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RC桥墩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林上顺 张建帅 +2 位作者 夏樟华 叶世集 赵锦冰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7,共13页
基于相关工程案例,对装配式桥墩的结构体系进行介绍;从结构受力性能、耐久性、施工便利性等角度,对不同类型装配式桥墩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分析既有研究成果发现:既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桥墩的抗震性能,涉及装配式RC桥墩的抗压、抗... 基于相关工程案例,对装配式桥墩的结构体系进行介绍;从结构受力性能、耐久性、施工便利性等角度,对不同类型装配式桥墩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分析既有研究成果发现:既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桥墩的抗震性能,涉及装配式RC桥墩的抗压、抗剪性能等研究较为少见,《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T 3365-05—2022)虽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结构计算方法,但尚未根据不同类型装配式桥墩的拼接构造特征提出相应的局部构造的极限承载力验算方法;《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T 3365-05—2022)、《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4—2022)规定了部分类型装配式桥墩的构造要求、施工工艺,一些地方标准已涉及装配式桥墩的抗震设计、施工、验收等,可用于指导部分类型的装配式桥墩的设计与施工,但内容不全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装配式桥墩在结构设计、施工、质量管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装配式RC桥墩 连接方式 工程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混合连接装配式桥墩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上顺 厉良勇 +2 位作者 叶世集 陈治雄 赵锦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8,268,共9页
基于整体现浇桥墩试件(ZT-1)、现浇超高性能砂浆(UHPM)-CFST(钢管混凝土)榫卯混合连接桥墩试件(GX-1)、灌浆套筒-CFST榫卯混合连接桥墩试件(GT-1)的拟静力试验现象和结果,采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试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基于整体现浇桥墩试件(ZT-1)、现浇超高性能砂浆(UHPM)-CFST(钢管混凝土)榫卯混合连接桥墩试件(GX-1)、灌浆套筒-CFST榫卯混合连接桥墩试件(GT-1)的拟静力试验现象和结果,采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试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并对其进行易损性评估,确定相对应的损伤量化指标,分析试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轻微破坏和中等破坏时,GT-1桥墩的易损性曲线变化趋势与ZT-1和GX-1桥墩较为接近;(2)当PGA分别为0.15 g、0.2g、0.3g、0.4g时,GX-1与ZT-1的地震反应均较为接近,与ZT-1桥墩试件相比,GT-1发生严重破坏的超越概率分别减小了6.71%、11.67%、10.32%、4.46%;(3)与ZT-1、GX-1相比,GT-1表现出更好的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 混合连接 装配式桥墩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AC-13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
3
作者 黄春生 《四川水泥》 2024年第11期258-260,共3页
因AR-AC-13橡胶沥青路面具有高温稳定性良好、路面噪音低、水稳定性良好和行车安全等优点,可将其应用于市政道路路面工程中。为进一步推广AR-AC-13橡胶沥青路面在实际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开展施工技术的应... 因AR-AC-13橡胶沥青路面具有高温稳定性良好、路面噪音低、水稳定性良好和行车安全等优点,可将其应用于市政道路路面工程中。为进一步推广AR-AC-13橡胶沥青路面在实际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开展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内容包括原材料的选取及其质量控制、配合比的设计及其路用性能验证以及路面施工工艺三个方面。在原材料选取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以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将得到的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验证,以确保配合比的可行性。在进行AR-AC-13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探讨时,阐述了橡胶沥青的加工、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施工技术要点。此外,还对实际路段路面性能进行了质量检测,其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橡胶沥青路面 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二次受力的UHPC加固RC桥墩轴压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林上顺 陶志蕾 +2 位作者 夏樟华 林龙镁 赵锦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35,共8页
为解决素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钢筋混凝土(RC)桥墩加固中出现的脆性破坏问题,以初始应力水平为参数,设计3根矩形RC桥墩试件(1根未加固,2根采用内置钢筋网的UHPC加固)进行桥墩轴压承载力研究。考虑实际桥墩加固存在的二次受力情况,通... 为解决素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钢筋混凝土(RC)桥墩加固中出现的脆性破坏问题,以初始应力水平为参数,设计3根矩形RC桥墩试件(1根未加固,2根采用内置钢筋网的UHPC加固)进行桥墩轴压承载力研究。考虑实际桥墩加固存在的二次受力情况,通过轴压极限承载力试验分析其破坏过程和承载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型,分析UHPC加固厚度和抗压强度对试件轴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根据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当UHPC加固厚度大于界限厚度时的UHPC加固桥墩的轴压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将公式的计算值与试件的试验实测值、有限元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未加固桥墩相比,2根UHPC加固桥墩的轴压极限承载力分别提升了173%、159%,UHPC加固桥墩的轴压极限承载力随初始应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UHPC加固桥墩的轴压极限承载力随UHPC加固厚度和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所提出公式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为二次受力状态下UHPC加固RC桥墩的轴压极限承载力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UHPC加固 二次受力 极限承载力 轴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装配式RC桥墩拟静力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林上顺 林永捷 +2 位作者 夏樟华 林长庚 赵锦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研究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构造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实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5、轴压比0.1设计、制作了4个桥墩试件(ZT-1试件为整体现浇;CFST-1试件为钢管混凝土榫卯和灌浆套筒混合连... 