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率-温度自适应控制的多堆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系统效率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韩鹏飞 徐潇源 +1 位作者 王晗 严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6-2248,共13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电解制氢技术的发展,基于质子交换膜(PEM)技术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氢能供应的主要手段之一。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现有多堆PEM电解制氢系统功率分配策略难以在功率波动场景下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对此,...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电解制氢技术的发展,基于质子交换膜(PEM)技术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氢能供应的主要手段之一。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现有多堆PEM电解制氢系统功率分配策略难以在功率波动场景下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对此,该文首先建立了包含主要能耗环节的制氢系统整体效率模型,探究了制氢效率与电流密度、温度的特性关系。然后,根据该效率特性提出了基于功率-温度自适应控制的多堆PEM电解制氢系统效率优化策略,包含离线优化与在线控制两部分:离线优化部分根据制氢系统效率模型预先制定不同电解总功率下的电解槽功率及温度设定方案;在线控制部分根据离线优化方案、制氢功率进行电解槽功率和温度调节。最后,采用实际风电功率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功率平均分配策略和链式分配策略,该文提出的效率优化策略将产氢量分别提高了6.4%和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电解制氢 新能源发电 效率优化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同步控制的逆变器并网相位误差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川川 刘澳 +1 位作者 朱淼 吴志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2-1973,I0025,共13页
在并网逆变器中,以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为代表的电网同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PLL的引入降低了并网系统的稳定性,使得包括功率同步控制(power synchronization control,PSC)在内的无PLL逆变器控制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在并网逆变器中,以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为代表的电网同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PLL的引入降低了并网系统的稳定性,使得包括功率同步控制(power synchronization control,PSC)在内的无PLL逆变器控制技术逐渐受到重视。针对PSC的同步技术,现有研究缺乏小扰动下的相位误差模型和理论分析,其同步特性与PLL之间的异同也尚未涉及。为此,在小扰动下首先建立PSC的相位误差模型,并对影响PSC相位误差特性的控制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利用所建立模型的频率特性,在相等带宽条件下,对比PSC与传统PLL相位误差之间的差异。仿真和实验证明了PSC相位误差模型的准确性,并且在相等带宽下PSC的同步响应速度显著优于PLL。该文结果可为PSC的控制参数设计、同步理论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同步控制 逆变器 相位误差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的电压源控制(二):电网故障穿越控制与保护 被引量:7
3
作者 秦垚 王晗 +5 位作者 杨志千 邓桢彦 杨仁炘 敬双 张建文 蔡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0-542,共13页
电压源风电机组可实现对电网频率和电压的自主快速支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装备。惯性同步控制方法通过直流母线电压对电网频率的自主感知同步电网和进行频率响应,是实现电压源风电机组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当电网暂态故障时,网... 电压源风电机组可实现对电网频率和电压的自主快速支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装备。惯性同步控制方法通过直流母线电压对电网频率的自主感知同步电网和进行频率响应,是实现电压源风电机组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当电网暂态故障时,网侧变换器因输出功率受限无法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打破了直流母线电压感知电网频率的机制,使得网侧变换器与电网失去同步;此外,惯性同步控制方法无电流内环,在暂态故障下容易出现过电流导致机组因自我保护而退出运行。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应对电网故障的电压源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具备暂态故障期间网侧变换器对电网同步的能力,采用电网电压和直流电压复合判断法控制同步环节准确切换,通过电压电流级联控制结构和虚拟阻抗自适应调节器有效抑制了暂态过电流,搭建了2.3MW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的Bladed+RTDS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 电压源控制 惯性同步 频率感知 暂态电流抑制 自适应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移相调制下DAB变换器全功率范围统一ZVS控制策略 被引量:23
4
作者 邵持 童安平 +5 位作者 钱语安 杭丽君 何远彬 李国杰 曾平良 吴秋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5644-5655,共12页
