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21世纪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省农科院地热研究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
1
作者 林斌 余亚白 钱蕾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地热研究 面向21世纪 经济发展 发展方向 福建省农科院 市场前景 稳住一头 经济体制改革 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葡萄黄化落叶病病因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铭西 范丽华 程惠泉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22-26,共5页
葡萄黄化落叶病,是我国南方葡萄的生理病害,流行为害颇大,其主要症状是大量落叶影响光合作用,使葡萄果实品质下降,成熟期延迟。病因:南方雨季集中在春夏季节而其时间偏长,骤然转入高温气候,根部生态环境不适应,造成蒸腾与吸收... 葡萄黄化落叶病,是我国南方葡萄的生理病害,流行为害颇大,其主要症状是大量落叶影响光合作用,使葡萄果实品质下降,成熟期延迟。病因:南方雨季集中在春夏季节而其时间偏长,骤然转入高温气候,根部生态环境不适应,造成蒸腾与吸收水分失调而引起的。防治方法:改善根部生长环境、增施有机质肥料,地膜覆盖,培养优良树相,喷施防护剂,适当控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黄化落叶病 病因 防治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葡萄病害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铭西 范丽华 程惠泉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4期18-18,24,共2页
我省气候温暖湿润,葡萄的真菌性病害严重,1984年建阳县农科所首次引种巨峰葡萄时,新植区病害较少,此后发展很快,至1989年全省达到12000亩。且病害日渐严重,致使面积呈减少趋势。为适应发展葡萄生产的需要,我们从1988年起开展本研究。
关键词 葡萄 黑痘病 锈病 灰霉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葡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范丽华 郑铭西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1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福建 葡萄 病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的农业利用及其在福建发展前景
5
作者 高士强 《福建农业科技》 1992年第1期28-29,共2页
一、国内外地热利用概况(一)国外: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发现地热点,其中地热资源较丰富的国家有日本、意大利、新西兰、冰岛、匈牙利、美国、墨西哥、苏联等。如日本全国有17733点,最高温度达250℃,美国有1200点,最高温度达360℃。地热能... 一、国内外地热利用概况(一)国外: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发现地热点,其中地热资源较丰富的国家有日本、意大利、新西兰、冰岛、匈牙利、美国、墨西哥、苏联等。如日本全国有17733点,最高温度达250℃,美国有1200点,最高温度达360℃。地热能在电力和直接利用上逐年增加,1976年统计全球地热发电容量只136.2万千瓦,1984年增加到2120万千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地热利用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农业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钱午巧 章关福 初滨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58-61,共4页
1985~1990年我们在福建省农科院地热研究所进行地热农业综合利用研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系统工程原理,设计供热布局,设置地热农业综合利用项目,做到供热科学,一水多用,梯级利用,供热面积由原来1896m2增加到4... 1985~1990年我们在福建省农科院地热研究所进行地热农业综合利用研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系统工程原理,设计供热布局,设置地热农业综合利用项目,做到供热科学,一水多用,梯级利用,供热面积由原来1896m2增加到4038m2,比原来净增113%。在地热农业综合利用上,从大农业着眼,成为种、养殖多业多学科的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发挥了农业工程技术和地热资源优势,经济效益显著,平均每公顷收入达23万元,而且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地热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生态温室研究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钱午巧 戴志棠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54-57,共4页
为解决我国南方夏季温室栽培的室内降温难题,利用生态原理,设计了“地热生态温室”。即选择适合南方气候条件的塑料大棚,在棚间种植热带树种或高大落叶树种;棚内安装定时喷翼装置、地热热交换器、排风机;棚顶设置遮荫网,给温室内... 为解决我国南方夏季温室栽培的室内降温难题,利用生态原理,设计了“地热生态温室”。即选择适合南方气候条件的塑料大棚,在棚间种植热带树种或高大落叶树种;棚内安装定时喷翼装置、地热热交换器、排风机;棚顶设置遮荫网,给温室内创造了模拟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在此条件下进行夏季花卉栽培试验。测试表明:生态温室冬暧夏凉。夏季室内温度比对照低4.5℃,相对湿度高7个百分点,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解决了南方温室降温难题,实现了南方温室周年利用,为我国南方设施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生态 地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福建果树品种结构的若干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余亚白 林斌 钱蕾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37-38,共2页
1发展特迟熟柑桔品种 福建省果树栽培面积已高达55.8万hm2,柑桔面积达1 3.3万hm2,占果树总面积的23.86%.福建省主栽柑桔品种有温州蜜柑、芦柑、桶柑、印子柑,本地早、南丰蜜柑,近年柑桔季节性滞销,价格低下,国际市场竞争力差.
