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房颤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
作者 侍杰 王峰 翟度天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房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行PCI的AMI患者392例,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261例)和检验组(131例);根...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房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行PCI的AMI患者392例,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261例)和检验组(131例);根据是否发生房颤将建模组再分为房颤组(60例)和无房颤组(201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392例AMI患者PCI后6个月的房颤发生率为22.99%(60/392)。与无房颤组相比,房颤组左心房直径及发病至手术时间更长,Gensini积分、非瓣膜病性房颤卒中风险(CHA_(2)DS_(2)-VASc)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血肌酐(SCr)水平及冠脉病变支数≥3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1级患者比例更高,预后营养指数(PNI)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左心房直径、SCr、发病至手术时间、TIMI血流分级1级均是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PNI是其保护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及检验组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同组CHA_(2)DS_(2)-VASc评分及GRACE评分(P均<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和检验组一致性指数(C-index)分别为0.931(95%CI 0.895~0.967)、0.904(95%CI 0.841~0.942)。结论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为Gensini积分、左心房直径、SCr、发病至手术时间、TIMI血流分级1级,保护因素为PNI;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房颤动 列线图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任萍安 徐娇艳 +2 位作者 陈静静 陈荣敏 施国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探索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探索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508例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四种营养状态:正常(0~1分)、轻度(2~4分)、中度(5~8分)和重度(9~12分)。Cox回归模型用于分析CONUT评分与MACE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各组MACE的累积发生率。限制性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曲线用于评估CONUT评分与MACE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随访期间共125例(24.6%)患者发生MACE。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度营养不良组(HR=2.48,95%CI:1.11~5.54,P=0.027)和重度营养不良组(HR=3.23,95%CI:1.31~7.94,P=0.011)MACE风险显著升高。Kaplan-Meier曲线显示,较高CONUT评分的患者MACE累积发生率显著升高(Log-rank P=0.001)。RCS曲线提示,CONUT评分与MACE风险呈正相关。亚组分析显示,相较与非肥胖组,肥胖组中CONUT评分对于MACE风险的预测能力更为显著,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46)。结论:在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CONUT评分与MACE风险增加独立相关,尤其在肥胖人群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低心排低跨瓣压差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例
3
作者 任萍安 贺艳红 +3 位作者 陈静静 周召锋 戴真煜 董志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7-1379,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胸闷气喘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10余年,2型糖尿病9年,脑梗死7年,无后遗症。患者半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时有胸痛,渐出现活动耐量减退,1个月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水肿,...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胸闷气喘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10余年,2型糖尿病9年,脑梗死7年,无后遗症。患者半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时有胸痛,渐出现活动耐量减退,1个月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水肿,症状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低心排低跨瓣压差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与新发房颤的关系
4
作者 任萍安 韩溢庭 +1 位作者 陆远 葛力萁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30-436,共7页
目的评估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LCR)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新发房颤(NOA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STEMI并成功行pPCI的患者。所有... 目的评估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LCR)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新发房颤(NOA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STEMI并成功行pPCI的患者。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行持续心电图监测,根据有无NOAF分为NOAF组和非NOAF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OAF的因素。结果住院期间NOAF的发生率为7.2%(44/60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LCR、Killip≥2级和右冠状动脉(RCA)与NOAF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7,95%CI:1.009~1.067)、RCA(OR=3.118,95%CI:1.622~5.995)为NOAF发生的危险因素,LVEF(OR=0.935,95%CI:0.894~0.978)和LCR(OR=0.067,95%CI:0.009~0.473)为NOAF发生的保护因素。整合LCR可以明显提高模型对NOAF的预测能力(NRI=0.472,IDI=0.035,P<0.001)。结论术前LCR水平是STEMI患者pPCI术后NOAF的独立预测因子,对STEMI患者pPCI术后NOAF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 炎症反应 心房颤动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对角支分叉病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崔婷 孙万峰 +3 位作者 王大杰 顾行军 王峰 朱明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30-32,共3页
目的比较4种不同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行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K Crush术29例(A组),DK mini Crush术23例(B组),DK Culotte术26例(C组),... 目的比较4种不同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行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K Crush术29例(A组),DK mini Crush术23例(B组),DK Culotte术26例(C组),TAP术21例(D组)。比较4组即刻手术成功率。随访6~12个月,比较4组血管再狭窄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4组即刻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6~12个月,4组MACE发生情况及冠脉主支再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 4种不同术式治疗冠脉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前降支-对角支真性分叉病变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 冠状动脉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18
6
