 640张含有降糖药的处方,统计处方内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状况(包括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合理性)等,对处方内各种降糖药物用药频... 目的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门诊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5月福州市第二医院门诊开具的5 640张含有降糖药的处方,统计处方内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状况(包括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合理性)等,对处方内各种降糖药物用药频度实施排序,并参照糖尿病防治指南、《新编药物学》、药品说明书、《药师处方审核培训教材》及临床药师意见分析降糖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观察5 640张处方中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各降糖药物出现频度、不合理用药分布状况、处方中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分布状况。结果 5 640张处方中患者多为男性(占52.02%)、年龄≥60岁(占69.47%)。5 640张处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为二甲双胍,其次为西格列汀、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等。5 64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82份(占3.23%)。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占62.09%,其次为药物遴选不合理、无适应证用药等。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处方113份中降糖药物之间的联用占比较高,其中三种以上不同口服药的联用占比最高(占39.82%)。结论本院门诊降糖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药物遴选不合理、无适应证用药等方面。医院门诊应加强对降糖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的重视,施以有效针对性措施,以保证临床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药物 门诊 处方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公立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福州市公立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从福州市5所公立三甲医院中抽取不同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及自... 目的分析福州市公立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从福州市5所公立三甲医院中抽取不同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及自制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了解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受调查的医务人员普遍存在职业疲倦,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工作无成就感3个维度均在90%以上,年龄、从业年限、周均工作时间、所在医院、隶属科室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P<0.05),性别、学历、技术职称、收入水平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学历、技术职称、从业年限、收入水平、周均工作时间是重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从业年限、周均工作时间是危害因素,学历、技术职称、收入水平是保护因素。结论受调查的医务人员普遍存在职业疲倦,缩短医务人员的周均工作时间、提升医务人员的学历水平及满足他们的职称需求,对于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马斯勒倦怠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西医协同发展为导向的综合医院中医科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林妙阔 王丽虹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立足于福建省综合医院中医科实际,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为例,通过文献分析、调研访谈、专家咨询等多渠道,从中医特色专病建设、创新协作医疗模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以中西医协同发展为导向、行之有效... 本文立足于福建省综合医院中医科实际,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为例,通过文献分析、调研访谈、专家咨询等多渠道,从中医特色专病建设、创新协作医疗模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以中西医协同发展为导向、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综合医院中医科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以中西医协同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能实现“1+1>2”,中医科、中医药与综合医院“互助”发展的模式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中医科 中西医协同发展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004年至201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群分布变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曲文 江裕 +1 位作者 原灵 陈爱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为了解流脑菌群在福建省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便采取防止措施。方法我们于2004年-2012年对我省流脑病例咽拭子及脑脊液、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咽拭子,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进行了流脑菌群的分布监测。结果... 目的为了解流脑菌群在福建省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便采取防止措施。方法我们于2004年-2012年对我省流脑病例咽拭子及脑脊液、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咽拭子,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进行了流脑菌群的分布监测。结果共分离了脑膜炎奈瑟菌株70株。其中从流脑病人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5株、密切接触者咽拭子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4株、健康人群咽拭子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41株;分离到的70株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分布为A群27株(38.57%)、B群20株(28.57%)、C群22株(31.43%)、W135群1株(1.43%);对70株脑膜炎奈瑟菌做了药敏试验,敏感率依次为头孢唑啉100%、头孢呋辛100%、头孢噻肟100%、氯霉素100%,耐药率较高的为复方新诺明78.57%、阿莫西林80%。结论福建省流脑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特征为多菌型并存着,菌株对于一些药物出现了耐药现象,有必要加强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和流脑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菌群分布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重症医学科身体约束护理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龚海蓉 林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物理性的身体约束是重症医学科(ICU)常用的保护性护理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ICU患者的身体约束使用率为45.7%-([1])。