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KILA-miR-889-3p轴在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中的作用
1
作者 杨硕 王妍心 +2 位作者 仇永乐 李昆珊 吴倩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长非编码RNA NKIL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NKILA与其潜在靶向miRNA之间的交互调控机制,以阐明其在OSCC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了8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OSCC患者及相应邻近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样本,使... 目的:通过分析长非编码RNA NKIL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NKILA与其潜在靶向miRNA之间的交互调控机制,以阐明其在OSCC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了8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OSCC患者及相应邻近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样本,使用qRT-PCR检测NKIL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利用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评估NKILA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亚细胞分离实验确定NKILA的亚细胞定位,并使用LncBase预测NKILA的潜在靶miRNA。AGO_(2)免疫沉淀实验用于验证miR-889-3p与NKILA的交互作用。结果:与相应的正常组织相比,NKILA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01),且其低表达与OSCC患者的晚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01,P=0.046,P=0.01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NKILA的敲低显著促进了O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而NKILA的过表达则显著抑制了这些细胞功能(P<0.05)。亚细胞定位实验显示NKILA主要位于细胞质。miR-889-3p被识别为NKILA的潜在靶点,过表达NKILA可显著上调miR-889-3p的表达(P<0.05),反之亦然。AGO_(2)免疫沉淀实验进一步证实了miR-889-3p能特异性结合并调节NKILA(P<0.05)。结论:本研究明确了NKILA在OSCC发展中的下调现象及其潜在的功能机制,揭示了NKILA与miR-889-3p之间的重要交互调控关系,为OSCC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非编码RNA NKILA MIRNA 侵袭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对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检测效果分析
2
作者 徐巍巍 邓旭霞 +4 位作者 霍英杰 季洪超 李薇 刘兰 刘雅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前后的口腔锥形束CT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钟摆矫治器,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比两组治...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前后的口腔锥形束CT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钟摆矫治器,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上下颌骨的骨性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长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上颌第一磨牙(U6)的位移距离对比,牙冠与牙根在各个维度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蝶鞍中心、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之间夹角(SNA)、蝶鞍中心、下牙槽座点、鼻根点之间夹角(SNB)、腭平面倾斜角(SN-PP)、上颌平面角(PP-FH)、后面高(S-Go)、后面高与前面高之比(S-Go/N-Me)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前下面高与前面高之比LFH/TFH、L6近中颊的尖点与MP平面垂直距离[L6-MP(LPDH)]、U1-SN角度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口腔锥形束CT的检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改善磨牙远移后牙齿垂直方向变化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器 错[牙合]畸形 第一磨牙 下颌骨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王晶 殷邦成 +1 位作者 常圣 张莉雅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2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分析甘草泻心汤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7)。... 目的:分析甘草泻心汤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口腔菌群(链球菌、韦荣氏菌)相对丰度、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免疫指标(CD3^(+)、CD4^(+)、CD8^(+))水平;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口腔溃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TNF-α、IL-6、CRP、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链球菌、韦荣氏菌相对丰度以及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口腔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口腔微生态菌群水平、减少炎性反应以及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甘草泻心汤 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 口腔菌群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miRNA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化疗耐药性的调控机制研究
4
作者 翟文静 仇永乐 +2 位作者 刘珊珊 刘铁军 吕飞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33-1140,共8页
目的探讨特征性微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化疗耐药性和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方法在耐药OSCC中SCC084/R、SCC131/R和SCC9/R中选择3个表达异常的miRNA(miR-27b-5p、miR-130a-3p和mi... 目的探讨特征性微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化疗耐药性和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方法在耐药OSCC中SCC084/R、SCC131/R和SCC9/R中选择3个表达异常的miRNA(miR-27b-5p、miR-130a-3p和miR-125a-5p)。评估所选miRNA对OSCC耐药细胞系的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随后,通过miRNA靶基因预测数据库TargetScan选择miRNA的潜在靶点,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相应靶点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miR-27b-5p和miR-130a-3p可提高SCC084/R、SCC131/R和SCC9/R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而miR-125a-5p仅能提高SCC9/R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miR-27b-5p上调可提高SCC9/R细胞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敏感性,miR-130a-3p下调可提高SCC084/R细胞对5-FU的敏感性(P<0.05)。