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0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栀子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林平冬 向韩 +2 位作者 岳稳 刘景 陈鑫珠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7,共9页
为优化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对栀子多糖粗提物进行纯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栀子多糖的工艺,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栀子粗多糖。通过测定栀子多糖的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栀子多糖... 为优化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对栀子多糖粗提物进行纯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栀子多糖的工艺,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栀子粗多糖。通过测定栀子多糖的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栀子多糖对热应激鸡肝细胞中氧化损伤相关标志物水平的影响,评价栀子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1)栀子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80℃,提取次数1次,此条件下栀子粗多糖得率为11.5%。经初步纯化后的栀子多糖(命名为GP)的多糖含量为45.3%(以葡萄糖计)。2)5 mg/mL的GP最大还原力接近同等浓度下维生素C的一半;对·OH、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63.5%、96.6%、99.3%,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3.8、0.1、1.1 mg/mL。3)0.1~0.4 mg/mL的GP对鸡肝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热应激组相比,GP组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并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当或优于空白对照组。综上,该研究优选了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验证了该工艺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栀子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栀子多糖作为多糖类抗氧化剂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纯化 栀子多糖 抗氧化活性 鸡肝细胞 热应激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羊支原体性肺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江锦秀 林裕胜 +2 位作者 游伟 江斌 胡奇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了解福建羊支原体性肺炎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分子流行情况,于2014-2016年从福建省6个市采集到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61份,用支原体目引物、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山... 为了解福建羊支原体性肺炎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分子流行情况,于2014-2016年从福建省6个市采集到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61份,用支原体目引物、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精氨酸支原体、莱氏无胆甾原体和无乳支原体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挑取部分PCR阳性病料进行支原体分离和纯化,用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61份样品中检出绵羊肺炎支原体45份(73.77%),检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4份(6.56%),检出莱氏无胆甾原体4份(6.56%),检出精氨酸支原体2份(3.28%)。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发生的类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以绵羊肺炎支原体为主的羊支原体性肺炎,为福建省羊支原体性肺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支原体性肺炎 分子流行病学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R-IB,BMP15,GDF9基因作为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多胎性能候选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文杨 刘远 +4 位作者 林仕欣 张晓佩 高承芳 林碧芬 董晓宁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5-979,共5页
以与部分绵羊、山羊品种高繁殖力相关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分析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戴云山羊、闽东山羊、福清山羊和南江黄羊)这3个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该研究显示这4个繁殖性状差异的山羊品... 以与部分绵羊、山羊品种高繁殖力相关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分析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戴云山羊、闽东山羊、福清山羊和南江黄羊)这3个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该研究显示这4个繁殖性状差异的山羊品种之间在BMPR-IB基因的相应位置上并未发生与Booroola Merino羊相同的突变,同时也未检测到BMP15的FecXI,FecXH,FecXB基因以及GDF9的FecGH基因的突变,由此可以排除这5个突变位点影响这4个品种繁殖性状的可能性。然而,由于福建省这4个山羊品种的BMPR-IB,BMP15,GDF9的全基因序列信息的缺乏,尚不能完全断定这3个基因对这4个山羊品种繁殖力性状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R-IB BMP15 GDF9 山羊 繁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番鸭小鹅瘟流行毒株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林锋强 程晓霞 +2 位作者 朱小丽 陈少莺 江丹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6-801,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小鹅瘟病流行毒株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方法】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收集临床疑似番鸭小鹅瘟病例30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病毒感染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0份疑似病例中有15份为... 