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2012年福建省南平地区无偿献血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统计分析
1
作者 李科文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6期604-605,共2页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供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为了解本市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讨论降低不必要的血液报废措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合格足量的血液,对本市2007-2012年共116541名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供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为了解本市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讨论降低不必要的血液报废措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合格足量的血液,对本市2007-2012年共116541名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统计分析 检测结果 福建省 南平 血液质量 传染性指标 身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梁俊 魏兰华 +1 位作者 邓金枝 董秀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了解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91 536份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83%,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30~50岁者阳性率较高... 目的了解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91 536份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83%,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30~50岁者阳性率较高,自由职业者构成比较高。结论根据我市梅毒抗体阳性者的特点,做好献血者筛选,减少高危人群参加献血,制定全市科学合理的血液收集和安全检验程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采供血机构护士献血反应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董秀明 《全科护理》 2010年第35期3273-3275,共3页
[目的]了解采供血机构护士对献血反应知识的获取途径、掌握情况及学习需求、培训方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省9所采供血机构158名护士进行调查,对不同护龄、岗位、学历、职称护士得分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全体护士得分为72.28分... [目的]了解采供血机构护士对献血反应知识的获取途径、掌握情况及学习需求、培训方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省9所采供血机构158名护士进行调查,对不同护龄、岗位、学历、职称护士得分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全体护士得分为72.28分±12.07分,采血岗位护士得分(71.94分±11.99分)低于全体护士得分。不同学历、职称、护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0%的护士是通过业务培训获得献血反应知识;99.4%的护士认为献血反应知识培训很有必要;在培训方式上,56.5%的护士认为组织理论学习最有效。[结论]采供血机构护士的献血反应知识掌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工作可引入成人教育模式,在上岗前培训中应突出献血反应知识的培训、增加献血反应知识培训的频度,且不同岗位培训内容应有所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采血 供血 献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福建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科文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1期50-52,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经输血传播感染(transfusion-transmitted infections,TTIs)的主要病毒。近年来,由于引进的多种的预防措施,经输血传播感染这三大病毒的风险已逐步下降。这些措...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经输血传播感染(transfusion-transmitted infections,TTIs)的主要病毒。近年来,由于引进的多种的预防措施,经输血传播感染这三大病毒的风险已逐步下降。这些措施包括选择无偿献血者作为捐助者,加强献血者的资格审查,每种血液筛查实验均用双试剂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技术 INFECTIONS 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输血传播感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1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俊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南平市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以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血液安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南平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总不合格率为4.81%,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 目的分析南平市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以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血液安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南平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总不合格率为4.81%,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6.55%下降到2011年3.30%。结论不断改进与完善血液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坚持宣传沟通与筛选对血液安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梁俊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32-133,146,共3页
目的分析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杜绝经血传播HIV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南平市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两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一遍... 目的分析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杜绝经血传播HIV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南平市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两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一遍核酸检测(NAT法)检测。先ELISA后NAT的检测策略。ELISA双试剂反应性的标本,直接判为不合格,不做NAT检测。酶免全部阴性的标本或HIV抗体单试剂阳性的标本进行NAT检测。对于所有酶免双试剂、单试剂抗HIV呈反应性的标本和核酸HIV RNA呈反应性的标本均送往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认。结果HIV抗体筛查了76552份标本,筛查呈反应性81份,筛查阳性率0.110%;确认阳性9份(均为酶免双试剂反应性标本),确认阳性率为0.012%。NAT检测标本74961份,确认阳性0份。9例HIV确认阳性者中男8例(占88.9%),女1例(占11.1%);年龄18~30岁4例(占44.4%),31~40岁3例(占33.3%),41~50岁1例(占11.1%),51~55岁1例(占11.1%);职业中干部3例(占33.3%),工人1例(占11.1%),农民2例(占22.2%),自由职业者3例(占33.3%);献血次数中初次5例(占55.6%),重复4例(占44.4%)。结论南平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相对较高,感染者以18~40周岁男性、干部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对特定年龄段和特定人群进行无偿献血者招募时,要加强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屏蔽高危人群献血,并且不断提高实验室血液检测水平,确保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I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无偿献血后急性皮下血肿的预防措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明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南平市无偿献血后皮下血肿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站 2017 年 1 月 1 日-2017 年 12 月 31 日南平市无偿献血者 20795 次,经纳入与排除后共有 10223 次参与本次研究,初次献血者 4521次,2 次及以上 5702 次。统计无偿... 目的:探讨南平市无偿献血后皮下血肿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站 2017 年 1 月 1 日-2017 年 12 月 31 日南平市无偿献血者 20795 次,经纳入与排除后共有 10223 次参与本次研究,初次献血者 4521次,2 次及以上 5702 次。