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文流量监测新技术设备运用现状与改进方法--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富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1,共6页
水文流量监测新技术设备运用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目前装的多用的少,实际运用效果良好的不多。其根本原因是运用技术存在较大误区,普遍把测速设备等同于测流设备,安装前缺乏充分的比测分析。通过对流量测验基本原理的介绍,解析目前... 水文流量监测新技术设备运用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目前装的多用的少,实际运用效果良好的不多。其根本原因是运用技术存在较大误区,普遍把测速设备等同于测流设备,安装前缺乏充分的比测分析。通过对流量测验基本原理的介绍,解析目前市场上运用较为广泛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将对目前水文行业的流量测验新技术设备运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监测 ADCP 一点法 代表垂线法 比测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净水厂给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2
作者 谢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55-0058,共4页
在净水厂给水处理工艺的探究中,针对提高供水质量、环保高效的目标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考察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与消毒等常见工艺,探讨了它们的优劣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环境和经济状况下净水厂如何作出合适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工艺... 在净水厂给水处理工艺的探究中,针对提高供水质量、环保高效的目标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考察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与消毒等常见工艺,探讨了它们的优劣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环境和经济状况下净水厂如何作出合适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工艺选择应综合考虑水源水质、本地资源和环境状况、经济性等因素。为了减轻环境压力,倡导采用更为环保的物理和生物处理工艺,如膜技术过滤系统或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生物脱氮脱磷,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此外,还探讨了未来净水工艺的发展趋势,此研究对于推动其技术的升级和更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处理 环保 水质分析 生物处理工艺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小琛 刘翼翔 +1 位作者 章航滔 张云慧 《海河水利》 2022年第3期24-26,56,共4页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理复杂,暴发危害巨大,被称为“生态癌症”,是世界性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建立起及时、准确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水质监测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系统架构和模块化系统设计,结合云计算、人工智...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理复杂,暴发危害巨大,被称为“生态癌症”,是世界性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建立起及时、准确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水质监测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系统架构和模块化系统设计,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构建针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以期对我国相关水体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设计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系统设计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堤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导流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游春香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2年第2期63-66,共4页
西堤水闸属Ⅱ等大(2)型水闸工程,承担柯屿垦区防洪(潮)、排水及纳潮的主要任务,水闸除险加固施工期间需保证垦区正常纳潮排水运用,结合工程高水头、闸址坐落裸露基岩等水文地质特点和工程布置条件,对比全年期分期导流和枯水期一次拦断... 西堤水闸属Ⅱ等大(2)型水闸工程,承担柯屿垦区防洪(潮)、排水及纳潮的主要任务,水闸除险加固施工期间需保证垦区正常纳潮排水运用,结合工程高水头、闸址坐落裸露基岩等水文地质特点和工程布置条件,对比全年期分期导流和枯水期一次拦断导流方案,分析采用枯水期一次拦断围堰导流方案的原因及优势,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主体工程并实现闸门启闭,提早发挥部分工程效益,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导流方式 导流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水厂运行中排水处理的关键环节及技术创新
5
作者 钟珏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131-134,共4页
本文聚焦中国净水厂日益凸显的排水处理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净水厂运行流程,评估技术创新在排水处理中的应用,发现沉淀、絮凝、过滤等物理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是关键环节。研究不仅揭示了这些环节的现状,还评估了其优化潜力。强调了技术... 本文聚焦中国净水厂日益凸显的排水处理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净水厂运行流程,评估技术创新在排水处理中的应用,发现沉淀、絮凝、过滤等物理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是关键环节。研究不仅揭示了这些环节的现状,还评估了其优化潜力。强调了技术创新在提高处理效率和绿色环保中的关键作用,为净水厂排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其中,新型的膜技术、微电解、电泳等物理、化学、生物三位一体的先进技术,被证明对净水厂排水处理具有极大的改善潜力和实用价值。此研究为解决现代净水厂面临的环境挑战,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厂 排水处理 技术创新 物理化学处理 先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的水库光伏发电MPPT研究
