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宗明 张任好 +3 位作者 邹双全 岳永杰 于占源 刘艳丽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10,共6页
对福建三明33a生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群落营养元素积累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群落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228.8thm-2和235.1thm-2,N、P、K、Ca和Mg等5种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1283kghm-2和1060kghm-2,乔木层和群落5种元... 对福建三明33a生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群落营养元素积累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群落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228.8thm-2和235.1thm-2,N、P、K、Ca和Mg等5种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1283kghm-2和1060kghm-2,乔木层和群落5种元素积累量的大小顺序均为:K>N>Ca>Mg>P,5种元素总积累量在乔木层各器官的分配量顺序分别为:干材>枝>根>干皮>叶>枯枝、干材>根>干皮>叶>枝>枯枝。福建柏的营养利用效率低于杉木。虽然两种人工林生态系统94%以上的营养元素储存在土壤中,但是土壤中植物容易利用的有效营养元素储量较低,其中有效P在土壤中的储量低于植物中的储量。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33 a生时乔木层5种营养元素总和的当年存留量分别为30.75kghm-2和16.53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杉木 营养元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生长状况及生态效益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任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4-547,共4页
Through comparatively analyzing on stand biomass,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hydr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Michelia fujianensis and Chinese fir when 5 year old,the results all shows... Through comparatively analyzing on stand biomass,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hydr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Michelia fujianensis and Chinese fir when 5 year old,the results all shows that those of row mixed stand of Michelia fujianensis and Chinese fir were the best,those of the unmixed stand of Chinese fir the worst. Compared with the unmixed stand of Chinese fir,the stratum biomass,total biomass increased by 22.47 t·hm -2 and 33.44 t·hm -2 ;the soil (0~20 cm) volumetric weight decreased by 0.253 g·cm -3 ;the content of soil (0~20 cm) organic matter,total N,total P increased by 7.576 g·kg -1 ,0.097 g·kg -1 ,0.135 g·kg -1 ,respectively;and st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creased by 99.53 t·hm -2 ·a -1 in row mixed stand of Michelia fujianensis and Chinese f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福建含笑 混交造林 生物量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生长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任好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大,速生持...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大,速生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纯林 混交林 生长量 生长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福建柏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任好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1-24,共4页
通过对16年生的杉木福建柏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林分生物量和持水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杉木福建柏混交林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较大的林分生物量和较强的水源涵养能力。
关键词 杉木 福建柏 生物量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林业企业运用环境会计问题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立泳 《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0年第9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林业企业 环境会计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研究和建立“林业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的若干问题
6
作者 黄世典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0-32,共3页
长期以来,人们只偏重于对人类直接有关的经济学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类生存有着深远影响的生态环境的探索。到了本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上出现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新学科,它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之后,... 长期以来,人们只偏重于对人类直接有关的经济学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类生存有着深远影响的生态环境的探索。到了本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上出现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新学科,它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之后,对林业的研究才开始深化。但是,在大量的研究文献中,都把林业生态经济学置于农业生态经济学中低一层次的学科体系,这种狭隘地认识林业,是由于受到延续千年的“林业本寓于农”的旧观念影响。为了更新观念,建设大林业,本文拟对研究和建立“林业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经济学 学科体系 农业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平林业发展道路初探
7
作者 谢欣萍 《林业经济问题》 2001年第3期179-182,共4页
从延平区实际出发 ,提出了林业发展目标 。
关键词 林业 发展道路 延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林业系统结构最优化模式研究
8
