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消毒管理规范化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暖 赵丽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9期881-882,共2页
关键词 门诊部 医院 口腔疾病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在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后康复、口腔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毅 冯志强 李创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在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后康复、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5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在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后康复、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治疗,对照组采取闭合式开窗术加传统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康复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4个月龈沟液细胞因子、口腔健康微生态环境、咀嚼功能,以及治疗后4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80.00%(36/45),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个月,2组龈沟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1β和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个月,2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治疗前,咀嚼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对照组,咀嚼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个月内,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应用于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效果显著,可促进牙齿萌出、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治疗后口腔健康微生态环境及炎症状态,具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阻生牙 颌骨 种植体支抗 闭合式牵引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牙周袋探诊深度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基因的预后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锦航 彭士雄 +2 位作者 杨凯成 陈彦平 崔子峰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旨在构建免疫相关基因(IRGs)的风险预测模型,以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预后。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OSCC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出差异表达的IRGs(DEIRGs)。通过Cox回归分析构建DEIRGs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能力进... 目的旨在构建免疫相关基因(IRGs)的风险预测模型,以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预后。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OSCC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出差异表达的IRGs(DEIRGs)。通过Cox回归分析构建DEIRGs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分析该模型与临床病理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比较OSCC和正常样本共鉴定出363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330个DEIRGs(FDR<0.05,|logFC|>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20个DEIRGs(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其中15个DEIRGs用于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作为O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732),并与临床分期(t=-3.484,P<0.001)、B细胞(Cor=-0.180,P=0.002)和CD4^(+)T细胞(Cor=-0.127,P=0.026)密切相关。结论基于15个预后相关DEIRGs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OSCC患者的预后,可帮助临床医生为不同风险的OSCC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相关基因 预后 风险预测模型 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E2F转录因子1的表达与临床的意义
4
作者 王锦航 崔子峰 +2 位作者 杨凯成 陈彦平 彭士雄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0-107,共8页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并阐明其在细胞凋亡和周期中的作用。方法:基于R语言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并阐明其在细胞凋亡和周期中的作用。方法:基于R语言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OSCC中E2F1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发现E2F1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E2F1在O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细胞转染升高和敲低SCC15细胞系中E2F1的表达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2F1表达的改变对SCC15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E2F1在OSCC相关TCGA数据集中呈高表达,与T分期(T2或T4 vs T1)、组织学分级(G2或G3 vs G1)、临床分期(Ⅲ期vsⅠ期)、年龄(中年人vs青年人)和性别(男vs女)相关(P<0.05),多富集于细胞周期或核苷酸切除修复等基因组[P<0.05,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25]。在37例OSCC患者组织中,E2F1的mRNA和蛋白均表达上调(P<0.001),表达上调的E2F1可降低SCC15细胞的凋亡率(P<0.05),以及在细胞周期中降低G1期的比率(P<0.01),并升高S期的比率(P<0.001)。结论:E2F1在OSCC中呈高表达,且可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周期中G1/S期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E2F转录因子1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a-5p、SOCS-3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再复发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边玉婷 黄岩 +2 位作者 王明丽 王芳 刘元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3003-3007,3012,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0a-5p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再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10例ROU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期在该院进...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0a-5p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再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10例ROU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1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OCS-3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30a-5p表达水平。研究组患儿痊愈后进行1年随访,根据其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U患儿再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CS-3与miR-30a-5p单独及二者联合检测对ROU患儿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SOCS-3表达水平降低,miR-30a-5p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OU患儿随访1年无病例脱落,复发组纳入120例患儿,未复发组纳入490例患儿。