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雨生红球藻营养细胞的虾青素累积 被引量:31
1
作者 庄惠如 卢海声 +2 位作者 陈必链 陈文列 施巧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80,共5页
接种于缺氮培养基的雨生红球藻。当置于光强为 1 0— 1 2klx ,温度 2 5℃± 1 5℃条件下培养时 ,营养细胞迅速由绿色变成红色。接种 4d时 ,运动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90 % ,细胞内的虾青素含量 (33 0 pg/cell)占最终色素累积量的 (60 ... 接种于缺氮培养基的雨生红球藻。当置于光强为 1 0— 1 2klx ,温度 2 5℃± 1 5℃条件下培养时 ,营养细胞迅速由绿色变成红色。接种 4d时 ,运动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90 % ,细胞内的虾青素含量 (33 0 pg/cell)占最终色素累积量的 (60 0 pg/cell)的 55%。接种 6d时 ,虾青素含量已占最终累积量的 75%。电镜观察显示 ,红色的运动细胞除细胞质的大部分区域充满色素颗粒外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绿色细胞基本一致。实验还表明 ,当接种物置于低光 (0 5—1 0klx)下培养时 ,营养细胞仍有色素沉积 ,但累积缓慢。当只有高光胁迫 (1 0— 1 2klx ,完全培养基培养 )时 ,营养细胞转变成厚壁孢子后 (5d后 ) ,才大量积累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营养细胞 虾青素胁迫条件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生红球藻不同形态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庄惠如 陈文列 +2 位作者 卢海声 钟秀容 陈莲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28-433,共6页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雨生红球藻不同形态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表明 ,游动细胞除具有典型的绿藻门团藻目的特征性结构外 ,细胞壁与原生质体分离形成周质空间 ,细胞具有发达的可进一步发育的网状叶绿体 .不动细胞除了无鞭毛、具厚壁外 ,...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雨生红球藻不同形态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表明 ,游动细胞除具有典型的绿藻门团藻目的特征性结构外 ,细胞壁与原生质体分离形成周质空间 ,细胞具有发达的可进一步发育的网状叶绿体 .不动细胞除了无鞭毛、具厚壁外 ,它与游动细胞的主要不同是 :细胞内的大部分区域被色素沉积物占据 ,叶绿体等细胞器被包裹 ,光合片层紧贴 .早期的不动细胞还具有较大的线粒体 .根据形态及超微结构上的差异 ,对红球藻游动细胞与不动细胞间的生理差异进行了解释 .图 1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游动细胞 不动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龈内阿米巴致病作用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光英 陈金富 +3 位作者 温旺荣 陈文列 林立群4 洪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 研究齿龈内阿米巴 (Entamoeba gingivalis,E.g.)的致病作用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 方法 大鼠经免疫抑制剂处理 1wk,并于切牙颈部结扎钢丝后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于龈缘涂抹 E.g.、共生菌 (symbioticbacteria,s.b.)及生理盐水 ,... 目的 研究齿龈内阿米巴 (Entamoeba gingivalis,E.g.)的致病作用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 方法 大鼠经免疫抑制剂处理 1wk,并于切牙颈部结扎钢丝后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于龈缘涂抹 E.g.、共生菌 (symbioticbacteria,s.b.)及生理盐水 ,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发病情况 ,并查脓液中有无活的病原体。 结果  E.g.组大鼠牙周组织发病率高于 s.b.组和对照组 (P<0 .0 5 ) ,s.b.组大鼠发病率亦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脓液镜检或经培养均查见相应的病原体。 结论 齿龈内阿米巴是一种条件致病病原体 ,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龈内阿米巴 共生菌 致病作用 牙周病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粘附大鼠阴道的超微结构与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文列 陈金富 +3 位作者 钟秀容 唐昌榕 陈晞 林曦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7-289,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阴道毛滴虫与生殖道上皮的关系 ,探讨虫体的致病机制。 方法 应用透射与扫描电镜技术 ,结合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 ,观察在动物模型中虫体对大鼠阴道粘膜的粘附作用。 结果 虫体为PAS阳性 ,成群虫体粘附于阴道的中上段... 目的 研究阴道毛滴虫与生殖道上皮的关系 ,探讨虫体的致病机制。 方法 应用透射与扫描电镜技术 ,结合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 ,观察在动物模型中虫体对大鼠阴道粘膜的粘附作用。 结果 虫体为PAS阳性 ,成群虫体粘附于阴道的中上段表面的富含粘多糖棱柱状上皮细胞 ;虫体组织蛋白酶阳性 ,常见释放水解酶破坏上皮细胞膜 ;虫体肌动蛋白阳性 ,显示微丝束在阿米巴样虫体内呈网络状。虫体可呈阿米巴样穿钻于上皮细胞间 ,其微丝状伪足可伸入上皮细胞微绒毛间包绕蚕食微绒毛 ,其指状伪足可插入上皮细胞间包绕局部。少量虫体附着在阴道下段粘膜褶皱间的角化上皮。 结论 虫体嗜好寄生阴道穹窿等处 ,是因表层上皮细胞内富含粘原颗粒 ,表面有较多微绒毛。虫体在粘附后释放水解酶消化并吞噬上皮细胞 ,可直接损伤生殖道寄生部位的上皮 ,且大量摄取粘多糖 ,影响阴道自洁 ,继而引起组织炎症。