相对于单个miRNA转染,共转染miRNA在SCC084/R和SCC131/R耐药细胞系中显示出更强的化疗增敏作用(P<0.05)。所选miRNA均能引起细胞凋亡,除miR-130a-3p外,miR-125a-5p和miR-27b-5p均能引起SCC084/R和SCC131/R细胞的G1期阻滞。耐药调控涉及ErbB2/Her2通路、p38通路、p53通路及通路的多个下游靶点。结论miRNA可能是调控OSCC耐药性的关键因素,且这种调控具有多靶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微RNAS 药物疗法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口腔致病菌群及龈沟液中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素倩 贾情 +3 位作者 穆楠楠 张坤锋 何洋 徐欢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态、口腔致病菌群及龈沟液中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对照A组予以益生菌治疗,对照B组予以新癀片治疗,实验组予以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比...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态、口腔致病菌群及龈沟液中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对照A组予以益生菌治疗,对照B组予以新癀片治疗,实验组予以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治疗后3个月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白细胞介素(IL)-1β、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牙龈仆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A、B组高(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程结束后、治疗后3个月BI、PD、AL、IL-1β、IL-6、TNF-α水平及牙龈仆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均较对照A、B组低,ALP、BGP、OPG水平均较对照A、B组高(P<0.05);对照A、B组BI、PD、AL、ALP、BGP、OPG、IL-1β、IL-6、TNF-α水平及牙龈仆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牙周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状态及骨代谢情况,减少口腔致病菌群,减轻炎症反应,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益生菌 新癀片 口腔致病菌群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根管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丁瑞宇 张成飞 +1 位作者 林琼光 安雁鸣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人根管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6例 6 5岁以上老年人在根管治疗后 2年以上的 12 6颗牙齿进行检查 ,按治疗年限分三组 ,2~ 3年组 ,4~ 5年组以及 6年以上组 ,应用根尖周指数 (Periapicalindex)评定X线片并综合... 目的 研究老年人根管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6例 6 5岁以上老年人在根管治疗后 2年以上的 12 6颗牙齿进行检查 ,按治疗年限分三组 ,2~ 3年组 ,4~ 5年组以及 6年以上组 ,应用根尖周指数 (Periapicalindex)评定X线片并综合临床检查 ,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老年人根管治疗成功率为 72 .2 % ;三组间根管治疗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恰填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82 .2 % )比欠填和超填的的成功率 ( 4 7.2 % )要高 ;恰填病例中 ,冠方修复体质量好的患牙比质量差的患牙根尖周炎发病率低 ( 2 5 .7%和 5 8.4 % ) ;去除欠填和超填病例后 ,桩冠修复患牙的根管治疗成功率为 5 8.8% ,而未做桩冠修复的患牙成功率为 87.5 %。结论 根充质量、冠方修复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根管治疗 疗效 影响因素 根管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3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志宇 李雅 +1 位作者 李绍萍 焦建平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的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有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牙全冠修复后基牙折断病例14例,其中上前牙13例,下前牙1例,采用CAD/CAM一体...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的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有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牙全冠修复后基牙折断病例14例,其中上前牙13例,下前牙1例,采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全冠进行重建修复。临床效果评价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标准(USPHS),在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6、12、24、36个月检查,观察指标包括基牙和桩核冠的完整性,冠边缘密合度、继发龋与冠边缘着色情况,对入组病例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36个月的观察期内均未发生基牙或桩核冠折裂,无冠边缘继发龋发生,桩核冠存留率100%。修复后第12个月随访出现冠边缘着色1例,修复后第24个月随访出现冠边缘密合度下降并着色1例,修复后并发症发生率18.2%。结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有全冠修复前牙基牙折断的临床效果良好,是修复此类牙体缺损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桩核 全冠基牙折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骨质疏松对种植体周骨缺损植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戚孟春 周秀青 +3 位作者 胡静 杜兆军 由彦玲 刘猛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2年第4期155-157,178,共4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对种植体周植骨材料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36只32周龄雌性SD大鼠 ,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 ,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2周于大鼠胫骨处植入种植体 ,并造成骨缺损 ,应用羟基磷灰石 (HA)植骨。种植术后4周...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对种植体周植骨材料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36只32周龄雌性SD大鼠 ,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 ,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2周于大鼠胫骨处植入种植体 ,并造成骨缺损 ,应用羟基磷灰石 (HA)植骨。种植术后4周、12周分两批处死大鼠 ,进行组织学观察及骨计量学测量。结果 :实验组种植体结合骨板宽度、HA颗粒包被骨壁厚度及包被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HA颗粒与骨髓腔直接接触处可见类骨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牙种植 植骨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静压力作用下牙周膜细胞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洁 崔占琴 +1 位作者 韩瑜 李文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4-661,共8页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观察持续静压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表达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增龄性变化。