统计无偿献血后皮下血肿次出现的次数,分析原因和献血者心理恐惧、疼痛的相关情况。结果:南平市急性皮下血肿发生率 10.03%。初次献血者出现急性皮下血肿,发生率 7.83%,2 次及以上急性皮下血肿发生率 11.75%。初次献血者与 2 次及以上献血者的无偿献血后皮下血肿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初次献血者的 FNE 评分显著高于 2 次及以上献血者(P<0.05),干预后两组 FNE 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初次献血者的 VAS 评分显著高于 2 次及以上献血者(P<0.05),干预后两组 VAS 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平市无偿献血后急性皮下血肿发生率较高,积极提高献血站工作人员穿刺技巧、正确指导无偿献血者按压方法,能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平市 无偿献血 急性皮下血肿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邹丹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79-181,185,共4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南平市中心血站的4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献血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南平市中心血站的4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献血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舒适度、护理质量及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献血成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偿献血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32)。观察组献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P=0.043)。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血站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献血者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和献血成功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护理人员 PDCA循环管理模式 满意度 护理质量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6年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试验结果及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卢素平 邓金枝 张春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掌握南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和招募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南平地区2007—2016年206 659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检测,对其中26例HIV确证试验阳性的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 目的掌握南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和招募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南平地区2007—2016年206 659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检测,对其中26例HIV确证试验阳性的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7—2016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HIV确证试验阳性率为1.3例/万人;性别、年龄、地域和献血形式对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无明显影响;献血史和职业对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有明显影响,初次献血者感染率较高,农民和商业服务人群感染率较高;再次献血者中有2例合并梅毒感染,有1例在确证试验呈阳性前有3次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记录。结论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低于全国HIV平均感染率;高危人群献血、检测方法及技术的局限性对临床用血安全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IV 初筛试验 确证试验 献血者招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1年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素平 张春鸣 魏兰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梅毒螺旋体检测作为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项目之一,是输血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所致的全身性、慢性的性传播疾病,其传播途径为经血液传播、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相关调查报告显... 梅毒螺旋体检测作为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项目之一,是输血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所致的全身性、慢性的性传播疾病,其传播途径为经血液传播、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献血人群中梅毒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输血安全形势严峻[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梅毒 南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参考范围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春鸣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1600-1601,共2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参考范围。方法选取身体状态良好、体检合格及HBV、HCV、梅毒和HIV标志物阴性的15488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波长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结果 15488名献血者中符合标准共... 目的探讨福建省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参考范围。方法选取身体状态良好、体检合格及HBV、HCV、梅毒和HIV标志物阴性的15488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波长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结果 15488名献血者中符合标准共15056人次,符合率为97.21%。随机抽取540个数据进行分析,ALT活性参考范围(22.49±15.86)U/L,中位数18U/L,95%可信区间上限53.58U/L。≥40U/L47人次(8.7%)。结论适当调整ALT活性参考范围,以保证血液的足量和安全的供给,减少可能不必要的血液报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 参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抗-HIV实验中灰区设置的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魏兰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6期566-566,581,共2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是采供机构对献血标本进行血液筛查的法定项目之一。在用ELISA方法测定HIV抗体时,是根据临界值(Cut-Off值)来判断是否有反应性,并决定相应的血液是否能用于临床。在计算临界值时,常设置灰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是采供机构对献血标本进行血液筛查的法定项目之一。在用ELISA方法测定HIV抗体时,是根据临界值(Cut-Off值)来判断是否有反应性,并决定相应的血液是否能用于临床。在计算临界值时,常设置灰区,希望以此提高试剂的敏感度,淘汰处在弱阳性甚至"窗口期"的标本,而灰区设置的范围并没有统一的设置标准,各实验室自行设置。那么设置灰区是否能提高对抗-HIV检测的敏感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灰区标本 确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筛查中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反馈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兰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结合无偿献血后服务工作实践,对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的献血者反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抗-HIV 初筛试验 确认试验 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icrosoft Excel97制作室内质控图
14