虫体的细胞骨架、细胞衣、多形性伪足和溶酶体 ,分别在变形、粘附、包绕、吞噬与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大鼠 阴道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水解酶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龈内阿米巴的超微结构与溶酶体酶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文列 陈金富 +2 位作者 刘光英 钟秀容 林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 研究齿龈内阿米巴的细胞器与功能 ,探讨虫体与宿主细胞的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结合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虫体细胞超微结构 ;将虫体与口腔上皮细胞孵育 ,观察虫体对上皮细胞的粘附。结果 虫体及其伪足呈多形态 ;胞质内细胞器... 目的 研究齿龈内阿米巴的细胞器与功能 ,探讨虫体与宿主细胞的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结合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虫体细胞超微结构 ;将虫体与口腔上皮细胞孵育 ,观察虫体对上皮细胞的粘附。结果 虫体及其伪足呈多形态 ;胞质内细胞器主要为泡状和管状的溶酶体、一些滑面内质网 ,以及丰富的糖原颗粒 ;溶酶体标志酶CMPase显示溶酶体酶丰富 ;可见虫体粘附于上皮细胞表面和小伪足伸入上皮细胞微绒毛间。结论 虫体的溶酶体水解酶消化作用及虫体伪足的机械作用对宿主牙周上皮组织的损伤 ,是虫体的致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龈内阿米巴 超微结构 溶酶酶细胞化学 致病机制 阿米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谢捷明 俞昌喜 +4 位作者 陈明晃 许盈 赵蓉 吴国华 周琳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测定南瓜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形态学、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南瓜蛋白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 目的测定南瓜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形态学、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南瓜蛋白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阻止B16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从而停滞于G1期;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生长缓慢,平铺不重叠,甚至形成网状结构,胞质内细胞器丰富,黑色素小体明显增多;黑色素含量增加。结论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蛋白 黑色素瘤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2+)、Cd^(2+)污染对水稻叶肉细胞伤害的超微观察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逸群 郑金贵 +1 位作者 陈文列 陈莲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9-413,共5页
以不同浓度的Hg2+和Cd2+处理水稻,对其叶肉细胞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Hg2+和Cd2+浓度的提高,叶肉细胞中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受毒害逐渐加重;表现为叶绿体被膜受损,类囊体遭到破坏,细胞核核膜破裂,核仁消失,线粒体被膜结构... 以不同浓度的Hg2+和Cd2+处理水稻,对其叶肉细胞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Hg2+和Cd2+浓度的提高,叶肉细胞中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受毒害逐渐加重;表现为叶绿体被膜受损,类囊体遭到破坏,细胞核核膜破裂,核仁消失,线粒体被膜结构受损,内嵴逐渐解体.结果表明:Hg2+比Cd2+对水稻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作用稍强;Hg2+和Cd2+对细胞器的毒害作用是整体性的;水稻叶肉细胞线粒体是对Hg2+和Cd2+毒害作用较敏感的细胞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肉细胞 水稻 HG^2+ 毒害作用 叶绿体 浓度 Cd^2+处理 观察 线粒体 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粘附与吞噬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文列 陈金富 +2 位作者 钟秀容 林曦 陈莲云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观察阴道毛滴虫对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的粘附与吞噬 ,探讨男性滴虫病的致病机制。 方法 :培养的虫体与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孵育 ,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结果 :虫体呈阿米巴样粘附上皮细胞 ;虫体靠伪足及体表凹陷 ,来包... 目的 :观察阴道毛滴虫对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的粘附与吞噬 ,探讨男性滴虫病的致病机制。 方法 :培养的虫体与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孵育 ,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结果 :虫体呈阿米巴样粘附上皮细胞 ;虫体靠伪足及体表凹陷 ,来包绕、蚕食上皮细胞局部。 结论 :阴道毛滴虫对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具有粘附性与吞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泌尿生殖道 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男性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内生固氮细菌的分离及鹑鸡肠球菌在水稻根中的分布 被引量:9
9
作者 王逸群 郑金贵 +1 位作者 陈文列 钟秀容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6-302,共7页
