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影响及相关性
1
作者 欧华静 万首伟 +2 位作者 程丽 王静 王瑞 《西部医学》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栓塞(P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200例,其中31例合并PE患者作为A组,169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B组...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栓塞(P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200例,其中31例合并PE患者作为A组,169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B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00例作为对照组C组,受试者均进行血清维生素D水平测定及Padua评分、肺功能测定。结果COPD合并PE组、单纯COPD组血清维生素D、FEV1、FEV1/FVC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且COPD合并PE组显著低于单纯COPD组;与对照组相比,COPD合并PE组、单纯COPD组Padua评分明显增高,且COPD合并PE组显著高于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维生素D与FEV1/FVC呈正相关(r=0.365,P<0.05),与Padua评分呈负相关(r=0.254,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水平、Padua评分、吸烟均是老年COPD患者合并P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COPD患者维生素D水平越低,可能越容易发生PE;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与入院后Padua评分呈负相关;低水平维生素D、Padua评分高、具有吸烟史均为老年COPD患者并发P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维生素D 肺栓塞 Padua评分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射频消融术与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侯旭卉 姜志新 +1 位作者 胡雪姣 马玉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194-196,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采用甲状腺手术、超声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予甲状腺手术,观察组47例患者...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采用甲状腺手术、超声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予甲状腺手术,观察组47例患者予超声下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采用超声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突出,可改善手术指标,减轻对甲状腺功能影响,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手术 生活质量 甲状腺良性结节 甲状腺功能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燕剑 姜志新 龚建军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553-1554,共2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应用。方法:选取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ERAS治疗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ERAS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应用。方法:选取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ERAS治疗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ERAS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来评估其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出血量、进食时间、通气时间、疼痛VAS评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快速康复外科并未增加术后风险。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并可减少住院周期、降低住院费用,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24期33-33,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对64例急诊普外科手术中实施腹腔镜微创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64例患者,经过腹腔镜探...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对64例急诊普外科手术中实施腹腔镜微创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64例患者,经过腹腔镜探查全部确诊,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现象。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急腹症确诊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微创技术 急诊普外手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联合低频电子脉冲及红外仪治疗乳腺增生效果研究
5
作者 渠海章 赵胜强 +2 位作者 翟新法 孟童 龚建军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结合低频电子脉冲及红外仪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84例,遵照双盲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红外仪治疗,对照组采取低频电子脉冲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结合低频电子脉冲及红外仪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84例,遵照双盲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红外仪治疗,对照组采取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中医组则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持续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性激素指标以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医组治疗疗效更高(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较前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较,中医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性激素指标均有所提升(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中医组性激素水平更低(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结合临床理疗方式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药外敷 低频电子脉冲 红外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表达LncRNA PVT1/EIF4A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景鸿 张蕾 +5 位作者 张伟 梁伟华 蒋金芳 郑志红 潘泽民 李冬妹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协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1(human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A1,EIF4A1)促进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与迁移能力的作用。方法...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协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1(human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A1,EIF4A1)促进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与迁移能力的作用。方法使用Western Blot检测EIF4A1、real time-PCR检测PVT1在胃癌细胞(SGC-7901、NCI-N87、MGC-803、BGC-823)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中的表达量。单独或共同过表达胃癌细胞SGC-7901中的PVT1和EIF4A1,EIF4A1的蛋白表达量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VT1的表达水平使用real time-PCR检测,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验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法检验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smad3和TGF-β蛋白表达量。结果以正常胃黏膜细胞作为对照,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PVT1和EIF4A1的本底表达量低的胃癌细胞(P<0.05)。单独或共同过表达胃癌细胞中PVT1和EIF4A1后,共同过表达组平板克隆形成数为492±8.72,单独过表达PVT1组平板克隆形成数为251±1.53,单独过表达EIF4A1组平板克隆形成数为228±1.52,对照组平板克隆形成数为205±2.08。在MTT实验中,共同过表达组OD值高于单独过表达组和对照组。Transwell结果显示共同过表达组迁移细胞数为308±29.10,单独过表达PVT1组迁移细胞数为222±14.42,单独过表达EIF4A1组迁移细胞数为206±10.58,对照组迁移细胞数为169±18.04。划痕实验结果提示共同过表达组伤痕愈合速率高于单独过表达组和对照组。免疫印迹结果说明共同过表达组E-cadherin低于单独过表达组和对照组,共同过表达组N-cadherin、smad3和TGF-β高于单独过表达组和对照组。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表达PVT1和EIF4A1可以协同促进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并通过改变EMT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VT1 EIF4A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江文 孙琳 +4 位作者 仝德峰 夏军强 龚建军 邓昌辉 陈雪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981-983,986,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在远端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44例远端进展期胃癌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20...