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都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与731部队军医 被引量:1
1
作者 杉山武敏 朱丹 《武陵学刊》 2017年第4期88-97,共10页
日本违反国际法,在中国东北哈尔滨近郊创建731部队,将包括中国人、苏联人、蒙古人、朝鲜人在内的3 000余名被其称作"马路大"的受害者,用于人体实验。包括731部队长石井四郎在内,731部队的主要军医都与京都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有... 日本违反国际法,在中国东北哈尔滨近郊创建731部队,将包括中国人、苏联人、蒙古人、朝鲜人在内的3 000余名被其称作"马路大"的受害者,用于人体实验。包括731部队长石井四郎在内,731部队的主要军医都与京都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有着一定的联系,支撑着731部队。石井四郎在日本军部及医学界人士的支持下,召集了许多所谓的日本医学人才到731部队工作。京都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史进一步揭示了石井四郎与731部队军医的关系,也证实了731部队的军医将以"杀人"为目的的实验完善成"学术研究"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731部队 石井四郎 清野谦次 冈本耕造 活体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教研室教学改革现状
2
作者 王华新 周春辉 +3 位作者 孙雷 郑仁恕 侯力 杨明亮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计算机辅助教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3
作者 杜江 王亮 刘楠 《基础医学教育》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成立于1949年,作为国家首批硕士及博士授权学科,同时也是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在医学教育和科研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教研室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包括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首批精品课程、辽...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成立于1949年,作为国家首批硕士及博士授权学科,同时也是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在医学教育和科研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教研室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包括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首批精品课程、辽宁省病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挂靠单位、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首批精品资源共享课、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此外,教研室还有两门课程被评为辽宁省本科一流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重点学科 精品课程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分课堂结合情境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于宁 王哲 +6 位作者 井欢 王莹 高原 潘茜 于丹 张新宇 刘春英 《基础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病理学课程旨在以病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模式研究和阐释人类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形态结构变化、疾病结局和转归,解释疾病的本质,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为了更好地... 病理学课程旨在以病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模式研究和阐释人类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形态结构变化、疾病结局和转归,解释疾病的本质,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辽宁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学团队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对分课堂结合情境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依次从对分课堂结合情境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实施和成绩评定以及该教学模式下的优势进行讨论,推动具有“两性一度”的高质量病理学课程建设,为全面夯实学生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深入拓展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情境教学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P-BOPPPS-P”模式+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以“病毒性肺炎”为例
5
作者 陈罡 罗嘉嫄 +7 位作者 庞玉艳 危丹明 肖丽 梁海薇 黄婉英 柳亮 吕自力 蒋晓波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5年第2期241-247,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新兴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已难以契合高等教育教学的要求。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本科生病理学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本研究以“病毒性肺炎”为例,采用改良式BOPPPS,即P(pre-:课前自主预学...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新兴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已难以契合高等教育教学的要求。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本科生病理学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本研究以“病毒性肺炎”为例,采用改良式BOPPPS,即P(pre-:课前自主预学)-BOPPPS(课中深度互动)-P(post-:课后拓展延伸)教学模式,结合智慧课堂及前沿医学知识、思政教育元素,对病理学课程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实践表明,“P-BOPPPS-P”教学模式的改革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及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了教学质量与产学研成果的双重飞跃,具有深入研究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PPPS-P教学模式 病理学 智慧课堂 病毒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肉瘤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许燕岚 黄玉鑫 章俊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87-290,296,共5页
目的探讨内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诊断的2例内膜肉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症状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 目的探讨内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诊断的2例内膜肉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症状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例1影像学考虑血栓。例2心脏超声考虑黏液瘤。2例镜下见肿瘤组织均由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可见出血及坏死,部分区域伴有黏液样变性,可见瘤巨细胞。免疫表型示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MDM2,散在肿瘤细胞表达CDK4,2例均不表达CK,EMA,CK7,Bcl-2,CK5/6,p16,CD34,CD31,Caldesmon,Calretinin及WT-1。2例行FISH检测可见MDM2基因扩增。结论内膜肉瘤是发生在体循环、肺循环大动脉壁和心脏内的恶性间叶性肿瘤,MDM2基因扩增为诊断该肿瘤提供重要依据。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仍然是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肉瘤 MDM2 恶性间叶性肿瘤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晨丽 邵毅 +3 位作者 张晓骉 赵文杰 张芳芳 李敏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77-184,共8页
文章使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病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探析课程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合作研究情况,为病理学教学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病理学教学改革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刊载病理学课程教学文章的期刊... 文章使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病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探析课程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合作研究情况,为病理学教学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病理学教学改革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刊载病理学课程教学文章的期刊类型较多,而高载文量期刊数量较少且作者及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近几年,教学研究侧重于不同教学模式的探索,尤其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今后的研究热点聚焦在病理学教学模式及教学改革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文献计量学 前沿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育人为先实践为重能力导向理念的病理学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于丹 高原 +4 位作者 王莹 井欢 潘茜 王哲 刘春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当今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辽宁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学团队多年来坚持“立德树人、仁者仁心”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先、实践为重、能力导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在课程建设... 当今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辽宁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学团队多年来坚持“立德树人、仁者仁心”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先、实践为重、能力导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以提高人文素养,优化课程内容以强化实践能力,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提高综合能力,构建了多元化病理学考核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为先 实践为重 能力导向 病理学课程建设 教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病理学教师数字素养及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9
