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检验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1
作者 汤建华 刘丹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医院检验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策、避免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实验室感染与医院患者的交叉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最大限度地控制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保护实验室人员及患者... 目的研究医院检验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策、避免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实验室感染与医院患者的交叉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最大限度地控制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保护实验室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安全。结论预防和控制措施得当,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感染 预防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在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龚著新 易凯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Jbrinogen,Fbg),D-二聚体(D—Dimer,DD)在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Fbg、DD的检测结果,同时行血管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Jbrinogen,Fbg),D-二聚体(D—Dimer,DD)在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Fbg、DD的检测结果,同时行血管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血管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19例并发DVT,Fbg和DD联合检测的灵敏度78.9%,特异性91.5%,阳性预测值62.5%,阴性预测值96.5%,准确度89.6%;单独DD检测的灵敏度94.7%,特异性81.3%,阳性预测值47.6%,阴性预测值98.9%,准确度83-3%。结论Fbg和DD检测对骨科大手术患者并发下肢DVT具有重要的早期预测作用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血栓前分子标志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3
作者 杨旺 汤晓霞 +1 位作者 胡聪 李龙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5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栓前分子标志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益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疑似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SS)...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栓前分子标志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益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疑似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SS)分为非显性DIC组和显性DIC组。比较两组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最终强度(MA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血形成速率(α角)及血栓前分子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水平;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栓前分子标志物与TEG参数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血栓前分子标志物、TEG参数及其联合检测进行诊断效能评估。结果显性DIC组患者R值、K值大于非显性DIC组,TAT、TM、PIC水平高于非显性DIC组,而α角、MA值均小于非显性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DIC组患者K值、R值与TAT、TM、PIC呈正相关,而MA值、α角与TAT、TM、PIC呈负相关(P<0.05);TEG参数联合检测和血栓前分子标志物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和0.841,TEG参数和血栓前分子标志物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914,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98.86%。结论血栓前分子标志物与TEG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且TEG参数与分子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诊断早期DIC方面较单独检测更具评估价值,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前分子标志物 血栓弹力图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旺 汤晓霞 胡聪 《大医生》 2024年第14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KD)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00例早期DKD患者纳入早期DKD组,另选取同期于益阳市中心医院体检... 目的探讨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KD)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00例早期DKD患者纳入早期DKD组,另选取同期于益阳市中心医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ACR与24 h UmALB定量的相关性,分析ACR、24 h UmALB定量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ARC预测早期DKD的价值。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DKD组研究对象ACR、24 h UmALB定量、血肌酐、胱抑素C均高于健康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健康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R与24 h UmALB定量呈正相关(r=0.825,P<0.05);ACR、24 h UmALB定量与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ACR、24 h UmALB定量与eGFR均呈负相关(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RC预测早期DK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9,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96.4%。结论ACR、24 h UmALB定量、血肌酐、胱抑素C、eGFR均与早期DK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评估与治疗期间的监测,改善患者的预后,且ACR诊断早期DKD具有操作简便、早期敏感度高、结果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早期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_circ_MIB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罗伶俐 陈思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究hsa_circ_MIB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5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及4例正常脑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挑选并鉴定出下调明显的hsa_circ_MIB1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并比较胶质... 目的探究hsa_circ_MIB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5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及4例正常脑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挑选并鉴定出下调明显的hsa_circ_MIB1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并比较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及神经胶质细胞系HEB和3种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U87、SF126)中hsa_circ_MIB1的表达水平。