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团委:坚持“3×3”模式,构建农科特色育人矩阵
1
作者 《福建青年》 2024年第4期16-16,共1页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着力点,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着力点,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开创学院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福建农林大学 学风建设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团委 农科特色 全面贯彻 农学院
原文传递
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朱业宝 陈立喆 +2 位作者 张丹 王金英 江川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9-1125,共7页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 040份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为材料,开展24个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性分析。24个表型性状中,...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 040份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为材料,开展24个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性分析。24个表型性状中,按丁颖栽培稻分类体系分为亚种类型、光温性、水旱性、黏糯性等4个性状类型,质量性状分为芒型、颖尖色、颖色、叶色、叶鞘色、节间色、茎集散、倒伏性、种皮色等9个性状类型,数量性状分为全生育期、株高、有效穗数、剑叶长、剑叶宽、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谷粒长、谷粒宽等11个性状类型。【结果】在栽培稻分类体系中,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以籼稻、晚稻、黏稻为主要类型,没有旱稻类型;在质量性状中,大多数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表现无芒、颖尖秆黄色、颖色秆黄色、叶色浓绿色、叶鞘和节间皆绿色、易倒伏、种皮白色;9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216-1.252,倒伏性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在数量性状中,11个数量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变幅为7.55%-30.89%,其中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10%,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947-2.092,谷粒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小于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福建省9个设区市水稻地方品种的11个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在1.815-2.028,漳州最大、厦门最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全生育期、剑叶长、剑叶宽和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谷粒长和谷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的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地区间遗传多样性也存在差异,这些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与基因发掘中可作为重要基础材料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地方品种 表型 多样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芽孢杆菌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闫伸 王鹏 +7 位作者 陈承亮 廖珠珠 汪立刚 王飞 刘英杰 陈涛 张重义 任天宝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8,共7页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与生物炭配施对烟稻轮作区土壤微生物及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南方烟区烟稻轮作土壤保育、微生物群落调控及提高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设计,设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900kg/hm^(2)生物炭(T1)...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与生物炭配施对烟稻轮作区土壤微生物及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南方烟区烟稻轮作土壤保育、微生物群落调控及提高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设计,设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900kg/hm^(2)生物炭(T1)、常规施肥+30kg/hm^(2)枯草芽孢杆菌(T2)和常规施肥+900kg/hm^(2)生物炭+30kg/hm^(2)枯草芽孢杆菌(T3)共5个处理,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配施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pH值(P<0.05),增幅分别为13.43%、11.33%、13.62%、6.50%、3.70%。施加微生物炭基肥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尤其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对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均有改善,增加了放线菌门、子囊菌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7.72%、3.65%和1.69%,降低了变形菌门、被孢霉门和壶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减少了10.09%、2.09%和0.50%。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总氮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生物炭配施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提高了烤后烟叶总氮、烟碱、钾和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增幅分别为16.30%、27.78%、14.46%和45.25%。