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循环及麻醉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敏坚 卢丙益 黄伟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641-1642,1645,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循环及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方法相同,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循环及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方法相同,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循环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过程中MAP、心率(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HR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MAP、HR水平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住麻醉恢复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时辅以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期间心血管反应、稳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且不影响苏醒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及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魏芳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9期24-26,30,共4页
分娩对女性而言属于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剖宫产具有产程短、痛苦小、生产快等优势,是当前女性分娩常用方法,可解决难产等特殊问题。剖宫产术是产科主要手术,剖宫产手术麻醉不仅要全面考虑妊娠期母体所出现的一系列特殊生理改变,同时也要... 分娩对女性而言属于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剖宫产具有产程短、痛苦小、生产快等优势,是当前女性分娩常用方法,可解决难产等特殊问题。剖宫产术是产科主要手术,剖宫产手术麻醉不仅要全面考虑妊娠期母体所出现的一系列特殊生理改变,同时也要考虑到麻醉方式对胎儿的影响。因此,产科手术麻醉需满足以下几点最基本要求:保障产妇安全、麻醉效果确切、对胎儿抑制最小、慎重应用影响子宫收缩药物。此外,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应根据孕产妇基本病情、凝血情况、胎心情况、全身状况合理选择,结合麻醉医师技术熟练程度进行综合考虑。产科麻醉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国内在产妇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上以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等麻醉方式为主,近年来国外在产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上有由全麻转向区域阻滞麻醉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手术 麻醉方式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经腹妇科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伟 卢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99-3300,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科经腹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使用舒芬太尼2μg/kg,Ⅱ组使用地佐辛0.2 mg/kg+舒芬太尼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科经腹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使用舒芬太尼2μg/kg,Ⅱ组使用地佐辛0.2 mg/kg+舒芬太尼1μg/kg,Ⅲ组使用地佐辛0.3 mg/kg+舒芬太尼1μg/kg。PCIA设置:背景剂量2.5 m L/h,自控剂量2 m L/次,锁定时间20 min。分别观察术后开泵前(T0)、开泵后1 h(T1)、4 h(T2)、8 h(T3)、24 h(T4)的疼痛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Ramsay镇静和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4时Ⅱ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高于Ⅰ、Ⅲ组(P〈0.05),Ⅰ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科经腹手术后PCIA安全有效,应用舒芬太尼1μg/kg复合地佐辛用量以0.3 mg/kg为好,不良反应较少,可供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自控静脉镇痛 妇科经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肝肾功能及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建立 黄红梅 +2 位作者 李文栋 黄敏坚 韦巧松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514-151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肝肾功能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肝肾功能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氮素(BUN)、血肌酐(Cr)、肺内血分流率(QS/QT)、乳酸(ABL)、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肝肾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肝肾功能均有所上升,两组BUN、Cr水平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ALT、AST、TBIL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氧合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氧合指标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QS/QT、ABL水平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应激反应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CRP、IL-2、IL-8水平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66%、19.1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氧合功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肝肾功能 氧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在200例小儿基础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韦国温 赵建立 黄泽汉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512-1513,共2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在小儿基础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可在部位麻醉下行手术的患儿400例,随机均分为吸入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Ⅰ组)和肌注氯胺酮(Ⅱ组),每组各200例。记录诱导及苏醒时间、HR、SPO2、R、MAP。结果Ⅰ组诱导时...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在小儿基础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可在部位麻醉下行手术的患儿400例,随机均分为吸入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Ⅰ组)和肌注氯胺酮(Ⅱ组),每组各200例。记录诱导及苏醒时间、HR、SPO2、R、MAP。结果Ⅰ组诱导时哭闹、开通静脉、部位麻醉操作出现体动反应远远低于Ⅱ组(P<0.01),诱导期间Ⅰ组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稍低于Ⅱ组(P<0.05,Ⅱ组心率、血压稍高于Ⅰ组(P<0.05),术中两组的R、SPO2、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在小儿基础麻醉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氧化亚氮 氯胺酮 基础麻醉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伟 李宁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7期1041-1041,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气管异物取出术 麻醉方法 自主呼吸 用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对≤6岁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及肺部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韦巧松 卢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5期93-95,共3页