作者 何琳莉 杨佳于 李丽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783-787,共5页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识。与形态学联系紧密的病理学科教育中,更具动态性、针对性、多元性和交互性的数字病理运用广泛,为创新教育注入源动力。病理学教师素质素养的提升,是构建数字病理教育新生态,...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识。与形态学联系紧密的病理学科教育中,更具动态性、针对性、多元性和交互性的数字病理运用广泛,为创新教育注入源动力。病理学教师素质素养的提升,是构建数字病理教育新生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各高校病理数字素养体系处在初步建设阶段,存在着数字资源不协调、数字意识不强、数字能力匮乏、数字教学抵制等问题。文章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总结病理学教师数字素养认识现状,创新提出教育“三促”模式,帮助打造数字形态下创新型课堂建设体系,并着力于解决数字素养提升难题,以期突破教学瓶颈,建立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强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育数字化 教学改革 教师 数字素养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实验平台与病理科实践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霞 施琳 +1 位作者 贾永峰 云芬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许多疾病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被称为“医生的医生”。因此病理学在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改革是高校的必经之路,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把知识...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许多疾病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被称为“医生的医生”。因此病理学在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改革是高校的必经之路,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把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理解和牢固掌握的病理专业知识。鉴于病理学的高度直观性及实践性,重视病理学实验教学是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文章主要探讨利用线上形态学数字实验平台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医院病理科实践系统性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构建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全程教学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临床胜任力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数字实验平台 医院病理科实践 教学改革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文杰 吴佩润 +4 位作者 杨雯景 张晨丽 王敏 张建刚 李敏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病理学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理清现阶段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病理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作者分布、期刊分布以及研究方向等维度对中国知网数据库... 病理学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理清现阶段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病理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作者分布、期刊分布以及研究方向等维度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23年10月29日以前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基础医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是我国病理学实验教学研究的主要发文阵地;柏青杨是高产作者中发文最多的作者;数字切片属于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研究中的研究热点并且在未来具有研究潜力;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属于新兴研究领域。未来,病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会在数字切片和TBL教学模式方面深入进行,这与国家提出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智慧教育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形成性评价的问题反思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乌都木丽 朱佳瑜 阿仙姑·哈斯木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文章分析过去3年病理学形成性评价成绩,发现形成性评价对不同分数段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成绩负面影响显著,不利于正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明确形成性评价本质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时的教学反馈,进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提... 文章分析过去3年病理学形成性评价成绩,发现形成性评价对不同分数段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成绩负面影响显著,不利于正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明确形成性评价本质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时的教学反馈,进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出目前形成性评价模式并不能够体现其本质,同时剖析了真正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实施的原因,容易使师生出现倦怠心理和功利行为,且形成性评价与期末成绩无最佳比例,因此得出形成性评价不适合对学生最终综合成绩进行评价的结论,提出将形成性评价实时反馈作为重点,将形成性评价改为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的无限刷分的游戏式过程,最终达到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改革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教学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肺脂肪栓塞的法医病理学研究进展及其鉴定应用
13
作者 贾宇晴 姚承谕 +5 位作者 毛瑞明 王天琦 张孟周 刘技辉 朱宝利 曹志鹏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4期49-53,共5页
肺脂肪栓塞(pulmonary fat embolism,PFE)是骨折、广泛脂肪组织损伤后常见的继发性病理形态学改变,骨折等创伤后总发生率可达82%~93%。临床常规检查仍无法特异性诊断,加之起病隐匿急骤,因此目前仍以死后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创伤性... 肺脂肪栓塞(pulmonary fat embolism,PFE)是骨折、广泛脂肪组织损伤后常见的继发性病理形态学改变,骨折等创伤后总发生率可达82%~93%。临床常规检查仍无法特异性诊断,加之起病隐匿急骤,因此目前仍以死后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创伤性肺脂肪栓塞是否参与死亡、与死亡间的因果关系及伤病关系等均是法医实际工作中常面临的问题。以创伤性PFE的严重程度评估、死后诊断原则为主要综述内容,并总结了其检查方法、骨科手术及心肺复苏的影响等常见问题,以期为创伤性肺脂肪栓塞的法医学鉴定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肺脂肪栓塞 脂肪栓塞综合征 Falzi分级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对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影响的病理学研究
14
作者 任正婷 桂仲璇 +2 位作者 蒋俊 汪浩 张佐阳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439-446,共8页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抗肿瘤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RTOG/EORTC评分标准对49例患者的放射性肠损伤...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抗肿瘤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RTOG/EORTC评分标准对49例患者的放射性肠损伤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和严重程度分级。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和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紫杉类药物化疗组和无紫杉类药物化疗组。采用病理学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程度,分别比较对应亚组间微血管计数、狭窄血管计数、狭窄血管比例、病理总分、溃疡、炎症、水肿、坏死和纤维化指标的差异。并使用Cox分析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的狭窄血管计数、狭窄血管比例、溃疡和炎症程度均高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的微血管计数和纤维化程度均低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紫杉类药物化疗组与无紫杉类药物化疗组间的病理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不是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抗血管生成药物加重了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血管狭窄、溃疡和炎症,但减轻了纤维化。紫杉类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慢性放射性肠损伤 抗肿瘤药物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特征分析
