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例辅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辛锋 包宇旺 朱淑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面罩比例辅助通气(PA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的疗效。方法 2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先进行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2h,继而予PAV辅助通气30min。监测患者在上述通... 目的探讨经面罩比例辅助通气(PA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的疗效。方法 2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先进行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2h,继而予PAV辅助通气30min。监测患者在上述通气模式时的数据,包括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IP)、吸气时间分数(Ti/Ttotal)、动脉血气(PaO2/FiO2、PaCO2),计算平均吸气流速(VT/Ti)。记录胃胀气、漏气、不耐受等不良反应。结果与BiPAP相比,PAV通气时的PIP、VT/Ti降低(P<0.05),Ti/Ttotal升高(P<0.05)。两者胃胀气、漏气、不耐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V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应用,PIP、VT/Ti显著降低,Ti/Ttotal明显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辅助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颖 《海峡药学》 2017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尼可刹米开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均具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尼可刹米联合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呼吸机 尼可刹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
3
作者 罗建雄 包宇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细菌分布、耐药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采集4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本组41例VAP患者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7株,大肠埃希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鲍曼不动杆菌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细菌分布、耐药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采集4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本组41例VAP患者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7株,大肠埃希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鲍曼不动杆菌4株,嗜麦芽寡食单胞菌4株;30例经治疗痊愈出院;9例死亡,其中死于革兰阴性(G-)菌5例(12.1%),革兰阳性(G+)菌1例(2.4%),死于混合感染3例(7.3%);2例放弃治疗。结论 G-菌是VAP的主要病原菌,并广泛存在耐药,应选择敏感抗生素以提高治愈率,同时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相关的危险因素,严格无菌操作程序,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 病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吴翔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650-165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自制睡眠质量评估表评估)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睡眠效率分别为98.00%、80.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模式 慢阻肺 呼吸衰竭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及一氧化氮在急性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邓志雄 包宇旺 +1 位作者 林辛锋 肖荔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48-251,T001,共5页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一氧化氮 (NO)在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为临床治疗ALI寻找新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脂多糖 (LPS)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LI模型。将 32只SD大...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一氧化氮 (NO)在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为临床治疗ALI寻找新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脂多糖 (LPS)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LI模型。将 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 4组 :正常对照组 (NS组 )、ALI模型组 (LPS组 )、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干预组及地塞米松 (DXM)干预组 ,后两组分别以NAC(2 0 0mg/kg)和DXM(70mg/kg)预处理。各组大鼠均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 4h处死 ,观察肺病理改变 ,测定肺系数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NF κB、iNOS染色强度 ,测定血清NO、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LPS组大鼠肺病理见明显ALI表现 ,肺NF κB、iNOS染色强度和血清NO亦明显高于NS组 (P <0 0 5 ) ,肺系数及血清MDA水平均明显高于NS组 (P <0 0 5 )。NAC干预组及DXM干预组肺NF κB、iNOS染色强度和血清NO均明显低于LPS组 (P <0 0 5 ) ,肺病理表现较LPS组明显好转 ,肺系数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LPS组 (P <0 0 5 )。结论 大鼠肺部NF κB活化 ,肺iNOS表达增多 ,大量NO生成共同参与了ALI的发生。抑制NF κB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INOS NO 急性肺损伤 ALI 发病机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与咪唑安定用于无痛纤维气管镜检查35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林辛锋 朱淑华 王雪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在纤维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观察组35例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和芬太尼1~2μg/kg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35例常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两组比较,观察术前、术后SpO2、BP、HR、呼吸变化... 