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医院PICC延续护理方案的建立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娟 孙艳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寻一种适合县级医院的PICC延续护理方案,切实解决县级医院患者带管出院后维护难的问题。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携带PICC导管出院的肿瘤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寻一种适合县级医院的PICC延续护理方案,切实解决县级医院患者带管出院后维护难的问题。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携带PICC导管出院的肿瘤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患者按原来模式每周一次到原置管病区进行导管维护;实验组采取出院前一天、出院后每周主动干预并安排患者到相关维护网络进行维护。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按时维护依从性、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出院后维护满意度。结果患者PICC导管按时维护依从性提高(P<0.05);导管相关性并发症中穿刺点感染、堵管发生率下降(P<0.05);患者对维护方便性、信息获取及时性比较满意(P<0.01)。结论在县级医院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方案,可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难的问题,保障了导管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出院 延续护理 县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医院提高0~5年护士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的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艳 周娟 《现代医学》 2017年第8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提高0~5年护士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的做法。方法:针对本院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中0~5年护士发生率高达90.70%,而主动上报率仅为28.21%,2015年分析原因采取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分管院长每月了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及...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提高0~5年护士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的做法。方法:针对本院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中0~5年护士发生率高达90.70%,而主动上报率仅为28.21%,2015年分析原因采取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分管院长每月了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及改进情况、加强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及加大考核力度、修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单及填写格式、创新讨论模式、完善奖惩机制等一系列倡导护理安全文化的措施。比较2014、2015两年0~5年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的总数及主动上报率。结果:2015年0~5年护士发生不良事件比例下降至82.80%,主动上报率提高至84.42%。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倡导护理安全文化措施,可提高县级医院0~5年护士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5年护士 护理不良事件 主动上报率
原文传递
药物封管法在处理疑似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艳 周娟 吴正华 《现代医学》 2017年第7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探讨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患者PICC导管的处理;方法:当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在血培养标本采集后结果报告前,暂停PICC导管使用,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封管,抗生素的浓度为静脉滴注的2倍,封管量为3 ml,次日封管前原封管液不抽... 目的:探讨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患者PICC导管的处理;方法:当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在血培养标本采集后结果报告前,暂停PICC导管使用,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封管,抗生素的浓度为静脉滴注的2倍,封管量为3 ml,次日封管前原封管液不抽出,封管药液正压直接脉冲进血管内。为精准抗生素用量,每日将封管药量预留。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改用敏感药物继续封管处理,直至血培养转阴。结果:3年间,6例患者经药物封管后有5例患者发热症状均得到控制,外周血及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转阴,1例患者拔管;结论:长期使用PICC导管患者在发生无法解释的发热症状时,可综合评估患者相关因素,如患者出现毒血症状时间与使用静脉导管呈正相关则立即拔除导管;如患者出现毒血症状时间与使用静脉导管无紧密关联性,可以考虑保留静脉导管,并暂停使用,在血培养结果报告前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封管,再根据血培养结果使用敏感药物进行封管直至血培养转阴,这样可减少盲目拔管给患者带来重复置管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PICC 药物封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