【目的】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小鹅瘟病流行毒株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方法】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收集临床疑似番鸭小鹅瘟病例30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病毒感染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0份疑似病例中有15份为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uscovy duck-origin goose parvovirus,MDGPV)感染,占比50%。分离到的15株MDGPV均能致死番鸭胚,番鸭感染后发病率为60%~100%,死亡率为40%~60%。15株MDGPV分离毒VP 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9.5%以上,与MDGPV-PT株同源性在96%以上,未发生碱基缺失、插入或基因重组,较为稳定;而与番鸭细小病毒MDPV-P株同源性小于90%。进化树分析显示15株分离毒与MDGPV-PT株属于同一分支,而与MDPV-P株属于不同分支。【结论】福建省2018年流行的MDGPV毒株与1997年分离的MDGPV-PT株致病性和基因序列特性相似,无明显变化,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性比较稳定,遗传变异程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小鹅瘟 番鸭源GPV 流行毒株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福建新分离株gB基因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学敏 陈秋勇 +7 位作者 陈如敬 修金生 车勇良 王隆柏 严山 刘玉涛 王晨燕 周伦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为探究2013年-2014年福建省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的遗传进化情况,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PRV gB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对4株新分离的PRV的g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拼接,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4个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 为探究2013年-2014年福建省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的遗传进化情况,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PRV gB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对4株新分离的PRV的g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拼接,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4个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福建省新流行毒株gB基因序列全长2 742 bp,编码913个氨基酸,与其它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3%-99.2%;在aa75-aa77处存在连续的3个氨基酸缺失;遗传进化树表明,4株新流行毒株与国外分离毒株同属一分群,分属两个分支,而与国内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丰富福建省猪群PR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掌握PRV的分子遗传进化规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B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可用饲草料资源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文杨 陈鑫珠 +4 位作者 刘远 高承芳 张晓佩 吴贤锋 翁伯琦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4-27,共4页
试验收集了25份不同季节、不同科属和不同农作物副产物等福建省可利用饲草料资源,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饲草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特别是葛藤和花生秸秆,可作为优... 试验收集了25份不同季节、不同科属和不同农作物副产物等福建省可利用饲草料资源,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饲草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特别是葛藤和花生秸秆,可作为优质的豆科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除莲子壳外,其余24份饲草料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5%(DM基础),部分饲草料粗蛋白含量高于10%(DM基础),尤其是葛藤和花生秸秆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2.4%~13.8%和10.50%~14.80%;豆渣和花生秸秆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7.4%和7.3%;另外,玉米秸秆2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为20.0%;甘蔗梢1的半纤维素含量最高,达30.7%;豆渣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3.53%。葛藤的氨基酸总量最高,达到5.30%以上。不同地区的饲草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能够解决福建省中、小规模草食动物养殖业冬季饲草料不足的被动局面,为南方草食动物的生态养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 营养价值 化学成分 氨基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方家兔肉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世坤 谢喜平 +4 位作者 陈岩锋 刘景 王丽辉 郑真珠 丁晓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29-432,共4页
对福建黄兔、黑毛福建兔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铁进行测定,并与新西兰白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毛福建兔肌肉总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铁含量比福建黄兔分别高1.61%、1.04%、0.65%和2.41%,粗脂肪低1.68%,差异... 对福建黄兔、黑毛福建兔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铁进行测定,并与新西兰白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毛福建兔肌肉总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铁含量比福建黄兔分别高1.61%、1.04%、0.65%和2.41%,粗脂肪低1.68%,差异均显著(P<0.05),与新西兰白兔相比,分别高1.58%、0.96%、0.47%和3.15%,粗脂肪低1.92%,差异均显著(P<0.05),显示黑毛福建兔的肉质营养和风味好于福建黄兔和新西兰白兔。福建黄兔的甘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高出新西兰白兔0.19%和0.16%(P<0.05),说明其风味比新西兰白兔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福建兔 福建黄兔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丘陵区循环农业发展战略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8