从福建省推广的谷杆两用水稻201中分离出内生细菌12株,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gallinarum)、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 从福建省推广的谷杆两用水稻201中分离出内生细菌12株,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gallinarum)、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脂肪杆菌(Pimelobacter)和节杆菌(Arthrobacter)。选择固氮酶活性较大的3个菌株,对其抗性、革蓝氏染色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三亲交配法将标记基因nifH-lacZ导入到鹑鸡肠球菌中,用该固氮细菌回接水稻,对感染鹑鸡肠球菌的水稻根进行β-半乳糖苷酶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固氮细菌鹑鸡肠球菌在水稻根表皮细胞、内皮层细胞、维管组织细胞和细胞间隙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内生固氮细菌 分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冷冻蚀刻技术在肌营养不良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秀容 陈文列 +3 位作者 陈莲云 王柠 吴翊饮 慕容慎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电镜冷冻蚀刻技术在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 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电镜观察DMD 及正常对照的骨骼肌和红细胞的冷冻蚀刻样品。结果:DMD 患者红细胞与肌细胞一样,其细胞膜中的蛋白颗粒显著减少。... 目的:探讨电镜冷冻蚀刻技术在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 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电镜观察DMD 及正常对照的骨骼肌和红细胞的冷冻蚀刻样品。结果:DMD 患者红细胞与肌细胞一样,其细胞膜中的蛋白颗粒显著减少。结论:①冷冻蚀刻技术有助于DMD 的诊断,其细胞膜存在缺陷;②可取红细胞代替肌组织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冷冻蚀刻 肌营养不良 骨骼肌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松果体血脑屏障的电镜细胞化学实验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钟秀容 吴翊钦 +2 位作者 陈文列 林曦 赵小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 :观察SD大鼠松果体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方法 :采用硝酸镧示踪电镜细胞化学结合常规电镜技术观察SD大鼠松果体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结果 :(1 )松果体毛细血管为有孔型 ,未见紧密连接 ,内皮细胞外围有周细胞 ,并存在较宽的、疏松的... 目的 :观察SD大鼠松果体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方法 :采用硝酸镧示踪电镜细胞化学结合常规电镜技术观察SD大鼠松果体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结果 :(1 )松果体毛细血管为有孔型 ,未见紧密连接 ,内皮细胞外围有周细胞 ,并存在较宽的、疏松的絮状基膜样物质 ,其中散在分布松果体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突起。 (2 )硝酸镧颗粒广泛分布在毛细血管腔内及其周围基膜样物质中 ,血管周隙处也有颗粒分布 ,而内皮细胞、周细胞及其突起内未见颗粒分布。结论 :SD大鼠松果体缺乏血脑屏障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血脑屏障 示踪 大鼠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细胞化学 实验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补血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汪宝军 王和鸣 +1 位作者 王竹凤 吴翊钦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 :观察理气补血汤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用钳夹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 ,SD大鼠 6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再依观察时间的不同 ,两组再分为 2、4、6周三个时间组 ,每日分别给予理气补血汤水煎剂和生理... 目的 :观察理气补血汤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用钳夹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 ,SD大鼠 6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再依观察时间的不同 ,两组再分为 2、4、6周三个时间组 ,每日分别给予理气补血汤水煎剂和生理盐水灌胃。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实验组大鼠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恢复率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组织形态学观察 :有髓神经轴突计数、再生轴突直径、髓鞘厚度的恢复率 ,实验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实验组再生轴突中细胞器丰富 ,髓鞘结构成熟 ,神经再生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理气补血汤可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早期的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补血汤 周围神经损伤 修复 神经再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合并糖皮质激素方法治疗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13
作者 江德文 高丽贞 +3 位作者 周琳瑛 傅槟槟 陈晴 李桂芬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69-371,F002,共4页