临床上,患者是否需要约束,需要什么方式及程度的约束,多由ICU护理人员根据经验来判断是否对患者进行身体约束,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约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对福州公立医院创新性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对福州市8家公立医院进行创新性水平调查,深入了解"开放式创新人才的引进""鼓励员工开发和共享信息"和"制定并实施创新成果激励机制"3种人力管理实践对医院创新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量表,选取... 目的对福州市8家公立医院进行创新性水平调查,深入了解"开放式创新人才的引进""鼓励员工开发和共享信息"和"制定并实施创新成果激励机制"3种人力管理实践对医院创新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量表,选取福州市8家公立医院的70~100名管理层、医生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用Stutigic 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Kruskal Wallis H检验。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人才的引进""鼓励员工开发和共享信息"和"制定并实施创新成果激励机制"的实践均与医院创新性相关,不同职业类别的人群对医院采取的3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医院创新的评分不同,经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在其实践方法和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性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野生金线莲与组培金线莲品质评价及道地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方 倪政彪 林学锦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比较福建不同产地金线莲的品质,探讨福建金线莲道地性。方法液相色谱法检测金线莲天麻素、阿魏酸、黄酮类成分和多糖类的含量,比较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金线莲药材品质差异。结果 1)组培金线莲黄酮类组分含量高于野生组(P<0.05),... 目的比较福建不同产地金线莲的品质,探讨福建金线莲道地性。方法液相色谱法检测金线莲天麻素、阿魏酸、黄酮类成分和多糖类的含量,比较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金线莲药材品质差异。结果 1)组培金线莲黄酮类组分含量高于野生组(P<0.05),阿魏酸、天麻素含量均低于野生组(P<0.05),组培组和野生组多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野生金线莲在闽西、闽中、闽南的黄酮类组分中芦丁和水仙苷含量高于闽北组地区(P<0.05),异鼠李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糖含量在闽北、闽南、闽中、闽西地区依次逐渐升高(P<0.05);闽西、闽南、闽北金线莲样品中阿魏酸含量均高于闽中地区(P>0.05);闽西和闽北天麻素含量均高于闽中、闽南(P>0.05)。3)组培金线莲在闽西、闽南、闽北、闽中地区多糖含量依次降低(P<0.05),闽西、闽南、闽北金线莲样品中阿魏酸含量均高于闽中地区(P>0.05),闽西和闽南天麻素含量均高于闽中、闽北地区(P>0.05),闽西、闽南、闽北、闽中黄酮类组分中芦丁、水仙苷、异鼠李素含量依次降低(P<0.05),闽南、闽西、闽北、闽中组槲皮素、山奈酚含量依次降低(P<0.05)。结论组培金线莲与野生金线莲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地区差异性对组培金线莲品质和道地性的影响较大,而对野生金线莲品质和道地性的影响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组培 金线莲 品质 道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雅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药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加强临床药物服务力度,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要把临床药学技术服务当作核心内容,要保证临床药物应用科学合理性[1]。此外,大...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药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加强临床药物服务力度,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要把临床药学技术服务当作核心内容,要保证临床药物应用科学合理性[1]。此外,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当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大,应用作用比较显著,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临床药学服务效率。本文主要进行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事管理 临床药学服务 价值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168例临床特征分析与预后模型构建
10
作者 陈金香 王正阳 +4 位作者 吴振添 李冰莹 郑志宏 陈鑫基 郑静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探索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并构建MM患者疾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68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并构建疾病预后预测模... 目的探索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并构建MM患者疾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68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并构建疾病预后预测模型。结果168例MM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6岁,临床分型以IgG型为主(占56.54%),mSMART分期以高危为主(占66.67%)。4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ORR)为88.69%,其中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及完全缓解(CR)占31.5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分别为34个月与56个月。多因素分析发现1q21扩增、未含硼替佐米的诱导化疗、4个疗程后疗效未达CR是影响MM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1q21扩增、del(17p13)、4个疗程后疗效未达CR、未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后预测价值。结论临床上MM以IgG型最为常见,就诊时以mSMART高危为主。1q21扩增、del(17p13)、未含硼替佐米的诱导化疗、4个疗程后疗效未达CR及未接受ASCT是影响MM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疾病预测模型有助于风险评估及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征 预后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脂肪浸润水平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功能评分的影响
11
作者 林自力 詹洋 +2 位作者 郑萍 刘文革 翁绳健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了解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椎旁肌脂肪浸润水平同术后疼痛和功能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行单节段ACDF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的了解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椎旁肌脂肪浸润水平同术后疼痛和功能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行单节段ACDF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67例,通过术前颈椎核磁共振图像测量椎旁肌表面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功能区肌肉比例同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值相关(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行单节段ACDF,功能区肌肉比例同术后VAS评分相关,同术后NDI改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临床护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2期221-221,共1页