生物炭配施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可改善南方烟区长期烟稻轮作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烟叶香气物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生物炭 枯草芽孢杆菌 土壤微生物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水稻地方品种的调查收集与鉴定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江川 朱业宝 +3 位作者 李清华 陈立喆 张海峰 王金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2017-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福建项目组对省内9个地级市74个县(市、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经过系统调查共收集到水稻地方品种资源148份,并进行了表型性状和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调查发现,... 2017-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福建项目组对省内9个地级市74个县(市、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经过系统调查共收集到水稻地方品种资源148份,并进行了表型性状和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调查发现,在福建闽西和闽北地区收集到的水稻资源数量远比闽东南沿海地区多,海拔4~1000 m地区均有收集到水稻地方品种;表型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中籼稻和粳稻数量相当,而粘稻和糯稻数量相当;大多数品种表现为种皮白色、叶鞘绿色、颖尖黄色、颖色黄色,谷粒形状以阔卵形、椭圆形为主;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鉴定评价获得抗稻瘟病资源有下洋粳稻、罗洋粳稻、丹阳糯稻、香春优种、宫占同安本、红米、红壳糯、黑米和红米仔9份。经综合评价筛选出香春优种、红米、红米仔、428、K28和长龙时谷6份优异水稻地方品种。本研究可为福建水稻地方品种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地方品种 收集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素等调控因子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熠 赵永超 +3 位作者 崔丽丽 何伟 蔡秋华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1,共13页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其产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根系作为水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水稻的生长发育、信号感知、激素合成、水分和养分吸收以及产量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水稻根系的形成及生...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其产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根系作为水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水稻的生长发育、信号感知、激素合成、水分和养分吸收以及产量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水稻根系的形成及生长发育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植物激素在调控水稻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植物能够根据环境需求调节其发育、生长和生理状态。本文综述了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概述了与根系生长相关的基因及调控网络,重点阐述了植物激素在水稻根系形成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几种激素之间相互协同对根系的生长调控,并对其他影响根系的小分子物质进行讨论,旨在为水稻根系研究及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更加精细化研究激素信号通路之间复杂的串扰以及和其他信号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结构 植物激素 调控网络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松良 叶玲娟 +2 位作者 雷妤 王灿雄 张荣霞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2年第2期45-49,共5页
在辨识“双一流”大学背景下大学国际化和师资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师资国际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算各指标权重,最终形成“双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位于“观念、意识”目标层的“国... 在辨识“双一流”大学背景下大学国际化和师资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师资国际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算各指标权重,最终形成“双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位于“观念、意识”目标层的“国际化师资理念和建设策略”二级指标对大学师资国际化建设至为重要,其次是位于“能力、行为”目标层的“中外合作办学”和“教师结构国际化”,再次是位于“结果、绩效”目标层的“课程结构国际化”和“师资素养国际化”。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旨在引导“双一流”大学把师资国际化建设作为其国际化的中心内容,把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作为其国际化的核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双一流”建设 国际化办学 师资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草家园—微生物农业综合生产系统的构建
7
作者 包兴胜 刘平山 +6 位作者 王志明 刘欣 车建美 郑雪芳 王阶平 吴仁烨 刘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19-129,共11页
为对菌草微生物农业综合生产系统进行示范与推广,实现菌草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博爱村,通过种植12 hm^(2)巨菌草,建造种植和养殖并用的1.3 hm^(2)智能温室大棚,构建了菌草家园实验基地。将巨菌草原料加工成菌... 为对菌草微生物农业综合生产系统进行示范与推广,实现菌草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博爱村,通过种植12 hm^(2)巨菌草,建造种植和养殖并用的1.3 hm^(2)智能温室大棚,构建了菌草家园实验基地。将巨菌草原料加工成菌草益生菌、青贮发酵饲料、发酵床垫料、番茄栽培基质、灵芝培养基等,引入现代设施农业的核心技术,构建菌草微生物农业综合生产系统。智能温室分为4个区,即工厂化灵芝栽培区(0.021 hm^(2)),水肥菌一体化番茄栽培区(0.27 hm^(2)),微生物水料水产养殖区(0.30 hm^(2)),微生物发酵床畜禽养殖区(0.79 hm^(2))。研制的菌草益生菌含有至少17种功能微生物,包括芽胞杆菌4种(解淀粉芽胞杆菌、贝莱斯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高地芽孢杆菌),乳酸菌7种(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卷曲乳杆菌、鼠乳杆菌、詹氏乳酸杆菌、肠膜状明串珠菌、粪肠球菌),其他细菌4种(沃氏食酸菌、哈特草螺菌、砖红色微杆菌、红串红球菌),真菌2种(白地霉和酿酒酵母),这些益生菌分别用于植物栽培、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在综合生产系统中配备了本课题组研制的水肥菌一体机、微生物水料机、益生菌饮水机,益生菌喷雾机等。研究构建了由菌草技术+微生物技术+现代设施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微生物农业综合生产系统,实现果蔬、水产、畜禽、食用菌的高效优质综合生产,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三产融合经济循环示范点,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家园 微生物农业综合生产系统 现代设施农业 微生物发酵床 水肥菌一体化 发酵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与动态预警