目的 比较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对≤6岁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行快速麻醉患儿为观察组,抽取同期30例采用常规麻醉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和检测两组拔管30 min后血氧分... 目的 比较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对≤6岁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行快速麻醉患儿为观察组,抽取同期30例采用常规麻醉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和检测两组拔管30 min后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 H值、碱剩余(BE)及胸片双肺膨胀、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及支气管痉挛等。结果 快通道麻醉组气管拔管后30 min观察组PaCO2、Pa O2高于对照组相应值,p H值、BE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和支气管痉挛比例为0,对照组分别为6.7%,16.7%,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6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快通道麻醉可显著改善其术后转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麻醉 常规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伟 韦巧松 +2 位作者 韦国温 李喜松 苏丽娜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1571-1572,共2页
目的评估瑞芬太尼全麻应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可行性.方法ASA 1~2级,无心脏病的患者;窦性心动过缓者(阿托品试验阴性)为A组,心律正常者为B组.观察两组病例在基础时、诱导时、插管时、切皮等各时点心率(HR)、血压(BP),手术结束时的SvO... 目的评估瑞芬太尼全麻应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可行性.方法ASA 1~2级,无心脏病的患者;窦性心动过缓者(阿托品试验阴性)为A组,心律正常者为B组.观察两组病例在基础时、诱导时、插管时、切皮等各时点心率(HR)、血压(BP),手术结束时的SvO2值,围麻醉期应用阿托品、麻黄素药物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瑞芬太尼麻醉后HR、BP均有显著变化,A组变化使HR处于正常低值,但血压仍在正常范围.结论瑞芬太尼全麻用于窦性心动过缓者,也是可行的,但应严密观察动态心电图,备好心肌正性药物应对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静脉全麻 窦性心动过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全身麻醉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岑光旅 黄红珊 +1 位作者 韦巧松 卢炳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不同全身麻醉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冠心病实施非心脏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8例。七氟醚组手术患者采用七氟醚+... 目的探讨和比较不同全身麻醉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冠心病实施非心脏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8例。七氟醚组手术患者采用七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的麻醉方案,咪达唑仑组手术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的麻醉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常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和心脏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咪达唑仑组患者相比,七氟醚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常规不良反应事件的比率均显著升高,发生心率失常、心绞痛等心脏不良事件的比率均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的过程中,采用七氟醚麻醉可获得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而发生恶心和呕吐等常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相对较高;采用咪达唑仑麻醉则容易诱发多种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剂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麻醉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国温 赵建立 《微创医学》 2015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近年被引入并应用于临床麻醉监测的一种超声诊断技术。由于经食道探测心脏,超声衰减较少,能用高频率超声探头呈现出清晰的图像,故在评价心脏结构与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其应用范围包括患者麻醉后的术前诊断、术中...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近年被引入并应用于临床麻醉监测的一种超声诊断技术。由于经食道探测心脏,超声衰减较少,能用高频率超声探头呈现出清晰的图像,故在评价心脏结构与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其应用范围包括患者麻醉后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和术后即刻诊断。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实时的心脏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参数,为麻醉管理和手术提供有力的帮助,在术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而且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到非心脏手术的术中监测,成为术中监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监测 食道超声心动图 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小儿麻醉苏醒期镇静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伟 韦晓棠 卢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9期162-162,共1页
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期情绪、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各组患儿入室后主麻医生态度和蔼地与患儿交流、鼓励。开放静脉后基础麻醉,顺序咪唑... 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期情绪、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各组患儿入室后主麻医生态度和蔼地与患儿交流、鼓励。开放静脉后基础麻醉,顺序咪唑安定0.1mg/kg、得普利麻2mg/kg静脉注射。极不合作需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5mg/kg)基础麻醉的剔出观察。再以0.5%罗哌卡因(1ml/kg)骶管阻滞。F组辅以芬太尼10~20μg/kg静注/混合骶管阻滞;S组辅以舒芬太尼0.25~0.375μg/kg,静脉注射/混合骶管阻滞。两组麻醉维持都用丙泊酚2~4mg/kg,静脉泵控注至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药。结果:麻醉苏醒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恶梦惊醒、情绪化哭闹现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在学龄前儿童的麻醉中苏醒期有较好的镇静作用,患儿安静配合、体动少。随访恶梦少、情绪化现象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麻醉 复合舒芬太尼 小儿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58例麻醉处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红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6期392-392,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腰麻 联合麻醉经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喜松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26-427,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组)与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对照组)在LC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气腹后及手术结束时...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组)与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对照组)在LC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气腹后及手术结束时血压、心率波动较大,且与观察组同时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LC麻醉中具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等优点,是目前行LC的一种较佳麻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比重少量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建立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术中应用 剖宫产 布比卡因 轻比重 胎儿宫内窘迫 急诊手术 术后镇痛 单纯腰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的麻醉方法总结