作者 魏兰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MicrosoftExcel97 制作 室内质控图 单元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与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俊 张辉 +1 位作者 魏兰华 张远浩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96-98,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免)和核酸检测的检测结果,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关联性,为降低输血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先酶免后核酸的检测策略,对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福建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共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免)和核酸检测的检测结果,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关联性,为降低输血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先酶免后核酸的检测策略,对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福建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共62 143份标本进行检测,酶免双试剂阳性直接判为不合格,酶免全部阴性或者酶免单试剂阳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62 14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去除酶免双试剂阳性及ALT不合格的标本1 483份后,对60 445份酶免全部阴性标本和215份酶免单试剂阳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60 445份酶免全部阴性标本中共检出HBV-DNA阳性143份,未检出HCV-RNA、HIV-RNA阳性标本;215份酶免单试剂阳性标本中共检出HBV-DNA阳性26份,未检出HCV-RNA、HIV-RNA阳性标本。结论核酸检测能直接检测病毒核酸,有效缩短"窗口期",降低输血传播病毒的风险,但仍存在漏检的可能性,因此不能替代酶免检测,两者应同时进行,才能最有效地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酶免检测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俊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提高血型初筛的准确率。方法对初筛血型和检验科检测血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率为0.114%,呈逐年上升趋势。错误血型构成比中,以B型误定为O型的比例最高,占21.85%;其次为AB型误定为A... 目的分析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提高血型初筛的准确率。方法对初筛血型和检验科检测血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率为0.114%,呈逐年上升趋势。错误血型构成比中,以B型误定为O型的比例最高,占21.85%;其次为AB型误定为A型,占16.81%。结论随着招募血源难度的提升,流动采血车街头采血频率的增多及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率的增大,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错误率呈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初筛血型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流动采血工作的几点隐忧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明生 林裕芳 《医学信息》 2011年第3期1005-1006,共2页
献血法实施十周年,采供血机构规范管理已进入正常轨道,尤其是“一法两规”的颁布实施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血液质量大幅提高,但往日常采血工作中,采血车流动采血占有相当比重,采血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隐藏着许多令人忧虑的... 献血法实施十周年,采供血机构规范管理已进入正常轨道,尤其是“一法两规”的颁布实施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血液质量大幅提高,但往日常采血工作中,采血车流动采血占有相当比重,采血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隐藏着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现就平时发现的一些较为突出的现象罗列如下,以期得到重视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 采供血机构 血液质量 流动采血 采血过程 献血法 采血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惠琴 邓金枝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3期86-86,共1页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的梅毒流行特征,确定献血招募的目标群体,保证血液安全。方法:双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检结果有反应性者进行双孔复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本地区的无偿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根据不同职业、性...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的梅毒流行特征,确定献血招募的目标群体,保证血液安全。方法:双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检结果有反应性者进行双孔复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本地区的无偿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根据不同职业、性别、不同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6518人次中有798人因梅毒抗体筛检阳性而不合格,总阳性率为0.75%。结论:加强我市无偿血信息查询、献血前征询等,建立较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做到低危人群中采血可有效降低梅毒阳性率,保证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格率 献血招募 梅毒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降低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叶香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降低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血站无偿献血者10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献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比较2组献血者心理状况、不良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降低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血站无偿献血者10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献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比较2组献血者心理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献血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AS、SDS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帮助改善献血者不良心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均有积极作用,应在血站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心理护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互助献血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丽霞 叶香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6期156-157,共2页
目的通过对南平市无偿献血者中互助献血者心理护理前后心理认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为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促使互助献血者转变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扩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护理效果评价表,在南平... 目的通过对南平市无偿献血者中互助献血者心理护理前后心理认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为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促使互助献血者转变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扩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护理效果评价表,在南平市中心血站2016年互助献血者中随机抽取200人,发放问卷调查表,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前后互助献血者的心理认知状况。结果对互助献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互助献血者对献血知识及互助献血政策有了全面的了解,缓解了献血前紧张的情绪,表示再次献血和宣传无偿献血的人数增多,护理前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心理护理在互助献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互助献血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消除互助献血者精神紧张、恐惧、抵触的心理,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献血量,使互助献血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顺利完成献血,保证血液质量,并对互助献血有正面的认识,调动互助献血者再次献血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主动宣传和投入到无偿献血中,有利于招募和保留献血者,提高重复献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献血 心理护理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