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益肾降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惠叶 刘红利 +2 位作者 田金悦 李洋 赵重阳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降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DK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降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DK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肾降浊方治疗。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炎症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糖指标FPG、2 hPG及HbA_(1)c水平均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FPG、2 hPG及HbA_(1)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炎症指标hs-CRP、IL-8、IL-6及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8、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SCr、BUN及UAER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SCr、BUN及UA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5/4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降浊方治疗DKD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提高肾功能,改善中医症状,从而减慢疾病进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药疗法 健脾益肾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降浊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惠叶 刘红利 +2 位作者 田金悦 赵重阳 李洋 《河北中医》 2023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降浊方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DKD的可能机制。方法共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0只予高糖高脂饮食,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K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降浊方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DKD的可能机制。方法共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0只予高糖高脂饮食,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K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缬沙坦组(n=10)、健脾益肾降浊方低剂量组(n=9)、健脾益肾降浊方中剂量组(n=9)、健脾益肾降浊方高剂量组(n=9)。健脾益肾降浊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健脾益肾降浊方1.032 g/kg、2.064 g/kg、4.128 g/kg灌胃,缬沙坦组予缬沙坦0.131 g/kg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灌胃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肌酐(SCr)、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2 hPG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缬沙坦组、健脾益肾降浊方低剂量组比较,健脾益肾降浊方中、高剂量组大鼠FPG、2 hPG水平均降低(P<0.05)。各组大鼠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及健脾益肾降浊方中、高剂量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健脾益肾降浊方低剂量组无明显改善(P>0.05);与健脾益肾降浊方低剂量组比较,健脾益肾降浊方中、高剂量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健脾益肾降浊方中剂量组比较,健脾益肾降浊方高剂量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6、IL-8、TNF-α、CRP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及健脾益肾降浊方中、高剂量组大鼠IL-6、IL-8、TNF-α、CRP水平及低剂量组IL-8、CRP水平均降低(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健脾益肾降浊方中剂量组IL-8、CRP水平及高剂量组IL-6、IL-8、TNF-α、CRP水平均降低(P<0.05);与健脾益肾降浊方低剂量组比较,健脾益肾降浊方中剂量组大鼠IL-6、IL-8、TNF-α水平及高剂量组大鼠IL-6、IL-8、TNF-α、CRP水平均降低(P<0.05);与健脾益肾降浊方中剂量组比较,健脾益肾降浊方高剂量组大鼠IL-6、IL-8、TNF-α、CRP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健脾益肾降浊降浊方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肾脏病理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黄芪汤 糖尿病肾病 大鼠 模型 动物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高糖高脂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位庚 石梦莹 +2 位作者 郑文丽 赵玉莎 刘赞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的影响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方法经随机方式,将HAECs分为以下5组:通心络高、中、低浓度组,高糖高脂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生存活性、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三磷酸腺苷(ATP)...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的影响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方法经随机方式,将HAECs分为以下5组:通心络高、中、低浓度组,高糖高脂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生存活性、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和细胞色素(Cyt)-C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组MMP、ATP水平与细胞生存活性明显下降,细胞中ROS含量、细胞上清液LDH漏出量与Cyt-C蛋白表达皆明显上升(P<0.05,P<0.01);与高糖高脂组相比,通心络干预后细胞生存活性、ATP含量和MMP明显升高,细胞上清液LDH漏出量、细胞内ROS水平和Cyt-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对于高糖高脂损伤的HAECs,通心络具有保护作用,相关保护机制可能和保护线粒体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高糖高脂 线粒体功能 活性氧簇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力达联合通心络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文丽 魏艳婷 位庚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35-442,共8页
目的探讨津力达联合通心络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HUVECs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津力达组、通心络组、联合用药组,正常对照组细胞采用... 目的探讨津力达联合通心络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HUVECs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津力达组、通心络组、联合用药组,正常对照组细胞采用含5.5 mmol/L D-葡萄糖的DMEM培养,模型组、津力达组、通心络组、联合用药组细胞采用含30 mmol/L D-葡萄糖的DMEM培养,津力达组加入200 mg/L的津力达贮存液,通心络组加入100 mg/L的通心络贮存液,联合用药组加入200 mg/L的津力达贮存液和100 mg/L的通心络贮存液。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数量,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采用ELISA检测各组细胞的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各组细胞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Nrf-2、HO-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的活力、克隆形成数量、侵袭细胞数量、细胞迁移率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丙二醛、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及Nrf-2、HO-1蛋白表达量均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津力达组、通心络组和联合用药组细胞的活力、克隆形成数量、侵袭细胞数量、细胞迁移率均升高,细胞凋亡率均降低,ICAM-1、TNF-α、IL-1β、IL-6、丙二醛、LDH水平均降低,SOD、一氧化氮、NOS水平及Nrf-2、HO-1蛋白表达量均升高,且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均优于津力达组和通心络组(均P<0.05)。结论津力达和通心络均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来减轻高糖所致的HUVECs损伤,且联合用药效果更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高糖损伤 津力达 通心络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高脂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津力达联合通心络的干预作用