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直流变换器有多种调制方式,采用三重移相(triplephaseshift,TPS)调制方式时,有3个控制量,更加灵活。该文分析TPS调制方式下DAB变换器的开关模式及工作波形,推导出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实现各器件软开关Al... 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直流变换器有多种调制方式,采用三重移相(triplephaseshift,TPS)调制方式时,有3个控制量,更加灵活。该文分析TPS调制方式下DAB变换器的开关模式及工作波形,推导出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实现各器件软开关All-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的控制变量约束条件,得到实现All-ZVS的可行域。在此基础上与已有的电感电流有效值最优化控制算法结合,提出一种电流有效值准最优化的All-ZVS控制策略。该策略在全功率范围和双向功率传输下改善了器件的工作条件,在减小导通损耗的前提下进一步消除了开关损耗,大大提高了效率,在低功率段的效率提升尤为明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变换器的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DAB变换器 TPS调制方式 ZVS 电感电流有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推进的动力定位海洋平台位移储能控制策略
5
作者 罗琳琳 余墨多 +3 位作者 黄文焘 王杰 卫卫 倪明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3-96,共14页
为解决海洋平台作业负载工况及海况变化时产生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基于电力推进的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DP)海洋平台位移储能控制策略。通过建立海洋平台DP系统与三自由度运动学模型,获取平台位移偏差与位移储能功率的定量化关... 为解决海洋平台作业负载工况及海况变化时产生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基于电力推进的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DP)海洋平台位移储能控制策略。通过建立海洋平台DP系统与三自由度运动学模型,获取平台位移偏差与位移储能功率的定量化关系,提出利用位移储能响应电力系统功率波动的控制方法。针对DP控制响应延时问题,建立系统频率-DP位移储能-电力推进补偿转矩响应模型,实现位移储能参与频率动态调节,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最后,利用RT-LAB半实物平台建立DP海洋平台电力系统模型,验证所提控制方法功率波动平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储能 负载功率波动 动力定位海洋平台 电力推进 功率平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逆变器相位协同控制的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二次纹波抑制方法
6
作者 齐永韬 余墨多 +4 位作者 黄文焘 邰能灵 祝彦兵 王良秀 杨永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747,I0101,共11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经逆变器接入直流母线的三相不平衡负载会产生二次纹波功率,使逆变器输入电流中含有二次纹波,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出现二次纹波分量,影响微电网供电电能质量和可靠性。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多逆变器相位协同控制的直流母线... 在直流微电网中,经逆变器接入直流母线的三相不平衡负载会产生二次纹波功率,使逆变器输入电流中含有二次纹波,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出现二次纹波分量,影响微电网供电电能质量和可靠性。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多逆变器相位协同控制的直流母线纹波电压抑制方法,解决了传统纹波抑制方案对系统原始工作状态产生影响的问题,并增强了二次纹波的抑制效果。分析了二次纹波的产生机理与叠加特性,归纳了总纹波电流幅值与各支路纹波电流相位差的关系,提出通过控制相位差实现降低总纹波电流幅值的方案。为实现该方案并降低相位调节暂态过程中负载电压的波动,该文建立了参考相位优化模型,计算各支路纹波电流的最优参考相位。提出逆变器输入侧纹波电流相位控制策略,使纹波电流相位能跟踪参考相位,并采用分段式相位调节以防止相位变动过快。该文所提方案无需增设滤波设备,对系统原有工作状态影响小,可应对含多个分布式不平衡负载的场景,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母线二次纹波电压降低95%。仿真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电能质量 二次纹波 协同控制 相位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现状与运营分析
7
作者 凌晓波 王治华 +3 位作者 胡友琳 冯凯 陈熠 王晗 《自动化仪表》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推动省间电力市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全国范围内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与运营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首先,梳理了我国省间电力市场的建设情况,从出清电量和出清电价两方面分析了2022年省间... 推动省间电力市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全国范围内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与运营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首先,梳理了我国省间电力市场的建设情况,从出清电量和出清电价两方面分析了2022年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成效。然后,对比分析了我国省间电力市场的基于路径的出清方式和基于灵敏度的出清方式,为后续省间电力市场发展提供借鉴。最后,从海量市场主体、省间-省内市场衔接、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角度,对我国省间电力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该研究为我国省间电力市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间电力市场 电力市场政策 出清数据分析 出清方式 定价机制 高比例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分析的双向LLC变换器增益刻画方法
8
作者 冯奕鸣 李睿 +1 位作者 张宇 王皓靖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88-91,共4页