关键词 福建 果树 品种结构调整 杏李 早熟油桃 葡萄 迟熟柑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寿宁花菇品质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大斌 杨菁 《食用菌》 2000年第2期2-3,共2页
关键词 花菇 品质 营养 福建寿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热人工孵出孔雀
10
作者 林学明 杨坚 《中国家禽》 1982年第4期40-40,共1页
孔雀是人们十分喜爱观赏的珍禽,特别是孔雀开屏,壮丽无比。古代劳动人民常把它当作吉祥幸福的象征,赋于许多美好的传说。孔雀全身是宝,肉质鲜美,羽毛又是漂亮的装饰品,国内外十分畅销,一只孔雀每年更新100~150根尾屏。
关键词 地热 热源 孔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生态温室研究初探
11
作者 钱午巧 戴志棠 《学会》 1995年第11期42-43,共2页
为解决我国南方温室栽培在夏季室内降温难题,我们利用生态学原理,设计了“地热生态温室”,即选择适合南方的塑料大棚,在棚间种植热带树种或高大落叶的树种;棚内安装定时喷雾设备,地热热交换器;棚顶设置遮荫网等设施,给温室内创... 为解决我国南方温室栽培在夏季室内降温难题,我们利用生态学原理,设计了“地热生态温室”,即选择适合南方的塑料大棚,在棚间种植热带树种或高大落叶的树种;棚内安装定时喷雾设备,地热热交换器;棚顶设置遮荫网等设施,给温室内创造了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经测试夏季温室内温度可下降4.5℃,给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解决了南方温室周年利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生态 地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溪县地热引水工程管道保温设计
12
作者 林天明 张静娴 《能源与环境》 1995年第1期32-33,42,共3页
安溪县地热引水工程任务是将龙门镇地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县城。输水距离22.0公里。管道保温采用“氰聚塑”保温结构。输水量50米~3/小时,入口温度73.0~74.7℃,出口温度63.0~67.3℃,平均每公里温降0.45~0.33℃。
关键词 引水工程 管道保温 安溪县 保温材料 输水管道 直埋管道 氰聚塑 保温管道 保温层厚度 保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闽东南地热资源为闽东南经济腾飞服务
13
作者 林天明 张静娴 《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 1995年第2期23-24,共2页
闽东南(包括莆田、泉州、厦门和漳州等4市)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本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隔海与台湾相望,是台、港、侨、外资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 本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出露点多,约占福建省温泉总数的1/2。开发本区地热资源,可促进本... 闽东南(包括莆田、泉州、厦门和漳州等4市)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本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隔海与台湾相望,是台、港、侨、外资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 本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出露点多,约占福建省温泉总数的1/2。开发本区地热资源,可促进本区进一步改革开放,为本区经济腾飞注入活力。 一、闽东南地热资源概况 闽东南已发现的温泉出露点102处,已对其中101处进行温度测量,98处进行自流量测定,97处进行天然热流量计算。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本区温泉总流量为363.5L/S,平均温泉温度为62.5℃,天然总热流量为63143kW,相当标准煤67940吨/年。采用“热储法”计算,本区可及资源量为2.27×1016KJ,相当标准煤7.74×1O8t。采收率以10%计算,可开采地热资源量为2.27×1015kJ,相当标准煤7.74×10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温泉 资源开发 能源开发 闽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养猪场粪污处理工程设计 被引量:36
14
作者 陈彪 陈敏 +2 位作者 钱午巧 翁伯琦 徐庆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根据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实现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大化为原则,提出了以固液分离机与厌氧中温发酵工艺技术相结合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综合治理方法。结合福建省南平市大横农业生态园区大型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实践,表明该技... 根据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实现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大化为原则,提出了以固液分离机与厌氧中温发酵工艺技术相结合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综合治理方法。结合福建省南平市大横农业生态园区大型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可以解决禽畜养殖业的废水污染问题。处理后水质:CODCr为367mg·L-1、BOD5为132mg·L-1、SS为169mg·L-1、NH3-N为76mg·L-1,均符合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要求,而且工程运行效果稳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场 污水处理 厌氧 工程设计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黄宇翔 陈华 +1 位作者 刘金燕 王肇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273-275,共3页