8
作者 江敏 王广伦 +3 位作者 李明璐 苗波 李明煊 石春林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2,共15页
【目的】通过构建水稻高温热害预警系统与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提高水稻高温热害灾损评估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方法】挑选福建省4个代表性水稻品种,在当地水稻易受高温热害的四个关键发育期进行高温控制试验,测定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水稻... 【目的】通过构建水稻高温热害预警系统与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提高水稻高温热害灾损评估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方法】挑选福建省4个代表性水稻品种,在当地水稻易受高温热害的四个关键发育期进行高温控制试验,测定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合水稻发育期模型计算高温热害灾损率,进而构建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结合福建省近5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研发的系统计算水稻高温热害灾损率,划分出各稻区水稻关键发育期的热害风险等级。利用逐日气象数据进行水稻高温热害的单点和区域动态预警模拟,并利用种植样点的区域试验资料和气象产量计算出实际灾损,对模拟预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福建省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闽东南双季稻区的早稻以低风险为主,并且主要出现在早稻开花期,近50年热害发生频率小于30%;闽西北双季稻区的早稻以高风险和次高风险为主,其中开花期热害发生频率为68%~80%,灌浆期为62%~80%。闽西北山地单季稻区中稻发生高温热害低风险区分布最广,其中减数分裂期热害的发生频率小于38%,开花期小于26%。2020年12个代表性品种在福建省水稻高温热害单点动态预警系统中模拟,结果显示,闽东南双季稻区早稻发生重度高温热害的概率较高,灾损率为51.1%~55.4%;闽西北双季稻区早稻则遭遇轻度和中度高温热害,灾损率为12.1%~26.8%;闽西北山地单季稻区中稻发生中度热害概率较高,灾损率为18.2%~29.4%。2020年福建省区域预警模拟结果显示,种植早稻“T78优2155”的两个稻区内,重度热害地区主要集中在安溪、南安、同安、龙海等闽东南县区,灾损率为30.8%~41.6%,闽西北仅有将乐地区为重度热害,灾损率为31.0%;种植中稻“II优3301”的闽西北山地单季稻区内,光泽、政和、明溪、永安等地遭遇中度热害,灾损率为15.1%~21.7%。【结论】闽西北水稻种植区的早稻遭遇热害的风险均较闽东南地区更为严重。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变化上,系统模拟的灾损率与当地实际水稻生产的灾损率以及气象产量变化相契合,预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模拟模型 灾损评估 风险区划 高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背景、特征和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叶玲娟 王松良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第5期101-109,共9页
通识教育之“通”,代表一种“整合”,“识”代表一种“专业”。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和负责任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统合,改革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高校面临培养符合时代需求... 通识教育之“通”,代表一种“整合”,“识”代表一种“专业”。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和负责任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统合,改革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高校面临培养符合时代需求人才的形势,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经验。源于对本科教育的坚守,俄亥俄州立大学在2017—2018年开展了新一轮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本轮改革强化课程目标的“政治属性”和“公共属性”,课程模块统合“个体性”和“社会性”,课程体系达成“统整性”和“多样性”,课程管理强调“科学性”和“参与度”,对当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莲NAC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10
作者 钱政毅 吴绍芳 +4 位作者 曹舒怡 宋雅欣 潘鑫峰 李兆伟 范凯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7,共14页
【目的】从睡莲基因组中鉴定NAC成员,并对其进化历程以及在不同组织和ABA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为睡莲NAC家族的分子进化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睡莲NAC成员调控花器官形态建成和响应逆境胁迫提供候选基因。【方法】利用全基因组方法... 【目的】从睡莲基因组中鉴定NAC成员,并对其进化历程以及在不同组织和ABA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为睡莲NAC家族的分子进化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睡莲NAC成员调控花器官形态建成和响应逆境胁迫提供候选基因。【方法】利用全基因组方法分析睡莲NAC家族成员的保守基序、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基因复制事件、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并使用转录组和RT-qPCR对睡莲NAC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和ABA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从睡莲基因组中筛选出64个NAC成员,可分为15个亚家族。NcNAC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睡莲14条染色体上,大部分成员定位于1、2、9和11号染色体上。