作者 黄世典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过程中,森林占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这是森林作用于自然、造福于人类的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效应。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建设的基础,是林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生态... 在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过程中,森林占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这是森林作用于自然、造福于人类的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效应。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建设的基础,是林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林业系统 最优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杉木人工林3年生林分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林光耀 范少辉 +3 位作者 何宗明 杨旭静 应金花 卢善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3-407,共5页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 1) BL3 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填加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3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 1) BL3 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填加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3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其次为 BL0 BM0 (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 ;( 2 ) BL1BM0 (清走树木的所有地上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 3 ) 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 BL2 BM0 (商业性收获 )的略好 ,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 4 )除了 BL3 BM0 处理与BL1BM0 处理间的杉木单株总生物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多代经营 收获方式 采伐剩余物处理 立地管理 林分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地管理对第2代杉木4年生人工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范少辉 廖祖辉 +3 位作者 应金花 杨旭静 何宗明 林光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 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1)BL3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4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对...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 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1)BL3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4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对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最大 ,是最佳的立地管理措施 ;(2 )BL1BM0 (清理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3)BL0 BM0 (清除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的杉木在 1~ 2年生时生长为次好 ,但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为不利 ,3年生后杉木生长略为落后 ;(4)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 BM0 (商业性收获 )的略好 ,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5 )采伐剩余物分解至质量残留 5 0 %的时间需要 2 0个月 ,估计分解至质量残留 5 %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管理 第2代 4年生 幼林生长 杉木人工林 多代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杉代数29年生林分生产力变化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杨玉盛 张任好 +1 位作者 何宗明 邱仁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02-206,共5页
对一代、二代及三代杉木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杉木栽植代数增加,林分生产力明显下降,不同代数间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多重比较显示一代与二代平均胸径、二代和三代平均树高差异不显著... 对一代、二代及三代杉木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杉木栽植代数增加,林分生产力明显下降,不同代数间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多重比较显示一代与二代平均胸径、二代和三代平均树高差异不显著.利用调查数据建立的立地指数与立地指数衰退量数学模型,能较好反映了连栽后杉木生长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连栽 林分生产力 立地指数 多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生竹次生枝采萌圃促萌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锦忠 傅懋毅 +2 位作者 张光楚 李岱一 陈秀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采用截顶留母竹高度 (节数 )、秆基芽眼处理和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 (含 6 -苄基嘌呤(BA) +萘乙酸 (NAA)的 MS培养液 )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分别对绿竹、孝顺竹和青皮竹 3个丛生竹种的次生枝采萌圃的促萌技术进行了研... 采用截顶留母竹高度 (节数 )、秆基芽眼处理和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 (含 6 -苄基嘌呤(BA) +萘乙酸 (NAA)的 MS培养液 )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分别对绿竹、孝顺竹和青皮竹 3个丛生竹种的次生枝采萌圃的促萌技术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中的绿竹次生枝采萌圃的持续经营技术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留母竹高度为 7节 ,损伤母竹秆基全部芽眼 ,并从 4月中旬开始 ,根据竹种配合施用 5次剂量均为 1L·丛 -1的 BA+NAA不同质量浓度的 MS营养液 ,即绿竹每升含 2 mg BA+1mg NAA,孝顺竹每升含 10 mg BA+1mg NAA,青皮竹每升含 5mg BA+1mg NAA等技术措施 ,该 3个丛生竹次生枝采萌圃 ,每年每公顷可分别获得品质好的次生枝 14 250 0枝、114 0 0 0枝和 540 0 0枝 ;(2 )对上述的绿竹次生枝采萌圃按照竹丛内密度为 3株·丛 -1,丛内结构保持 1龄竹∶ 2龄竹为 2∶ 1,留母竹高度为 7节等技术措施进行改造 ,每年每公顷可获得次生枝 16 0 50 0枝 ,比每年重新营建采萌圃的方法增产 13%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竹 次生枝 采萌圃 人工促萌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阔混交异龄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昌雄 陈平留 +1 位作者 刘健 钟志林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99-303,共5页
本文分析了闽北针阀混交异龄林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直径分布、更新情况以及林分生长量.采用林分解析法模拟各林层树木的主要调查因子间的关系,初步了解了闽北针阀混交异龄林的生长规律.
