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医学人才的培养
1
作者 林菁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4期40-41,共2页
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学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简单的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药物和药理学的研究手段不断进步,相关知识更加丰富、深入和全面。因此,对药理学实验教学而言,其教学目的、形式、内容... 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学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简单的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药物和药理学的研究手段不断进步,相关知识更加丰富、深入和全面。因此,对药理学实验教学而言,其教学目的、形式、内容和要求均有必要加以改进,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教学目的 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福建汉族人群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翠鸿 王长连 +3 位作者 黄品芳 刘亦伟 柯蒙 俞昌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族人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194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为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对药物代谢影响提供遗传背景资料。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了166名福建汉族正常人的COMT基因194...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族人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194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为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对药物代谢影响提供遗传背景资料。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了166名福建汉族正常人的COMT基因1947位点多态性,并比较了不同人群之间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福建汉族人COMT1947位点基因型(GG,GA和AA)分布频率分别是58.4%,36.7%,4.8%。COMT1947位点等位基因频率G和A分别是77%和23%。福建汉族人COMT194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同肯尼亚人、日本人、台湾地区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美国、英国、芬兰和东南亚人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福建汉族人COMT的GG纯合型显著高于美国、英国、芬兰和东南亚人群;而AA纯合型显著低于美国、英国、芬兰和东南亚人群。结论:福建汉族人COMT194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同于某些地区的人群,具有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汉族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谢捷明 俞昌喜 +4 位作者 陈明晃 许盈 赵蓉 吴国华 周琳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测定南瓜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形态学、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南瓜蛋白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 目的测定南瓜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形态学、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南瓜蛋白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阻止B16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从而停滞于G1期;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生长缓慢,平铺不重叠,甚至形成网状结构,胞质内细胞器丰富,黑色素小体明显增多;黑色素含量增加。结论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蛋白 黑色素瘤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与褪黑素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余涓 周宇 +1 位作者 郑祥 陈崇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740-743,共4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神经细胞凋亡与褪黑素(MT)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注24h模型,再灌注0、1、2、6hi.p.MT。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神经细胞凋亡与褪黑素(MT)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注24h模型,再灌注0、1、2、6hi.p.MT。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无机磷酸法测定脑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测定脑组织ATP含量。结果:MT10、20mg/kg均可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MT20mg/kg可显著降低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IP)神经细胞凋亡、增高Bcl-2/Bax比值,显著抑制损伤侧脑组织CaN活性,升高脑组织ATP含量。结论:MT抑制CIRI后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使脑梗死体积减小,其机制与上调Bcl-2/Bax比值、抑制CaN活性升高、增加ATP保有量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褪黑素 凋亡 BCL-2/BAX 钙调神经磷酸酶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甲基十四烷酸对H_2O_2诱导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余涓 胡桂芳 翁绳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13-甲基十四烷酸(13-MTD)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SY5Y神经细胞H2O2损伤模型。光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O/EB双重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线... 目的:探讨13-甲基十四烷酸(13-MTD)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SY5Y神经细胞H2O2损伤模型。光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O/EB双重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线粒体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2O2损伤模型组细胞出现明显病理改变,细胞存活率、线粒体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13-MTD10、20、40μg/mL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13-MTD5、10、20μg/mL可显著下调细胞凋亡率(P<0.01);13-MTD5、10、20、40μg/mL可显著提高细胞MTT代谢率(P<0.01);且存在一定量效差异(P<0.05,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13-MTD对H2O2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甲基十四烷酸 过氧化氢 SH-SY5Y 细胞存活率 线粒体活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MTD对氧反常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余涓 胡桂芳 翁绳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研究13-甲基十四烷酸(13-methyltetradecanoic acid,13-MTD)对SH-SY5Y神经细胞氧反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建立SH-SY5Y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糖(OGD/R)模型,光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O/EB双重染色法观察... 