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生育与女性癌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燕蓉 裴秀英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随着年轻癌症幸存者人数的不断增加,生育力保存问题显得更为重要。针对这种现状,一个新兴的医疗领域——肿瘤生育正在兴起。本文就女性放化疗中生育力保护的建议路径、常用的生育力保护技术及其效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肿瘤生育 生育力保存 胚胎冻存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疗法对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精子质量的干预效应研究
2
作者 王菲 孟纯雪 +7 位作者 孙文静 张千 张静 赵海龙 张生富 唐旭红 马惠昇 郭斌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6-970,共5页
目的探究电针对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效应。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其余组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制备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连续28d,造模成功后,分别对电针组(电针额旁3线... 目的探究电针对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效应。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其余组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制备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连续28d,造模成功后,分别对电针组(电针额旁3线、肾俞、京门、太溪,每次30min,1次/d,连续28d)、阳性药物组(以10ml/kg左卡尼汀口服液灌胃,连续28d)进行干预。治疗后取各组大鼠双侧肾和睾丸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一侧肾脏作HE染色组织病理观察;检测附睾精子数量和存活率;ELISA检测血清性激素T、INHB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双侧肾脏系数较空白组升高(P<0.05);电针组大鼠双侧肾脏系数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精子数量、存活率较空白组降低(P<0.05);阳性药物组、电针组大鼠精子数量、存活率较模型组增高(P<0.05)。模型组T、INHB水平较空白组降低(P<0.05);电针组和阳性药物组T、INHB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少弱精子症大鼠精液质量,调节生殖激素水平,从而改善其生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疗法 少弱精子症 肾阳虚证 精子活率
原文传递
指长比(2D∶4D)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
3
作者 马秀慧 周少岚 +5 位作者 马文倩 彭亮 陆宏 霍正浩 马占兵 党洁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指长比(2D∶4D)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数码相机拍摄研究对象双手正面照片,通过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指长测量;比较SLE患者的右手和左手的2D∶4D平均值及其总体平均值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分... 目的分析指长比(2D∶4D)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数码相机拍摄研究对象双手正面照片,通过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指长测量;比较SLE患者的右手和左手的2D∶4D平均值及其总体平均值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分析2D∶4D与SLE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女性SLE患者135例,健康女性对照149例。女性SLE患者左手2D∶4D比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r-l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度活动SLE患者左手2D∶4D较轻度活动组高(P=0.022)。结论2D∶4D与女性SLE发病存在一定关联,产前母体宫内的高雌激素水平/敏感性可能在其后代SLE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长比 2D∶4D 系统性红斑狼疮 孕期 性激素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荧光素酶启动子报告分析系统的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吕环环 王胜利 +3 位作者 谢娜娜 党洁 霍正浩 马占兵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 构建一种多功能的5’双荧光素酶启动子分析报告系统,该系统同时包含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元件,以弥补传统分析启动子活性时需同时转入双质粒的不足。方法 通过基于PCR的长DNA序列准确合成法(PAS)技术,制备含有双酶切位点... 目的 构建一种多功能的5’双荧光素酶启动子分析报告系统,该系统同时包含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元件,以弥补传统分析启动子活性时需同时转入双质粒的不足。方法 通过基于PCR的长DNA序列准确合成法(PAS)技术,制备含有双酶切位点的海肾荧光素酶基因和SV40启动子片段,采用重组克隆技术将其插入pGL3-basic质粒中,构建pGL-Duo双荧光素酶启动子分析报告质粒。随后,采用同源重组克隆技术将PGK启动子亚克隆到pGL-Duo质粒的多克隆位点(MCS)区。经酶切分析、DNA测序、293T细胞瞬时转染以及荧光素酶活性检测,验证pGL-Duo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结果 通过酶切分析和DNA测序,确认pGL-Duo报告质粒及其含PGK启动子的版本均构建正确。瞬时转染实验及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PGK启动子能有效启动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P<0.01),双荧光素酶启动子报告分析系统功能正常。结论 成功构建并验证了一种新型双荧光素酶启动子报告分析系统,可为启动子转录活性及转录因子调控研究提供高效且便利的方案,适用于大规模启动子筛选、验证以及转录因子表达调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荧光素酶 质粒 基因表达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孤独症患者利手分布的荟萃分析
5