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在远端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44例远端进展期胃癌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20例,比较2组临床情况、各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被排除。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312.4±42.8)min vs.(256.2±28.6)min,t=4.942,P=0.000];但术后排气早[(3.2±1.3)d vs.(4.6±1.1)d,t=-3.750,P=0.000],下床活动早[(3.0±1.2)d vs.(4.2±1.3)d,t=-3.110,P=0.004],术后住院时间短[(7.8±3.2)d vs.(14.4±5.6)d,t=-4.750,P=0.000]。术中出血量2组差异无显著性[(304.8±112.4)ml vs.(285.6±86.6)ml,t=0.615,P=0.247]。2组每例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显著性[(19.4±9.2)枚vs.(20.2±12.0)枚,t=-0.241,P=0.652],其中第一站淋巴结2组差异无显著性[(15.4±6.8)枚vs.(16.3±7.3)枚,t=-0.414,P=0.431],第二站淋巴结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4.8±3.4)枚vs.(7.4±2.8)枚,t=-2.690,P=0.008]。随访6~35个月,平均17个月。腹腔镜组3例死亡,3例复发转移带瘤生存;开腹组4例死亡,2例复发转移带瘤生存。结论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中,虽然腹腔镜组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及开腹组,但从总体而言,腹腔镜辅助手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且具有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进展期 胃切除术 腹腔镜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Ⅰ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昌辉 刘江文 +2 位作者 夏军强 王晨 仝德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I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收治的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再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该...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I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收治的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再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该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2例,转移率47.8%。术后并发症共4例,发生率8.7%。术后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治疗后恢复正常,乳糜瘘1例,加压包扎1周后痊愈。术后1年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2例,均行选择性颈侧区清扫,无一例损伤喉返神经,复发再手术率4.3%。结论 I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首次手术有必要行中央区清扫,可降低复发再手术率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教学法在护理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孟丽 唐春燕 谭玲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5期41-42,共2页
目的比较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护理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体会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在石河子人民医院普外科实习的大学专科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评估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 目的比较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护理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体会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在石河子人民医院普外科实习的大学专科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评估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能够促进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加强实习护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患者的护理观察内容的理解,提升护理学生专科能力的培养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了护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护理实习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护理带教 临床护理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脱氧前列腺素J_2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仝德峰 刘江文 +1 位作者 崔涌 王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1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12周制备NAFLD大鼠模型,再将其随机分为HI组(15d-PGJ2高剂量干预组)、LI组(15d-PGJ2低剂量干预组)、MC组(模型对照组);将普通... 目的研究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12周制备NAFLD大鼠模型,再将其随机分为HI组(15d-PGJ2高剂量干预组)、LI组(15d-PGJ2低剂量干预组)、MC组(模型对照组);将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NC组(正常对照组)。干预2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TG、TC及血糖(GLU)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脂肪变性。HI组所有检测指标及LI组肝内TC水平均高于NC组;LI组和NC组所有检测指标及HI组ALT、TC、TG水平均低于MC组;HI组ALT、TG、GLU水平均高于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组、LI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较MC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15d-PGJ2可有效改善NAFLD大鼠的肝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脱氧前列腺素J2 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受体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仝德峰 刘江文 王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1839-1842,共4页
目的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 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制成NAFLD大鼠模型;再将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15 d... 目的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 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制成NAFLD大鼠模型;再将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15 d-PGJ2低剂量治疗组(LT组),15 d-PGJ2高剂量治疗组(HT组),模型对照组(MC组),饮食疗法组(DT组)。治疗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结果与MC组大鼠相比,LT组、HT组及DT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LU、TG、TC的水平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浸润均有减轻,其中以LT组改变最明显(P<0.05)。结论适量的15d-PGJ2对NAFLD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大鼠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脱氧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斌 刘永江 +2 位作者 侯吉学 李志刚 黄桂林 《农垦医学》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可疑乳腺癌女性患者80例,对80例可疑乳腺癌的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CNB)及针吸细胞学检查(FNA...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可疑乳腺癌女性患者80例,对80例可疑乳腺癌的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CNB)及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穿刺组织行病理检查为实验组,针吸组织行细胞学检查为对照组。8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病灶,并行病理检查,评价手术前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及针吸细胞学检查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相比较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乳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4.4%,较对照组72.2%的诊断准确率有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的假阴性率为1.4%,较对照组16.7%的假阴性率有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准确率高,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便捷,对患者损伤小,为乳腺癌手术前提供了准确的病理诊断支持,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新辅助治疗的选择及提高保乳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空心针 穿刺活检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镜联合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志新 任勇 +1 位作者 吴燕剑 夏军强 《农垦医学》 2018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胆道一期缝合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三镜联合、一期胆道缝合(三镜联合组)治疗...