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s,分为A组(13~18岁)、B组(19~29岁)、C组(30~44岁)。CCK-8检测HPDLCs的增殖...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观察持续静压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表达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增龄性变化。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s,分为A组(13~18岁)、B组(19~29岁)、C组(30~44岁)。CCK-8检测HPDLCs的增殖能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HPDLCs衰老情况。3组细胞均分别给予0、1.5、3、6、12、24、48、72 h体外持续静压力机械刺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所提上清液中OPG、RANKL的表达。结果体外持续静压力刺激后,牙周膜细胞OPG表达水平随加力时间及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RANKL表达水平随加力时间延长而增加,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OPG/RANKL比值随加力时间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结论体外持续静压力作用下,增龄因素可上调牙周膜细胞OPG表达及OPG/RANKL比值,下调RANKL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 正畸 人牙周膜细胞 持续静压力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端预备类型的下切牙瓷贴面抗折强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艺璇 陈志宇 +2 位作者 李雅 焦建平 仇亚非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对比不同切端预备类型的下切牙瓷贴面抗折强度。方法收集30颗完整的离体下切牙,根据切端预备类型随机分为A(开窗型)、B(对接型)、C(包绕型)组,按照临床标准程序进行牙体预备、制作玻璃陶瓷贴面并粘接。用自凝树脂包埋离体牙牙根,在... 目的对比不同切端预备类型的下切牙瓷贴面抗折强度。方法收集30颗完整的离体下切牙,根据切端预备类型随机分为A(开窗型)、B(对接型)、C(包绕型)组,按照临床标准程序进行牙体预备、制作玻璃陶瓷贴面并粘接。用自凝树脂包埋离体牙牙根,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对试件切端轴向加载至试件破损,记录折裂载荷并观察折裂模式。结果A、B、C三组折裂载荷分别为(803.4±106.82)N;(861.30±116.77)N;(710.50±93.96)N。B组与C组试件抗折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折裂模式以混合破坏最常见。结论下切牙瓷贴面修复对接型切端设计抗折强度较高,破损模式以混合破坏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贴面 切端预备 抗折强度 离体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外科矫正牙颌面畸形300例总结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志峰 王勇 +4 位作者 王颖 白鹤翔 陈英伟 赵建国 王俊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为总结正颌外科矫正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0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了正颌外科手术,其中180例上颌前突和上颌前部发育不足畸形,行上下颌前部根尖下戴骨术;40例上下颌后牙正反锁,行节段性根尖下戴骨术。80例下颌前突畸形... 目的为总结正颌外科矫正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0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了正颌外科手术,其中180例上颌前突和上颌前部发育不足畸形,行上下颌前部根尖下戴骨术;40例上下颌后牙正反锁,行节段性根尖下戴骨术。80例下颌前突畸形分别采用了SSRO、IVRO、SOM等戴骨术结果300例牙颌面畸形术后外观及功能绝大多数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术后复发11例,明显复发2例;感觉异常4例;术后感染10例。结论随访结果显示应用AMO,SSRO,IVRO,SOM法矫正牙颌面畸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并能减少复发,感染和局部感觉异常的发病率。文中就此类手术的术前后正畸、手术方法、手术中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牙颌面畸形 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欢 赵大敏 +3 位作者 崔二辉 赵素倩 贾情 马树泽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年7月-2019年2月我院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奥卡西平,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年7月-2019年2月我院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奥卡西平,研究组患者在奥卡西平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天麻醒脑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PSQL以及中医证侯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QOL评分相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PSQL以及中医证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天麻醒脑胶囊可明显提高奥卡西平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醒脑胶囊 中医证侯评分 奥卡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中不同热凝时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素倩 穆楠楠 +1 位作者 马树泽 赵大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6期529-535,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中不同热凝时间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8例T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6例。3组均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A组术中每次热凝时间为...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中不同热凝时间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8例T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6例。3组均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A组术中每次热凝时间为60 s,B组术中每次热凝时间为90 s,C组术中每次热凝时间为120 s。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热凝次数、术中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住院时间、术后3 d有效率,评估3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与睡眠质量(QS)评分及入室时(T1)、穿刺后(T2)、热凝1次后(T3)、热凝完成后(T4)、术毕(T5)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术后6 h、术后3 d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复发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PSS)。