睡莲NAC家族的片段复制事件与睡莲NAC家族的扩增紧密联系。NcNAC11、NcNAC43、NcNAC36和NcNAC52在花器官间的表达量较高,推断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睡莲花器官的形态建成。NcNAC成员启动子区含有大量与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其中启动子区含有ABA响应元件最多的NcNAC07、NcNAC08、NcNAC34和NcNAC43能够响应ABA胁迫,表明NcNAC07、NcNAC08、NcNAC34和NcNAC43可能与睡莲的抗逆胁迫有关。【结论】在睡莲中有64个NcNAC成员,可以将其分为15个亚家族,NcNAC11、NcNAC43、NcNAC36和NcNAC52在花器官中的表达量较高,NcNAC07、NcNAC08、NcNAC34和NcNAC43能够响应ABA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 NAC家族 转录因子 分子进化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安溪县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素 被引量:25
11
作者 江文甲 林满红 +4 位作者 翁佩莹 庞孜钦 林文雄 魏道智 苏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3-527,共15页
以福建省安溪县为研究边界,选取了1999—2019年该县及所属乡镇的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7个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物种变量,与其相关性较大的社会经济指标为环境变量,采用典范对应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进行分... 以福建省安溪县为研究边界,选取了1999—2019年该县及所属乡镇的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7个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物种变量,与其相关性较大的社会经济指标为环境变量,采用典范对应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进行分析,以明确安溪县和所属乡镇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安溪县1999—2019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总体上呈“三减四增”态势,并在全局空间分布格局上呈明显的聚焦状态。全县耕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减少36.82%、22.91%和8.18%,而林地、园地(主要是茶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增加了10.37%、56.39%、206.08%和90.14%。就林地面积而言,近10年来安溪县24个乡镇中有1/3的乡镇林地呈下降趋势。其中,祥华、大坪、虎邱、参内、福田和城厢6个乡镇林地面积减少明显。研究表明:在县域水平上,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除了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外,主要受社会经济指标和宏观政策的驱动因素调控。排位最大的前3个因素分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和茶叶产量。在镇域水平上,不同乡镇由于地理条件,特别是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其土地利用策略和发展驱动力也不同,但茶产业发展驱动仍是关键因素。根据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应强化土地利用科学规划与有效整治,方可保证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格局 空间自相关 典范对应分析 关键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PEG引发对福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12
作者 李如焱 邵晓琪 +1 位作者 叶绍飞 季彪俊 《种子科技》 2025年第4期48-50,共3页
为了解PEG处理对福参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福建野生福参为材料,采取0%(CK)、20%、40%、60%这4个体积分数,处理种子1 d和3 d。结果表明,随着PEG溶液体积分数增高,处理时间延长,对福参种子发芽生长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发芽势、发芽率... 为了解PEG处理对福参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福建野生福参为材料,采取0%(CK)、20%、40%、60%这4个体积分数,处理种子1 d和3 d。结果表明,随着PEG溶液体积分数增高,处理时间延长,对福参种子发芽生长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发芽势、发芽率显著下降,根长、芽长缩短;当PEG体积分数为20%、处理时间为1 d时,种子发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参 聚乙二醇PEG 发芽率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温热害模型研究及其在福建省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聃 江敏 +2 位作者 苗波 郭萌 石春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7-320,共14页
【目的】通过研究高温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构建水稻高温热害模型,旨在提高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和灾损评估水平。【方法】选用福建省种植的4个代表性品种,分别于早稻开花期和灌浆期、中稻减数分裂期和开花期,设置不同温度水平T_(1)(35℃... 【目的】通过研究高温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构建水稻高温热害模型,旨在提高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和灾损评估水平。【方法】选用福建省种植的4个代表性品种,分别于早稻开花期和灌浆期、中稻减数分裂期和开花期,设置不同温度水平T_(1)(35℃)、T_(2)(41℃)和高温胁迫持续天数D1(3 d)、D_(2)(7 d),以适宜环境条件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并据此构建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综合模型。根据近20年气象资料,利用模型对福建省四个水稻种植样点的产量进行灾损评估。【结果】早稻在开花期T_(2)D_(2)高温处理时,单株产量降幅最大,为60.8%;两个品种的结实率降幅在T_(2)D_(2)处理下可达60%。灌浆期高温对早稻单株产量影响较小,T_(2)D_(2)处理下为17.8%,两个品种结实率和千粒重降幅最大值分别为11.6%和9.0%。中稻两个品种受减数分裂期高温影响后,在T_(2)D_(2)处理下的单株产量降幅最大可达43.6%,每穗粒数下降为17.4%,结实率所受影响明显大于千粒重,降幅分别为30.8%和9.8%。中稻开花期T_(2)D_(2)高温处理对产量影响最大,单株产量降幅可达42.1%,结实率和千粒重受高温影响后降幅最大分别为37.0%和5.7%。根据项目组研发的水稻发育期模型和本研究结果确定了4个供试品种的遗传参数,构建了水稻关键发育期的高温累积度时和高温处理后灾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分别构建了早稻和中稻的高温热害模型。对4个水稻种植样点进行灾损模拟,发现各地损失率和气象产量的时间变化规律正好相反,且中稻较早稻遭受高温危害更为严重。【结论】早稻开花期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于灌浆期,中稻减数分裂期高温热害的影响比开花期严重。通过本研究确定的4个供试品种的遗传参数在代表性样点对生育期的模拟效果较好。构建的早稻和中稻高温热害模型对四个代表性样点的灾损模拟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关键发育期 高温热害 产量损失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建 秦源 +3 位作者 陈冬梅 宋圆圆 曾任森 张惠莹 《未来与发展》 2022年第6期86-91,共6页