复发组有ROU家族史、饮食类型偏荤、牙刷刷毛偏硬、合并消化系统疾病比例及病程、血清TNF-α、IL-2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每天刷牙次数≥2次、每天睡眠时间≥8 h比例及血清SOCS-3表达水平均低于未复发组,miR-30a-5p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每次刷牙时间、学习压力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类型偏荤、牙刷刷毛偏硬、合并消化系统疾病、血清TNF-α、IL-2水平升高、miR-30a-5p表达水平升高均是ROU患儿再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每天刷牙次数≥2次、每天睡眠时间≥8 h、血清SOCS-3表达水平升高均为ROU患儿再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OCS-3、miR-30a-5p表达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ROU患儿再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0.805、0.900,二者联合预测的AUC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的AUC(Z=2.067、2.520,P<0.05)。结论ROU患儿血清SOCS-3表达水平降低、miR-30a-5p表达水平升高,且再复发患儿血清SOCS-3表达水平更低,miR-30a-5p表达水平更高,二者均对ROU患儿再复发具有预测效能,且联合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复发 预测 微小RNA-30a-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IRF5、sTREM-1变化及对复发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黄岩 王明丽 +1 位作者 边玉婷 刘元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24-827,836,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变化及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为观察组,并根据3个月内...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变化及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为观察组,并根据3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45)和未复发组(n=101)。另选取同期13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血清IRF5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TREM-1、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表达水平,Pearson分析法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IRF5和sTREM-1水平与IL-6和IL-10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RF5和sTREM-1水平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RF5水平明显降低(P<0.05),sTREM-1、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IRF5与IL-6、IL-10水平呈负相关(r=-0.531、-0.462,P<0.05),血清sTREM-1水平与IL-6、IL-10水平呈正相关(r=0.435、0.480,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患儿血清IRF5水平明显降低(P<0.05),sTREM-1水平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RF5水平单独预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最佳cut-off值为0.8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56%、84.16%;血清sTREM-1水平单独预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复发的AUC为0.83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89%、88.12%,最佳cut-off值为84.08 pg/mL;二者联合预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82.18%,AUC为0.915,显著高于IRF5单独预测的AUC(Z=2.455,P=0.014)和sTREM-1单独预测的AUC(Z=2.790,P=0.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IRF5水平较低、sTREM-1水平较高,二者联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再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干扰素调节因子5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7
作者 吴萌萌 吕晓丹 +2 位作者 张扬 戴东晓 王会超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标志物;BMP-2... 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标志物;BMP-2腺病毒转染至BMSCs,分为NC组、Ad-EGFP组和AdBMP-2/EGFP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细胞中BMP-2 mRNA相对表达量;茜素红染液检测BMSCs成骨能力;制备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用Micro-CT扫描;制备牙槽骨缺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正常大鼠双侧骨缺损内植入明胶海绵)、OP组(OP大鼠双侧骨缺损内植入明胶海绵)、BMSCs+Ad-EGFP组(OP大鼠双侧骨缺损内植入BMSCs+Ad-EGFP明胶海绵复合体)和BMSCs+Ad-BMP-2/EGFP组(OP大鼠双侧骨缺损内植入BMSCs+Ad-BMP-2/EGFP明胶海绵复合体)。采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各组大鼠骨缺损情况;血红素-伊奥红素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检测牙槽骨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牙槽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形成蛋白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表面CD29、CD90、CD105、CD44抗体呈阳性,CD45、CD34、CD19抗体呈阴性,表明分离提取的细胞即为BMSCs。和NC组相比,Ad-EGFP组和Ad-BMP-2/EGFP组转染效率均超过90%,提示AdEGFP和Ad-BMP-2/EGFP转染到BMSCs中。Ad-BMP-2/EGFP组细胞中BMP-2 mRNA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Ad-EGFP组仅有少量的钙化结节,Ad-BMP-2/EGFP组可见大量的矿化结节,且被染成红色。造模组骨密度、Tb.Th、Tb.N、BV/TV均低于Sham组,Tb.Sp高于Sham组(P<0.05),提示OP模型制备成功。OP组BMD、BV/TV、组织病理学评分、牙槽骨组织中ALP、OCN、Runx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ham组,Tb.Sp明显高于Sham组(P<0.05);BMSCs+Ad-EGFP组和BMSCs+Ad-BMP-2/EGFP组BMD、BV/TV、组织病理学评分、牙槽骨组织中ALP、OCN、Runx2蛋白表达均高于OP组,Tb.Sp参数显著低于OP组,且BMSCs+Ad-BMP-2/EGFP组变化最显著(P<0.05)。结论:BMP-2可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修复骨质疏松牙槽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 骨质疏松牙槽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漱口水联合含氟涂料防治儿童牙龋病的效果及对口腔Hp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玉杰 赵晓军 +4 位作者 赵丽 张雪飞 张江畔 于静 胡永权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漱口水联合含氟涂料防治儿童牙龋病的效果及对口腔Hp感染的影响。结果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石家庄市中心城辖区6所幼儿园共420名儿童,按防治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0例,对照组接受局部含氟涂料预防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中药漱口水联合含氟涂料防治儿童牙龋病的效果及对口腔Hp感染的影响。结果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石家庄市中心城辖区6所幼儿园共420名儿童,按防治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0例,对照组接受局部含氟涂料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漱口水,涂氟后第2天开始口含中药漱口水。比较2组儿童患龋率、乳牙龋面均(DMFS)、显著性龋均指数(SIC)及防治前后口腔Hp变化情况。结果防治前2组患龋率、DMFS、SIC和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后1年和2年,2组患龋率、DMFS、SIC和口腔Hp感染率较防治前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防治后S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漱口水联合含氟涂料防治儿童牙龋病的效果及对口腔Hp感染的改善要优于单独使用含氟涂料,含氟涂料最佳防龋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漱口药 氟化物 外用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5
9