8
作者 黄秀声 翁伯琦 +3 位作者 徐国忠 黄勤楼 钟珍梅 黄毅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664-670,共7页
从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依据福建丘陵区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等现状,提出了福建省丘陵区循环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现代化、高效化、安全化和产业化,应重点突破种植业、养殖业及加工业三大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十大接口循环技术,构... 从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依据福建丘陵区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等现状,提出了福建省丘陵区循环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现代化、高效化、安全化和产业化,应重点突破种植业、养殖业及加工业三大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十大接口循环技术,构建起7个主要循环农业体系,促进福建省丘陵区循环农业的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 循环农业 体系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非特异性抗病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冬金 陈岩锋 +3 位作者 孙世坤 桑雷 谢喜平 张丹青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34-37,共4页
取90日龄福建白兔24只(雌雄各半),测定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含量和补体C3、C4含量,以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力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结果表明:福建白兔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含量分别为2 208.75 mg/L和289.71 mg/L,补... 取90日龄福建白兔24只(雌雄各半),测定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含量和补体C3、C4含量,以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力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结果表明:福建白兔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含量分别为2 208.75 mg/L和289.71 mg/L,补体C3、C4含量分别为87.46 mg/L和36.54 mg/L,淋巴细胞刺激指数1.50,中性粒细胞吞噬率58.39%,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2.22,白细胞数4.23×109/L,红细胞5.05×109/L,且雌雄兔差异不显著(P>0.05)。测定结果可为福建白兔非特异性抗病力的选择以及非特异性抗病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免疫球蛋白 补体 淋巴细胞转化率 中性粒细胞吞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在福建省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晓宁 高承芳 +3 位作者 张晓佩 刘远 李文杨 林碧芬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研究4个紫花苜蓿引进新品种在福建省不同气候区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秋眠级别为10的赛迪10品种在各个示范点的表现最好,2年的平均每667m2产鲜、干草量分别为5 834.30和1 340.62kg,分别高出对照品种‘游客’17.33%和23.32%。另外,其还具... 研究4个紫花苜蓿引进新品种在福建省不同气候区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秋眠级别为10的赛迪10品种在各个示范点的表现最好,2年的平均每667m2产鲜、干草量分别为5 834.30和1 340.62kg,分别高出对照品种‘游客’17.33%和23.32%。另外,其还具有分枝数多、叶量丰富、品质优等优点,在福建省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表现其次的为休眠级别为7的品种赛迪7,其丰产性较好,产量潜力大,平均每667m2鲜草产量高达5 445.39kg,比对照增产9.51%,平均每667m2干草产量为1 207.61kg,比对照增产1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引种 产量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及病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锋强 程晓霞 +2 位作者 朱小丽 陈少莺 江丹丹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19,共5页
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共收集临床疑似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病病料65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动物回归试验、免疫攻毒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 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共收集临床疑似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病病料65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动物回归试验、免疫攻毒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结果显示:仅有10份为MDPV感染,占比为15.2%;其余均为其他病原或两种病原混合感染。MDPV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主要以冬春季节多发(占80%)。从分离的10株MDPV来看,分离株均能致死番鸭胚,番鸭感染MDPV分离株后发病率为80%~100%,死亡率为40%~60%,与1985年分离的MDPV-P株特性相似。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后,7日龄进行分离株的攻毒,未见发病和死亡现象。基因进化树显示10株分离株与MDPV-P株属于同一分支。基于2018年流行的MDPV毒株与1985年MDPV-P株致病性、抗原性和基因序列特性相似,无明显变化,可使用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进行免疫可有效防控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流行病学 病原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种质特性与生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喜平 陈冬金 +4 位作者 孙世坤 桑雷 陈岩锋 兰扬生 林萍萍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对福建白兔保种群进行繁殖、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白兔胎均产活仔兔5.59只、3周龄窝均重1209.0 g、4周龄断乳窝均仔兔5.47只、断乳成活率97.9%;公、母兔13周龄体重分别为1570.91 g、152... 