目的:观察与探讨肝胆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问题与特点.方法:制订统计表格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367例肝胆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感染特点.结论:临床统计资料得出肝胆手术患者感染特点,护理的主要措施为加强患者病区的环境管... 目的:观察与探讨肝胆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问题与特点.方法:制订统计表格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367例肝胆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感染特点.结论:临床统计资料得出肝胆手术患者感染特点,护理的主要措施为加强患者病区的环境管理,严格保障无菌技术操作,制定相关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能够有效控制与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手术 医院感染 临床护理 机体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李冬华 江燕婷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执行标准康复训练流程,观察组则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引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通过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的测定,以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经过干预,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直腿抬高角度均增加,生活质量均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后,VAS评分降低幅度、直腿抬高角度增加量及生活质量提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与康复训练的联合应用,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增强其直腿抬高功能及提升其生活质量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这一综合康复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训练 中医定向透药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滑膜灵汤剂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制
14
作者 王西林 王丽虹 +3 位作者 林妙阔 王建荣 魏小娟 李建宝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滑膜灵汤剂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可能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HERB)等数据库获得滑膜灵汤剂和OA的相关靶点,筛选滑膜灵汤剂-OA的交集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滑膜灵汤剂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可能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HERB)等数据库获得滑膜灵汤剂和OA的相关靶点,筛选滑膜灵汤剂-OA的交集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药味-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来验证其对接活性。结果共获得58个活性成分,85个交集靶点,滑膜灵汤剂治疗OA主要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HIF-1)、程序性坏死等信号通路;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山柰酚、黄芩素、β-谷甾醇、β-胡萝卜素、鞣花酸;核心靶点和关键通路基因为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滑膜灵汤剂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治疗OA,为其院内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药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灵汤剂 骨性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传统院内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尾静脉模型探究hsa_circ_0089153对甲状腺癌肺转移的调控机制
15
作者 郑述建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hsa_circ_0089153基因对甲状腺癌肺转移的调控作用,为甲状腺癌肺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靶点和理论基础。方法选择6~8周龄的BALB/c雌性裸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按照注射的人甲状腺癌细胞系(TPC-1细胞)(转染si-hsa_circ_... 目的探究hsa_circ_0089153基因对甲状腺癌肺转移的调控作用,为甲状腺癌肺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靶点和理论基础。方法选择6~8周龄的BALB/c雌性裸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按照注射的人甲状腺癌细胞系(TPC-1细胞)(转染si-hsa_circ_0089153及si-NC)的不同分为si-NC组及si-hsa_circ_0089153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裸鼠构建肺转移模型。通过生物发光成像检测肺部肿瘤转移情况,采用qPCR、免疫组化检测hsa_circ_0089153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结果第6周、第8周后si-hsa_circ_0089153组裸鼠肺部生物发光信号较si-NC组明显减弱(P<0.05);与si-NC组相比,si-hsa_circ_0089153组裸鼠肺部组织中hsa_circ_0089153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上升(P<0.05),N-cadherin、Vimentin、MMP-9表达下降(P<0.05);si-hsa_circ_0089153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P<0.05),N-cadherin、Vimentin、MMP-9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hsa_circ_0089153对甲状腺癌肺转移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MT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肺转移 has_circ_0089153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生物反馈技术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
16
