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振青 朱东海 葛武 《安徽医学》 2013年第5期606-607,共2页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34例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34例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24 h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对近/远期的优良率进行分析。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24 h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随访1年的优良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术后随访2年、3年的优良率明显优于B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恢复快,出血量也比较少,但是从远期效果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振青 朱东海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0期1340-1341,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00名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分别进行手术和手法复位治疗。根据随访结果,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和差4个等级,统计各个等级的患者数以及... 目的探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00名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分别进行手术和手法复位治疗。根据随访结果,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和差4个等级,统计各个等级的患者数以及治疗的优良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手术组和手法组的整体优良率分别为79.6%和7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型骨折治疗优良率方面,手术组与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本次样本数量过少,这一结论是否准确,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样本数量予以确认。结论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在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于两种方法在治疗C型踝关节骨折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治疗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恒贵 秦淑国 +4 位作者 张长礼 杜宏斌 李环如 黄峰 韩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282-1284,1287,共4页
目的:研究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8例RA患者(RA组)、4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非RA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 目的:研究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8例RA患者(RA组)、4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非RA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PADI-4、抗CCP抗体、抗聚角蛋白傲丝蛋白抗体(AFA)、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抗MCV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浓度,并对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灵敏度、特异度、相关性和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中PADI-4、抗CCP抗体、AFA、抗MCV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浓度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PADI-4和抗CCP抗体诊断RA的最佳临界值为1.284 U/L和26.365 RU/m L,此时的灵敏度为62.1%和81.1%,特异度为91.4%和95.7%;PADI-4与AFA、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PADI-4与抗CCP抗体无相关关系(P>0.05)。在多种抗体联合检测中,PADI-4、抗CCP抗体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度高达100.0%,单项检测PADI-4为91.4%,抗CCP抗体为95.7%。结论:PADI-4、抗CCP抗体联合检测能提高RA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有助于对RA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 抗环瓜氨酸抗体 抗RA33抗体 抗聚角蛋白傲丝蛋白抗体 突变型瓜氨酸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4
作者 朱东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2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1—2014-03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在1h、2h、3h发生疼痛的人数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1—2014-03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在1h、2h、3h发生疼痛的人数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疼痛率为73.7%,B组为36.8%,2组总疼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坐骨神经 联合阻滞 老年 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MRI联合128层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膝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学军 陈亚明 +1 位作者 李猛 王海洋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究高场强MRI联合128层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膝关节外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7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均行高场强MRI和128层CT三维重建检查,以关节镜检查或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高场强MRI、128层CT三维重建单独及联合诊断膝关节... 目的探究高场强MRI联合128层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膝关节外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7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均行高场强MRI和128层CT三维重建检查,以关节镜检查或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高场强MRI、128层CT三维重建单独及联合诊断膝关节外伤类型的准确度,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膝关节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韧带损伤分级、半月板损伤分级的准确度。结果高场强MRI与128层CT三维重建联合诊断膝关节外伤类型的准确度高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高场强MRI与128层CT三维重建联合诊断膝关节骨折类型、半月板损伤分级、骨折部位、韧带损伤分级的准确度均高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高场强MRI和128层CT三维重建技术均为诊断膝关节外伤的可靠方法,二者联合能有效提高对膝关节外伤类型的诊断准确度,且在膝关节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韧带损伤分级、半月板损伤分级的判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外伤 高场强MRI 128层CT 三维重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主被动康复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武珊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主被动康复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2...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主被动康复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8年6月)和研究组(2018年7月—2019年12月),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主被动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护理前、出院时膝关节评分系统(HSS)及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出院时,两组HSS评分及AROM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HSS评分及ARO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3、7 d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1 d,术后7 d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7 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主被动康复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效缓解其疼痛水平,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动机行为转化 康复锻炼 功能恢复 满意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胜祥 刘园 陆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74-1878,共5页