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胆道一期缝合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三镜联合、一期胆道缝合(三镜联合组)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61例,并收集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镜联合组61例,其中55例手术成功,6例中转开腹,三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术中出血量(P=0.018)、术后住院时间(P=0.025)、并发症(P=0.019)、3日疼痛评分(P=0.001)、肛门排气时间(P=0.04)、进食时间(P=0.013)、下床时间(P=0.43)及抗生素应用时间(P=0.013)方面优于开腹手术组,在手术时间(P=0.428)、术后胆漏(P=0.185)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三镜联合胆道一期缝合术是一种安全、具有较少并发症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镜联合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鼻胆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联合吸刮法在有上腹部手术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昌辉 马晓安 +3 位作者 谭玲 孟丽 任超 刘江文 《农垦医学》 2019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刀联合吸刮法在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 目的:分析超声刀联合吸刮法在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5例,其中5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超声刀联合吸刮法的手术方式(研究组),55例采用腹腔镜下电凝钩电凝电切法的手术方式(对照组),分析两组不同术式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3.28±7.98)mL和手术时间(32.86±7.74)min,对照组(36.69±23.45)mL和(60.18±14.5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采用超声刀联合吸刮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吸刮法 腹部手术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回肠末段切除术中吻合器肠吻合法预防肠漏的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勇 邓昌辉 +1 位作者 夏军强 张琴 《农垦医学》 2019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时在末段回肠切除吻合的手术安全性及吻合口漏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8月间34例急诊回肠末段病变切除并一期吻合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手工小肠端端吻合和21例吻合器小肠侧端吻合。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时在末段回肠切除吻合的手术安全性及吻合口漏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8月间34例急诊回肠末段病变切除并一期吻合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手工小肠端端吻合和21例吻合器小肠侧端吻合。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无死亡病例。回肠末段吻合器肠吻合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手工肠吻合。结论:急诊手术切除末段回肠并一期吻合安全可行,吻合器小肠近远段侧端吻合能够明显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病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末端回肠切除 并发症 吻合口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封管预防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金鑫 翟新法 《新疆医学》 2014年第11期56-59,共4页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充分透析的关键.中心静脉置管为肾衰竭患者,特别是血管条件差,而且又需要紧急血透的患者,或者危重症患者提供了理想的血管通路,使得其在血液透析中心得以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可导致多种并发...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充分透析的关键.中心静脉置管为肾衰竭患者,特别是血管条件差,而且又需要紧急血透的患者,或者危重症患者提供了理想的血管通路,使得其在血液透析中心得以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置管感染为最常见并发症,重者会导致生命危险,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发生率高达(2.2~6.3)/1000导管日[1,2].血液透析中的老年患者多数一般情况较差,机体的防御能力较低,增加了相关感染的危险性.为避免和降低置管后感染的发生,本研究对本院血液透析中心自2008年来1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2009~2012年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导管相关感染 老年患者 静脉留置 抗生素 导管相关性感染 常见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1-vMIP-Ⅱ对小鼠抗HIV-Ⅰ基因表达的作用
17
作者 高媛 南玉龙 +3 位作者 杨磊 谭晓华 尹洪萍 汪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38-1543,共6页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Pep-1-vMIP-Ⅱ在影响宿主ARGs基因表达抵抗HIV-Ⅰ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小鼠背部涂抹Pep-1-vMIP-Ⅱ2 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组织器官中vMIP-Ⅱ的穿膜情况。用实时定量PCR,检测24 h后不同组织器官中ARGs mRNA表达...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Pep-1-vMIP-Ⅱ在影响宿主ARGs基因表达抵抗HIV-Ⅰ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小鼠背部涂抹Pep-1-vMIP-Ⅱ2 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组织器官中vMIP-Ⅱ的穿膜情况。用实时定量PCR,检测24 h后不同组织器官中ARGs mRNA表达水平;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皮肤涂抹Pep-1-vMIP-Ⅱ组2 h后vMIP-Ⅱ在肾脏分布明显增加(P<0.05);涂抹Pep1-vMIP-Ⅱ24 h后,白细胞、肾、心、肝和肺中CCL5的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脑组织中CCL5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MX1、MX2在多种组织中都表达上调(P<0.05)。结论Pep-1-vMIP-Ⅱ可以穿透小鼠皮肤进入肾脏组织,主要通过激活CCL5基因表达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膜肽 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II 人疱疹病毒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_2根治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18
作者 仝德峰 刘江文 +3 位作者 孙琳 夏军强 龚建军 邓昌辉 《农垦医学》 201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53例进展期胃癌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7例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26例,比较两...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53例进展期胃癌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7例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26例,比较两组临床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用时高于开腹组[(346±45)min VS(286±32)min,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低于开腹组(值均P〈0.05);术中出血量、首次进流食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均P〉0.05)。腹腔镜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6±8.4)枚VS(21.2±11.0)枚,P〉0.05]。随访时间6~35个月,腹腔镜组术后1年生存率(88.0%)与开腹组(8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而言,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进展期 胃切除术 腹腔镜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m-o-loke夹联合超声刀在老年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邓昌辉 刘江文 +4 位作者 夏军强 龚建军 王晨 仝德峰 王蓉 《农垦医学》 2012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使用hem-o-loke夹和超声刀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采用hem-o-loke夹联合超声刀治疗46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法、手术指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6例中...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使用hem-o-loke夹和超声刀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采用hem-o-loke夹联合超声刀治疗46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法、手术指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6例中除4例中转开腹外,其余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顺利康复。结论:对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该手术方法疗效好,简单易行,腹腔仅留1~2枚hem-o-loke夹,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应成为老年人阑尾炎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hem-o-loke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附4例报告)
20
作者 夏军强 肖占祥 +8 位作者 鲁才章 刘江文 王新东 秦锴 龚建军 王奇 吴平 高飞 柴平安 《农垦医学》 1998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