目的 观察应用改良的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型 (MCGN )的效果。 方法  2 3例 MCGN 患者 ,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 (T )每天 2 mg/ kg,2周后改 1mg/ kg 2周 ,交替进行 ;强的松正规标... 目的 观察应用改良的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型 (MCGN )的效果。 方法  2 3例 MCGN 患者 ,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 (T )每天 2 mg/ kg,2周后改 1mg/ kg 2周 ,交替进行 ;强的松正规标准疗法每天 1mg/ kg,治疗 6周。观察治疗前后蛋白尿、血尿和血浆白蛋白变化以及副反应。 8例进行重复肾脏病理研究。 结果  2 3例 MCGN 患者经 6周治疗后蛋白尿、血尿均明显减少 ,血浆胆固醇下降 ,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 ,内生肌酐清除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无显著变化。 8例患者治疗后重复肾穿 ,见肾小球内皮下沉积物、增殖的系膜细胞和炎症细胞均明显减少 ,狭窄、闭塞的毛细血管再通。 结论 改良双倍剂量 T 合并糖皮质激素 6周治疗 MCGN 方法具有良好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式甙 双倍剂量 强的松 肾小球肾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预处理温度对SD大鼠周围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红 周琳瑛 +3 位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李丽 钟秀容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冷冻预处理温度对周围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以 15 %二甲基亚砜 (DMSO)为低温保护剂 ,采用两步冷冻步骤对 SD大鼠坐骨神经进行 - 4 5 ,- 5 0 ,- 5 5 ,- 6 0 ,- 6 5和 - 70℃冷冻预处理 ,- 196℃液氮保存 1周 ,复... 目的 探讨不同冷冻预处理温度对周围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以 15 %二甲基亚砜 (DMSO)为低温保护剂 ,采用两步冷冻步骤对 SD大鼠坐骨神经进行 - 4 5 ,- 5 0 ,- 5 5 ,- 6 0 ,- 6 5和 - 70℃冷冻预处理 ,- 196℃液氮保存 1周 ,复温后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 5 0℃冷冻预处理和液氮保存的的大鼠坐骨神经 ,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其余各温度组的神经呈髓鞘增厚、疏松 ,脱髓鞘、髓鞘断裂 ,轴索萎缩 ,局部裸露 ,雪旺细胞肿胀、坏死等轻重不同的冷冻损伤表现。 结论 周围神经冷冻预处理温度在 - 5 0~ - 5 5℃之间 ,- 5 0℃是其最佳温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同种 神经移植 低温保存 周围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及药物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瑞华 陈少强 +4 位作者 陈振斌 黄焱 朱学军 张更 余秀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简称糖网病 )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 ,为糖尿病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并早期试用中西药治疗 ,观察疗效。 方法 用链尿佐菌素 (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川芎...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简称糖网病 )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 ,为糖尿病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并早期试用中西药治疗 ,观察疗效。 方法 用链尿佐菌素 (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川芎嗪组、氨胍组及川芎嗪 +氨胍组 (n=12 )。喂养 3个月 ,每月测体重、血糖 ,3个月后处死 ,取视网膜行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川芎嗪和氨胍组血糖检测均降低 ,两药相比 ,后者优于前者 ,两药合用疗效大于单独用药。糖尿病 3个月时大鼠眼底可见小动脉瘤形成 ,无出血、渗出 ,视细胞外节的膜盘排列紊乱 ,纵横交错 ,自成多个螺旋体 ,有的膜盘间隙有大量糖原颗粒沉淀 ,椭圆体内线粒体排列稀疏 ,有的空泡化。早期色素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 ,细胞膜内褶极少 ,内质网扩张 ,但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存在。川芎嗪或氨胍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而川芎嗪 +氨胍组视网膜超微结构基本正常。 结论 大鼠糖尿病早期眼底和视网膜超微结构已有改变。早期用药对防止糖网病病情的进展 ,减轻视功能的损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 川芎嗪 氨胍 超微结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海水养殖鱼类的拟格拉夫涡虫(Pseudograffilla sp.)记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果为 陈文列 +6 位作者 汪彦愔 高如承 钟秀容 陈友铃 姚丽君 魏雪英 张国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6,共5页
采用活体观察、整体标本染色和组织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种涡虫是我国首次发现能寄生海水养殖鱼类,并造成严重危害的新病害.从观察到的形态特征表明,它们应是棒肠类涡虫(Rhabd ocoela),属于德力目(D a lye ll... 采用活体观察、整体标本染色和组织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种涡虫是我国首次发现能寄生海水养殖鱼类,并造成严重危害的新病害.从观察到的形态特征表明,它们应是棒肠类涡虫(Rhabd ocoela),属于德力目(D a lye llio ida),格拉夫科(G raffillidae),拟格拉夫亚科(P seudograffillinae),拟格拉夫属(P seud og raff illa)的一个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格拉夫涡虫 寄生 海水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少强 陈文列 +2 位作者 张更 钟秀容 黄焱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 观察亚低温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了解亚低温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 方法  2 4只 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亚低温缺血再灌注组 ,每组 8只。