如何通过科研育人促进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全国高校工作的重点,但部分高校比较注重对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养,缺乏对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养的培育。文章系统梳理了创新理念和科研育人的内涵,从... 如何通过科研育人促进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全国高校工作的重点,但部分高校比较注重对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养,缺乏对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养的培育。文章系统梳理了创新理念和科研育人的内涵,从高校、教师和培育对象3个层面深入剖析科研育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改变困境的实施路径,为高校创造更加有利的科研育人环境提供借鉴,也为高校更有效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育人 创新素养 人才培养 困境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植“三农情怀”视角下农林院校培养新农人探讨--以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 秦源 +3 位作者 陈冬梅 宋圆圆 曾任森 张惠莹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11期57-59,共3页
“三农情怀”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将厚植“三农情怀”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农林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福建农林大学开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厚植三农情怀、培养新农人为目标的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体系... “三农情怀”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将厚植“三农情怀”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农林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福建农林大学开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厚植三农情怀、培养新农人为目标的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体系,该课程将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文化养成和教学评价五个模块有机融合,引入“三农”系列讲座,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课程建设与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巧妙衔接,采用环境熏陶、知识拓展、文化引领、情感体验、宣传感染等形式助力学生三农文化养成,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夯实了基础,也为同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情怀 新农人 农林院校 植物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教育背景下农业生态学知识传播路径研究——基于对福建省“三农”利益相关者问卷调查的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鹏艳 王松良 《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763-771,共9页
新农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复合农科人才,涉农高校大有作为;在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背景下,乡村的产业兴旺应是对生态农业的复兴,农业生态学知识和科研成果向“三农”一线传播极为重要。该论文通过针对“三农”... 新农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复合农科人才,涉农高校大有作为;在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背景下,乡村的产业兴旺应是对生态农业的复兴,农业生态学知识和科研成果向“三农”一线传播极为重要。该论文通过针对“三农”利益相关者的调查问卷,从中解析后者获得农业生态学知识和科研成果的路径,启示涉农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结果表明:参与调查者获取农业生态学知识和科研成果的路径依次是:互联网搜索引擎、教材等参考书、网络社交平台、田间学校、学术期刊、报纸等,结合对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观察,提出涉农高校在农业生态学知识和科研成果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传播平台建设、推进知识科普化和完善传播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教育 涉农高校 农业生态学 乡村振兴 知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福建省金泰联合体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大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对参加2020年福建省金泰联合体区域试验中稻组的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福建省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11个水稻新品种的区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米质表现,筛... [目的]对参加2020年福建省金泰联合体区域试验中稻组的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福建省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11个水稻新品种的区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米质表现,筛选出生育期适合、高产稳产、抗性好、米质优的水稻新品种。[结果]产量表现上,禾两优669、福兴优699、元两优811和赣73优156比Ⅱ优3301(CK)增产,其他品种则减产;稻瘟病抗性上,神9优明占、K两优988和元两优811表现抗稻瘟病,福兴优699、野香优988、福兴优1131和禾两优669表现中抗稻瘟病,N两优501、诺两优香丝苗和赣73优156表现中感稻瘟病,宁12优154表现感稻瘟病;稻米品质上,神9优明占、宁12优154、诺两优香丝苗、野香优988、N两优501和福兴优1131等6个品种米质达到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K两优988、福兴优699和元两优811等3个品种米质达到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结论]综合产量、抗性和米质表现,N两优501达到审定标准,推荐进入审定;宁12优154、诺两优香丝苗、福兴优1131、野香优988和神9优明占推荐续试和生产试验;禾两优669、福兴优699、元两优811和K两优988推荐续试;赣73优156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区域试验 品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专用肥的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评价