目的探讨在纤维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观察组35例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和芬太尼1~2μg/kg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35例常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两组比较,观察术前、术后SpO2、BP、HR、呼吸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SpO2、BP、HR、呼吸波动小,且呛咳、体动、短暂呼吸抑制次数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纤维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无痛气管镜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麻醉 静脉 芬太尼 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应用巴曲亭与肾上腺素治疗中量咯血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辛锋 吴梅华 陈瑜 《海峡药学》 200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局部联合应用巴曲亭+肾上腺素治疗中量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46例中等量咯血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各23例,A组经纤支镜局部联合应用巴曲亭+肾上腺素治疗;B组给予垂体后叶素+常规止血药物...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局部联合应用巴曲亭+肾上腺素治疗中量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46例中等量咯血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各23例,A组经纤支镜局部联合应用巴曲亭+肾上腺素治疗;B组给予垂体后叶素+常规止血药物(止血敏+止血芳酸)静脉滴注治疗。结果统计学检验显示,2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显效率差别有显著性(P<0.01),副作用发生率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纤支镜局部联合应用巴曲亭与肾上腺素治疗中量咯血的止血效果优于静脉滴注药物治疗,且起效快,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治疗 咯血 巴曲亭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淑华 林辛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选择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观察组)30例和气管插管组(对照组)3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组麻醉前(T0)、诱导插管或放置喉罩后(T1)、气腹后3... 目的探讨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选择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观察组)30例和气管插管组(对照组)3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组麻醉前(T0)、诱导插管或放置喉罩后(T1)、气腹后30min(T2)、拔管后(T3)的MA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气腹前和T2时气道峰压(PAW)和PETCO2的变化;观察插管或置入喉罩时,拔除前及术中是否出现呛咳、体动、反流、呕吐、误吸等;术后有无咽喉不适、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在T1、T2、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升高,但与T0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1、T2、T3时平均动脉压更高,心率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PAW和PETCO2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麻醉期间两组患者SpO2波动不明显,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呛咳、体动等;术后观察组出现咽喉不适2例,对照组出现8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腹腔镜手术 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10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辛锋 朱淑华 方凌翔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复习患者的一般资料、肺功能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有吸烟史86例,无吸烟史19例,COPD分级为Ⅰ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复习患者的一般资料、肺功能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有吸烟史86例,无吸烟史19例,COPD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和IV级的患者分别为17例、65例、20例、3例。病理类型:鳞癌52例,腺癌35例,小细胞癌10例,其他病理类型癌8例。TNM分期:IA+IB期25例,ⅡA+ⅡB期26例,ⅢA+ⅢB期39例,Ⅳ期15例。从并发肺癌可疑临床症状或发现可疑X线表现至确诊时间:2个月内11例,2~6个月46例,7~12个月41例,≥1年7例。治疗方法:手术切除55例,放疗和/或全身化疗38例,中医治疗3例,仅对症、支持治疗6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 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确诊率低。全面系统的检查对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OPD合并肺癌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38例分析
10
作者 方凌翔 包宇旺 李珉 《海峡药学》 2003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  为了探讨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 (HAP)发病特点。以了解其病原学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  对我院近 3年来住院老年患者(年龄≥ 60岁 )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 38例进行分析。以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纸片法 )来分析其病原学及耐药情况... 目的  为了探讨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 (HAP)发病特点。以了解其病原学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  对我院近 3年来住院老年患者(年龄≥ 60岁 )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 38例进行分析。以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纸片法 )来分析其病原学及耐药情况。 结果  痊愈或好转出院 2 6例(68 4% ) ,自动出院 4例 (1 0 6 % ) ,死亡 8例 (2 1 % )。 结论 治疗的关键在于着重原发病、并发症的治疗 ,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以及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院内感染 病原学 治疗 药敏试验 痰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雪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3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66例COPD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肺活量...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66例COPD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肺活量(FVC)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指标、呼气峰值流速(PEF)指标、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指标、血氧分压(PO_(2))指标、血氧饱和度(SO_(2))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CO_(2))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COPD患者肺康复中应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集束化护理 肺康复 肺功能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建雄 徐礼裕 +5 位作者 林辛锋 余天兴 林芳 邱雅英 林琼 包宇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目的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哮喘诊断的受检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肺功能检测,观察组予FeNO测定。