为研究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构造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实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5、轴压比0.1设计、制作了4个桥墩试件(ZT-1试件为整体现浇;CFST-1试件为钢管混凝土榫卯和灌浆套筒混合连接;UT-1试件和UT-2试件为现浇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UHPC湿接缝分别位于墩底及距离墩底200 mm处)。通过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模式,并对比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参数。结果表明:4个试件均为压弯破坏,ZT-1试件和UT-2试件的塑性铰位于墩底,CFST-1试件和UT-1试件发生了塑性铰上移的现象;与ZT-1试件相比,UT-1试件和UT-2试件的峰值荷载分别提高了3.52%和7.09%,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2.22%和4.60%;与CFST-1试件相比,UT-1试件和UT-2试件的峰值荷载均小于CFST-1试件,但UT-1试件和UT-2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18.38%和21.14%;UT-2试件的整体耗能能力优于UT-1试件;UT-1试件和UT-2试件的承载能力下降较为缓慢,且变形能力较强,说明现浇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的装配式RC桥墩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装配式桥墩 榫卯式连接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UHPC加固措施的RC墩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上顺 陶志蕾 +2 位作者 夏樟华 林龙镁 赵锦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为指导桥梁墩柱加固设计,研究不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措施对钢筋混凝土(RC)墩柱轴压性能的影响,以加固方式(全高加固、非全高加固)、加固层材料(素UHPC、UHPC+钢筋网、UHPC+内FRP网格、UHPC+外FRP布)为参数,设计15根矩形RC墩柱试... 为指导桥梁墩柱加固设计,研究不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措施对钢筋混凝土(RC)墩柱轴压性能的影响,以加固方式(全高加固、非全高加固)、加固层材料(素UHPC、UHPC+钢筋网、UHPC+内FRP网格、UHPC+外FRP布)为参数,设计15根矩形RC墩柱试件(1个未加固试件、7个全高加固试件和7个非全高加固试件)进行轴压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和损伤机理,以及RC试件在轴压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等。结果表明:与未加固试件相比,全高加固试件、非全高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率分别为142%~183%、28%~57%,但全高加固试件表现为脆性破坏,而非全高加固试件表现为延性破坏,宜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用合理的加固方式;采用不同加固层材料的加固效果为素UHPC、UHPC+内FRP网格、UHPC+外FRP布、UHPC+钢筋网依次递增,宜采用UHPC+钢筋网作为加固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UHPC 全高加固 非全高加固 加固层材料 承载力 刚度 延性 轴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大面积钢纤维混凝土耐磨地坪施工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文伟 《福建建材》 2019年第7期67-68,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从回填土夯实、级配碎石垫层施工、C15混凝土垫层施工、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耐磨面层施工、耐磨地面的养护和伸缩缝的施工等方面对钢纤维混凝土耐磨地面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使得耐磨地坪的平整... 结合工程实例,从回填土夯实、级配碎石垫层施工、C15混凝土垫层施工、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耐磨面层施工、耐磨地面的养护和伸缩缝的施工等方面对钢纤维混凝土耐磨地面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使得耐磨地坪的平整度控制在3mm/2m之内,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耐磨地坪 平整度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SMA-13橡胶沥青混凝土试验及施工探讨
8
作者 吴昌栋 《江西建材》 2023年第11期364-365,369,共3页
文中以福州滨海新城漳江路(万新路-东站南路)道路工程为例,对高性能SMA-13橡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其具体的施工要点。路面质量评定显示,该路面顺直、平整,颜色均匀,渗水系数、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等检测指标... 文中以福州滨海新城漳江路(万新路-东站南路)道路工程为例,对高性能SMA-13橡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其具体的施工要点。路面质量评定显示,该路面顺直、平整,颜色均匀,渗水系数、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等检测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行车舒适度良好,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剂 SMA-13 橡胶粉 动稳定度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装配式桥墩抗震试验及计算方法
9
作者 林上顺 林永捷 +1 位作者 张建帅 赵锦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72-483,共12页