6
作者 谢炜 《科技视界》 2024年第17期61-65,共5页
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等特点,是水库供电系统升级的重要方向。为了提升水库光伏系统的效率,确保其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稳定运行,文章研发了模糊PID控制器,实现精准跟踪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基于扰动观测机制与模糊... 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等特点,是水库供电系统升级的重要方向。为了提升水库光伏系统的效率,确保其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稳定运行,文章研发了模糊PID控制器,实现精准跟踪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基于扰动观测机制与模糊PID控制原理,构建一个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的仿真模型。经过仿真验证,模糊PID控制策略展现出了卓越的响应速度、出色的稳定性以及较低的超调量,为光伏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模糊控制算法 仿真模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措施配置分析——以建阳区盖溪小流域为例
7
作者 詹凌晏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4期46-48,共3页
为推进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减轻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灾害,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盖溪小流域为项目区,根据水土保持政策、外业调查、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等,对小流域配置坡耕地改造、封育治理、建设安全生态水系的治理措... 为推进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减轻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灾害,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盖溪小流域为项目区,根据水土保持政策、外业调查、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等,对小流域配置坡耕地改造、封育治理、建设安全生态水系的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河泥沙,蓄水保土,改善区域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配置的治理措施可为类似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溪小流域 水土保持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仿地飞行在复杂地形水库倾斜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利章 《经纬天地》 2022年第4期44-46,62,共4页
在地势起伏明显、高差较大的水库区域,采用航线固定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将造成影像重叠度无法满足要求、地面分辨率差异较大等情况,为解决此类问题,考虑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结合无人机仿地飞行功能,进行水库地形图和实景三维模型重建。... 在地势起伏明显、高差较大的水库区域,采用航线固定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将造成影像重叠度无法满足要求、地面分辨率差异较大等情况,为解决此类问题,考虑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结合无人机仿地飞行功能,进行水库地形图和实景三维模型重建。本文利用小型多旋翼倾斜无人机仿地飞行功能,针对某水库地形图绘制,分析仿地飞行的关键技术,论述基于倾斜影像的水库地形图绘制流程,并对地形图成果进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快速、高精度地完成水库地形图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地形图 倾斜摄影测量 仿地飞行 实景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饮水工程的高浊度水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钢 《河南科技》 2020年第11期52-55,共4页
暴雨洪水是形成水源地高浊度水的重要因素之一。沿海台风暴雨期所形成的原水浊度高达1000 NTU,有时甚至能够保持在5000~10000 NTU。农村供水工程水处理能力较差,高浊度水对村镇水厂的影响非常大。针对农村高浊度水的处理,本文主要从预... 暴雨洪水是形成水源地高浊度水的重要因素之一。沿海台风暴雨期所形成的原水浊度高达1000 NTU,有时甚至能够保持在5000~10000 NTU。农村供水工程水处理能力较差,高浊度水对村镇水厂的影响非常大。针对农村高浊度水的处理,本文主要从预处理工艺、强化处理工艺和后续处理工艺三个环节开展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农村饮水的设计、科研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浊度 应急处理 水处理工艺 农村饮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投融资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铭洁 《水利科技》 2021年第2期26-28,共3页
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大,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方式带来的项目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该文结合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融资经验,以供水工程水质达标、良性运行为目标,探讨适宜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投融资模式,以拓宽工程建设资... 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大,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方式带来的项目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该文结合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融资经验,以供水工程水质达标、良性运行为目标,探讨适宜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投融资模式,以拓宽工程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可供省内市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供水一体化 投融资模式 供水工程
