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闽西苏区少年儿童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林子波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85-88,共4页
-
文摘
1928年上半年,闽西各地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先后举行了农民武装暴动,极大地震撼了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基础.翌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闽西出现了'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动人景象.闽西苏区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而人民群众的发动。
-
关键词
武装暴动
政治教育
“八七”会议
反动统治
共青团组织
人民群众
分田
革命运动
扩大红军
汀州市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香港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及特色
- 2
-
-
作者
曾盛聪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港台思想道德研究室
-
出处
《师资培训研究》
1998年第1期51-54,共4页
-
文摘
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不仅创造出从落后小渔村发展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经济奇迹,而且在教育方面,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培育大批优秀人才,也同样令世人瞩目。香港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50年来的飞速发展,已形成一个适应香港社会经济需要,门类齐全、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在体系中居核心地位的师范教育。
-
关键词
师范教育
香港教育
香港社会
大学教育学院
教师进修
中小学教师
职业技术教育
优秀人才
基础教育
教育发展历程
-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西方地方政府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晋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24-27,共4页
-
文摘
西方地方政府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陈晋一、地方政府的协调和组织作用在发展高技术产业过程中,不能忽视地方政府的协调与组织作用。虽然中央政府利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可以发展那些耗资巨大的高技术成果,但由于中央政府担负着国家政治管理的多重使命,在高技术...
-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企业
美国地方政府
产业结构
新科技革命
州政府
加利福尼亚
马萨诸塞州
高技术产业发展
高技术项目
-
分类号
F113.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科技进步·无形损耗·折旧政策
- 4
-
-
作者
陈云贤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6年第10期35-36,共2页
-
文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劳动手段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984年,美国政府为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编制了约8000万美元的预算。日本政府对发展诸如机器人和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自动化非常专心一意,其私营企业在这方面的经费支出比重比其他国家为多,现日本投入使用的工业机器人约为15万台,到1990年将超过目前的3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已把大笔金额拨给半自主的研究机构和进行与生产有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集团。瑞典、挪威、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等国家也开始把资金用于程序编制自动化上,以邦助经济增长。劳动手段向自动化。
-
关键词
无形损耗
企业固定资产
科技进步
自动化技术
智能化
劳动手段
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工业机器人
-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基督教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初探
- 5
-
-
作者
王岗峰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12期61-63,共3页
-
-
关键词
基督教
伊斯兰教
适应社会
宗教信徒
世俗政权
天主教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进步
封建化
-
分类号
D63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试探中共在创立时期接近、利用吴佩孚的政策
- 6
-
-
作者
黄国雄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3-38,共6页
-
文摘
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此项纲领所提出的“打倒军阀”的革命口号,当时主要是指旧军阀(即北洋军阀)。但创立期间的中共并非把当时所有北洋军阀派系都视为毫无区别的铁板一块,而是对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迎合革命潮流、表现出某些爱国、民主言行的军阀,在政策上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中共二大就称吴佩孚“是一个较进步的军阀”。①在1922年下半年曾对其实行过接近和利用的政策。本文主要就这一政策产生的原因、对实际运动的影响以及中共对军阀吴佩孚的认识等方面进行探讨。
-
关键词
吴佩孚
创立时期
中国近代历史
反帝反封建
革命纲领
张作霖
北京政府
劳动立法运动
中共领导人
中共二大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劳动力演变的系统考察
- 7
-
-
作者
郑宝强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22-27,共6页
-
文摘
在研究生产力经济学的著作文章中,大家对生产力整体以及物的要素的发展规律作了比较多的研究,但把劳动力作为独立的要素进行详细的考察,似乎还显不足。然而,对劳动力这个要素作深入的探讨,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生产力整体以及物的要素的发展规律,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图从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角度,对劳动力的演变作一番考察。
-
关键词
劳动力质量
生产工具
体力劳动者
生产力发展
发展规律
社会分工
劳动技能
生产力经济学
系统效应
生产过程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开展横向经济联系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8
-
-
作者
骆焉名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6年第9期16-18,共3页
-
文摘
横向经济联系,所以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从理论上来考察,最根本的是它适应了生产力的本性及其运动规律的要求。首先,横向经济联系,使已经形成的生产力,能保持其整体性和运动性的要求,保证生产力的作用得到持续发挥。一个社会已有的生产力,是发展生产的现实出发点和基础。而要使已有的生产力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只有按照生产力本身的属性、特征来行动,才能实现。生产力具有多方面的属性。整体性和运动性是它的两个基本属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必须按照技术和经济要求的比例结合成整体或系统,才能成为现实的。
-
关键词
横向经济联系
运动规律
横向经济联合
协作发展
机器设备
横向运动
发展社会
新建工厂
企业群体
合营企业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社会中介结构的理论假说及对两大体系经济运行的评价
- 9
-
-
作者
余政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探索(浙江)》
1986年第1期35-38,共4页
-
文摘
我们研究世界经济两大体系的经济运行,首先面临的问题是: 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自确立以来到七十年代初,连续经历了三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什么紧接着又出现了“滞胀”局面?今后的趋势将会如何呢? 为什么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内各国都要实行经济改革?改革的实质何在呢? 二次大战后出现了几个分裂状态的国家,一部分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
关键词
社会中介结构
理论假说
两大体系
经济运行
从动轮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有机体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主动轮
上层建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谈教书育人
- 10
-
-
作者
许奇星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8,共3页
-
文摘
首先,从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来讲,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是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有力工具。我们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担负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因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必须使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问题。因此。
-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经济基础
思想品德
社会上层建筑
思想政治工作
现代科学文化
教育性质
政工干部
教育对象
政治方向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教育质量今胜昔
- 11
-
-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七三级工农兵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1期37-39,共3页
-
文摘
