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卵管阻塞介入性导丝复通术治疗的新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向旭 杨玉秀 骆鹏祥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47-947,950,共2页
关键词 胎儿DNA 母体DNA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导管栓塞治疗后经宫口自行排出并经阴道摘除两例报告
2
作者 向旭 田瑛 +3 位作者 李保平 董欣 梁保林 庞瑞芬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经阴道摘除 自行排出 导管栓塞 子宫肌瘤 治疗后 病例资料 经期延长 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后慢性输卵管炎的造影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国 金钊 +1 位作者 齐静怡 张芸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输卵管炎的造影表现,提高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能力,并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再次备孕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既往有输卵管妊娠史患者的资料,共计58例,115条输卵管,其... 目的研究慢性输卵管炎的造影表现,提高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能力,并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再次备孕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既往有输卵管妊娠史患者的资料,共计58例,115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妊娠患病64条。在月经干净以后3~7 d内进行HSG检查,观察输卵管通畅度、形态学变化以及延时期输卵管内是否有对比剂滞留,并比较病程长短对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输卵管通畅度方面,有7条输卵管积水形成,57条输卵管仍保持通畅;输卵管逆向蠕动功能不良共计21条;输卵管形态学异常包括壶腹部迂曲团绕、管腔扩张或狭窄、变形或憩室形成,26条输卵管无形态学异常;病程≤12个月组和>12个月组两组资料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0.123,P>0.500)。结论慢性输卵管炎是输卵管妊娠和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病因,HSG应围绕输卵管通畅度、输卵管形态和蠕动功能3个方面进行研究。输卵管妊娠后,可能短期内病变基础已经形成,不会随着时间延长发生明显变化,建议输卵管妊娠后如有再生育需求,应及早进行HSG,以免延长备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输卵管炎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输卵管妊娠 异位妊娠
原文传递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用于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国 李爽 +4 位作者 贾微霞 章建昌 邱刚 吕明丽 赵亮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selective salpingography,SSG)用于输卵管近端梗阻(proximal tubal obstruction,PTO)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自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期间257例因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ysterosalpingogra...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selective salpingography,SSG)用于输卵管近端梗阻(proximal tubal obstruction,PTO)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自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期间257例因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诊断PTO而行SSG检查的结果。其中发生近端梗阻的输卵管共计373条,双侧同时发生PTO 232条,单侧发生PTO 141条,均于我院行SSG进一步检查。观察SSG术后输卵管是否恢复通畅,以及恢复通畅后输卵管形态学表现,并对SSG术后的表现归类比较。根据HSG所在不同医疗中心的分为本院组和外院组,根据病变累计范围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比较观察不同组别PTO行SSG后表现的差异。结果根据是否与术前HSG诊断一致、是否恢复通畅以及恢复通畅后输卵管形态学情况,把PTO患者的SSG术后表现分为3大类和A、B、C、D、E、F等6个亚型,3大类表现包括梗阻型、通畅型和不全梗阻型,A、B、C为梗阻型,D、E为通畅型,F为不全梗阻型。梗阻型占比25.20%,通畅型占比64.61%,不全梗阻型占比10.19%。双侧病变的SSG术后呈梗阻型表现的占比高于单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疗中心患者的SSG术后结局有差异,其恢复通畅的概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G具备输卵管疏通和HSG质量控制的双重作用,其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明确输卵管梗阻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输卵管近端梗阻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