结果3组手术时间、热凝次数及术中Kolcaba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3 d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NRS、Q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A组和B组T3、T4、T5时刻MAP、HR波动小于C组(P<0.05);A组和B组术后6 h、3 d的肾上腺素(AE)、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低于C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P<0.05);A组复发率高于B组和C组,复发时间短于B组和C组(P<0.05);B组PSS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中不同热凝时间治疗TN的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改善TN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但术中每次热凝时间设置为90 s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热凝次数、获取满意舒适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等方面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围术期应激反应,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3D打印导板 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 热凝时间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季洪超 徐巍巍 +2 位作者 邓旭霞 刘兰 李薇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034-1037,1047,共5页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隐形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隐形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隐形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隐形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相关指标(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深度、髁突短轴长度、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髁突上部高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比值),以及颞下颌关节间隙(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并计算关节间隙指数(R值)。结果(1)两组内治疗前后的关节结节倾斜角、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比值及常规组治疗前后的关节窝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隐形组治疗后的关节窝深度较治疗前变小,两组治疗后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隐形组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常规组增加(均P<0.05)。(2)常规组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以及两组内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上间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R值,以及隐形组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隐形组的R值、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及颞下颌关节上间隙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可有效增加髁突短轴长度及髁突上部高度,有助于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及咬合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隐形矫治器 矫治 青少年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充填修复中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侯振伟 何洋 张风华 《粘接》 CAS 2021年第5期23-26,共4页
龋齿、牙断裂、楔状缺损等都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口腔问题,当牙齿出现缺损时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对牙齿进行修复治疗,对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牙齿修复材料的出现,绝大多数口腔问题都... 龋齿、牙断裂、楔状缺损等都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口腔问题,当牙齿出现缺损时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对牙齿进行修复治疗,对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牙齿修复材料的出现,绝大多数口腔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文章对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研究了牙齿修复治疗中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应用情况,经过观察80组临床患者的治疗状况,最后发现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牙齿修复治疗,其治疗的成功率和美观度都效果明显,治疗后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很低,说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可以在牙体修复领域中进一步推广,其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修复 光固化复合树脂 牙科修复材料 无机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大敏 徐欢 +3 位作者 崔二辉 马树泽 贾情 赵素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评估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射频热凝术治疗的5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第2支和第3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患者采用3D打... 目的评估3D打印导板辅助卵圆孔定位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射频热凝术治疗的5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第2支和第3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患者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入路穿刺。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穿刺针调整次数及手术时间,记录患者术后面部肿胀、角膜反射减弱、咀嚼无力等并发症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入院时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疼痛情况,并计算2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采用自制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穿刺针调整次数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总有效率及各时间点的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充分规划的基础上,3D打印导板可以明显提高卵圆孔穿刺的精确性与安全性,提高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卵圆孔定位 3D打印导板 射频热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牙周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素倩 穆楠楠 +3 位作者 赵大敏 张坤锋 贾情 崔二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60-63,92,共5页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益生菌组(基础治疗+口服益生菌)、新癀片组(基础治疗+口服新癀片)、联合组(基础治疗+口...