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预措施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或骨折的影响
1
作者 魏杉杉 王玉环 +3 位作者 陶晶 刘柯汝 王若仙 何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目的使用网状Meta分析不同干预措施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或骨折的有效性及优先性。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2024年1月30日前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偏倚风险评估和证据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网状Met... 目的使用网状Meta分析不同干预措施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或骨折的有效性及优先性。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2024年1月30日前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偏倚风险评估和证据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5141例患者,包括9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方面,与常规干预相比,运动(OR=0.33,95%CI:0.16~0.70,P<0.05)、运动加药物(OR=0.46,95%CI:0.24~0.87,P<0.05)是减少跌倒的有效干预措施;SUCRA排序结果提示,运动、环境、教育、社交、跌倒评估和辅助技术的组合可能是防止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优先推荐干预措施(SUCRA=90.3%)。在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方面,已有干预措施间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CRA排序结果提示运动可能是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优先推荐干预措施(SUCRA=73.2%)。结论运动、运动加药物干预对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跌倒有效。在预防骨折的不同干预中,运动可能是优先推荐的干预措施。但目前结论证据质量不足,未来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试验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跌倒 骨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王鑫 吴宏伟 +5 位作者 陶晶 唐永冬 秦秋 孙路 刘博 何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钛板治疗,20例)。记录两组术...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钛板治疗,20例)。记录两组术中骨折复位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5~6个月。术中观察组骨折断端均固定良好,对位对线满意,无桡侧骨块移位;对照组9例骨折复位及固定满意,1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桡侧骨块移位。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均愈合,时间10~12周。末次随访时,两组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偏角及腕关节掌屈、背伸活动度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中骨折复位简单,同时能有效减少桡侧骨块移位,更利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型骨折 解剖锁定钛板 桡侧阻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秦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59-262,共4页
探究分析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期间,应用功能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已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此次项目的截止时间在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总共收治的患者例数有82例,为确保此次研究项目的... 探究分析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期间,应用功能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已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此次项目的截止时间在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总共收治的患者例数有82例,为确保此次研究项目的真实有效,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例数为41例,两组患者采取的治疗中,对照组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以及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与行走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和干预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以及干预后的治疗满意度。结果:通过相应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均有明显的改善,但通过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要明显比对照组的评分数值要高,在分析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程度及行走功能及关节活动评定当中,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疼痛反应、关节恢复状况要比对照组患者恢复的要明显,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及治疗满意度要比对照组的优越,均P<0.05。结论:通过得出的结果分析来看,对于接受骨科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来讲,在术后的恢复期间,功能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的治疗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与此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康复训练时的疼痛,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符合现代临床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康复训练 心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影响传染科护生实习质量因素谈其岗前教育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艳梅 孙爱芳 王丽艳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5期75-76,共2页
笔者通过对100名传染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对影响实习质量的各种因素做出分析,体会出加强岗前教育,对其实习任务的完成和潜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总结出传染科护生的岗前教育特点,对护生实习传染科出现的各个薄弱环节,防患于... 笔者通过对100名传染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对影响实习质量的各种因素做出分析,体会出加强岗前教育,对其实习任务的完成和潜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总结出传染科护生的岗前教育特点,对护生实习传染科出现的各个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使其上岗后很快适应环镜,进入状态,明显提高了实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科 护生 实习质量 岗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植骨与否对骨折愈合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鑫 陶晶 +1 位作者 唐永冬 何斌 《农垦医学》 2018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植骨与否对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均行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一组(植骨组)术中常规植骨,一组(不植骨组)术中不植骨。对比两组术前、...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植骨与否对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均行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一组(植骨组)术中常规植骨,一组(不植骨组)术中不植骨。对比两组术前、术后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侧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觟hle角、Gissane角、轴位角术中出血量、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后AOFAS评分,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所有对比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不植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 植骨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磷酸钠联合胫骨延长杆在重度骨质疏松症的高龄TKA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陶晶 李明洋 +4 位作者 刘博 唐永冬 闫朋朋 曾乐乐 何斌 《农垦医学》 2023年第6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究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症的高龄(>75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使用唑来磷酸钠联合胫骨延长杆对患者术后骨密度变化、假体松动及再骨折发生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膝关节置换的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患者58例,术前均进行... 