作者 崔婷 秦永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对180例施行介入封堵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继发孔性房缺(ASD)77例,室间隔缺损(VSD)5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41例,房缺合并室缺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缺1例,室缺合并下腔静脉易位引流1例。并发症... 对180例施行介入封堵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继发孔性房缺(ASD)77例,室间隔缺损(VSD)5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41例,房缺合并室缺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缺1例,室缺合并下腔静脉易位引流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7%(13/180),无死亡病例;术中发生率2%(4/180),术后发生率5%(9/180),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组为5%(2/42),房缺封堵术组为4%(3/78),室缺封堵术组为13%(8/62),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表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仍具有一定风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术中,且室缺封堵术发生率最高,对并发症尽早发现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封堵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耳闭塞预防心房颤动血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婷 秦永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7-329,共3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超过90%的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而很多情况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可作为治疗首选,故预防血栓尤为重要,华法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抗凝用药,但使用有局限性,目前可通过外科手术及介入方法闭塞左心耳减少...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超过90%的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而很多情况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可作为治疗首选,故预防血栓尤为重要,华法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抗凝用药,但使用有局限性,目前可通过外科手术及介入方法闭塞左心耳减少房颤血栓的发生率。现就左心耳的解剖和血栓栓塞的关系、闭塞左心耳的方法、封堵装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左心耳封堵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因患者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崔婷 孙万峰 +3 位作者 王大杰 顾行军 王峰 朱明星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对不同病因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指标的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病因将入选患者分成冠心病组(78例)、退行性变组(62例)和心脏术后组(30例)。观察三组患者右心室电极固定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室起搏参数和并发症等... 目的对不同病因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指标的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病因将入选患者分成冠心病组(78例)、退行性变组(62例)和心脏术后组(30例)。观察三组患者右心室电极固定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室起搏参数和并发症等。结果心脏术后组与冠心病组、退行性变组在X线曝光时间、起搏阈值、感知、阻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心脏术后组与冠心病组、退行性变组术后一周内囊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病因不同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均安全有效,但因心脏手术引起传导功能异常,行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发生率高,其X线曝光时间及起搏的阈值、感知、阻抗值亦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病因 永久性起搏器 并发症 起搏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左心耳封堵器封闭犬左心耳后表面内皮化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婷 秦永文 孙万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56-1258,共3页
选用杂交犬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4只。实验组使用自主研制的镍钛合金左心耳封堵器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行左心耳封堵,对照组手术步骤相同而不施行左心耳封堵。封堵后2、4、12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分批处死实验动物,进行大体及扫描... 选用杂交犬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4只。实验组使用自主研制的镍钛合金左心耳封堵器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行左心耳封堵,对照组手术步骤相同而不施行左心耳封堵。封堵后2、4、12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分批处死实验动物,进行大体及扫描电镜观察封堵器表面血栓及内皮细胞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大体及电镜结果表明封堵器表面无血栓形成,内皮化在封堵后4周基本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封堵 镍钛记忆合金 内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6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婷 孙万峰 +4 位作者 王峰 王大杰 夏玉东 顾行军 朱明星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30例,扩张型心肌病30例。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使用方法按说明书:治疗的初始负...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30例,扩张型心肌病30例。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使用方法按说明书:治疗的初始负荷剂量为12μg/kg,注射时间10 min,之后持续输注0.1μg·kg-1·min-1。应用左西孟旦治疗48 h后,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心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N末端脑钠肽(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BNP)较治疗前的改善情况,以综合评价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结果治疗48 h后,LVEF上升均值6.41%,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血性心肌病组(8.32%)比扩张型心肌病组(4.5%)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上升均值为13.91 mL,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心肌病组SV上升均值(17.56 mL)比扩张型心肌病组(10.26 mL)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BNP下降均值为4 051 pg/mL,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患者呼吸困难和全身临床状况显著改善。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优于扩张型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重度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护理细节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学美 张诚霖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细节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急性心梗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52例,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76例为对照组,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76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细节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急性心梗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52例,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76例为对照组,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76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干预组采用优化护理细节流程。结果干预组D-to-B时间、完成心电图检查时间均比对照组短,2 h的胸痛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较高,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细节流程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可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流程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与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峰 顾行军 +1 位作者 侍杰 郝荣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评估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3月就诊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共计207例。结局指标... 目的评估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3月就诊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共计207例。结局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率、再次血运重建、心肌梗死和脑卒中。依照是否发生MACE进行分组,对比组间各临床指标是否存在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HR与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的预测价值,SHR计算公式为ABG/(1.59×HbA1c(%)-2.59)。