5
作者 位庚 石梦莹 +2 位作者 孟令华 高伟聪 高会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47-2951,共5页
目的观察高糖高脂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损伤的机制及津力达联合通心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诱导HAECs损伤,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HAECs随机分为:空白(Normol)组、模型(Model)组、津力达(JLD)组、通心络(TXL)组、津力达联... 目的观察高糖高脂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损伤的机制及津力达联合通心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诱导HAECs损伤,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HAECs随机分为:空白(Normol)组、模型(Model)组、津力达(JLD)组、通心络(TXL)组、津力达联合通心络(JLD+TXL)组。检测各组细胞生存活性、细胞上清液内皮素(ET)-1、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细胞内活性氧簇(ROS)荧光强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Normal组相比,Model组细胞生存活性、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细胞eNOS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上清液ET-1、MDA含量明显上升,ROS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1);与Model组相比,3个干预组细胞上清液ET-1含量显著下降,细胞eNO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TXL和JLD+TXL组细胞生存活性、细胞上清液SOD活性显著上升,细胞ROS荧光强度和上清液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与JLD组相比,TXL组和JLD+TXL组细胞上清液ET-1含量显著下降,细胞eNO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细胞上清液SOD活性显著上升(P<0.01),JLD+TXL组细胞生存活性显著上升,细胞上清液MDA含量显著下降,细胞ROS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1);与TXL组相比,JLD+TXL组细胞上清液ET-1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上升,细胞eNO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高糖高脂可诱导HAECs功能损伤,津力达联合通心络能起到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高脂 氧化应激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津力达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珠蛋白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刘赞朝 赵维丽 +3 位作者 王秀粉 闵玺 杜蒙 郑盼盼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2326-2329,2334,共5页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住院的25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DPN分为单纯T2DM组(对照组)和T2DM并发DPN组(DPN组)。采用...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住院的25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DPN分为单纯T2DM组(对照组)和T2DM并发DPN组(DPN组)。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进行Hp基因分型,比较两组临床生化指标水平及Hp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T2DM患者并发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PN组T2DM病程更长,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更高,血红蛋白(Hb)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Hp显性模型(Hp2-2+Hp2-1 vs.Hp1-1)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Hp与Hb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病程、TBiL和Hp2是导致T2DM患者并发DP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携带Hp2的T2DM患者更易出现D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结合珠蛋白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高脂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
7
作者 位庚 柴雪姣 +2 位作者 何金花 王曼 刘赞朝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453-4457,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的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用高糖高脂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HA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高脂组、通心络低、中、高浓度组。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活性;基于...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的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用高糖高脂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HA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高脂组、通心络低、中、高浓度组。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活性;基于组织的检测(TBA)法及羟胺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Bcl)-2相关X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组细胞生存活性、细胞上清液SOD活性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细胞上清液MDA含量、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高糖高脂组相比,通心络中、高浓度组细胞生存活性、细胞上清液SOD活性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细胞上清液MDA含量、细胞内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能够改善高糖高脂诱导的HAECs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高脂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通心络胶囊 氧化应激 凋亡
原文传递
2129例流感样住院患者呼吸道13项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郑盼盼 李楠 +6 位作者 荣瑞娟 张子凤 张菁 孙一婵 赵维丽 李洋 刘赞朝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5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流感样住院患者13项呼吸道病毒和非经典微生物的流行特征及致病情况,以指导临床精准防治。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2129例流感样住院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提取病毒核酸,采用GeXP遗传分析平台联合多重反转录-PCR(mRT-P... 目的探讨流感样住院患者13项呼吸道病毒和非经典微生物的流行特征及致病情况,以指导临床精准防治。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2129例流感样住院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提取病毒核酸,采用GeXP遗传分析平台联合多重反转录-PCR(mRT-PCR)技术同时检测13种呼吸道病毒和非经典微生物。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9例流感样住院患者进行13项呼吸道病毒和非经典微生物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47.35%(1008/2129)。其中甲型流感病毒(InfA)阳性率最高[16.39%(349/2129)];其次为季节性流感病毒H3N2(H3)阳性率8.13%(173/2129)和人鼻病毒(HRV)阳性率7.42%(158/2129)。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患者264例,阳性检出率为12.40%(264/2129)。960例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为53.85%(517/960),1169例男性患者阳性检出率为42.00%(491/1169)。其中女性InfA、H3阳性检出率及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1)。各个年龄组均有病毒检出阳性患者,但3岁以下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是病毒的易感人群,且多种病毒易感。检测结果显示,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存在季节分布差异。结论住院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InfA、H3和HRV,且感染存在性别、年龄和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呼吸道病毒 非经典微生物 GeXP遗传分析平台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