目的:研究13-甲基十四烷酸(13-methyltetradecanoic acid,13-MTD)对SH-SY5Y神经细胞氧反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建立SH-SY5Y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糖(OGD/R)模型,光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O/EB双重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线粒体活性,Rhodamine-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OGD/R模型组SH-SY5Y细胞出现明显病理损伤,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线粒体活性、细胞存活率、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下降(P<0.01);不同剂量的13-MTD可显著改善以上变化(P<0.01),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13-MTD对OGD/R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MTD SH-SY5Y 糖氧剥夺/再复糖氧 细胞存活率 凋亡 线粒体活性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HL-60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志红 林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 6 0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长曲线测定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对HL 6 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细胞分化根据细胞形态、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能力、细胞表面标记的改变来决定 ;细胞...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 6 0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长曲线测定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对HL 6 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细胞分化根据细胞形态、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能力、细胞表面标记的改变来决定 ;细胞周期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 HL 6 0细胞经小檗碱处理后生长明显受抑 ,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选择 1、2、4、8mg·L-1小檗碱作用于HL 6 0细胞 ,动态观察发现 ,HL 6 0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细胞核变小 ,核浆比减少 ;NBT还原能力增强 ;CD11b表达升高。细胞周期分析发现 ,小檗碱处理后细胞阻滞于G0 /G1期 ,S期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盐酸小檗碱可抑制HL 6 0细胞的增殖 ,并诱导HL 6 0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HL-60细胞 生长抑制 分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邓守恒 孙各琴 +2 位作者 朱名安 周有利 陈崇宏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硒化壳聚糖在成纤维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1/12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完成。选取体外培养的第6代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药物组浓度为25,50,100,200和400mg/L,分别加入由培养基稀释成的同等体... 目的:观察硒化壳聚糖在成纤维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1/12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完成。选取体外培养的第6代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药物组浓度为25,50,100,200和400mg/L,分别加入由培养基稀释成的同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硒化壳聚糖,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5×108L-1接种于24孔板,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硒化壳聚糖继续培养48h,收集细胞用于电镜观察;5×106L-1接种于96孔板,培养48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硒化壳聚糖,继续培养24h,分别加入3H-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或3H-脯氨酸再作用24h,液闪计数仪测定每分钟计数值来反映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情况。结果: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核浆增大,核仁变大,变多,扩张的内质网增多,细胞表面突起增加,线粒体更为丰富,更易见到聚集成团的糖原。②对DNA影响:400mg/L组3H-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掺入量高于对照组犤(18658±356.42,10564±356.47)min-1,P<0.01犦;③对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100mg/L组3H-脯氨酸掺入量高于对照组犤(2867±224.09,1762±186.22)min-1,P<0.01犦。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硒化壳聚糖可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及胶原合成,促进创面愈合。具有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胶原 细胞学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LO通路活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余涓 吴艳云 翁绳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3,共7页
为了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改变,观察5-脂氧酶(5-LO)、白三烯(LTs)、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5-LO通路活化参与BBB破坏的可能机制,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制备大... 为了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改变,观察5-脂氧酶(5-LO)、白三烯(LTs)、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5-LO通路活化参与BBB破坏的可能机制,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注24h模型。伊文氏蓝示踪剂检测BBB的通透性;RT-PCR检测损伤侧脑组织5-LO mRNA、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R1)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LTB4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损伤侧脑组织5-LO、NF-κB、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大鼠BBB的通透性明显增高,5-LO mRNA、CysLTR1 mRNA的表达以及血清LTB4的含量均增高;5-LO、NF-κB、MMP-9蛋白在脑组织内的表达亦显著增多。本研究结果提示,CIRI后5-LO通路活化可经CysLTR1、LTB4、NF-κB、MMP-9介导BBB破坏,继而引发级联反应,加重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5-脂氧酶 白三烯 核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棱丝瓜蛋白-1对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捷明 陈明晃 +3 位作者 许盈 赵蓉 许建华 俞昌喜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测定八棱丝瓜蛋白-1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 法测定八棱丝瓜蛋白-1 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形态、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八棱丝瓜蛋白-1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八棱丝瓜蛋白-1 对B... 目的:测定八棱丝瓜蛋白-1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 法测定八棱丝瓜蛋白-1 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形态、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八棱丝瓜蛋白-1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八棱丝瓜蛋白-1 对B16 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LF-1对B16细胞作用48和72 h的IC50分别为33.29和10.28 g/L,并阻止B16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从而停滞于G1期;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生长缓慢,平铺不重叠,甚至形成网状结构,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可见较多不同成熟期(Ⅰ~Ⅳ期)的黑色素小体;黑色素含量显著增加,2.5、5、10和20 mg/L浓度的LF-1处理组的黑色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4.4、5.9和7.8倍.