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团委:坚持“3×3”模式,构建农科特色育人矩阵 |
无
|
《福建青年》
|
2024 |
0 |
|
2
|
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朱业宝
陈立喆
张丹
王金英
江川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3
|
生物炭配施芽孢杆菌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
闫伸
王鹏
陈承亮
廖珠珠
汪立刚
王飞
刘英杰
陈涛
张重义
任天宝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福建水稻地方品种的调查收集与鉴定评价 |
江川
朱业宝
李清华
陈立喆
张海峰
王金英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5
|
植物激素等调控因子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
黄熠
赵永超
崔丽丽
何伟
蔡秋华
张建福
|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双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王松良
叶玲娟
雷妤
王灿雄
张荣霞
|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
2022 |
4
|
|
7
|
菌草家园—微生物农业综合生产系统的构建 |
包兴胜
刘平山
王志明
刘欣
车建美
郑雪芳
王阶平
吴仁烨
刘波
|
《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
0 |
|
8
|
基于模型的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与动态预警 |
江敏
王广伦
李明璐
苗波
李明煊
石春林
|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背景、特征和启示 |
叶玲娟
王松良
|
《中国农业教育》
|
2021 |
3
|
|
10
|
睡莲NAC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
钱政毅
吴绍芳
曹舒怡
宋雅欣
潘鑫峰
李兆伟
范凯
|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福建省安溪县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素 |
江文甲
林满红
翁佩莹
庞孜钦
林文雄
魏道智
苏凯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5
|
|
12
|
聚乙二醇PEG引发对福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
李如焱
邵晓琪
叶绍飞
季彪俊
|
《种子科技》
|
2025 |
0 |
|
13
|
水稻高温热害模型研究及其在福建省的应用 |
林聃
江敏
苗波
郭萌
石春林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4
|
科研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
刘建
秦源
陈冬梅
宋圆圆
曾任森
张惠莹
|
《未来与发展》
|
2022 |
4
|
|
15
|
厚植“三农情怀”视角下农林院校培养新农人探讨--以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为例 |
刘建
秦源
陈冬梅
宋圆圆
曾任森
张惠莹
|
《现代农业研究》
|
2022 |
1
|
|
16
|
新农科教育背景下农业生态学知识传播路径研究——基于对福建省“三农”利益相关者问卷调查的解析 |
常鹏艳
王松良
|
《农业科学》
|
2022 |
1
|
|
17
|
2020年福建省金泰联合体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 |
毛大梅
|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21 |
1
|
|
18
|
乌龙茶专用肥的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评价 |
黄梓璨
陈晓辉
苏达
尹家旭
吴辉煌
吴良泉
|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
0 |
|
19
|
“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23) |
周立
赵月枝
贺照田
狄金华
王松良
罗建章
张慧瑜
白洪谭
俞雅芸
马荟
崔译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2
|
|
20
|
福建省农村供水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
魏安妮
钟徐枫
杨仁友
黄必旺
王松良
|
《可持续发展》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