对东方百合Siberia、Sorbonne两个品种的鳞片扦插繁殖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用0.1%Hgcl处理鳞片,可有效防止鳞片的腐烂;鳞片冷藏处理对鳞茎的形成无显著影响,黑暗处理虽然使鳞茎增大,但明显降低了繁殖系数;采用锯末/园土(3:1)为基质可... 对东方百合Siberia、Sorbonne两个品种的鳞片扦插繁殖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用0.1%Hgcl处理鳞片,可有效防止鳞片的腐烂;鳞片冷藏处理对鳞茎的形成无显著影响,黑暗处理虽然使鳞茎增大,但明显降低了繁殖系数;采用锯末/园土(3:1)为基质可大大降低成本,300mg/kg的NAA处理能显著提高百合小鳞茎发生的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鳞片扦插 鳞茎 鳞片扦插 东方百合 繁殖研究 NAA处理 小鳞茎 系统研究 扦插繁殖 冷藏处理 黑暗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石竹茎尖试管苗继代培养玻璃化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黄宇翔 李章汀 张晓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81-83,171,共4页
香石竹红色品种茎尖试管苗继代培养玻璃化现象是香石竹脱毒试管苗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采用改善光照,在培养中提高糖和琼脂的浓度,降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对克服香石竹茎尖试管苗继代培养玻璃化有明显效果,但对一些红色系品种效果并不理... 香石竹红色品种茎尖试管苗继代培养玻璃化现象是香石竹脱毒试管苗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采用改善光照,在培养中提高糖和琼脂的浓度,降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对克服香石竹茎尖试管苗继代培养玻璃化有明显效果,但对一些红色系品种效果并不理想,继代培养玻璃苗率仍达6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代培养 香石竹 茎尖 玻璃化现象 脱毒试管苗 红色品种 玻璃苗 高糖 效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芝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黄大斌 杨菁 +1 位作者 黄进华 翁景华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2期24-28,共5页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樟芝 (Antrodiacinnanonea)的菌丝体、子实体及孢子形态 ,初步研究了樟芝的生物学特性。发现樟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 8℃ ,木屑培养基的最适含水量为58.5% ,最适碳源为 2 %葡萄糖 ,最适氮源为 0 .2
关键词 樟芝 菌丝 子实体 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一年二季结果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范丽华 郑铭西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期233-235,共3页
葡萄是果树中花芽较易形成的树种之一,利用这一特性进行二次结果并在生产上运用,已成为葡萄业主进行调节产期供应,提高种植效益的一种手段。南方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强,降温晚,采用全部落叶修剪,破眠催芽,保根保叶,达到葡萄一年二季结果... 葡萄是果树中花芽较易形成的树种之一,利用这一特性进行二次结果并在生产上运用,已成为葡萄业主进行调节产期供应,提高种植效益的一种手段。南方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强,降温晚,采用全部落叶修剪,破眠催芽,保根保叶,达到葡萄一年二季结果即夏果与秋果。同时测定各处理间浆果大小,糖份含量,及结果枝条氮素与醣类的累积消耗、生长情形,以探讨葡萄不同产期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的生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业 栽培技术 产期 结果枝 二次结果 保叶 催芽 供应 业主 种植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园区规划初探 被引量:11
19
作者 潘宏 林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449-451,462,共4页
论述了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必然性和意义。分析了中国观光农业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得应对策略。提出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框架,期望能为今后的观光农业及园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分析参考。
关键词 观光农业 发展历史 中国 园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培育种研究及新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银全 沈汉清 柯日方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6-10,共5页
结合作者多年水稻花培育种的实践,论述该育种特点、程序、培养条件及其效率比较。认为花培育种既继承杂交、诱变育种等经验,又吸收了细胞生物学、胚胎学、遗传学等生物科学的新成就。是产生“纯系”的捷径,能控制杂种分离,克服杂交... 结合作者多年水稻花培育种的实践,论述该育种特点、程序、培养条件及其效率比较。认为花培育种既继承杂交、诱变育种等经验,又吸收了细胞生物学、胚胎学、遗传学等生物科学的新成就。是产生“纯系”的捷径,能控制杂种分离,克服杂交育种选择效率低、时间长、品种易退化等问题,是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愈伤组织 花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