分析hsa_circ_MIB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hsa_circ_MIB1表达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hsa_circ_MIB1对神经胶质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胶质瘤组织中hsa_circ_MIB1的表达量(0.28±0.63)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1.6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中的hsa_circ_MIB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神经胶质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P<0.05)。hsa_circ_MIB1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分期显著相关(χ^(2)=7.930,P<0.005),临床分期越高,hsa_circ_MIB1的表达水平越低。Kaplan-Meier生存质量分析显示hsa_circ_MIB1低表达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hsa_circ_MIB1的胶质瘤患者;ROC曲线诊断的临界值为0.8289,曲线下面积为0.928,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82.89%。结论hsa_circ_MIB1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量下降,其低表达与临床分期和预后相关,可作为神经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胶质瘤 hsa_circ_MI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在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6
作者 汤晓霞 唐自安 杨旺 《大医生》 2024年第20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流式细胞仪在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益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行肾移植手术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将其纳入手术组;将同期未行肾移植手术的45例慢... 目的分析流式细胞仪在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益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行肾移植手术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将其纳入手术组;将同期未行肾移植手术的4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纳入非手术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NK水平均低于非手术组,CD4^(+)/CD8^(+)比值水平高于非手术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仪在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监测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对患者的免疫情况进行预警和提示,从而指导临床后续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肾移植 T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PSA及f-PSA/t-PSA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华 钟白云 +1 位作者 王新华 冯斯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27,共4页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多指标联合诊断试验ROC分析评价血清t-PSA及f-PSA/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及联合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对56例前列腺癌和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血清t-PSA和f-PSA检测。分析ROC曲线,确定...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多指标联合诊断试验ROC分析评价血清t-PSA及f-PSA/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及联合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对56例前列腺癌和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血清t-PSA和f-PSA检测。分析ROC曲线,确定两项指标最佳诊断值及其灵敏度、特异度。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概率模型,获得新的统计量,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最佳诊断点。结果 t-PSA和f-PSA/t-PSA比值对前列腺癌具有最佳诊断价值的切点分别为7.69 ng/mL,0.165,AUC分别为0.784和0.817,二者联合检测AUC为0.868。结论 t-PSA和f-PSA/t-PSA比值的联合诊断有效的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率,ROC曲线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简单有效,适用于多指标联合诊断试验的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ROC曲线 前列腺癌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转归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曾跃红 田海清 +4 位作者 王新华 李龙平 易凯 张华 周勇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8-11,21,共5页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与疾病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12月益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352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并选择同期健康人82例作为...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与疾病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12月益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352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并选择同期健康人82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ELISA法检测细胞外血清IFN-γ和TNF-α,比较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γ和TNF-α水平。结果 不同HBV-DNA载量的患者CD3+、CD4+、CD8+、CD4+/CD8+、IFN-γ和TNF-α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慢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患者CD3+、CD4+、CD8+、CD4+/CD8+、IFN-γ和TNF-α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2例HBc-Ig M阳性HBV患者经保肝护肝基础治疗(106例)和IFN-α治疗(106例)6个月后,患者的CD3+、CD4+、IFN-γ和TNF-α水平仍较健康人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8+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α治疗患者治疗6个月和随访1、3、5年时,HBV-DNA阴转率均高于保肝护肝基础治疗患者(P〈0.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临床转归,动态监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FN-γ、TNF-α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免疫功能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勇军 李龙平 王新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该院确诊宫颈癌患者60例(宫颈癌组)和查体的健康女性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该院确诊宫颈癌患者60例(宫颈癌组)和查体的健康女性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细胞数量及占CD4^+细胞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宫颈癌组外周血Foxp3^+Tr、Tr、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Foxp3^+Tr/Tr、Tr/CD4^+T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IL-17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17/Tr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水平与血清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68,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L-17与Tr细胞比值失衡可能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试剂对胆汁酸测定的交叉污染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邓正辉 张华 李龙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0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生化试剂对胆汁酸(TBA)测定的交叉污染及防范措施。