作者 马秀慧 杨梦怡 +4 位作者 吴曦 马成凤 马占兵 霍正浩 党洁 《解剖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3-59,82,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精神分裂症及孤独症患者利手的分布特点,探讨利手左移现象与精神发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期刊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利手与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相关文献(1976年—2022年)... 目的:系统分析精神分裂症及孤独症患者利手的分布特点,探讨利手左移现象与精神发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期刊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利手与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相关文献(1976年—2022年)。利用Stata 14软件对纳入的研究做异质性检验及合并后结果分析,漏斗图和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评估研究的稳定性,Meta回归检验影响文章异质性的来源。SPSS26.0进行聚类分析和χ2检验,探索不同人群非右利手分布可能的遗传学差异。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29项研究,包含59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对照24725人;孤独症患者94人及其对照331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组及孤独症组非右利手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右利手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孤独症组非右利手比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非右利手比率最低。结论:利手在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中均出现明显左移现象,在精神分裂症中男性较女性更为明显,有望成为筛选精神发育异常类疾病的宏观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手 精神分裂症 孤独症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喂养对SD雄性大鼠前列腺和精囊腺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代良 韩丽 +3 位作者 刘永杰 刘畅 马文欣 马会明 《西部医学》 202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脂喂养对SD雄性大鼠前列腺和精囊腺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4只45 d龄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肥胖组和转换组3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肥胖组给予45%高脂饲料喂养,转换组给予先高脂饲料喂养2... 目的 探讨高脂喂养对SD雄性大鼠前列腺和精囊腺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4只45 d龄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肥胖组和转换组3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肥胖组给予45%高脂饲料喂养,转换组给予先高脂饲料喂养2月后转为普通饲料,3组均共喂养3个月。采用ELISA法测定磷脂(PL)、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AA、5脂氧化酶(5-LOX)、环氧化酶(COX)1、COX2、白三烯B4(LTB4)、前列腺素(PG)E1、PGF_(2α)、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睾酮(T)、雌激素(E_(2))的浓度。统计分析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分析AA代谢相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的LTB4、IL-6、TNF-α肥胖组和转换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囊腺的E_(2)肥胖组和转换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中,体重与AA呈正相关,AA代谢网络各指标间均为正相关,而PGE1与IL-6呈负相关(均P<0.05)。精囊腺中,体重与COX1、5-LOX及E_(2)呈正相关,除COX2与PL和COX1呈负相关,其余AA代谢网络各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高脂饮食会影响SD雄性大鼠的AA代谢,在前列腺中会产生明确的增量效应,影响前列腺的功能状态,而在精囊腺中主要表现为COX1、COX2及5-LOX三者间的此消彼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 SD雄性大鼠 前列腺 精囊腺 花生四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经GPX4/AIF通路修复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
7
作者 郭小宇 母春兰 +3 位作者 王佳 马丽媛 刘春莲 焦海燕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探究枸杞多糖(LBP)对氧化应激损伤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的修复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H_(2)O_(2)诱导TM3细胞构建氧化应激TM3细胞模型,分为Control组、H_(2)O_(2)组、LBP 400 mg·L^(-1)+H_(2)O_(2)(L-LBPH_(2)O_(2))组、L... 目的 探究枸杞多糖(LBP)对氧化应激损伤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的修复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H_(2)O_(2)诱导TM3细胞构建氧化应激TM3细胞模型,分为Control组、H_(2)O_(2)组、LBP 400 mg·L^(-1)+H_(2)O_(2)(L-LBPH_(2)O_(2))组、LBP 800 mg·L^(-1)+H_(2)O_(2)(M-LBP-H_(2)O_(2))组、LBP 1 500 mg·L^(-1)+H_(2)O_(2)(H-LBP-H_(2)O_(2))组。使用shRNA慢病毒构建sh-GPX4 TM3细胞模型,分为Control组、H_(2)O_(2)组、sh-GPX4组、H_(2)O_(2)sh-GPX4组、L-LBP-H_(2)O_(2)sh-GPX4组、M-LBP-H_(2)O_(2)sh-GPX4组、H-LBP-H_(2)O_(2)sh-GPX4组。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分析LBP的抗氧化作用。Hoechst/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并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分析LBP的抗凋亡作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AIF定位,研究LBP修复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结果 与H_(2)O_(2)组相比,LBP各组细胞MDA含量均降低(P均<0.001),GSH、SOD含量均升高(P均<0.001);与Control组相比,sh-GPX4组MDA含量升高(P<0.001),GSH含量降低(P<0.001);与H_(2)O_(2)sh-GPX4组相比,LBP-H_(2)O_(2)sh-GPX4各组细胞内MDA含量均降低(P均<0.001),GSH、SOD含量均升高(P均<0.01);与H_(2)O_(2)组相比,LBP各组凋亡细胞减少且LDH含量降低(P均<0.001);与H_(2)O_(2)组相比,L-LBP-H_(2)O_(2)组、M-LBP-H_(2)O_(2)组细胞质中的GPX4表达均提高(P均<0.001),细胞核内AIF表达均降低(P均<0.001)。结论 LBP可通过GPX4/AIF信号通路修复TM3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氧化应激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助孕成功1例
