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分别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脑电活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
1
作者 朱冰封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德巴金)联合左乙拉西坦(开浦兰)对癫痫患儿脑电活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63例。大剂量组给予大剂量...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德巴金)联合左乙拉西坦(开浦兰)对癫痫患儿脑电活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63例。大剂量组给予大剂量德巴金联合开浦兰治疗,小剂量组给予小剂量德巴金联合开浦兰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病情变化、脑电活动、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神经损伤因子[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癫痫发病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癫痫样放电次数减少或缩短,且大剂量组少/短于小剂量组(P<0.01);2组δ、β、θ波频段相对功率降低,α波频段相对功率增高,且大剂量组变化幅度大于小剂量组(P<0.01);2组MoCA评分均升高,且大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P<0.01);2组TNF-α、IL-2、S100β蛋白、NSE水平均降低,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1)。大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22%,高于小剂量组的4.76%(χ^(2)=8.228,P=0.004)。结论大剂量与小剂量德巴金分别联合开浦兰治疗小儿癫痫,前者在改善认知功能、脑电活动等方面效果更理想,但小剂量给药可降低不良反应,能确保用药安全性,临床用药时需全面、谨慎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丙戊酸钠 不同剂量 左乙拉西坦 脑电活动 认知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学龄期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黄秀鸿 陈根集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学龄期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学龄期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学龄期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学龄期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白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8^(+))、血清中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氧化应激情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脂质过氧化氢(LHP)]变化,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病情[肺炎严重指数评分(PSI)]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IL-2高于对照组,hs-CRP、PCT、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SOD、T-AOC高于对照组,AOPPs、LH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PSI等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有助于增强学龄期肺炎患儿免疫功能与抗氧化能力、改善病情、炎症状态及组织氧化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干扰素 雾化吸入 学龄期儿童 肺炎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舒静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研究小儿糖尿病接受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以及此种护理方法对患儿血糖值、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 目的研究小儿糖尿病接受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以及此种护理方法对患儿血糖值、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两组糖尿病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糖尿病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显著,一方面可有效控制患儿的血糖值,保持血糖稳定,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此种护理方法受到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和认可,具备临床借鉴意义和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小儿糖尿病 临床护理效果 血糖值 生活质量 家属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