方法①采用放大的方法,将总胆汁酸作为观察项目,其他常规生化项目ALT、CREA、GGT、AST、TP、UA、ALB、TBIL、DBIL、TG、CHOL、HDL、BUN、APOA、APOB、GLU、FRUC作为干扰项目,... 目的探讨生化试剂对胆汁酸(TBA)测定的交叉污染及防范措施。方法①采用放大的方法,将总胆汁酸作为观察项目,其他常规生化项目ALT、CREA、GGT、AST、TP、UA、ALB、TBIL、DBIL、TG、CHOL、HDL、BUN、APOA、APOB、GLU、FRUC作为干扰项目,筛查并确认对总胆汁酸测定有明显干扰的项目;②设定特殊清洗程序来降低干扰。结果本实验发现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对总胆汁酸测定有明显的正干扰。设置加强水冲洗试剂针程序可有效的去除尿酸的干扰;设置在总胆汁酸项目加试剂前对仪器固定比色杯自动清洗后再进行特殊清洗,可消除因试剂携带污染对总汁酸测定的干扰。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汁酸存在项目间的交叉污染,设置特殊清洗方式可有效地消除因试剂携带污染对TBA测定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试剂 胆汁酸 总胆固醇 交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细胞癌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华 王新华 +1 位作者 刘利辉 刘娜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肿瘤标志物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到我院收治的34例肝细胞癌患者(HCC)作为肝癌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0例良性肝病患者作为肝脏良性... 目的比较分析肿瘤标志物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到我院收治的34例肝细胞癌患者(HCC)作为肝癌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0例良性肝病患者作为肝脏良性疾病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比较分析二者单项和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肝癌组的PIVKA-Ⅱ和AFP水平均高于肝脏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57,明显高于AFP(0.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2,P=0.001);略高于PIVKA-Ⅱ(0.949),但无统计学意义(Z=0.27,P=0.788)。PIVKA-Ⅱ和AFP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8.2%和58.0%,特异度分别为85.7%和94.3%;二者联合检测采用并联方式诊断HCC的灵敏度是91.2%(vsPIVKA-Ⅱ,P=0.480;vsAFP,P=0.0026),采用串联方式诊断HCC的特异度为98.6%(vsPIVKA-Ⅱ,P=0.004)。结论AFP和PIVKA-Ⅱ单项检测时,相比AFP,PIVKA-Ⅱ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对HCC的诊断效能,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易凯 王新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9期2054-2055,共2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益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临床分离的194株铜绿假单胞菌痰标本分离率最高(90.7%);主要引起神经...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益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临床分离的194株铜绿假单胞菌痰标本分离率最高(90.7%);主要引起神经外科(36.5%)和神经内科(26.3%)以及呼吸内科(20.6%)患者的呼吸道感染;该菌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74.7%),对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依次为2.1%、6.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耐药率低,可作为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COPD患者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志红 易凯 刘文广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0期68-71,共4页
目的 为AECOPD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院呼吸内科病房检测出病原菌的23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 目的 为AECOPD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院呼吸内科病房检测出病原菌的23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235例阳性菌株,包括革兰阴性菌(70.21%)、革兰阳性菌(2.13%)、真菌(27.66%);应用频率排名前五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嗪钠、氟康唑注射液;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合理率较高(96.17%),但仍存在单次剂量过大不合理现象。结论AECOPD患者抗感染治疗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尽早做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而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CR 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华 钟白云 张秋焕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人宫颈癌基因(human cervical cancer oncogene,HCCR)m R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PHC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和肝硬化组织及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 目的探讨人宫颈癌基因(human cervical cancer oncogene,HCCR)m R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PHC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和肝硬化组织及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HCCR m RNA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HCCR m RNA在PH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强度为0.83±0.10,癌旁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强度为0.12±0.07,肝硬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强度为0.57±0.12,三组均数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肝癌患者HCCR m RNA的表达强度为0.55±0.06,肝硬化患者HCCR m RNA的表达强度为0.34±0.04,而正常人未检测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和肝硬化患者的组织和PBMC中HCCR表达明显增高,HCCR基因可能参与了PHC的发生与发展,其与PHC的恶变演进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宫颈癌基因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易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通过对益阳市4例人感染猪链球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职业特征,实验室血液和脑脊液检验结果,分离菌株的细菌培养鉴定。结果从4... 目的通过对益阳市4例人感染猪链球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职业特征,实验室血液和脑脊液检验结果,分离菌株的细菌培养鉴定。结果从4例患者血液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例患者脑脊液分离出病原菌,均经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为猪链球菌Ⅱ型。