结论:八棱丝瓜蛋白-1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质类 黑色素瘤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小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及中枢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迪 陈崇宏 余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AST)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效应的影响及其与中枢NO水平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吗啡CPP模型,观察AST对CPP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O水平。结果吗啡(6mg/kg,sc)可诱导小鼠...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AST)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效应的影响及其与中枢NO水平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吗啡CPP模型,观察AST对CPP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O水平。结果吗啡(6mg/kg,sc)可诱导小鼠对伴药箱产生显著的CPP,小鼠脑组织NO水平亦显著升高(P<0.01);训练阶段于每次给予吗啡前30min给予AST(40~160mg/kg)可拮抗小鼠对吗啡的CPP效应(P<0.05、0.01、0.001),且AST(80~160mg/kg)能降低脑内NO水平(P<0.01);仅在测试前30min一次给予AST(160mg/kg)可抑制小鼠已形成的CPP(P<0.01),并降低脑内NO水平(P<0.01)。结论AST可抑制吗啡诱导的小鼠CPP效应的形成和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中枢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吗啡依赖 条件性位置偏爱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人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活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翠鸿 王长连 +3 位作者 黄品芳 刘亦伟 柯蒙 俞昌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人体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方法:以S-腺苷-L-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3,4-二羟基苯甲酸(DBA)为酶反应底物,COMT催化DBA生成4-羟基-3-甲氧苯甲酸(4-OH-3-MBA),高氯酸沉淀蛋白后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人体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方法:以S-腺苷-L-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3,4-二羟基苯甲酸(DBA)为酶反应底物,COMT催化DBA生成4-羟基-3-甲氧苯甲酸(4-OH-3-MBA),高氯酸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电化学检测4-OH-3-MBA;以每毫克蛋白每分钟生成的4-OH-3-MBA的pmol数表示COMT活性。色谱柱为Nova-pak C18(3.9mm×150mm,4.0μm);流动相为0.1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内含EDTA0.15mmol·L-1)-甲醇(85∶15),pH3.2,流速0.8mL·min-1,柱温25℃;工作电位+900mV。结果:4-OH-3-MBA在0.2~6μmol·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n=6),4-OH-3-MBA最低检测浓度为0.02μmol·L-1(S/N≥3);4-OH-3-MBA0.2,2,6μmol·L-1浓度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在1.09%~7.71%之间,回收率在96.0%~100.3%之间。结论:本法准确、灵敏、简便,适于红细胞COMT活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吗啡戒断小鼠下丘脑弓状核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义明 许盈 俞昌喜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5-769,共5页
本文在观察腹腔注射褪黑素(melatonin,MEL)拮抗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的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其对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下丘脑弓状核(hypothala... 本文在观察腹腔注射褪黑素(melatonin,MEL)拮抗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的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其对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下丘脑弓状核(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Arc)中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EL(80 mg/Kg体重)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小鼠戒断反应(P<0.05)的同时,可显著增加其中脑PAG中β-EP含量(p<0.05),减弱Arc中β-EP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P<0.05)。上述结果提示,MEL可提高吗啡戒断小鼠中脑PAG中β-EP含量,降低Arc中β-E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吗啡依赖 戒断反应 下丘脑弓状核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十三基二乙胺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瑞幸 黄循铷 +2 位作者 吴枝娟 林菁 方秋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探讨异十三基二乙胺(D-108)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台盼蓝排染法、MTT法检测D-108对多种体外培养肿瘤细胞、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及Beagle犬骨髓基质干细胞(MSC)的细胞毒作用;Bliss法观察小鼠灌胃(i.g.)D-108... 目的:探讨异十三基二乙胺(D-108)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台盼蓝排染法、MTT法检测D-108对多种体外培养肿瘤细胞、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及Beagle犬骨髓基质干细胞(MSC)的细胞毒作用;Bliss法观察小鼠灌胃(i.g.)D-108急性毒性实验;在可耐受剂量下观察D-108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U14的抑制率。Giemsa染色法观察在D-108影响下,HL60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D-108对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IC50:0.22~2.19mg·L^-1)强于HGF及MSC(IC50分别为5.55、3.57mg·L^-1)。LD50为36.49mg·kg^-1(i.g.)。D-108有效抑制U14在小鼠体内的生长,100mg·kg^-1·d^-1i.g.瘤质量抑制率为45.27%。HL60细胞经D-108处理后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D-108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且毒性较小,并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异十三基二乙胺 肿瘤细胞 肿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cAMP、cGMP在硒化壳聚糖诱导的NB_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守恒 孙各琴 陈崇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研究硒化壳聚糖对NB4细胞第二信使的影响,探讨其抑制NB4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放免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内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硒化壳聚糖作用24h,NB4细胞内钙离子和cAMP含量... 目的研究硒化壳聚糖对NB4细胞第二信使的影响,探讨其抑制NB4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放免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内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硒化壳聚糖作用24h,NB4细胞内钙离子和cAMP含量明显升高,cGMP含量明显降低,cAMP/cGMP比值增大。