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SHR与GRACE评分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的最大约登指数所对应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所观察207例患者中,33例患者出现MACE,MACE发生率为15.9%。依照是否发生MACE进行分组,结果显示GRACE评分变量中,MACE组患者年龄、心率(HR)、收缩压(SBP)、血肌酐水平以及Killip分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检查方面,MACE组患者入院血糖(ABG)、脑钠肽(BNP)、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SHR、GRACE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水平升高与MACE发生风险增加存在明显相关性(OR=1.021,95%CI:1.012~1.030;P<0.001);SHR升高与MACE发生风险增加存在明显相关性(OR=1.670,95%CI:1.205~2.313;P=0.002);GRACE评分升高与MACE发生风险增加存在明显相关性(OR=1.051,95%CI:1.032~1.069;P<0.001);Hb水平与MACE发生风险不存在明显相关性(OR=1.006,95%CI:0.909~1.113;P=0.91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HR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20,最大约登指数为0.140,对应敏感度为48.5%,特异度为65.5%。GRACE评分预测MACE的AUC为0.826,最大约登指数为0.554,对应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73.6%。SHR联合GRACE评分预测MACE的AUC为0.838,最大约登指数为0.609,对应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73.0%。结论SHR和GRACE评分升高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MACE发生风险增加存在明显相关性。SHR和GRACE评分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MA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但SHR单独预测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 GRACE评分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对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1700-1701,共2页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1月服药依从性佳的概率为91.67%,3月后为78.33%,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月服药依从性佳的概率为43.33%,3月后为35.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机性访谈 服药依从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减退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的研究
14
作者 江冬梅 纪敏 +2 位作者 戚蓓蓓 吴春阳 张春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冠脉病变与临床特点。方法:125例冠心病患者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合并糖耐量减退组(IGT)、合并2型糖尿病组(DM),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冠脉病变与临床特点。方法:125例冠心病患者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合并糖耐量减退组(IGT)、合并2型糖尿病组(DM),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①与NGT组相比,IGT组、DM组的冠脉病变更为严重,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②IGT组与DM组间的冠脉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T组的冠脉病变较NGT组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糖耐量减退 冠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2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监测护理及全面监测护理对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监测护理及全面监测护理。结果:试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常规监测护理及全面监测护理对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监测护理及全面监测护理。结果:试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面监测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监测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诊治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王峰 孙万峰 +3 位作者 王大杰 崔婷 顾行军 朱明星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4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该科收住院的67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依据有无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该科收住院的67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依据有无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术后TIMI血流、心功能、血压、肾功能变化,及随访半年再次血运重建情况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3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例(56.0%)vs 5例(12.0%),(P=0.000)];观察组术后心衰、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无差,TIMI 3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内观察组再次血运重建率[9例(36.0%)vs 5例(12.0%),(P=0.039)]及死亡率[5例(20.0%)vs 2例(4.8%),(P=0.04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重,术后更易发生心衰、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糖尿病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行军 王峰 孙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究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将入院编号为单号的患者作为常规组,... 目的 :探究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将入院编号为单号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将入院编号为双号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低血压,有1例患者发生头晕。对这2例患者的用药量进行合理调整后,其不良反应完全消失。结论 :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倍他乐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房室结双径路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剑萍 杨顺清 +3 位作者 李新东 周斌 唐娟 邵洪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4600-4601,共2页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房室结双径路(DAVNP)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DAVNP的心电图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性的改变。结论动态心电图中P-R间期的跳跃性改...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房室结双径路(DAVNP)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DAVNP的心电图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性的改变。结论动态心电图中P-R间期的跳跃性改变提示DAVNP的存在,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心脏传导阻滞/诊断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的患病行为及其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解凤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行为现状及异常患病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病行为问卷"对97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取向异常的患者占38.10%,疾病确信因子异常者占47.4...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行为现状及异常患病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病行为问卷"对97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取向异常的患者占38.10%,疾病确信因子异常者占47.40%,疑病指数异常者占45.40%,影响患病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自觉工作紧张程度。结论护士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的患病认知教育,正确处理与病感异常患者的关系,特别是做好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高、自觉工作紧张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患病行为 问卷调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