18
作者 黄梓璨 陈晓辉 +3 位作者 苏达 尹家旭 吴辉煌 吴良泉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6期89-96,共8页
针对铁观音茶园施肥过量问题,于2018—2019年在安溪县布置4季田间试验,分析农民习惯、优化施肥以及乌龙茶专用肥对铁观音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环境代价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经济效益、新梢氮... 针对铁观音茶园施肥过量问题,于2018—2019年在安溪县布置4季田间试验,分析农民习惯、优化施肥以及乌龙茶专用肥对铁观音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环境代价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经济效益、新梢氮磷钾的养分浓度和养分带走量以及茶叶品质无显著差异;乌龙茶专用肥处理较优化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密度。(2)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63.8%、112.4%、106.6%,乌龙茶专用肥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72.3%、123.3%、117.3%。(3)优化施肥处理的氮、磷、钾肥表观盈余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减少了48.0%、58.0%、65.8%,乌龙茶专用肥处理的氮、磷、钾肥表观盈余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减少48.8%、58.0%、65.8%。(4)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的单位产量的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酸化效应、富营养化效应的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37.6%、36.1%、37.5%、37.7%,乌龙茶专用肥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42.4%、41.0%、42.3%、42.5%。减肥情况下茶叶产量、芽密度和百芽重均未受到影响,且在保证茶叶养分吸收利用、品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磷钾养分的表观盈余和环境代价。此外,加镁显著提高茶芽密度,对实现铁观音茶叶的绿色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产量 养分吸收 肥料偏生产力 成本收益 环境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23)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立 赵月枝 +8 位作者 贺照田 狄金华 王松良 罗建章 张慧瑜 白洪谭 俞雅芸 马荟 崔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1,共31页
大疫解禁,内外通畅。“在乡村发现中国”一行,2023年暑期再度启航。锵锵三人行,已经变成二十人之众。我们选择了福建屏南和浙江缙云,开始在城乡中国间游走“双城记”和“多村记”。暑热之中一路走来,无论是城中村、村中城、叠加态、枚... 大疫解禁,内外通畅。“在乡村发现中国”一行,2023年暑期再度启航。锵锵三人行,已经变成二十人之众。我们选择了福建屏南和浙江缙云,开始在城乡中国间游走“双城记”和“多村记”。暑热之中一路走来,无论是城中村、村中城、叠加态、枚举法、净是土、含绿量,还是诗意栖居、艺术乡建、双向奔赴、弱鸟先飞、千万工程、四民村庄……白天看,晚上聊,火花四溅、思想激荡。乡村就是如此丰富多彩,让我们多院校、跨学科的风云际会,变成一场文化盛宴,一次认知革命。《“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在2018、2019、2022之后,又有了第四篇。礼失,求诸于野;学失,求诸于野。我们进而研究,种失,同样求诸于野。不仅是万物的种子来源于乡野,思想的种子,也在乡村游学中发芽生长。我们的思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希望的田野上 乡村发现 文化盛宴 枚举法 诗意栖居 双城记 浙江缙云 城中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供水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
作者 魏安妮 钟徐枫 +2 位作者 杨仁友 黄必旺 王松良 《可持续发展》 2022年第3期626-634,共9页
为了探询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农村供水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针对福建省12个第一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试点和3个非试点山区县,分农村供水的水行政部门、供水单位和用水户等三个供水利益相关群体设计调查问卷,并对收回的243... 为了探询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农村供水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针对福建省12个第一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试点和3个非试点山区县,分农村供水的水行政部门、供水单位和用水户等三个供水利益相关群体设计调查问卷,并对收回的243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自2019年以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推进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作为建设主体的各试点供水单位普遍缺乏资金和农村用水户普遍配合度不高。非试点单位经营主体基本尚未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进展缓慢。综合参与调查者对解决问题的建议如下:即主管部门应向当地供水公司提供更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供水公司要发挥建设、管理和服务主体作用,并创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对农村居民资源有价和安全饮水的科学宣传,促进后者提升安全饮水意识。非试点单位加快成立领导小组和组建建设、管理和服务主体,全面推进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城乡供水一体化 农村供水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