能量双向流动的LLC变换器在分布式和户用储能领域应用广泛,正反向电压增益曲线的刻画是双向LLC变换器设计的关键。基于频域分析的参数设计方法,在远离谐振频率点处,理论增益与实际增益误差较大。本文建立了双向LLC变换器的时域电路模型... 能量双向流动的LLC变换器在分布式和户用储能领域应用广泛,正反向电压增益曲线的刻画是双向LLC变换器设计的关键。基于频域分析的参数设计方法,在远离谐振频率点处,理论增益与实际增益误差较大。本文建立了双向LLC变换器的时域电路模型,提取了时域模型的增益曲线,建立了基于时域分析的谐振参数设计方法,构建了2 kW双向LLC变换器样机,验证了时域模型在宽开关频率范围内增益计算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时域分析 增益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直流级联系统拓扑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张横益 李睿 +1 位作者 张宇 王皓靖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光储直流级联系统中光伏与储能级联后接入直流母线,储能系统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系统全局最大功率跟踪的工作范围。传统低压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功率优化器改变端口特性实现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提高光伏组件对光能的转换效率,但在功率... 光储直流级联系统中光伏与储能级联后接入直流母线,储能系统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系统全局最大功率跟踪的工作范围。传统低压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功率优化器改变端口特性实现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提高光伏组件对光能的转换效率,但在功率优化器输出电压范围一定时,系统全局MPPT工作范围较窄。面向于低压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一种光储直流级联系统拓扑设计与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全局最大功率工作范围,实现了储能与光伏的协调控制。实验分析证明了所提系统拓扑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功率优化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独立微网互联变换器自适应双向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29
10
作者 田浩 黄文焘 +3 位作者 余墨多 邰能灵 胡昱宙 莫文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063-7073,共11页
为解决互联变换器无法满足多运行状态下最优控制的难题,提出一种独立混合微网互联变换器自适应双向下垂控制策略。基于归一化方法对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进行统一控制,通过自适应权重系数确定交流微网频率控制和直流微网电压控制在双向下... 为解决互联变换器无法满足多运行状态下最优控制的难题,提出一种独立混合微网互联变换器自适应双向下垂控制策略。基于归一化方法对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进行统一控制,通过自适应权重系数确定交流微网频率控制和直流微网电压控制在双向下垂控制中的优先级,使互联变换器能够对交流频率或直流电压偏差值较大的一侧优先支援,确保两侧系统频率与电压均维持在最优范围内。设计动作死区优化启动条件,减少互联变换器的非必要动作。建立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根轨迹分析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稳定性。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仿真模型,搭建了RT-LAB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策略可靠、有效,提升了不同场景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有功分量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变换器 交流频率调节 直流电压调节 自适应下垂控制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变换器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稳定域估计与镇定控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宇 张琛 +2 位作者 蔡旭 邱伟 赵晓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7871-7883,共13页
针对并网变换器在大扰动下暂态同步稳定性问题,当前的研究缺少基于直接法的严谨分析(如稳定域估计)。为此,该文构造解析的李雅普诺夫函数,通过研究耗散区间和最大临界等位面得到稳定域的定量估计方法。据此,进一步给出暂态同步稳定性的... 针对并网变换器在大扰动下暂态同步稳定性问题,当前的研究缺少基于直接法的严谨分析(如稳定域估计)。为此,该文构造解析的李雅普诺夫函数,通过研究耗散区间和最大临界等位面得到稳定域的定量估计方法。据此,进一步给出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定量判据及稳定裕度指标,定量分析实际变量对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稳定控制方法:一种通过补偿锁相环的负阻尼效应扩大稳定域范围;另一种通过重塑状态轨迹将锁相环的状态引导至稳定域内,以实现失稳镇定。所提稳定域估计方法相较当前其他解析方法(如等面积法)更为严格;所提镇定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均在PSCAD/EMTDC仿真和RT-LAB硬件在环平台进行了全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电压源变换器 锁相环 大扰动 暂态稳定性 稳定域估计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的中压大功率直流配电方案及其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洪亮 姜建国 +1 位作者 周中正 张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88,191,共7页