背景:腕舟骨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即刻刚性固定,恢复生物力学性能,重建解剖结构和血供,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特点和血供,容易出现漏诊和骨不连。目的:探讨采用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纳入腕... 背景:腕舟骨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即刻刚性固定,恢复生物力学性能,重建解剖结构和血供,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特点和血供,容易出现漏诊和骨不连。目的:探讨采用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纳入腕舟骨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固定,对照组采用双螺纹空心埋头钛钉固定,每组20例。观察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每月临床随访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和术后3,8,12个月时评估患者的局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腕关节功能评分(Mayo评分)。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均完成12个月以上随访,对照组留置内固定,试验组在术后6个月时取出内固定进行康复训练;(2)两组围术期指标中,试验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均具有优势(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P<0.05);(4)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的目测类比评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提示采用迷你锁定钛板系统进行腕舟骨的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其较为稳定的固定系统可以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抗旋能力强,骨折愈合时间短,临床疗效肯定;而且在直视下的手术操作,可减少手术的操作难度和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 骨折 锁定钛板 内固定 腕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中下段骨折双柱固定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胜祥 李环如 +1 位作者 郭思远 陆帅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肱骨中下段骨折的双柱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30例患者的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双柱固定的实验组和前外侧切口的解剖钢板固定的对照组。记录围手术期相... 目的研究肱骨中下段骨折的双柱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30例患者的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双柱固定的实验组和前外侧切口的解剖钢板固定的对照组。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结果围手术期指标方面,实验组手术时间(62±21) min、术中出血量为(92±35) mL、术后住院时间为(6.1±1.7) d;对照组手术时间(82±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31±23) mL、术后住院时间为(9.4±2.5) d。两组间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1±1.2)个月,对照组为(4.7±1.5)个月;肘关节功能方面实验组的3个月和6个月的优良率为93.33%和100%、对照组为73.33%和8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肱骨中下段特殊的解剖结构,采用双柱固定可以获得较好的稳定性,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中下段骨折 双柱固定 围手术期指标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东海 刘振青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29-430,共2页
目的评价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应用三柱分型理念制定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例,对比不同分型手术、预后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柱骨折、双柱骨折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大于单柱骨折,单柱... 目的评价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应用三柱分型理念制定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例,对比不同分型手术、预后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柱骨折、双柱骨折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大于单柱骨折,单柱骨折大于单纯压缩,三柱骨折、双柱骨折、单柱骨折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单纯压缩组,三柱骨折术后12个月HSS评分低于单柱骨折、双柱骨折,单柱骨折、双柱骨折低于单纯压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精神紊乱13例、关节僵硬7例、切口感染4例、韧带松解2例。结论通过三柱分型,为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依据,效果较好,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降低骨折类型对并发率的影响,但膝关节功能恢复仍受分型影响,但多数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三柱分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式教育联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丽丽 吴胜祥 王静慧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9期61-64,共4页
髋部骨折为高发于老年人群的一种骨科疾病,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存在手术指征的患者,骨折后尽快接受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降低[1]。但术后如护理缺失或未进行科学的护理,可导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缓... 髋部骨折为高发于老年人群的一种骨科疾病,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存在手术指征的患者,骨折后尽快接受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降低[1]。但术后如护理缺失或未进行科学的护理,可导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缓慢,甚至可能无法恢复至骨折前。引导式教育是通过借助他人的引导、启发、教育来调动患者主动性及参与度的一种护理手段,有助于激发患者康复潜力,进而达成促进其康复的目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 渐进式功能锻炼 髋部骨折 髋关节功能 依从性
原文传递
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东海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根据患者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全髋置换组(42例)和半髋置换组(42例),全髋置换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组行半髋置换术,对比二组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根据患者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全髋置换组(42例)和半髋置换组(42例),全髋置换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组行半髋置换术,对比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疗效情况。结果半髋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全髋置换组(P<0.05);但全髋置换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术后2年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半髋置换组总有效率为85.71%,术后2年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均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术式,但半髋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作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半髋置换术 骨折 股骨颈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