作者 戴东晓 李创 +1 位作者 王毅 李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先天性缺牙患者73例,随机分为正畸组和正畸+修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正畸+修复组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以及其恢复时间均优于正畸组(P<0.05);两组... 目的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先天性缺牙患者73例,随机分为正畸组和正畸+修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正畸+修复组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以及其恢复时间均优于正畸组(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无效各4例,正畸组+修复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正畸组(Z=2.299,P<0.05);正畸组治疗不满意8例(21.05%);正畸+修复组治疗不满意3例(8.57%);正畸组+修复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正畸组(Z=2.106,P<0.05)。结论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单纯正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缺牙 正畸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的咀嚼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戴东晓 李创 +1 位作者 王毅 李伟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1期1109-1110,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的咀嚼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9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先天性缺牙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基础上实施口腔修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咀...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的咀嚼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9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先天性缺牙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基础上实施口腔修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及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牙列、牙间隙及上下牙齿间关系,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缺牙 口腔修复 咀嚼功能 语言功能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与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新 吕晓丹 +2 位作者 漆明 韩恩善 师志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30例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sa,NOM)组织与30例OLP组织中Egr-1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上皮层中Egr-1、TNF-α在NOM组和OLP组均有表达,两组比较Egr-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表达为OLP组高于NOM组(P<0.05);在固有层中Egr-1、TNF-α的表达均为OLP组高于NOM组(P<0.05)。(2)Egr-1与TNF-α的表达量均为OLP组高于NOM组(P<0.05)。(3)在OLP组中Egr-1、TNF-α表达呈正相关(r=0.447,P<0.05)。结论:Egr-1和TNF-α是OL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Egr-1可能调控TNF-α的过量释放引起OLP的发病;两者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8例牙龋病患儿口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唾液口腔pH改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玉杰 赵晓军 +4 位作者 赵丽 张雪飞 张江畔 于静 胡永权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对乳牙龋病患儿口腔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唾液口腔pH的改变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石家庄第二医院首次就诊的318例乳牙龋病患儿(观察组)进行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唾液pH和内容物检查,与同... 目的对乳牙龋病患儿口腔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唾液口腔pH的改变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石家庄第二医院首次就诊的318例乳牙龋病患儿(观察组)进行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唾液pH和内容物检查,与同期因其他疾病就诊的318例非乳牙龋病患儿(对照组)口腔检查结果做为对照,分析2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龋齿Ⅰ型46.54%,Ⅱ型27.04%,Ⅲ型16.35%,Ⅳ型10.07%;对照组患者HP阳性检出率1.57%,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Ⅰ型、Ⅱ型、Ⅲ型、Ⅳ型HP阳性检出率和HP-DNA拷贝数依次增高,各类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值、IgA、IgG、IgM和溶菌酶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值、IgA、IgG和IgM含量随着龋齿类型的加重而显著下降(P<0.05),各类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乳牙龋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随着龋病的恶化而加重,口腔内pH的改变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下降与HP感染和乳牙龋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乳牙龋病 幽门螺旋杆菌 唾液PH值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生职业倦怠、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静 赵鑫 +2 位作者 李军如 牛家慧 李娜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探究口腔医生的职业倦怠、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和提高口腔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9所三甲医院的口腔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MBI-GS工作倦怠问卷、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口腔... 目的探究口腔医生的职业倦怠、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和提高口腔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9所三甲医院的口腔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MBI-GS工作倦怠问卷、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口腔医生的职业倦怠、睡眠及抑郁情况进行评测,并统计不同人口学变量在职业倦怠、抑郁及睡眠量表中的差异情况,探究职业倦怠不同维度、睡眠、抑郁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职业倦怠不同维度的统计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工作时间、加班以及慢性疾病会对口腔医生的职业倦怠产生显著影响,职业倦怠的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分别与睡眠指数、抑郁指数之间呈正相关(P<0.05)。AMOS建立中介模型,结果表明睡眠指数在情感耗竭和抑郁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人格解体和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低成就感只能直接预测抑郁状态,睡眠并不发挥中介作用。结论职业倦怠是诱发口腔医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睡眠问题在职业倦怠和抑郁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降低职业倦怠水平以及改善睡眠质量是提高医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生 职业倦怠 睡眠质量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防治方法对龋病患儿口腔链球菌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玉杰 赵晓军 +4 位作者 赵丽 张雪飞 张江畔 于静 胡永权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防治方法对龋病患儿口腔链球菌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4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防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健康宣教,222名)与观察组(氟防龋,178名),跟踪随访1年,间隔6个月行口腔检查1次,比较2组龋病... 目的探讨不同防治方法对龋病患儿口腔链球菌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4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防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健康宣教,222名)与观察组(氟防龋,178名),跟踪随访1年,间隔6个月行口腔检查1次,比较2组龋病新增率,并于防治前、防治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无龋病儿童链球菌细菌数量。