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益生菌组(基础治疗+口服益生菌)、新癀片组(基础治疗+口服新癀片)、联合组(基础治疗+口服益生菌和新癀片),每组各45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1、3个月)外周血免疫指标(Th1、Th2、Th17)、龈沟液炎症及损伤指标(TNF-α、IL-6、RANKL/OPG)水平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OHIP-14)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Th1、Th17水平均低于益生菌组和新癀片组,外周血Th2水平均高于益生菌组和新癀片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龈沟液TNF-α、IL-6、RANKL/OPG水平均低于益生菌组和新癀片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OHIP-14评分均低于益生菌组和新癀片组(均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牙周病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牙槽骨的炎性吸收,减轻牙槽骨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表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益生菌 新癀片 免疫功能 炎症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错[牙合]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远移上颌磨牙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吴洁 李文静(综述) +1 位作者 崔占琴 韩瑜(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973-977,共5页
对于非拔牙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可以采用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正畸治疗来改善牙弓间的Ⅱ类[牙合]关系,同时获得间隙改善上颌的拥挤或前突。近年来,随着隐形矫治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倾向于美观、舒适且可控的无托槽隐形... 对于非拔牙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可以采用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正畸治疗来改善牙弓间的Ⅱ类[牙合]关系,同时获得间隙改善上颌的拥挤或前突。近年来,随着隐形矫治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倾向于美观、舒适且可控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本文就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正畸医生在进行矫治设计时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组织炎症反应和骨密度的影响
19
作者 徐欢 崔二辉 +3 位作者 贾情 张坤锋 穆楠楠 赵素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牙龈组织内炎症反应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病患者219例进行前瞻性盲法研究,根据就诊序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组,各73例。所...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牙龈组织内炎症反应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病患者219例进行前瞻性盲法研究,根据就诊序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组,各7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抗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加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1个月,B组患者加用新癀片治疗5 d,C组患者加用新癀片治疗5 d+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1个月。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不同时间牙周指数指标[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组织炎症因子(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牙槽骨骨密度及唾液菌群[梭杆菌(Fn)、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和伴放线放线杆菌(Aa)]。结果: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6%(71/73),高于A组(78.08%,57/73)、B组(86.30%,6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和治疗1个月后,C组患者的BI、PD和AL,CD4^(+)T细胞、CD3^(+)T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水平及各唾液菌群检出率均低于A、B组,牙槽骨骨密度高于A、B组,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B组患者的BI、PD和AL,CD4^(+)T细胞、CD3^(+)T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水平均低于A组;治疗1个月后,A组患者复发率低于B组,BI、PD和AL,CD68+巨噬细胞、CD3^(+)T细胞及各唾液菌群检出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牙槽骨骨密度、CD4^(+)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新癀片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各有优势,二者联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牙周恢复,降低复发率,且在改善压槽骨密度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 新癀片 复发 骨密度 牙周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程益生菌在改善慢性牙周病患者牙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张坤锋 赵素倩 +3 位作者 徐欢 刘璟璨 何洋 崔二辉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1期1354-1358,共5页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实验探讨益生菌不同服用疗程对牙周状态及牙周致病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慢性牙周病18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盲法研究。根据就诊序号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3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实验探讨益生菌不同服用疗程对牙周状态及牙周致病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慢性牙周病18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盲法研究。根据就诊序号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3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派力奥+抗生素+新癀片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1个疗程,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2个疗程;C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4个疗程。比较不同疗程后3组患者牙周状态指标[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周致病菌[梭杆菌(Fn)、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伴放线放线杆菌(Aa)]、龈沟液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记录并对比复发情况。结果C组治疗4个疗程后龈沟液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B组,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BI、PD、CAL小于B组,且B组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C组复发率<B组复发率<A组复发率(3.23%比19.35%比3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短期治疗相比,联合4个疗程的益生菌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慢性牙周病患者牙周状态,控制病菌,减轻牙周炎症状态,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菌群 益生菌 疗程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