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28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左其龙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490-491,共2页
报告2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OPIDN)临床分析。中毒至发病时间为1~4周,多以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无颅神经受损及呼吸肌受累;血胆碱酯酶活力于中毒2天内显著降低,至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时多恢复或接近... 报告2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OPIDN)临床分析。中毒至发病时间为1~4周,多以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无颅神经受损及呼吸肌受累;血胆碱酯酶活力于中毒2天内显著降低,至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时多恢复或接近正常。分析认为OPIDN与有机磷对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可能无关,推测是否与农药中含有迟发性神经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周围神经病变 胆碱酯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茂刚 左其龙 +5 位作者 黄小鹏 吉亚军 高阳 陈卫伟 金洪艳 严峻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 目的研究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此方法能明显提高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存活率、复醒率,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微创法 侧脑室穿刺引流术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茂刚 左其龙 +5 位作者 黄小鹏 吉亚军 高阳 陈卫伟 金洪艳 严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420-1421,共2页
目的:研究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 目的:研究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此方法能明显提高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存活率、复醒率,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引流术 侧脑室 腰大池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81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黄红 花延安 左其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8期883-884,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便提高对本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81例本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活动状态下发病76例(93.8%),有高血压78例(96.3%),纯运动性轻偏瘫34例(41.2%),纯感觉性卒中14例(17.3... 目的:探讨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便提高对本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81例本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活动状态下发病76例(93.8%),有高血压78例(96.3%),纯运动性轻偏瘫34例(41.2%),纯感觉性卒中14例(17.3%),感觉运动性卒中21例(26.0%),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7例(8.6%),脑干交叉性瘫3例(3.70%),丘脑性痴呆2例(2.5%)。出血量0.5~7mL,平均3.4mL。痊愈66例(81.5%)、好转15例(18.5%)。结论:高血压是本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本综合征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早期易误诊为脑梗死,CT和MRI检查可助确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 高血压病 腔隙性梗死 CT MRI 病因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74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左其龙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540-540,567,共2页
对74例结核性脑膜炎进行分析.本病早期诊断率低仅为13.5%~56.7%;发病至抗痨治疗的时间越长病死率越高,本组病死率为21.6%。并就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激素 脑脊液置换疗法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酷似脑出血的大面积脑梗塞21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左其龙 胡俊夫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235-235,252,共2页
报道酷似脑出血的大面积脑梗塞21例,早期5例采用抗凝抗栓治疗死亡3例,近期16例采用脱水加补液中性治疗,存活14例,因脑疝和心衰死亡各1例。脑梗塞急性期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是抢救关键。
关键词 脑栓塞 脑出血 CT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关系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陈卫伟 仇颖 +1 位作者 刘艳梅 吉亚军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4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 研究ACLA与VP的关系 ,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VP提供依据。方法 以ELISA法对 2 9例临床诊断为VP者检测ACLA。对ACLA(+)与ACLA(-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左旋多巴的疗效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ACLA(+)组比... 目的 研究ACLA与VP的关系 ,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VP提供依据。方法 以ELISA法对 2 9例临床诊断为VP者检测ACLA。对ACLA(+)与ACLA(-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左旋多巴的疗效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ACLA(+)组比ACLA(- )组吸烟率高 ;临床诊断为VP患者 4 0 %ACLAIgG增高 ;ACLA(+)患者病程进展快于ACLA(- )患者。 结论 ACLA与VP有显著的相关 ,ACLA促进了VP的发生、发展 ,ACLA可能通过损伤血小板及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引起高血压 ,及时给予ACLA(+)VP患者抗凝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磷脂抗体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血小板 血管内皮 高血压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在脑卒中所致Ⅱ度压疮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顾春芳 朱丽姝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氧氟沙星治疗脑卒中病人所致Ⅱ度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50例压疮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采用压疮的常规治疗,观察组75例在采用压疮的常规治疗同时使用氧氟沙星外涂治疗压疮,比较2组患者压疮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痊... 目的评价应用氧氟沙星治疗脑卒中病人所致Ⅱ度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50例压疮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采用压疮的常规治疗,观察组75例在采用压疮的常规治疗同时使用氧氟沙星外涂治疗压疮,比较2组患者压疮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0%),而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氧氟沙星外涂治疗脑卒中所致Ⅱ度压疮可以缩短脑卒中病人压疮的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压疮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钾麻痹症68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左其龙 周益民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15-215,共1页
为提高对低血钾麻痹症的认识,回顾分析68例低血钾麻痹症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低血钾麻痹38例(55.9%),继发性低血钾麻痹30例(44.1%)。继发者30例中病毒感染后低血钾麻痹16例,11例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 为提高对低血钾麻痹症的认识,回顾分析68例低血钾麻痹症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低血钾麻痹38例(55.9%),继发性低血钾麻痹30例(44.1%)。继发者30例中病毒感染后低血钾麻痹16例,11例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甲亢9例、原醛4例、肾小管性酸中毒1例,病初均漏诊。分析认为,继发性低血钾麻痹易被原发病掩盖而导致误漏诊,诊断时应尽早查明病因;在补钾的同时,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钾麻痹症 氯化钾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