结果观察组末次随访龋病新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防治前比较,2组无龋病儿童防治后6个月、12个月总链球菌、口腔链球菌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防治后6个月总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变异链球菌数量显著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防治后24个月变异链球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氟化物使用均能有效预防龋病发生,减少口腔链球菌细菌数量,其中氟防龋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健康宣教 氟防龋 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经口腔矫治器治疗后晨起血压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建捷 于静 +2 位作者 卢宏志 乔华 孙晶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552-1553,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对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21例轻、中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继续使用原降压药(种类和剂量不变)的基础上睡眠时戴下颌前移式口腔矫治... 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对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21例轻、中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继续使用原降压药(种类和剂量不变)的基础上睡眠时戴下颌前移式口腔矫治器。患者戴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自测展起血压并记录,多导睡眠仪监测并记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晨起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矫治器在治疗OSAS的基础上可降低OSAS患者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高血压 IZl腔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中3D打印种植导板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晓军 胡永权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986-989,共4页
20世纪60年代骨结合理论的发现为口腔种植技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关键性概念是纯钛与骨组织不存在排异反应,可以形成骨性结合([1])。随着口腔种植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口腔种植技术日趋成熟。3D打印技术所制作的种植手术导... 20世纪60年代骨结合理论的发现为口腔种植技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关键性概念是纯钛与骨组织不存在排异反应,可以形成骨性结合([1])。随着口腔种植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口腔种植技术日趋成熟。3D打印技术所制作的种植手术导板弥补了传统导板的不足,以其精准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3D打印导板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 3D打印导板的发展历史及概述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口腔外科手术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节点lncRNA的筛选、验证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仇永乐 耿熙雪 +2 位作者 刘远航 李昆珊 郭杰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1825-1831,共7页
目的应用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谱,筛选OSCC发病过程中节点lncRNA,研究其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lncRNA表达谱芯片,对3例OSC... 目的应用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谱,筛选OSCC发病过程中节点lncRNA,研究其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lncRNA表达谱芯片,对3例OSCC及对应正常组织的转录本进行高通量筛查,确定OSCC中的lncRNAs和mRNAs差异表达谱。利用lncRNA与mRNA特异性表达的标准化信号强度,构建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挖掘节点基因,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选取部分差异表达的lncRNA,借助qRT-PCR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实验共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s2 294条和mRNAs 1 938条。LncRNA TMPRSS11BNL、lnc-WRN-10:1是共表达网络的节点基因,在OSCC组织中低表达,并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生存状态有关,低表达lncRNA TMPRSS11BNL、lnc-WRN-10:1 OSCC患者有着较短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q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LncRNA TMPRSS11BNL、lnc-WRN-10:1有望成为成为OSCC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共表达网络 节点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建捷 卢宏志 +1 位作者 于静 马艳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前移式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轻、中度OSAS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规范口服降压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压控制欠佳、同时适合... 目的探讨下颌前移式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轻、中度OSAS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规范口服降压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压控制欠佳、同时适合配合戴用下颌前移式的口腔矫治器(OA)的患者21例为试验对象,年龄范围、体质量指数、血压相匹配的未带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过13周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睡前、晨起舒张压(SBP)和收缩压(DBP)。结果 OSAS患者晨起血压较睡前血压增高(P<0.05),并与LSaO2呈负相关(P<0.05)。经OA治疗、纠正睡眠呼吸暂停13周后,晨起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OSAS患者反复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低氧血症与其高血压具有相关性,OA通过对这种高血压患者低氧血症的纠正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高血压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矫正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创 牛家慧 +3 位作者 戴东晓 王毅 梁晓龙 李菱蔚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3期17-17,23,共2页
本文对数字化隐形正畸矫治器的分类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明晰了三种矫治器在口腔正畸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尤其对于新兴的无托槽矫治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其原理、组成、适用症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 本文对数字化隐形正畸矫治器的分类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明晰了三种矫治器在口腔正畸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尤其对于新兴的无托槽矫治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其原理、组成、适用症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医生在正畸中选用合适的矫治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矫治器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理与口腔修复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占琴 赵发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13期1300-1300,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心理 口腔修复 口腔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