原文传递
深基坑及外围河道支护设计方案比选实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先强 《福建建材》 2022年第6期72-74,90,共4页
工程拟建2层地下室,项目基坑支护时需考虑周边河道安全,从支护结构型式、排水方案方面分别对场区东北侧、西北侧、西南侧保护方案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各方案之间的优缺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适用性、施工难度等,通过多方面对比确保高边... 工程拟建2层地下室,项目基坑支护时需考虑周边河道安全,从支护结构型式、排水方案方面分别对场区东北侧、西北侧、西南侧保护方案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各方案之间的优缺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适用性、施工难度等,通过多方面对比确保高边坡、深基坑支护结构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 边坡支护 地表沉降 排桩 锚索 内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水源可供水量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坚 《小水电》 2021年第6期20-22,30,共4页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设计过程中,水源可供水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合理确定水源的位置、取水方式、取水量等起到决定性作用。围绕《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T 278—2020)和《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设计过程中,水源可供水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合理确定水源的位置、取水方式、取水量等起到决定性作用。围绕《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T 278—2020)和《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2015)的规定,厘清容易混淆的概念,指出在可供计算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之处,提出简便、合理、可行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算例。表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供水量 保证率 径流计算 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强震大型滑坡水力激发效应研究
13
作者 周先强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滑坡的动力响应规律,通过有限元法实现动力和渗流的耦合,建立滑坡数值模型。对是否考虑地下水工况下的滑坡加速度和位移响应规律进行计算,研究孔隙水压力的分布情况,并对软弱层带的有效应力和孔压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滑坡的动力响应规律,通过有限元法实现动力和渗流的耦合,建立滑坡数值模型。对是否考虑地下水工况下的滑坡加速度和位移响应规律进行计算,研究孔隙水压力的分布情况,并对软弱层带的有效应力和孔压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位对滑坡加速度响应的主要影响在上硬层,有水位工况下的上硬层加速度峰值相较于无水位工况下的提高3倍。地下水的存在,使得滑坡对垂直波更为敏感。存在地下水时,上硬层对地震波的响应更为剧烈。孔压主要分布在软弱层带附近位置,软弱层带中后段孔隙水压力大于上覆应力,即超孔压会引起方向向上的内力,对滑坡造成托顶效应,有可能导致滑坡灾害发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流固耦合 滑坡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帧影像和倾斜摄影点云融合精细建模方法研究
14
作者 黄利章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3期65-68,共4页
倾斜摄影技术是目前三维建模的重要方式,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且灵活快捷的优点,然而,其也同样存在模型结构不完整、表面拉花的问题,这种情况在构建筑物部分尤为严重。为解决倾斜摄影建模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一种视频帧影像与倾斜摄影融合... 倾斜摄影技术是目前三维建模的重要方式,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且灵活快捷的优点,然而,其也同样存在模型结构不完整、表面拉花的问题,这种情况在构建筑物部分尤为严重。为解决倾斜摄影建模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一种视频帧影像与倾斜摄影融合精细建模方法。首先,通过无人机采集测区的倾斜影像,并通过内业处理生成倾斜点云数据;其次,使用运动相机获取测区构建筑物的视频帧影像,利用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和多视图立体视觉(Multi-View Stereo,MVS)算法进行三维重构,生成点云数据;最后,在点云配准的基础上,将两部分点云数据统一到相同坐标系统,再对两部分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建模,实现三维模型的精细化呈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融合视频帧影像和倾斜摄影影像,生成高质量的三维模型,为不同数据的融合精细建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 视频帧影像 点云融合 精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思路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妹凤 《水利科技》 2020年第2期38-41,共4页
该文阐述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思路。按福建省自然地理及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将全省分为山地区、丘陵区和沿海区。沿海区水资源缺乏,河床落差小,供水布局可采用客水水源和本地水源相结合的方式,达到"... 该文阐述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思路。按福建省自然地理及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将全省分为山地区、丘陵区和沿海区。沿海区水资源缺乏,河床落差小,供水布局可采用客水水源和本地水源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山地区和丘陵区水资源充沛、河床落差大,供水布局可采用"多分区、多水源、多水厂"。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类相关因素,同时符合导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供水一体化 供水规模 山地区 丘陵区 沿海区 福建省