对福建白兔保种群进行繁殖、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白兔胎均产活仔兔5.59只、3周龄窝均重1209.0 g、4周龄断乳窝均仔兔5.47只、断乳成活率97.9%;公、母兔13周龄体重分别为1570.91 g、1525.38 g,4至13周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9.92 g、19.04 g,,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兔成年体重分别为2131.02 g、1957.03 g,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兔10、13周龄体长、胸围、耳长、耳宽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兔成年体长、胸围性别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福建白兔30~90日龄料重比为4.51:1,90日龄全净膛屠宰率49.19%;90日龄肌肉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0.54%、2.20%、1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种质特性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冬金 桑雷 +4 位作者 孙世坤 陈敏卿 陈岩锋 王锦祥 谢喜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为了解福建白兔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 CAST)基因分子基础,应用RT-PCR和克隆测序从肌肉组织总RNA中克隆出福建白兔CAST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福建白兔不同组织CAST基因mRNA表达谱。结果显示:该基因序... 为了解福建白兔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 CAST)基因分子基础,应用RT-PCR和克隆测序从肌肉组织总RNA中克隆出福建白兔CAST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福建白兔不同组织CAST基因mRNA表达谱。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长度为2 505 bp(GenBank登录号:MT457404),其中5′非翻译区128 bp, 3′非翻译区223 bp, 2 15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1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福建白兔与已报道的兔(NM;01082270.1)、人(NM;01750.7)、猴(XM;12638821.1)、猩猩(XM;14344954.2)、小鼠(NM;01301153.1)、大鼠(NM;01033716.1)、猫(XM;11284752.3)、狗(XM;05618083.3)、猪(NM;14067.1)、牛(NM;01030318.3)、绵羊(NM;01009788.1)、山羊(XM;18050015.1)和马(XM;23617937.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79.1%、80.4%、79.2%、71.6%、72.6%、77.6%、77.8%、76.8%、76.2%、75.9%、75.9%和78.2%。对13种组织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90日龄福建白兔CAST mRNA表达量以肠组织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1);各组织CAS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体趋势为:肠>肺>心、脾、垂体(后三者间表达差异不显著);肾中CAST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肠、肺、心、脾和垂体(P<0.05),显著高于背肌、下丘脑、胃和肝(P<0.05)。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CAST基因在肉兔肉质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规模化奶牛场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德庆 黄勤楼 +2 位作者 黄秀声 陈钟佃 钟珍梅 《农学学报》 2015年第8期101-104,共4页
针对奶牛养殖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探讨了南方规模化奶牛场循环农业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提出养殖场粪污(包括奶牛粪、尿和养殖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子,牧草是消纳养殖场粪污,变废为宝,构成循环利用链的主要... 针对奶牛养殖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探讨了南方规模化奶牛场循环农业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提出养殖场粪污(包括奶牛粪、尿和养殖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子,牧草是消纳养殖场粪污,变废为宝,构成循环利用链的主要载体。因此南方规模化奶牛养殖可以就地取材、就近利用,构筑形成草基循环农业模式。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结合规模化奶牛养殖对鲜草需要量大、杂交狼尾草产量高且对奶牛场污水氨氮吸收率高的三大因素而构建,是低耗高效、安全优质、清洁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 奶牛 循环经济 杂交狼尾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放牧山羊主要蠕虫粪检虫卵数与荷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琳 江斌 +3 位作者 吴胜会 张世忠 林甦 蔡羲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为了了解山羊主要蠕虫克粪便虫卵数(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5例肝片吸虫病例、13例捻转血矛线虫病例、12例莫尼茨绦虫病例、9例阔盘吸虫病例以及11例同盘吸虫病例的克粪便虫卵数与其荷虫量计数,计算出两者之... 【目的】为了了解山羊主要蠕虫克粪便虫卵数(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5例肝片吸虫病例、13例捻转血矛线虫病例、12例莫尼茨绦虫病例、9例阔盘吸虫病例以及11例同盘吸虫病例的克粪便虫卵数与其荷虫量计数,计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阔盘吸虫和同盘吸虫的EPG值和荷虫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3、0.643、-0.176、0.985、0.926,表明肝片吸虫病、阔盘吸虫病、同盘吸虫病的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性都极显著(P<0.01);捻转血矛线虫病的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性较显著(P<0.05);莫尼茨绦虫病的的EPG与其荷虫量没有直接相关。【结论】山羊主要蠕虫的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系数大小可为临床上判断蠕虫感染强度以及制定合理的驱虫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蠕虫 克粪便虫卵数(EPG) 荷虫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液囊支原体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晨燕 邵国青 侯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按相应分组点眼感染MS (106CCU50)、IBV(105EID50),阴性对照组以50μL/只点眼KM2培养基(左眼)和PBS (右眼)。感染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在感染后7 d、14 d、21 d和28 d每组随机剖检6只鸡,观察气囊炎和气囊损伤评分,并采集气管进行病原再分离,其中MS经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IBV接种SPF鸡胚后进行RT-PCR鉴定。