15
作者 覃思平 岑光旅 卢炳益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7期61-62,共2页
目的为有效对股骨上段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减少手术风险,临床探究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的麻醉选择。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因股骨上段骨折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32例。... 目的为有效对股骨上段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减少手术风险,临床探究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的麻醉选择。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因股骨上段骨折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32例。比较麻醉情况,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1组清醒时间、完全阻泻时间为(12.4±4.6)min,(18.7±3.7)min比观察2,3组长,用药量为(24.5±7.2)mg低于其他两组。P<0.05;观察3组血压上升、心率过快较其他两组多,谵妄发生少,P<0.05。结论不同麻醉各自具有优缺点,临床再对高龄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重建钉手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效果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病人麻醉体会
16
作者 黄伟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2期2508-2508,共1页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治疗 麻醉 食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的观察
17
作者 黄伟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复合静脉麻醉中的作用,以及对异丙酚、瑞芬太尼的影响。方法:60例鼓室成形手术的病人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RL)组,对照组不复合利多卡因(R)。观察利多卡因复合麻醉时异丙酚、...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复合静脉麻醉中的作用,以及对异丙酚、瑞芬太尼的影响。方法:60例鼓室成形手术的病人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RL)组,对照组不复合利多卡因(R)。观察利多卡因复合麻醉时异丙酚、瑞芬太尼的用量,复苏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呼醒时间。结果:复合利多卡因能降低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自主呼吸、唤醒时间不延长(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麻醉能降低异内酚、瑞芬太尼的用量,且心率稳定,不影响麻醉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全凭静脉复合麻醉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芳芳 黄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于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耐受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18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病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0.5%... 目的探讨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于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耐受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18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病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0.5%罗哌卡因,观察组予以0.35%罗哌卡因。观察两组麻醉后的效果情况。结果:麻醉效果上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从罗哌卡因用量用量、阻滞起效时间、改良BrDmage评分、BP、SPO2、HR、P等方面在麻醉后的5min、15m i n、30 m i n比较,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对循环和运动阻滞影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 硬膜外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麻醉深度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黄红梅 李喜松 +1 位作者 覃思平 李惠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麻醉诱导2组均由静脉通道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10μg...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麻醉诱导2组均由静脉通道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10μ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3 mg/kg、依托咪酯0.3 mg/kg静推,诱导期血压下降给予升压药。观察记录气管插管即刻(T0)、锯胸骨即刻(T1)、体外循环开始10 min(T2)、鼻温最低时(T3)、复温至36度时(T4)、体外循环停止时(T5)各时点BIS值。术中麻醉维持期2组均持续泵注0.5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切皮及锯胸骨前按10μg/kg追加芬太尼,观察组观察组丙泊酚泵注剂量通过BIS值的变化进行调整,术中维持BIS值40~60。对照组也使用BIS监测,但BIS值对主麻医师隐藏,术中用药剂量由麻醉医师根据传统标准视血压心率进行调整,术后收集数据者从监护记录调取对照组术中BIS值,2组血压通过血管活性药泵注尽量维持在不高或不低于术前基础值的20%以内。记录整个手术过程丙泊酚总用量、血管活性药用量、芬太尼总用量,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转机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术后转出监护室时间、术后3 d随访患者是否存在与手术相关的记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术中芬太尼总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丙泊酚总用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点BIS值均高于对照组,2组BIS值均随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后平稳,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转出CS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麻醉中应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前提下,通过BIS监测指导下个体化用药,减少麻醉药物应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麻醉 心脏手术 意识监护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时利多卡因对QT间期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晓棠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使用利多卡因对QT间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诱导前注射等容量NaCL,试验组诱导前注射利多卡因,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使用利多卡因对QT间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诱导前注射等容量NaCL,试验组诱导前注射利多卡因,比较两组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和QT间期。结果试验组诱导后3min和插管后3min和6min收缩压(88.35±9.04)mmHg、(121.04±9.14)mmHg、(118.04±9.25)mmHg低于对照组(t=7.121、5.238,8.173,P<0.05),试验组诱导后3min和插管后3min和6min舒张压(60.17±4.95)mmHg、(83.06±5.37)mmHg、(84.16±5.72)mmHg低于对照组(t=9.052,7.880、8.282,P<0.05),试验组插管后3min和6min心率(76.12±6.03)次/min、(73.16±6.25)次/min低于对照组(t=5.581、5.781,P<0.05),试验组在插管后3min和6min的QT间期(408.31±24.12)ms、(407.16±22.18)ms低于对照组(t=3.089、3.006,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以有效的抑制麻醉时产生QT间期延长,降低心率失常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麻醉诱导 利多卡因 QT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