结论硒化壳聚糖可通过升高细胞钙离子和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增大cAMP/cGMP比值来抑制NB4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环AMP 环CMP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Ⅻ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国土 张明芳 许云禄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了解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 - (CTX- )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应用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RB)法观察不同浓度 CTX- 对人肝癌 Bel74 0 4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 HL - 6 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CTX- 0 .4 ,0 .2 ,0 .1mg/ kg腹... 目的 了解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 - (CTX- )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应用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RB)法观察不同浓度 CTX- 对人肝癌 Bel74 0 4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 HL - 6 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CTX- 0 .4 ,0 .2 ,0 .1mg/ kg腹腔注射对 U 14荷瘤小鼠瘤块质量的影响并计算抑瘤率 ;CTX- 0 .4和 0 .2 m g/kg静脉注射对艾氏腹水癌 (EAC)小鼠腹水形成的影响并计算腹水减少率。 结果  CTX- 可明显抑制人肝癌Bel74 0 4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 HL - 6 0细胞的生长 ,其 IC50 分别为 (1.12± 0 .13)和 (1.6 1± 0 .18)μg/ m L。 CTX- 0 .4 ,0 .2和 0 .1m g/ kg腹腔注射× 10 d,对宫颈癌 U14抑瘤率分别为 30 .5 0 % (P<0 .0 1) ,19.0 2 % (P<0 .0 5 )和12 .0 8% (P>0 .0 5 ) ;CTX- 0 .4和 0 .2 mg/ kg静脉注射× 3d对 EAC小鼠腹水形成减少率分别为 2 5 .5 % (P<0 .0 5 )和 14 .5 % (P>0 .0 5 )。 结论 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 - 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细胞毒素类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十三基二乙胺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瑞幸 黄循铷 +2 位作者 吴枝娟 方秋娟 黄自强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异十三基二乙胺(D-108)体外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生长曲线法检测D-108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HL-60细胞促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改变;DNA琼脂糖凝胶... 目的探讨异十三基二乙胺(D-108)体外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生长曲线法检测D-108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HL-60细胞促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凋亡"梯状"DNA;比色法测定caspase-3,8,9酶活性:结果D-108显著抑制HL-60细胞生长,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HL-60细胞经D-108处理后,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出现亚二倍体细胞峰及DNA梯状条带。caspase-3,9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对caspase-8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D-108在体外能有效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细胞凋亡 HL-60细胞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异十三基二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棱丝瓜蛋白2对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捷明 许盈 +5 位作者 陈明晃 许建华 俞昌喜 赵蓉 吴国华 林建忠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测定八棱丝瓜蛋白2(LF-2)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LF-2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形态学、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LF-2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LF-2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 目的测定八棱丝瓜蛋白2(LF-2)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LF-2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形态学、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LF-2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LF-2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使B16细胞停滞于G1期;细胞生长缓慢,平铺不重叠,甚至形成网状结构,呈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黑色素小体明显增多;黑色素含量显著增加。结论LF-2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棱丝瓜蛋白 黑色素瘤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酮对老年雄性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正财 何宏星 +1 位作者 张望平 翁绳美 《实验动物科学》 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生理剂量的睾酮能否改善老年雄性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方法 用6—7月龄雄性SD大鼠给小剂量的四氧嘧啶,72h后筛选空腹血糖高和2h糖耐量异常的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每周两次给丙酸睾酮2mg/kg,35d后测空腹血糖、... 目的 探讨生理剂量的睾酮能否改善老年雄性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方法 用6—7月龄雄性SD大鼠给小剂量的四氧嘧啶,72h后筛选空腹血糖高和2h糖耐量异常的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每周两次给丙酸睾酮2mg/kg,35d后测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量。结果 给药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糖耐量试验在30、60和120min血糖均比对照低;给药组甘油三脂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两组没有区别。结论 睾酮能降低老年雄性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和改善糖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老年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甲基肉豆蔻酸对小鼠的调节血糖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翁绳美 《海峡药学》 2005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13-甲基肉豆蔻酸的调节血糖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小鼠连续5d灌胃给药,对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糖或肾上腺素的高血糖模型的血糖影响试验。提取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在试管内研究药物对CPT-Ⅰ酶活性影响。结果13-M TD能降低小鼠注射葡... 目的探讨13-甲基肉豆蔻酸的调节血糖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小鼠连续5d灌胃给药,对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糖或肾上腺素的高血糖模型的血糖影响试验。提取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在试管内研究药物对CPT-Ⅰ酶活性影响。结果13-M TD能降低小鼠注射葡萄糖及肾上腺素所致的高血糖,并有剂量依赖关系。对骨骼肌线粒体CPT-Ⅰ酶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结论13-M TD对小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骨骼肌线粒体CPT-Ⅰ酶的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 13-甲基肉豆蔻酸 糖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