观察2组受检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的预计百分比(FEV_... 目的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哮喘诊断的受检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肺功能检测,观察组予FeNO测定。观察2组受检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的预计百分比(FEV_1%)、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FeNO指标;记录观察组受检者的完全控制、良好控制、未控制相对应的FEV_1%、FEV_1/FVC、PEF、FeNO指标。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肺功能和FeNO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受检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肺功能和FeNO值呈现出明显恢复发展趋势(P<0.05)。结论在哮喘受检者诊断中,FeNO测定方法相较于肺功能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更为准确,疾病临床诊断率显著提高,为哮喘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肺功能检测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观察与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哲明 胡颖 +2 位作者 郑卫星 罗助荣 盖晓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两种无创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比较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66例左心衰竭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PSV、PAV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PSV、...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两种无创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比较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66例左心衰竭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PSV、PAV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PSV、PAV行无创通气,对比三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60 min后,三组MAP、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三组间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RR、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60 min后,三组RR、PaO2和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PSV组与PAV组的氧合指数、Pa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RR明显减低(P<0.05),但治疗后PSV组与PAV组PaO2、RR和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SV组与PAV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AV组患者的气道峰压较PSV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PAV、PSV对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两种方法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PSV PAV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辛锋 包宇旺 +4 位作者 徐礼裕 罗建雄 吴文慧 金霆 张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936-29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SAP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医院住院10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与PCT指导治疗组(试验组)各50例,检测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SAP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医院住院10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与PCT指导治疗组(试验组)各50例,检测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气管分泌物性状、胸片资料、体温、血常规、气管吸出物细菌培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值)、抗菌药物使用时间、CPIS评分、炎性指标(WBC、CRP、PCT)、因肺炎病死率、肺炎相关住院天数、肺炎相关医疗费用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CPIS评分、WBC、CRP、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d后两组患者CPIS评分、炎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5d后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DDD值、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肺炎相关住院天数、肺炎相关医疗费用等各项指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病死率对照组高于试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PCT水平可作为SAP患者诊断、治疗及指导临床用药的良好临床指标,在SAP诊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卒中相关性肺炎 临床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危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继发肺隐球菌病一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晓红 王庆 +8 位作者 倪法禹 翁钦永 林挺岩 谢强 翁恒 顾忠民 包宇旺 余英豪 赖国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8-561,共4页
2013年3月我国上海市报道了3例不明原因重症肺炎死亡患者,为全球首次报道人感染 H7 N9禽流感病毒病例。截至2015年9月,我国卫生计生委员会已通报发病人数539例,死亡227例,病死率为42.12%,死亡病例多合并细菌性肺炎、感染性休克、... 2013年3月我国上海市报道了3例不明原因重症肺炎死亡患者,为全球首次报道人感染 H7 N9禽流感病毒病例。截至2015年9月,我国卫生计生委员会已通报发病人数539例,死亡227例,病死率为42.12%,死亡病例多合并细菌性肺炎、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福建省2014年4月收治1例危重症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毒老年患者,终因合并肺隐球菌病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禽流感病毒 肺隐球菌病 危重症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继发 死亡患者 呼吸循环衰竭
原文传递