此外,各组鸡气管均经10%甲醛固定后进行粘膜厚度检测以及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示:除阴性对照组和MS感染组,其他组鸡在感染后4 d均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剖检结果显示MS感染组鸡在感染后21 d出现气囊炎,28 d仍可见气囊炎;而IBV-M41感染组和IBV-QX感染组鸡在感染后7 d或14 d出现气囊炎,且气囊炎的发生率均未超过50%。感染后14 d IBV-QX+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发生率达100%(6/6),直至21 d并且大部分鸡气囊炎可持续至感染后28 d (5/6),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仅可持续至感染后21 d,且气囊炎的发生率最高在感染后14 d (5/6)。IBV-QX+MS共感染组鸡平均气囊损伤评分在感染后14 d、21d和28 d均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仅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病原再分离结果显示,各感染组鸡均在气管中再分离到MS(感染后28 d内)或IBV(感染后7 d内)。病理损伤检测结果显示,共感染组鸡较各单一感染组鸡气管粘膜增厚持续时间更长以及病理损伤更为严重。IBV-M41+MS共感染组鸡在感染后14 d平均气管粘膜厚度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5),而在感染后21 d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01),其余各组鸡在感染后14 d和21 d均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鸡(P<0.001)。IBV M41+MS共感染组鸡最早14 d出现气管病变,而IBV QX+MS共感染组鸡在共感染后7 d就可见气管病理损伤,且共感染组鸡的平均气管损伤评分均极显著高于单一MS或IBV感染组(P<0.01或P<0.001)。上述结果证实MS和IBV共感染较单一感染对28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更强,IBV M41或QX株与MS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临床IB和MS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共感染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动物疫病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隆柏 周伦江 +4 位作者 吴顺意 王寿昆 王全溪 李国平 吴学敏 《海峡科学》 2016年第1期49-55,共7页
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生产、公共卫生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该报告阐述了福建省动物疫病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学科发展趋势预测、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学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学科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技术... 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生产、公共卫生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该报告阐述了福建省动物疫病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学科发展趋势预测、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学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学科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技术及学科发展对策,以期促进福建省动物疫病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为进一步保障畜禽产品、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及有效防控动物疫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学 学科发展 公共卫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研究进展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丽 辛清武 +3 位作者 缪中纬 朱志明 刘凤辉 郑嫩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第9期64-65,共2页
瘦素由肥胖基因编码,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通过瘦素受体介导作用于靶组织。瘦素可调节动物摄食量、能量代谢,参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反应等,并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瘦素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 瘦素由肥胖基因编码,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通过瘦素受体介导作用于靶组织。瘦素可调节动物摄食量、能量代谢,参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反应等,并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瘦素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牧生产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瘦素受体 生物学功能 畜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部分地区猪肺炎双球菌感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螺眉 郭金森 《福建畜牧兽医》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于2004-2005年对福建部分地区中、小猪表现呼吸困难和肺炎的41个猪场进行调查,并采集病料经实验室检查表明肺炎双球菌感染的有23个场,占56·1%,其中单一肺炎双球菌感染的有12个场,占29·3%;混合感染11例,占26·8%,其中混合... 于2004-2005年对福建部分地区中、小猪表现呼吸困难和肺炎的41个猪场进行调查,并采集病料经实验室检查表明肺炎双球菌感染的有23个场,占56·1%,其中单一肺炎双球菌感染的有12个场,占29·3%;混合感染11例,占26·8%,其中混合感染巴氏杆菌5个场,混合感染猪链球菌、猪瘟、猪附红细胞体各2个场。发病与饲养方式、栏舍卫生密切相关。因肺炎双球菌的血清型复杂,治疗时应选择高敏抗菌药物,且不提倡配合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双球菌 调查 致病性测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网建设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羽 刘斌琼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8期41-41,45,共2页
新技术条件背景下的农业信息网应当视为农业联盟的动态数据库,能够有效地对接各类技术、交易与信息平台,帮助农民、农企等实现农业经济各个环节的良性发展,为农业的整体战略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新技术条件背景下的农业信息网应当视为农业联盟的动态数据库,能够有效地对接各类技术、交易与信息平台,帮助农民、农企等实现农业经济各个环节的良性发展,为农业的整体战略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探讨了我国农业信息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农业 信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