原文传递
基于水力差驱动的改进型无阀滤池技术
16
作者 林凡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7期121-123,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滤池能耗高、维护复杂、运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漳平市新桥水厂供水一体化项目为例,通过介绍改进型无阀滤池的技术优势,提出基于城水力差驱动的改进型无阀滤池技术,并通过水质和经济效益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优越性,研究结... 为了解决传统滤池能耗高、维护复杂、运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漳平市新桥水厂供水一体化项目为例,通过介绍改进型无阀滤池的技术优势,提出基于城水力差驱动的改进型无阀滤池技术,并通过水质和经济效益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水力差驱动的改进型无阀滤池技术在漳平市新桥水厂供水一体化项目中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其不仅降低了能耗与维护成本,还提高了运行效率,使水质更优,出水水质稳定且各项指标良好。同时,该技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减少了设备投入与运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无阀滤池 水力差驱动 城乡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在大比例尺DEM数据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富明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分析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大比例尺DEM数据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依托实际项目生产,论证了该技术路线在自动化程度、质量控制方面较传统测量手段有较大提高,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所需的大比例尺DEM数... 在分析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大比例尺DEM数据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依托实际项目生产,论证了该技术路线在自动化程度、质量控制方面较传统测量手段有较大提高,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所需的大比例尺DEM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匹配点云 无人机航测技术 大比例尺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区城乡供水一体化村级供水工程设计思路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立伟 《水利科技》 2022年第2期26-28,31,共4页
随着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推进,村级供水工程逐步受到重视,乡镇和村级供水工程设计也在不断优化完善。该文以永定区城乡供水一体化村级供水工程为例,阐述城乡供水一体化村级供水工程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城乡供水一体化 村级供水工程 永定区
原文传递
新型不锈钢与固废混凝土对钢管混凝土短柱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陈晨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3期152-157,202,共7页
通过8根新型不锈钢管混凝土(CFSST)轴压短柱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模态、荷载-应变曲线、极限承载力、延性和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探究了新型不锈钢与固体废弃物混凝土对钢管混凝土短柱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新型建材对... 通过8根新型不锈钢管混凝土(CFSST)轴压短柱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模态、荷载-应变曲线、极限承载力、延性和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探究了新型不锈钢与固体废弃物混凝土对钢管混凝土短柱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新型建材对钢管混凝土短柱高温后破坏模态无明显影响,高温作用后CFST短柱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但延性提高。与传统碳素钢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新型不锈钢与固体废弃物混凝土有效地减缓了试件高温后承载力下降幅度。引入材料强度折减系数后,我国DBJ-T13-51—2020规程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估高温后该类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剩余承载力。随后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考察了既有材料本构模型对该类短柱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管混凝土(CFSST) 高温后 轴压性能 不锈钢 固废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量可视化采集系统设计及运用
20
作者 马富明 黄娟萍 张培源 《水利科技》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水文监测新技术设备运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降水量监测新技术运用研究快速发展。该文针对降水量采集可视化监测技术运用研究不足问题,设计降水量可视化采集系统,引入AI视频识别技术,设计适应降水量可视化监测技术要求的全新雨量筒... 近年来,水文监测新技术设备运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降水量监测新技术运用研究快速发展。该文针对降水量采集可视化监测技术运用研究不足问题,设计降水量可视化采集系统,引入AI视频识别技术,设计适应降水量可视化监测技术要求的全新雨量筒,将水位自动监测技术运用到降水量监测工作中,同时集成现有摄影摄像技术、太阳能供电系统和集成软件等,实现降水量可视化采集,远程在线监测。三明市陈大水文站比测结果表明,该系统降水量可视化采集误差满足监测要求,具有较强的推广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雨量计 可视化采集 AI视频识别 水位自动监测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