采用提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后 ,恢... 目的 观察亚低温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了解亚低温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 方法  2 4只 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亚低温缺血再灌注组 ,每组 8只。采用提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后 ,恢复眼压形成血流再灌注。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视网膜的超微结构。 结果 缺血再灌注视网膜损伤主要表现在视细胞和节细胞。视网膜视细胞外节膜盘肿胀 ,排列紊乱 ,部分膜盘脱落 ,椭圆体内部分线粒体肿胀 ,节细胞的胞浆淡而空 ,节细胞水肿明显 ,多数线粒体肿胀、空泡化 ,滑面内质网扩张 ,部分粗面内质网扩张、脱粒 ;少数节细胞胞膜破裂、胞浆流失。亚低温缺血再灌注视网膜的视细胞外节膜盘略见疏松 ,椭圆体内线粒体正常 ;节细胞胞膜完整 ,胞浆内可见肿胀线粒体 ,但肿胀较轻 ,其他细胞器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 亚低温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视网膜病变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 再灌注损伤 亚低温 保护作用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内生固氮细菌的生化特性及其对烟草和玉米的侵染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逸群 钟秀容 《云南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对水稻内生固氮菌N1(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N2(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N3(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的一些生化特性及其对烟草和玉米的侵染进行了研究。采用三亲交配法将标记基因nifH-lacZ、nifHDK-l... 对水稻内生固氮菌N1(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N2(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N3(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的一些生化特性及其对烟草和玉米的侵染进行了研究。采用三亲交配法将标记基因nifH-lacZ、nifHDK-lacZ和gfp分别导入到固氮菌中,用携带标记基因的固氮菌分别接种烟草云烟85和玉米吉甜6号,对感染固氮菌的烟草和玉米材料进行β-半乳糖苷酶组织化学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接菌的烟草和玉米部分根细胞中和细胞间隙都发现了固氮菌,在接菌的玉米茎的维管组织细胞中也发现了固氮菌,推测固氮菌从玉米根开始向上移动。接种固氮菌N3的玉米与对照相比,在鲜重上提高了1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 生化特性 烟草 玉米 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病理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其扬 叶君健 +1 位作者 胡志坚 陈振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突出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超微病理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 2 0例突出椎间盘的纤维环及髓核组织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可根据细胞及胶原纤维超微结构变化来判断 ... 目的 探讨突出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超微病理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 2 0例突出椎间盘的纤维环及髓核组织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可根据细胞及胶原纤维超微结构变化来判断 ;(2 )细胞与胶原纤维退变程度一致 ;(3)破裂型与非破裂型椎间盘组织在退变程度上无明显相关 ;(4 )退变程度与年龄及病程长短明显相关 ,而与症状的严重程度无相关。 结论 电镜下腰椎间盘超微结构改变是判断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透射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剑文 王玮 +2 位作者 康仲涵 张更 周琳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进行细胞超微结构研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测定。 方法 取新生小鼠脑组织 ,通过匀浆、过筛、胶原酶消化、差速粘附等技术对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待细胞铺满瓶底... 目的 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进行细胞超微结构研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测定。 方法 取新生小鼠脑组织 ,通过匀浆、过筛、胶原酶消化、差速粘附等技术对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待细胞铺满瓶底时 ,用 0 .12 5 %胰酶 - 0 .0 2 % EDTA消化 ,离心收集内皮细胞 ,进行传代培养。原代、传代各取 8例 ,吸取培养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试 TPA活性。 结果 经 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证明培养的是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分泌 TPA。 结论 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为体外研究脑血管疾病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TPA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