为了节省系统的体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中压直流配电方案,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和二级管不控整流的结构。将MMC的输出交流电压、电流的基波频率设定在1kHz,与传统50Hz控制算法相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变流器的体积。由于基波频... 为了节省系统的体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中压直流配电方案,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和二级管不控整流的结构。将MMC的输出交流电压、电流的基波频率设定在1kHz,与传统50Hz控制算法相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变流器的体积。由于基波频率的提高,必须简化调制算法,提出了一种MMC方波调制策略,与传统MMC调制算法相比可以节约控制器资源。另外,为了测试整个系统额定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电阻微循环的控制结构,可以实现功率的内部循环,仅从电网吸收电阻消耗的功率和系统的耗散功率,从而可以大大减小电网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输配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方波调制 电阻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变频空调参与电力系统辅助服务的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26
13
作者 姚垚 张沛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27-134,共8页
实现负荷的自治是提高大规模变频空调集群控制性能的重要技术途径。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需求曲线的变频空调自治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各变频空调的需求曲线,以实现其调控灵活性和用户偏好的自主表达,同时实现了空调集群舒适度的一致性... 实现负荷的自治是提高大规模变频空调集群控制性能的重要技术途径。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需求曲线的变频空调自治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各变频空调的需求曲线,以实现其调控灵活性和用户偏好的自主表达,同时实现了空调集群舒适度的一致性控制,使集群的调节能力得到充分利用。然后,根据需求曲线的不同利用方式,提出了主动响应型和被动响应型这2种协调控制方法,以适应不同跟踪精度和通信条件的要求,并分别应用于调频和吸收联络线功率波动这2种典型辅助服务中。最后通过对控制效果和模型误差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空调 需求响应 市场控制 辅助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聚类与功率传输分布因子的电网静态等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扬 徐潇源 +1 位作者 马洪艳 严正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1,共8页
大规模互联电网结构复杂,不便于大电网优化分析计算。传统电网等值方法不适用于构建基于全网的等值模型,为降低电力网络复杂度,建立大规模电网等值模型,提出基于谱聚类与功率传输分布因子的电网等值方法。首先,以功率传输分布因子为相... 大规模互联电网结构复杂,不便于大电网优化分析计算。传统电网等值方法不适用于构建基于全网的等值模型,为降低电力网络复杂度,建立大规模电网等值模型,提出基于谱聚类与功率传输分布因子的电网等值方法。首先,以功率传输分布因子为相似性测度,考虑节点间的连通性,基于规范化谱聚类算法对电网进行合理分区。其次,根据分区结果,计及关键线路输电能力约束,通过母线聚合技术对电网结构进行简化等值,构建等值模型,并以保证区间潮流交换准确性为目标计算等值模型参数。最后,给出了基于等值模型的区域电价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等值模型计算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 网络简化 功率传输分配因子 谱聚类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回直流功率转移的受端电网节假日期间电压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缪源诚 程浩忠 庄侃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45-3051,共7页
节假日期间,电网负荷大幅下降,潮流轻载导致容性无功过剩,电压显著升高。对于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受直流换流站内绝对最小滤波器投入组数的制约,密集落点的多个直流换流站在直流低功率运行方式下会同时向交流电网注入大量容性无功,导致... 节假日期间,电网负荷大幅下降,潮流轻载导致容性无功过剩,电压显著升高。对于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受直流换流站内绝对最小滤波器投入组数的制约,密集落点的多个直流换流站在直流低功率运行方式下会同时向交流电网注入大量容性无功,导致电网电压大幅升高且难以通过常规电压调整手段控制。提出了考虑多回直流功率转移的电压控制策略,在不改变直流总送电计划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分配多回直流的功率来改变直流与交流电网的无功交换数量,进而有效降低电网电压。华东电网实际案例和仿真计算均显示,在多回直流之间进行有功功率转移能有效地改善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无功潮流分布,合理控制系统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假日 多回直流功率转移 多直流馈入系统 无功交换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评述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鹏 刘念 +7 位作者 胡秦然 周全 李知艺 于浩 孙冰 严正 文福拴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安全与防护、智能化调度决策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代表了本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文中立足于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对专辑论文按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对其核心成果与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完整呈现专辑成果对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体系的支撑作用,为相关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化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信息安全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及用户响应行为的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10
17
作者 廖望 刘东 +1 位作者 巫宇锋 翁嘉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5-917,I0005,共14页