目的:探究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症的高龄(>75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使用唑来磷酸钠联合胫骨延长杆对患者术后骨密度变化、假体松动及再骨折发生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膝关节置换的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患者58例,术前均进行骨密度筛查,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加用胫骨延长杆、术后一周予以唑来磷酸钠注射,对照组术中使用标准膝关节假体,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骨化三醇及维生素D3抗骨质疏松治疗。通过骨密度检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骨密度值变化,HS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膝关节功能,比较术后1年两组再骨折及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HS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骨密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再骨折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骨质疏松的高龄TKA患者使用唑来磷酸钠联合胫骨延长杆可以提高骨密度,减少再骨折及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唑来磷酸 胫骨延长杆 抗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解剖锁定钛板作为支点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Danis-Weber B、C型外踝骨折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鑫 李明洋 +6 位作者 唐永冬 秦秋 孙路 张晓龙 刘博 闫朋朋 陶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观察将解剖锁定钛板作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Danis-Weber B、C型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01—2023-12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65例外踝骨折,观察组28例术中将解剖锁定钛板作为支点撬拨... 目的观察将解剖锁定钛板作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Danis-Weber B、C型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01—2023-12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65例外踝骨折,观察组28例术中将解剖锁定钛板作为支点撬拨复位固定骨折,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方法复位固定骨折。比较两组骨折复位固定时间、骨折解剖复位患者比例、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外踝长度恢复满意,未出现医源性骨质损伤。观察组骨折复位固定时间为(10.05±0.76)min,对照组为(22.6±3.81)min;观察组骨折复位固定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例外骨折均解剖复位,对照组32例骨折解剖复位;观察组骨折解剖复位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3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观察组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为(85.67±4.85)分,对照组为(78.56±10.6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解剖锁定钛板作为支点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Danis-Weber B、C型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可快速有效实现外踝骨折解剖复位,同时能缩短骨折复位固定时间,术后骨折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is-Weber B、C型外踝骨折 解剖锁定钛板 撬拨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炎性因子TNF-α及IL-18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尚琦松 黄擘 +1 位作者 盛文辉 曹安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TNF-α及IL-18在正常组与实验组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椎间盘病理组织34例用于实验组... [目的]通过测定TNF-α及IL-18在正常组与实验组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椎间盘病理组织34例用于实验组,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6.244±11.25岁;取脊柱骨折外伤术后椎间盘组织标本7例,并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科尸检椎间盘标本8例,共15例用于对照组,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40.07±8.43岁。采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检测TNF—α、IL-18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表现为细胞浆中出现棕黄色、褐色或浅棕黄色染色,结果判定及统计学分析后表明:实验组TNF一仅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IL-18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法证实实验组中TNF—α含量为82.18±21.91ng/ml,IL-18的含量为45.39±21.23ng/ml;对照组中TNF—Ot含量为8.68±0.78ng/ml、IL-18含量为3.584-2.84ng/m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及病程呈正相关。[结论]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及IL-18表达与椎间盘退变有关,推测可能是导致椎间盘组织退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8 椎间盘突出症 免疫组织化学 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枚椎间融合器并椎弓根螺钉单侧内固定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继峰 盛伟斌 +2 位作者 黄擘 何博 徐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3期7552-7558,共7页
背景:对于仅有一侧腰腿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腰椎椎板开窗减压和全椎板切除加压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但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单枚腰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出现一... 背景:对于仅有一侧腰腿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腰椎椎板开窗减压和全椎板切除加压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但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单枚腰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出现一侧腰腿痛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新疆石河子人民医院对40例一侧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枚腰椎椎间融合器置入+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前后按日本骨科学会(JOA)1984年制定的腰腿痛疗效标准分别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随访评分,计算治疗后的改善率和优良率;并按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率。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治疗后6个月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优良率为88%。按Suk标准评定,38例患者影像学资料符合确认植骨融合或可能融合,椎间融合率为95%。剩余2例患者在治疗后9个月随访时达到上述标准。提示单枚椎间融合器置入加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仅有一侧腰腿痛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间盘移位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风险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蔚蔚 孙爱芳 万岐江 《中国医药导刊》 2019年第11期660-664,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风险因素,为预防老年患者院内的跌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老年患者122例为观察组,依据疾病诊断、病情轻重、年龄和性别进行1∶1配对,选取同期、同科室未发生跌...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风险因素,为预防老年患者院内的跌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老年患者122例为观察组,依据疾病诊断、病情轻重、年龄和性别进行1∶1配对,选取同期、同科室未发生跌倒的老年患者122例为对照组。对影响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床高度、无陪护、大小便频率增加、高估自己运动能力、使用降糖药、有跌倒史是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注无陪护、大小便频率增加、高估自己运动能力、既往有跌倒史的老年患者,建议降低医院病床高度,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减少老年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住院患者 跌倒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继峰 黄擘 +6 位作者 王鑫 陶晶 唐永冬 李邦成 孙路 秦秋 张晓龙 《农垦医学》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采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术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内固定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 目的:探讨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采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术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内固定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43.3岁。影像学资料显示L3-4:8例,L4-5:42例,L5S1:30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材料费用、住院费用、JOA评分及椎间融合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材料费用、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JOA评分、优良率及椎间融合率比较无差异;两组内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单侧固定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材料费、住院费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器 单侧固定 双侧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生血(体)液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教育