当前,教育战线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形势一片大好。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面对着教育战线上生机盎然的革命景象,我们为之振奋,感到由衷的喜悦。
-
关键词
教育质量
革命路线
教育战线
新生事物
教育革命
毛主席
-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偶然性分类新探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苏振芳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6年第5期42-46,共5页
-
文摘
偶然性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崭新的哲学范畴,作为认识之网上的纽结,它在人们的认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深入而又具体地研究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相互关系,就必然对偶然性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偶然性可以分为十四种类型.从事物自身性质来看,偶然性可分为有利性偶然与有害性偶然.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其自身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事物的发展趋势正是通过无数的偶然现象表现出来的。
-
关键词
历史偶然性
偶然因素
必然性
偶然世界
发展趋势
必然趋势
偶然现象
事物自身
发展过程
分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严复的科学方法论思想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张铃枣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45-51,71,共8页
-
文摘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思想家。在同代人中,他的伟大之处是:超越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和改良派的“托古改制”,大胆地引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成果,从哲学认识论、方法论高度阐述了只有建立近代科学、理性的认识方法,才是国家富强、学术昌盛的根本出路。所以。
-
关键词
严复
科学方法论思想
认识方法
西方资产阶级
思想成果
近代科学
哲学认识论
托古改制
科学归纳法
近代自然科学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机制转变过程中的企业行为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黄家骅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6年第2期18-20,共3页
-
文摘
1984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过程出现了宏观失控,基建投资膨胀,消费基金增长过快,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以致物价上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同志提出加强宏观控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社会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良性运转的主张。这些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但对机制转变时期经济对策的思考不能仅停留在这里。在扳动宏观杠杆之前,还必须辨识微观运行的机理,以便找出经济生活发生紊乱的直接原因。
-
关键词
企业行为
投资膨胀
宏观控制
良性运转
宏观失控
经济运行过程
转变时期
机制转变
社会总需求
对企业投资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第七讲 信息的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陈明森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6年第7期63-65,共3页
-
文摘
经济信息处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信息的经济价值,提高信息应用的经济效益。研究信息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一、信息的经济价值的本质和运动规律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价值系指信息的经济效用,为了和信息商品价值区分开来,一般称为信息经济价值,它是经济信息所具有的能够应用于经济活动、促进经济效益捉高的一种内在属性。衡量信息有无经济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信息应用于生产过程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高低。
-
关键词
信息载体
经济效用
物质磨损
运动规律
生产过程
内在属性
应用速度
劳动者文化
生产要素投入
经济增长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
- 16
-
-
作者
何贻纶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22,共4页
-
文摘
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何贻纶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5页)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处于即将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关头。如何把握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有利时机,提高我国发展...
-
关键词
科技革命
当代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科技进步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劳动者
当代科技革命
产业结构升级
直接生产力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我国传统体制积累模式和机制及其在变革中的转化
- 17
-
-
作者
林善浪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9-15,共7页
-
文摘
一、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积累模式和机制(一)传统体制下积累模式及其运行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主导地位。1978年,居民户部门最终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53.3%,政府部门占33.7%。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居民户部门最终收入份额在50%左右意味着很低水平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以财政为主导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形成相应的积累结构,表现为:1.储蓄和投资结构:以财政为中心。
-
关键词
积累模式
政府部门
投资结构
总储蓄
中央政府
总投资
地方政府
企业
金融机构
储蓄结构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能充分发挥“合作力”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
- 18
-
-
作者
林国光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4-18,共5页
-
文摘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洪流中,“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被迅速扬弃,新型合作经济在农村中迅速崛起,从而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模式的转换。这种变革和转换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矛盾。变革和转换,就是要在解决这一矛盾的基础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进而发展农村生产力。那么,为什么新型合作经济能促进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呢?这还得从合作生产所包含的“合作力”谈起。
-
关键词
合作力
物化劳动
劳动合作
经济模式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劳动者
迅速崛起
经济体制变革
生产资料
经济迅速发展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乡镇企业创新行为初探
- 19
-
-
作者
方加春
李郁芬
-
机构
中央党校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7年第9期22-24,共3页
-
文摘
一、严重的挑战与选择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宏观经济大背景的变化,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果说,前些年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城市工业企业自主权没有落实、缺少动力活力这一外部条件,那么,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国营大中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等优势逐渐得以发挥。乡镇企业“钻空子战略”已难以奏效。在与国营、集体大中型企业的正面竞争中,乡镇企业在技术、管理、规模效益上的劣势突出。同时,市场条件的变化使乡镇企业的生存条件日趋艰难。从原材料供应方面看,近年来,原材料、燃料、能源价格猛涨,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1985年,江苏乡镇企业电价每度高达0.32——0.48元,比平价电费高出3——5倍。
-
关键词
大中企业
企业自主权
企业经营管理者
规模效益
能源价格
原材料供应
固定资产折旧率
企业留利
城市工业
横向经济联合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 20
-
-
作者
苏振芳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7期47-48,共2页
-
文摘
为适应改革和开放的新形势,我国已提出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首先建立起社会保障雏形'这一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国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借鉴苏联等国的经验,先后建立了城镇、乡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这种保障制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的,难免会存在着各种弊端,其具体表现在,阻碍劳动力的流动,不利于市场的开发与深化,不适应我国人口老化的趋势。
-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特色
人口老化
经济体制改革
特定历史条件
保障职能
社会保障事业
生活水准
社会福利事业
保障意识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