关键词 针阔混交异龄林 林分结构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脉青冈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金国 郑郁善 +1 位作者 陈新兴 王国礼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通过对突脉青冈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突脉青冈木材的密度和综合强度中等、干缩小,与同属其它树种木材有较大的差别,其木材具有广泛的用途.
关键词 突脉青冈 木材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光皮桦纯林及混交林生物量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南平的 5年生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光皮桦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光皮桦纯林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南平的 5年生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光皮桦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光皮桦纯林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86 44%和30 87%。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 ,促进杉木生长 ,而且还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 ,杉木光皮桦带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图 2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光皮桦 混交林 生物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竹业产业化建设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永源 黄洪章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8-101,共4页
本文在分析闽北竹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竹业产业化建设的总体构想 。
关键词 竹业 产业化建设 闽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同龙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应用数量化理论 模型 ,分析了立地、林分和遗传因子对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立地、林分和遗传因子对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都有影响 .种子园园址选在阳坡 ,无性系采用 Yc- 650 33号等高产优质无性系 ,林分密... 应用数量化理论 模型 ,分析了立地、林分和遗传因子对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立地、林分和遗传因子对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都有影响 .种子园园址选在阳坡 ,无性系采用 Yc- 650 33号等高产优质无性系 ,林分密度应控制在郁闭度小于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产量 质量 数学模型 种子园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多代连栽林地营造杉阔混交林后的土壤肥力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同龙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5,42,共4页
在3代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杉阔混交林的林地土壤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养分状况优于继续营造杉木 纯林,且以表层土壤尤为明显。土壤表层容重杉阀阔混交林的比杉木纯林减少6.87%;土壤贮水量比杉木纯林增 加3.61%;土壤表层的... 在3代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杉阔混交林的林地土壤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养分状况优于继续营造杉木 纯林,且以表层土壤尤为明显。土壤表层容重杉阀阔混交林的比杉木纯林减少6.87%;土壤贮水量比杉木纯林增 加3.61%;土壤表层的非毛管孔隙度比杉木纯林高3.31%;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性磷和 速效性钾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8.98%、24.73%、18.75%、16.60%、10.87%和5.70%,其中又以全氮的增 加尤为明显。因此,营造杉阔混交林或轮栽阔叶树,特别是与固氮树种混交,是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林地地力 衰退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混交林 杉木纯林 土壤肥力 多代连栽林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株绿僵菌孢子萌发条件及室内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漳 徐乐勤 江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与供试白僵菌菌株相比,某些绿僵菌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经室内毒力测定,8个绿僵菌菌株中有2个菌株(M2和M4)对马尾松毛虫有毒力,其中M4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致死中量为4.75×107个孢子·L-... 与供试白僵菌菌株相比,某些绿僵菌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经室内毒力测定,8个绿僵菌菌株中有2个菌株(M2和M4)对马尾松毛虫有毒力,其中M4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致死中量为4.75×107个孢子·L-1,致死中时为6.19~12.20d(在1.0×1011~1.0×107个孢子·L-1的浓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白僵菌 马尾松毛虫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杂交后代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及联合选择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同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研究了 1 0年生杉木杂交后代试验林的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杉木胸径和木材体积质量在后代间存在显著差异 ,胸径的遗传变异系数为 7 39% ,而木材的变异系数只有 4 45% ,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 0 77,木材体积... 研究了 1 0年生杉木杂交后代试验林的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杉木胸径和木材体积质量在后代间存在显著差异 ,胸径的遗传变异系数为 7 39% ,而木材的变异系数只有 4 45% ,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 0 77,木材体积质量的广义遗传力则为 0 86;胸径与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相关表现出中度以上的负相关 ( - 0 60 4 9)。采用简单指数法评选出 4个优良杂交组合 ,胸径遗传增益为 9 1 8% ,而木材体积质量与对照相近。表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杂交后代 遗传变异 联合选择 木材体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