为提高装配式桥墩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提出采用现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的装配式桥墩,开展不同设计参数(凹槽深度和现浇ECC层厚度)的桥墩拟静力试验,建立经试验验证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同时进行拓展参数分析... 为提高装配式桥墩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提出采用现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的装配式桥墩,开展不同设计参数(凹槽深度和现浇ECC层厚度)的桥墩拟静力试验,建立经试验验证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同时进行拓展参数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推导,提出混合连接装配式RC(reinforced concrete)桥墩的骨架曲线特征值计算方法和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3根桥墩试件破坏模式均为压弯破坏,各试件的ECC现浇段均未发生破坏;凹槽深度、现浇ECC段高度的变化对桥墩的延性系数、极限位移的影响较为显著;理论分析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除峰值位移外,各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计算值之比均在0.85~1.14,计算结果可靠;混合连接装配式桥墩恢复力模型计算的滞回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可用于桥墩弹塑性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榫卯连接 抗震性能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极限承载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上顺 暨邦冲 +3 位作者 夏樟华 刘君平 林建凡 赵锦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7,共12页
采用JGJ 138—2016、СИ3-78、YB 9082—2006、AISC 360-16、叶列平公式,计算了所收集的51个矩形截面型钢混凝土(SRC)梁试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了所收集试件的参数范围及现有计算方法出现计算误差的原... 采用JGJ 138—2016、СИ3-78、YB 9082—2006、AISC 360-16、叶列平公式,计算了所收集的51个矩形截面型钢混凝土(SRC)梁试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了所收集试件的参数范围及现有计算方法出现计算误差的原因,讨论了现有计算方法在计算理论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进行理论推导,提出了矩形截面SRC梁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了所收集试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现有计算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均存在一些偏差;СИ3-78中的受压区高度取值不合理,且该方法的计算误差随混凝土强度提高而增大;JGJ 138—2016未考虑中性轴与型钢位置的相对关系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存在局限性;YB 9082—2006与AISC 360-16未考虑型钢与混凝土相互作用及型钢的布置方式等问题;叶列平公式计算结果较为保守;采用提出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试件试验值的比值均值为0.953,方差为0.015,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所收集SRC梁试件的含钢率为1.77%~5.77%,小于YB 9082—2006所建议的合理含钢率范围,因此,今后还需进一步开展高含钢率试件的补充试验,以便完善矩形截面SRC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型钢混凝土梁 规范 抗弯极限承载力 含钢率 计算精度
原文传递
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上顺 暨邦冲 +2 位作者 刘君平 林建凡 赵锦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9,共16页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SRUHPC)梁的抗弯特性,制作了4根配筋率为0.8%~1.1%,含钢率为8.7%~15.6%,内置型钢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与H型的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开展了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分析了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损伤机理...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SRUHPC)梁的抗弯特性,制作了4根配筋率为0.8%~1.1%,含钢率为8.7%~15.6%,内置型钢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与H型的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开展了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分析了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损伤机理和破坏模式;基于试验结果与理论推导,提出了矩形截面SRUHP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了21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和111个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抗弯承载力,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和有限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破坏模式均为适筋受弯破坏,即型钢与受拉纵筋先后屈服,随后受压区UHPC被压碎,且型钢与UHPC可较好地共同工作至试件破坏;内置倒T型钢试件和H型钢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高于内置一字型钢试件,且抗裂性能更好;与其他试件相比,内置H型钢试件中纵筋、UHPC与型钢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及其发展速度均较小,因此,在矩形截面SRUHPC梁内的型钢中设置上、下翼缘有助于提高组合梁的抗弯性能;采用提出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和有限元计算值的比值均值分别为0.972和1.035,方差分别为0.009和0.002,研究结果可为矩形截面SRUHPC梁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和规范、规程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抗弯承载力 试验 计算方法 刚度 抗裂性能
原文传递
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12