结论微生物工作人员应加强猪链球菌的认知,快速而准确地得出病原学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细菌鉴定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NF-α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勇军 李龙平 +2 位作者 王新华 侯敢 黄迪南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5年第3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rhTNF-α)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生长抑制、侵袭能力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 G-2为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hTNF-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rhTNF-α)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生长抑制、侵袭能力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 G-2为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hTNF-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 G-2肝癌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rhTNF-α对Hep G-2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其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的影响,应用Matrigel模拟基质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ELISA法检测经不同浓度rhTNF-α作用后Hep G-2细胞中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sphorylase,TP)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hTNF-α能显著抑制Hep G-2肝癌细胞的生长,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rhTNF-α能增强Hep G-2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且随剂量增高越明显;rhTNF-α能显著提高Hep G-2肝癌细胞TP的表达水平,TP水平随着rhTNF-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照组及各试验组间TP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2,P=0.014),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hTNF-α与5-FU联合应用对提高Hep G-2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影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85,P=0.692)。rhTNF-α与5′-d FUrd联合应用可提高Hep G-2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30,P=0.006),且随着rhTNF-α浓度的增加,Hep G-2肝癌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ep G-2肝癌细胞对5′-d FUrd敏感性的增加与rhTNF-α上调TP呈正相关性(r=0.679,P=0.001)。结论 rhTNF-α在体外能有效抑制Hep G-2肝癌细胞增殖,但对其侵袭能力亦有明显增强,且能通过上调TP的表达,显著提高5-FU前体药物的化疗作用,并呈现明显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HEPG-2细胞 胸苷磷酸化酶 增殖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3、C4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17
作者 李龙平 王新华 +1 位作者 谭亮南 汤建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8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3和C4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40例具有溶栓指征的AMI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3及C4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并... 目的探讨血清C3和C4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40例具有溶栓指征的AMI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3及C4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并与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经溶栓治疗后,检测AMI患者第3天的血清C3和C4水平,并与入院第1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血清C3和C4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hs-CRP和cTnI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和P<0.001)。AMI组血清C3水平与血清hs-CRP和cTnI呈正相关(P<0.001和P=0.005),而且C4水平与与血清hs-CRP和cTnI亦呈正相关,P均<0.001(r=0.552、0.535)。经治疗后,AMI患者入院第3天的血清C3和C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01(u=5.418、5.407)。结论AMI患者的血清C3、C4水平增高与心肌损伤有关,可用于AMI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补体 高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银锌散混悬剂治疗各类烧伤3129例
18
作者 文锡基 蔡伟 +5 位作者 胡新佳 肖科武 王冬英 谭亮兰 胡麦英 曹建湘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77-279,共3页
复方银锌散混悬剂治疗各类烧伤3129例文锡基,蔡伟,胡新佳,肖科武,王冬英,谭亮兰,胡麦英,曹建湘在防治烧伤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方面,有许多学者进行过探索[1-4]。自1984年5月至1995年4月,我们采用中... 复方银锌散混悬剂治疗各类烧伤3129例文锡基,蔡伟,胡新佳,肖科武,王冬英,谭亮兰,胡麦英,曹建湘在防治烧伤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方面,有许多学者进行过探索[1-4]。自1984年5月至1995年4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自制复方银锌散混悬剂,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复方 银锌散混悬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CR蛋白的表达与HBsAg浓度的关系
19
作者 张华 王新华 周勇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6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浓度与人宫颈癌基因蛋白及甲胎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0例健康体检者和400例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根据HBsAg浓度分为A、B、C、D四组。采用ELISA检测HCCR和HBsAg,化学发光法检测AFP。结果不同HBsAg浓...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浓度与人宫颈癌基因蛋白及甲胎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0例健康体检者和400例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根据HBsAg浓度分为A、B、C、D四组。采用ELISA检测HCCR和HBsAg,化学发光法检测AFP。结果不同HBsAg浓度组与对照组HCCR、AF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浓度越高,血清中HCCR、AFP水平越高,且HCCR与AFP成正相关。结论随着HBsAg浓度的升高,血清中HCCR与AFP水平逐渐增高,且HCCR与AFP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宫颈癌基因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转归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曾跃红 田海清 +4 位作者 王新华 李龙平 易凯 张华 周勇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9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体液免疫功能状况和血清IFN-γ、TNF-α变化与疾病转归关系.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352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gG、IgA、IgM和C3、C4水平.结果 不同HBV-DNA载量、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组和HBV慢性感染组HB...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体液免疫功能状况和血清IFN-γ、TNF-α变化与疾病转归关系.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352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gG、IgA、IgM和C3、C4水平.结果 不同HBV-DNA载量、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组和HBV慢性感染组HBV患者血清IgG、IgA、IgM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则升高(P<0.05),而C3、C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降低(P<0.05);急性白限性HBV组和隐匿性HBV组血清IgG、IgA、IgM及C3、C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c-IgM阳性患者经IFN-α治疗6个月后C3、C4水平有明显提高,血清IgG、IgA、IgM趋向正常,HBV-DNA阴转率达37.5%,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功能状况与HBV的临床转归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检测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免疫功能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