作者 王宏秀 刘美丁 +1 位作者 苏锦兰 陈舜喜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技术与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福建省某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技术...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技术与康复功能训练联合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福建省某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技术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对两组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观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估量表(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治疗前比较,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生物反馈技术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生物反馈 功能训练 脑卒中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Pdk4对脊神经结扎小鼠线粒体及神经元电生理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郑军凡 林爱金 +2 位作者 桂锋 陈述荣 陈昕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考察过表达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对脊神经结扎小鼠线粒体及神经元电生理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方法选用雄性C57BL/6小鼠构建脊神经结扎(SNL)模型并分为假手术组、SNL模型组及SNL模型+Pdk4过表达组。SN... 目的考察过表达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对脊神经结扎小鼠线粒体及神经元电生理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方法选用雄性C57BL/6小鼠构建脊神经结扎(SNL)模型并分为假手术组、SNL模型组及SNL模型+Pdk4过表达组。SNL模型+Pdk4过表达组采用脊髓背角内病毒注射法注射Pdk4过表达病毒。采用不同规格细丝检测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小鼠脊髓背角Pdk4、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采用膜片钳技术测定神经元电生理指标。结果过表达Pdk4后,小鼠机械性疼痛阈值降低(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线粒体肿胀更明显,嵴结构进一步紊乱且部分出现空泡化;Pdk4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LC3-Ⅱ/LC3-I比值升高(P<0.05);小鼠脊髓背角内神经元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增大,动作电位释放个数增多,基强度降低,输入阻抗降低(P<0.05)。结论Pdk4表达上调使小鼠疼痛阈值降低,增加疼痛敏感性,可能与脊髓背角线粒体形态变化、自噬相关信号通路激活及神经元兴奋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线粒体 神经元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截骨矫形并尺骨“Z”字形截骨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18
作者 刘合亮 陈航 郑世雄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并尺骨“Z”字形截骨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桡骨短缩畸形愈合伴腕关节疼痛功能障碍12例患者的资料,均采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尺骨“...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并尺骨“Z”字形截骨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桡骨短缩畸形愈合伴腕关节疼痛功能障碍12例患者的资料,均采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尺骨“Z”字形截骨术治疗,评价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分。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骨不连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屈伸功能及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术后腕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桡骨远端截骨矫形并尺骨“Z”字形短缩截骨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截骨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超声在腰痛患者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9
作者 王宏秀 刘美丁 +1 位作者 苏锦兰 陈舜喜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腰痛精准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随机化分组的方式,将不同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紊乱)的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法穿刺...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腰痛精准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随机化分组的方式,将不同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紊乱)的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法穿刺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VAS、ODI及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降低,JOA评分上升,治疗后1周、1月、3月后,治疗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有助于辅助精准治疗腰痛,提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精准治疗 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K信号通路探讨渐进性抗阻训练对慢性肌肉损伤大鼠修复的效果及机制
20
作者 黄倩如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60-64,共5页
目的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讨渐进性抗阻训练对慢性肌肉损伤大鼠的修复效果及内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0)和损伤组(n=40),损伤组用改良离心运动诱导慢性肌肉损伤后再分4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强度抗... 目的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讨渐进性抗阻训练对慢性肌肉损伤大鼠的修复效果及内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0)和损伤组(n=40),损伤组用改良离心运动诱导慢性肌肉损伤后再分4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强度抗阻训练组(每组n=10)。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训练组按不同强度渐进性抗阻训练8周。检测训练前后肌肉力量、耐力,8周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在肌肉力量方面,训练4周后低、中、高强度抗阻训练组较模型组提高(P<0.05),8周后各训练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强度组>中强度组>低强度组(P<0.05);肌肉耐力上,4周后低、中、高强度抗阻训练组较模型组延长(P<0.05),8周后各训练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强度组>中强度组>低强度组(P<0.05)。组织病理学方面,对照组大鼠股四头肌肌纤维排列整齐、紧密、大小均匀且无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肌纤维萎缩、变性、排列紊乱且炎症细胞浸润多;低、中、高强度抗阻训练组损伤减轻,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减少,高强度组改善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肌肉组织中(p-ERK1/2)/(ERK1/2)、p-JNK/JNK、p-p38/p38的比值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抗阻训练组大鼠肌肉组织中这些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且高强度抗阻训练组升高幅度最大(P<0.01)。结论渐进性抗阻训练可促进慢性肌肉损伤大鼠修复,其可能机制与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肌肉损伤 抗阻训练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