电力系统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领域,随着源-荷不确定性的加剧,基于确定性模型的低碳经济调度方法无法准确描述不确定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首先从系统层面构建考虑不确定性的低碳鲁棒优化模型,利用概率模型对源... 电力系统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领域,随着源-荷不确定性的加剧,基于确定性模型的低碳经济调度方法无法准确描述不确定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首先从系统层面构建考虑不确定性的低碳鲁棒优化模型,利用概率模型对源荷不确定因素进行建模,并采用机会约束对目标满足期望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描述,通过最大化不确定因素的置信水平得出风险规避策略下的鲁棒调度方案。接着从用户层面构建基于事件驱动的用户低碳响应模型,根据系统层计算结果,通过设定事件触发的碳排放阈值定义碳排放超额事件,并以价格形式引导用户的低碳用能行为。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能有效量化评估系统的低碳经济调度不确定性水平,充分发挥用户侧降碳能力,实现源荷双侧低碳目标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优化 低碳经济调度 事件驱动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路等效的并网逆变器失稳分析与稳定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磊 吕敬 +2 位作者 马骏超 刘佳宁 蔡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25-2341,共17页
以并网逆变器为功率接口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易发生振荡失稳问题。该文将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回路可视化为电路元件组成的虚拟阻抗,基于该电路模型分析了弱电网条件下电流内环与锁相环交互作用导致并网逆变器振荡失稳的机理,在... 以并网逆变器为功率接口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易发生振荡失稳问题。该文将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回路可视化为电路元件组成的虚拟阻抗,基于该电路模型分析了弱电网条件下电流内环与锁相环交互作用导致并网逆变器振荡失稳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有源阻尼的稳定控制设计方法,并对不同有源阻尼控制的电路特性以及稳定性提升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锁相环引入负电阻造成的振荡失稳问题,阻抗-高通滤波器型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具有更优的稳定性提升能力。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和远宽StarSim控制器硬件在环实验对比了不同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的振荡抑制效果,并验证了阻抗-高通滤波器型有源阻尼控制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稳定控制能够在200 ms内有效抑制系统振荡,并且可实现在短路比为1的极弱电网条件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电路等效 振荡稳定性 有源阻尼 虚拟阻抗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机电流受限暂态电压支撑机理与改进故障穿越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宇 张琛 +2 位作者 蔡旭 余勇铮 梁李柳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996-6009,I0013,共15页
针对虚拟同步机在电网低、过电压故障下所面临的无功电压支撑不足、特性差等问题,建立考虑电流限幅特性的虚拟同步机等效电路模型,并基于拓扑同伦原理,给出不同无功电压控制在等效电路相量图上的几何表征方法。利用该方法,揭示几种常见... 针对虚拟同步机在电网低、过电压故障下所面临的无功电压支撑不足、特性差等问题,建立考虑电流限幅特性的虚拟同步机等效电路模型,并基于拓扑同伦原理,给出不同无功电压控制在等效电路相量图上的几何表征方法。利用该方法,揭示几种常见无功电压控制下的虚拟同步机电流受限暂态电压支撑机理,并由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有效改善电网低电压、过电压故障下的暂态电压控制能力和支撑特性,进而缓解故障期间的暂态功角稳定问题。基于PSCAD/EMTDC仿真对所提机理和故障穿越控制方法进行详细验证,最后,在3机9节点系统中对其在近、远区电网故障下的支撑特性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换器 构网型控制 故障穿越 电流限幅 电压支撑控制 暂态同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互替品市场——(二)商品形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光宇 肖居承 +3 位作者 范帅 石智豪 严正 李祖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39,共12页
当前的电力现货市场基础理论是在新能源占比极低情况下提出的,其所依据的“分时交易”假设无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日渐趋高、调节需求日益增加的新情况。为此,文中舍弃“分时交易”的基本假设,将功率曲线作为有机整体进行交易,... 当前的电力现货市场基础理论是在新能源占比极低情况下提出的,其所依据的“分时交易”假设无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日渐趋高、调节需求日益增加的新情况。为此,文中舍弃“分时交易”的基本假设,将功率曲线作为有机整体进行交易,探讨商品形态及形成机理。首先,分析对比“分时交易”与系列论文提出的“整体交易”中商品的形态,揭示“分时交易”中电力商品在各时段同质的假设在实际中不能成立的根本原因。其次,从市场组织者角度出发,探讨电力互替品的性质与形成过程,指出电力除具备生产使用价值外,还具有平衡价值,并定义互替电量、调节电量分别对这两种价值进行表征与量化。进而,从市场主体角度出发,以电力互替品的形成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市场主体自主优化形成电力互替品的方法。进一步指出,各主体还可互补聚合形成电力互替品,适应海量分散的新型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最后,算例从量、质、价三个方面展示电力互替品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影响电力互替品形成成本的关键因素。电力互替品的形成过程,正是市场主体从计划式的“被动提供灵活性”变为市场化的“主动提供灵活性”的过程,也正是系统调节能力的挖掘提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现货市场 整体交易 电力互替品 调节容量 互替电量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