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产教融合视角下推动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为例 |
王艳
马骏
刘刚
顾华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2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
赵五一
磨玉峰
|
《经济视野》
|
2014 |
1
|
|
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师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
黄岩
祁荣喆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4
|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思政的逆向教学设计--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通信网络安全”课程为例 |
李瑾
曹进
张跃宇
张美茹
李晖
|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
2021 |
25
|
|
5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维探赜 |
吕葳
邵心怡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6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文史哲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探索——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
刘缙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2
|
|
7
|
行业特色院校书院制改革的困境与探索——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
张君博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2
|
|
8
|
行业特色型院校研究生就业质量及提升策略——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2017届硕士研究生为例 |
王胡英
宋书路
常国军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9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综合权重法 |
杨德祥
高登营
杨帆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现状述评(2009-2016) |
胡祖凤
谢嘉梁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7 |
4
|
|
11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变化规律研究 |
杨德祥
|
《人民论坛(中旬刊)》
|
2013 |
4
|
|
12
|
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中国化的概念史考察 |
唐子茜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总体性与整体性论析 |
吴满意
唐良虎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14
|
五四时期进步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及其价值意蕴 |
张文
李少婷
张晖宇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4 |
0 |
|
15
|
奥尔曼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辩证品格及其启示 |
田世锭
顾保杰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6
|
编好高校思政课教材,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评李学林、陈怡男、潘尔春等著《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研究》 |
王让新
刘美驿
|
《高教论坛》
|
2024 |
0 |
|
17
|
何谓“媒介物质性”:一种马克思主义视角的辨析 |
陆灵鹏
|
《青年记者》
|
2024 |
0 |
|
18
|
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的论争研究(1937—1949) |
贺金林
江东屹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9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
王让新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
2024 |
0 |
|
20
|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优化路径 |
陈希
邓淑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