12
作者 范丽娟 《农垦医学》 2012年第5期459-461,共3页
对2006年以来在我科实习的324名各层次护生进行分阶段血(体)液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教育,同时注重带教老师的相关培训,近5年实习护生没有发生血(体)液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职业暴露 实习生 自我防护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转移的分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博 常彬 李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骨肉瘤是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骨肉瘤转移率高,约20%患者初诊时即出现肺转移。80%的转移灶位于肺,且对传统的化疗抵抗。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20%)较病灶局限者(65%)明显下降,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转移... 骨肉瘤是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骨肉瘤转移率高,约20%患者初诊时即出现肺转移。80%的转移灶位于肺,且对传统的化疗抵抗。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20%)较病灶局限者(65%)明显下降,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转移。转移是恶性肿瘤演进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分子研究 NOTCH信号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擘 何博 +3 位作者 盛文辉 陈继峰 曹安军 刘春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7期648-649,共2页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5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根据AO分型:B1型19侧,B2型25侧,B3型11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3年,依据创伤髋关节Sanders评分:优45例,良8例,差2...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5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根据AO分型:B1型19侧,B2型25侧,B3型11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3年,依据创伤髋关节Sanders评分:优45例,良8例,差2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股外侧肌骨瓣转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捷、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骨折 内固定 肌骨瓣
原文传递
术前早期功能锻炼联合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鑫 陶晶 +5 位作者 唐永冬 秦秋 孙路 张晓龙 刘博 何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 观察术前早期功能锻炼联合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2-01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3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中125例(观察组)经沟通愿意接受术前早期功能锻炼,并严格按照... 目的 观察术前早期功能锻炼联合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2-01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3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中125例(观察组)经沟通愿意接受术前早期功能锻炼,并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功能锻炼,术后予以髂筋膜间隙阻滞治疗,药物配比为罗哌卡因1支加生理盐水配至40 mL,浓度为0.25%,加用5 mg地塞米松延长镇痛效果;另外112例(对照组)经沟通不愿意接受术前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给予常规镇痛治疗,不予髂筋膜间隙阻滞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休息及活动状态下疼痛VAS评分、参加功能锻炼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均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术前及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患侧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休息及活动状态下疼痛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参加功能锻炼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早期的功能锻炼联合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可有效、快速恢复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术前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
原文传递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护理与费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海燕 张维娜 +4 位作者 侯道静 孙爱芳 虎芹 张艳菊 万岐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14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及其费用的研究,探讨康复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1年至2013年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05例患者,按照制定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要求进行恢复,以2011年...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及其费用的研究,探讨康复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1年至2013年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05例患者,按照制定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要求进行恢复,以2011年为对照,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同时,对2011年至2013年康复护理相关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2013年患者术前、术后KSS评分(t=5.30、7.99、11.20)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t=8.21、4.57、7.86)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费用、护理费随年度增长而增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度康复费占比分别为5.77%(3 157/54 679)、4.60%(2 847/61 831)、5.15%(3 341/64930),各年度护理费占比分别为0.51%(280/54 679)、0.64%(393/61 831)、0.52%(338/64 930).结论 术前、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是保障手术疗效的重要条件之一.康复及护理费用在总费用中占比较低,护理人员工作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截肢术后发生谵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晶 王鑫 +2 位作者 黄擘 孙路 秦秋 《医学信息》 2018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治疗截肢术后发生谵妄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80例截肢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B组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在治疗前(T...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治疗截肢术后发生谵妄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80例截肢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B组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在治疗前(T_0)及治疗后1~3d(T_1~T_3)同时间点分别记录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及重症谵妄筛查量表(ICDSC)总分值,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治疗的进行心率和呼吸频率均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两组ICDSC总分均逐渐降低,在治疗3d后B组ICDSC总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改善患者截肢术后谵妄状态,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截肢术 谵妄 氟哌啶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