作者 林上顺 暨邦冲 +2 位作者 刘君平 林建凡 赵锦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5,共14页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SRUHPC)梁的短期刚度及其计算方法,制作了5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与1根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钢筋UHPC)梁试件,试件的配筋率范围为0.8%~1.1%,内置的型钢形状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H型,含钢率...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SRUHPC)梁的短期刚度及其计算方法,制作了5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与1根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钢筋UHPC)梁试件,试件的配筋率范围为0.8%~1.1%,内置的型钢形状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H型,含钢率范围为8.7%~15.6%;开展抗弯试验,分析了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与钢筋UHPC梁试件的变形规律,以及设计参数变化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刚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基于刚度解析法,提出矩形截面SRUHPC梁短期刚度简化计算方法,计算了13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含8根文献试件)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并比较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分析结果表明:与钢筋UHPC梁试件相比,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挠度降低16%~72%,且其刚度不会因截面开裂而明显下降,减小7%以内;与纵向受拉钢筋较为相似,受拉侧型钢可在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承载时承担一定的拉力,从而抑制梁的裂缝开展,并减小因截面开裂而损失的刚度;采用提出的短期刚度计算方法得到的挠度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比值均值为1.041,比值方差为0.017,且计算精度高于现有文献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刚度解析法 变形
原文传递
现浇EC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装配式RC桥墩抗震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上顺 林永捷 +2 位作者 夏樟华 赵锦冰 黎雅乐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117,共14页
为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桥墩的抗震性能,提出采用现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的新型接头构造;开展了3个采用混合接头连接(以现浇ECC段高度与凹槽深度为变化参数,编号为DZ-1、AC-200、XJ-250)和1个采用现浇ECC湿... 为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桥墩的抗震性能,提出采用现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的新型接头构造;开展了3个采用混合接头连接(以现浇ECC段高度与凹槽深度为变化参数,编号为DZ-1、AC-200、XJ-250)和1个采用现浇ECC湿接缝连接(编号为PT-1)的装配式RC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建立了经试验验证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轴压比、长细比、凹槽深度、现浇ECC段高度等参数对装配式RC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4个桥墩试件破坏模式均为压弯破坏,且各试件的ECC现浇段均未发生破坏;与PT-1试件相比,现浇EC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装配式RC桥墩的峰值荷载增大了25.74%~30.03%,极限位移增大了22.75%~106.39%,残余位移下降了43.70%~61.42%,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AC-200试件的凹槽深度最大,其残余位移大于其他装配式桥墩,且耗能能力较差;装配式桥墩的峰值荷载和屈服荷载随轴压比、现浇ECC段高度的提高而提高,随着长细比的提高而下降;延性系数随着现浇ECC段高度的提高而提高,随着长细比、轴压比的提高而下降。建议混合连接的凹槽深度不宜超过凸榫边长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装配式桥墩 拟静力试验 榫卯混合接头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跨海大桥半装配式组合桥墩设计及抗震性能试验
14
作者 林上顺 林永捷 +2 位作者 夏樟华 何乐 赵锦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1-192,共12页
为研究采用外包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钢管(ST)作为免拆模板,内浇普通混凝土(NC)的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以罗屿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了UHPC-ST-NC组合桥墩结构设计,并制作了3个不同设计参数的组合桥墩(编号URST-1、UHST-1、UHST-2)和1个... 为研究采用外包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钢管(ST)作为免拆模板,内浇普通混凝土(NC)的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以罗屿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了UHPC-ST-NC组合桥墩结构设计,并制作了3个不同设计参数的组合桥墩(编号URST-1、UHST-1、UHST-2)和1个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RC)桥墩(编号ZT-1)。通过开展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模式,对比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性能指标,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UHPC径厚比和钢管径厚比参数对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UHPC-ST模板取代钢模板的设计方案,不仅能提高桥墩的耐腐蚀能力和耐冲刷能力,并且节省了拆模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UHPC-ST-NC组合桥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整体现浇桥墩类似,均为压弯破坏,但其破坏程度明显轻于整体现浇桥墩;与ZT-1试件相比,URST-1、UHST-1、UHST-2试件的峰值荷载分别提升了56.9%、68.0%、69.6%,水平承载能力更高;峰值位移也分别提升了11.8%、24.2%、68.0%,残余位移更小,耗能能力更强;带有构造箍筋的UHPC-ST-NC组合桥墩的延性系数、极限位移、耗能能力均高于无构造箍筋的UHPC-ST-NC组合桥墩;根据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建议UHPC-ST-NC组合桥墩截面UHPC径厚比取0.2~0.3,钢管径厚比取0.01~0.015。试验结果表明,UHPC-ST-NC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优于整体现浇桥墩,在钢管外侧焊接水平环向箍筋能提高桥墩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桥墩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