15
作者 牟联军 牛海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37-740,75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诊断的病例6例原发性鼻腔亚性黑色素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者3...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诊断的病例6例原发性鼻腔亚性黑色素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者3例,女性3例,患者年龄43~70岁(平均58.6岁,中位年龄61.5岁),左侧鼻腔2例,右侧鼻腔3例,鼻中隔1例,伴有鼻窦受累1例;就诊时2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断梭形或多边型,核仁明显,呈弥漫散在分布或巢团状排列,仅1例可见黑色素。免疫组化显示,SOX10、S100、HMB45、MelanA阳性,Ki-67增殖指数介于30%~60%之间。分子检测:4例病例进行了分子检测,其中2例检测出NRAS的2号外显子突变,1例C-KIT扩增,1例BRAF-V600E突变。结论原发性鼻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中年以上人群,发病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临床上常表现为鼻息肉,影像学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分子突变检测有助于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应推荐所有患者进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恶性 黑色素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6
作者 牟联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17-520,52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06—2022-10期间诊断的病例7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者1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33~63岁(平均49岁,中位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06—2022-10期间诊断的病例7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者1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33~63岁(平均49岁,中位年龄50岁),2例为肺门型,4例为周围型肿块。镜下所见,所有病例肿瘤细胞呈巢状或弥漫散在排列,胞质淡染或嗜酸,细胞核圆或椭圆形,染色质较细呈空泡状,部分肿瘤细胞呈合胞体样,有较显著的嗜酸性核仁,癌巢内及癌巢之间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所有肿瘤细胞均表达panCK+,5例CK5/6+、p40+and p63(70%),不表达CK7、TTF-1、NapsinA,Ki-67增殖指数介于20%~80%,原位杂交分子检测显示所有病例EBER均为阳性。结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好发于中年人群,病理形态上与多种肿瘤具有重叠的表现,易于误诊,EBER检测有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淋巴上皮癌 肺癌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教学中多模式融合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博 任丽 秦燕子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教学改革在《病理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该报告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120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作为数据提供对象,以教学模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60例为每组人数,前者教学模式上以传统教学为主... 目的探讨多模式教学改革在《病理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该报告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120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作为数据提供对象,以教学模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60例为每组人数,前者教学模式上以传统教学为主,后者教学模式以多模式教学改革模式为主,并对研究不同组别的实际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上的分数更高(p<0.05);研究组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更高(p<0.05);研究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课堂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均更高(p<0.05);研究组教学效果上更高(p<0.05)。结论《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多模式教学改革的模式进行教学后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显著,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效果 多模式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18
作者 袁丹 姚晋 +2 位作者 杨晓荣 王进京 梁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181-185,共5页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学科课程特点基础上,加强医学生思政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首要途径。文章在充分把握病理学学科特点、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学科课程特点基础上,加强医学生思政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首要途径。文章在充分把握病理学学科特点、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深挖病理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建设系统的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培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同时改变病理学传统“填鸭式”等教学方法,提出和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翻转课堂、微信网络平台及直播平台等新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辅工具(如实验室标本)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病理学课堂,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达到对医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的目的,从而培养三观正、专业知识扎实、医德好的新时代医学精英,努力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病理学 学科特点 立德树人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A型胸腺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19
作者 张波 朱伟 +4 位作者 许萍榕 康凯夫 丁向东 夏联山 梅广雄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3-274,共2页
患者,男,50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促3年,再发及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无重症肌无力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CT胸部平扫+三维重建提示前纵隔中下部占位性肿块影,大小约7.8 cm×6.1 cm×6.7 cm,边缘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后呈... 患者,男,50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促3年,再发及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无重症肌无力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CT胸部平扫+三维重建提示前纵隔中下部占位性肿块影,大小约7.8 cm×6.1 cm×6.7 cm,边缘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轻度强化,肿块紧邻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图1),余未见明显异常。胸腔镜下将全部胸腺组织连同肿物完全切除送检病理科。本研究经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号:[2022科]院伦审第(120)号),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不典型A型胸腺瘤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韩丽炘 孟涛 +1 位作者 温娟娟 刘晓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8期72-76,共5页
目的基于学习通平台探索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66名为研究对象,随机抽选一个教学班为试验组,其余班级为对照组。试验组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 目的基于学习通平台探索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66名为研究对象,随机抽选一个教学班为试验组,其余班级为对照组。试验组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授课,研究时间为2023年3—7月。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为(93.15±9.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8±9.23)分,尤其表现在课程出勤、教学互动、视频学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有56.18%和32.67%的学生认为融入思政元素对于教学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55.78%和25.10%的学生认为在思政教学中收获颇丰或收获较多;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学生普遍认为思政教学可以提高对病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结论在病理学教学中开展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进一步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病理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