重度、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22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包宇旺 罗建雄 +1 位作者 史洪辉 胡颖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2588-259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多MODS临床特征和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9年因重度、极重度COPD急性期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而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9.3±5.2岁... 目的:探讨重度、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多MODS临床特征和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9年因重度、极重度COPD急性期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而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9.3±5.2岁。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有200例。其次是心血管功能障碍和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各102例。患者的病死率随着器官功能障碍的数目增加而增加。结论:治疗重度、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时,在常规治疗基础的同时防治MODS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吸入糖皮质激素致侵袭性肺曲霉病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群 卓惠长 +2 位作者 徐礼裕 张雷 赖国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0-481,共2页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由曲霉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并发展为坏死性、出血性肺炎,形成多发性脓肿或肉芽肿,病灶边缘可有小动脉栓塞,主要发生于免疫抑制人群,亦可见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大...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由曲霉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并发展为坏死性、出血性肺炎,形成多发性脓肿或肉芽肿,病灶边缘可有小动脉栓塞,主要发生于免疫抑制人群,亦可见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大量接触病原菌后.目前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免疫功能正常者并发IPA的报道,其病因多样.我院近期诊治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IPA患者,经病理确诊,考虑为吸入糖皮质激素致侵袭性肺曲霉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吸入糖皮质激素 pulmonary 真菌感染性疾病 免疫功能 出血性肺炎 多发性脓肿 动脉栓塞
原文传递
孟鲁司特钠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18
作者 胡颖 《社区医学杂志》 2017年第2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气雾化(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气雾化(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指标IL-10、IL-5、TNF-α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MVV、FEV1、FEV1/FVC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氧气雾化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控制其炎症因子的释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孟鲁司特钠 氧气雾化 肺功能
原文传递
兔肺隐球菌感染模型制作及荚膜多糖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小华 赖国祥 +8 位作者 许昌声 包宇旺 林新 陈文 方跃华 蔡立志 余天兴 胡辛兰 徐礼裕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10期725-730,共6页
目的 探讨兔肺隐球菌感染模型制作方法及隐球菌荚膜多糖 (Crag)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LFA)对肺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20只,免疫正常组10只和对照组6只。采用气管穿刺法对免疫抑制组及免疫... 目的 探讨兔肺隐球菌感染模型制作方法及隐球菌荚膜多糖 (Crag)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LFA)对肺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20只,免疫正常组10只和对照组6只。采用气管穿刺法对免疫抑制组及免疫正常组进行隐球菌菌种接种,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免疫抑制组于实验第1-5天每日静脉注射阿糖胞苷,之后隔日1次维持免疫抑制状态;第4日起,每日1次万古霉素、头孢他定静脉注射,隔日1次庆大霉素静脉注射,预防细菌感染。免疫正常组及对照组未注射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接种1周后抽取静脉血行CragLFA、1-3-β-D-葡聚糖检测 (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 (GM试验),并行胸部CT扫描,之后处死取肺灌洗液行隐球菌荚膜抗原胶体金试验、肺组织进行病原菌培养、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胸部CT检查免疫抑制组阳性率75% (15/20),免疫正常组阳性率20% (2/10),而且免疫抑制组出现磨玻璃影及斑片影、血管支气管束增粗、结节等多种表现,免疫正常组主要表现为结节影;隐球菌培养免疫抑制组阳性率100% (20/20),免疫正常组阳性率30% (3/10);病理检查免疫抑制组阳性率80% (16/20),免疫正常组阳性率30% (3/10);空白对照组6只兔子全部检查均阴性。免疫抑制组新型隐球菌组模型建立成功率为80 00% (16/20),免疫正常组的成功率为30 00% (3/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CragLFA敏感度为89 47%,特异度为100%;灌洗液CragLFA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2 35%。G试验及GM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免疫功能抑制宿主更容易感染肺隐球菌。血清及肺泡灌洗液CragLFA对诊断肺隐球菌病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两者联合应用时。G试验、GM试验在肺隐球菌感染中多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肺隐球菌病 动物模型 隐球菌荚膜多糖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G试验 GM试验
原文传递
累及肺部的结外鼻型自然杀伤细胞或T细胞淋巴瘤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群 赖国祥 +7 位作者 徐礼裕 曲利娟 柳德灵 叶嘉 黄爱清 江秀芳 林彩燕 张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197,共5页
胡群赖国祥徐礼裕曲利娟柳德灵叶嘉黄爱清江秀芳林彩燕张雷目的分析累及肺部的结外鼻型自然杀伤细胞或T细胞淋巴瘤(ENKT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经肺组织病理确诊... 胡群赖国祥徐礼裕曲利娟柳德灵叶嘉黄爱清江秀芳林彩燕张雷目的分析累及肺部的结外鼻型自然杀伤细胞或T细胞淋巴瘤(ENKT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经肺组织病理确诊的3例累及肺部的结外鼻型ENKTL患者,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4、61和49岁。临床表现均为畏寒、发热,1例伴有鼻塞、流涕。胸部CT表现双肺多发结节(3/3)、肿块(2/3)和斑片影(2/3),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3例均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给予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等治疗无效,后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肺结外鼻型ENKTL。3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56、CD2及EB病毒编码的小mRNA(EBER)均阳性,CD20均阴性;2例CD3与颗粒酶B均阳性;1例T淋巴细胞胞质内抗原-1阳性。3例患者均给予化疗,死亡2例,其中1例行骨髓移植后1个月因排斥反应死亡;好转1例,但仍在随访中。结论ENKTL患者临床常表现为畏寒、发热;肺部影像学以多发结节和(或)斑片影为主,易被误诊为肺炎;确诊需行肺组织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