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活血清热方预防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永滨 赵占学 +4 位作者 刘元昀 姚琪 刘浩然 张荣贞 张亚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活血清热方有效预防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acute radiation enteritis,AR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8只/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扶正活血清热方高、中、低剂量组。除空... 目的:探讨扶正活血清热方有效预防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acute radiation enteritis,AR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8只/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扶正活血清热方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不给予处理外,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扶正活血清热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于照射造模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9.0 g·L-1)、地塞米松(1.425 mg·kg-1)和不同剂量的扶正活血清热方(16.67,12.5,8.33 g·kg-1)保留灌肠10次后(每日1次,5 mL/次/只),接受下腹部X射线(15 Gy)局限照射。造模24 h后麻醉处死各组大鼠,取直肠组织观察形态学改变,另取部分直肠组织液氮保存待检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s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在照射后1 d内模型组造模成功。组织学变化证实除模型组直肠黏膜放射后损伤病变明显,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扶正活血清热方高、中、低剂量组的直肠黏膜均无明显病变。地塞米松组和扶正活血清热方高、中、低剂量组直肠组织中SOD和CAT的酶活性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扶正活血清热方可有效预防大鼠ARE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阻滞放射后直肠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活血清热方 放射性肠炎 过氧化反应 预防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