8
作者 殷婷 哈灵侠 +2 位作者 吴阳阳 黎维霞 杜玉冬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08-209,共2页
染色体异常是目前导致复发性流产、胚胎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1]。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获得的胚胎约40%~60%存在染色体异常[2]。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是一种全新的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筛查方法,以囊胚培养液为检测样本,通过检... 染色体异常是目前导致复发性流产、胚胎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1]。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获得的胚胎约40%~60%存在染色体异常[2]。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是一种全新的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筛查方法,以囊胚培养液为检测样本,通过检测培养液中游离DNA来评估胚胎染色体情况,筛选染色体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3],通过这项技术降低了复发性流产、反复胚胎植入失败以及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本研究对1例复发性流产,男方染色体平衡易位的夫妇囊胚培养液进行NICS检测,选择染色体整倍体囊胚进行移植获得临床妊娠,现将患者病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S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 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生化指标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
9
作者 高璐璐 李菡蕤 +3 位作者 何滢 尚宇翔 张雅丽 哈春芳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88-193,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血细胞比容(HCT)及D-二聚体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血细胞比容(HCT)及D-二聚体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210例,将其设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5~80岁,平均年龄为(51.82±11.00)岁,根据2018版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其中,早期宫颈癌即分期≤ⅡA期有132例,局部晚期及晚期宫颈癌即分期≥ⅡB期及ⅠB3期有78例;宫颈鳞癌有170例,非鳞癌有40例;宫颈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有150例,非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有60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的SCC-Ag水平,收集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血细胞比容(HCT)、D-二聚体绝对值计数,以宫颈癌FIGO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分组,采用SPSS 27.0分析以上生化指标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生化指标单独和联合对局部晚期及晚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分期≥ⅡB期及ⅠB3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SCC-Ag、NLR、PLR、MLR、FAR、D-二聚体水平显著大于分期≤ⅡA期患者,HCT水平显著小于分期≤ⅡA期的患者(P<0.05)。SCC-Ag、NLR、PLR、MLR、FAR、D-二聚体水平与宫颈癌FIGO分期均呈正相关,HCT与宫颈癌FIGO分期呈负相关(P<0.05)。患者外周血中,鳞状细胞癌组患者SCC-Ag水平显著高于非鳞状细胞癌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SCC-Ag、NLR、PLR、MLR、FAR、HCT及D-二聚体单一指标预测分期≥ⅡB期及ⅠB3期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0.618、0.627、0.639、0.673、0.590、0.646,以上指标联合预测分期≥ⅡB期及ⅠB3期宫颈癌患者的AUC为0.865。结论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的SCC-Ag及NLR、PLR、MLR、FAR、HCT及D-二聚体等炎症指标可作为宫颈恶性肿瘤分期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及晚期宫颈癌 SCC-AG 外周血炎症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干细胞分离及其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惠敏 刘婷 +3 位作者 马丽君 朱永朝 何亚琴 王立斌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502-505,605,共5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探讨利用其治疗神经损伤疾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直接分离培养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对其细胞特性进行鉴定,化学诱导法诱导其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技...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探讨利用其治疗神经损伤疾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直接分离培养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对其细胞特性进行鉴定,化学诱导法诱导其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技术验证诱导细胞特性。结果成功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鉴定结果为CD73、CD90、CD105表达阳性,CD14、CD34、CD45表达阴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诱导分化的细胞表达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Nestin、GFAP和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SE等。结论骨髓间充质细胞在特定诱导因子作用下能向神经细胞表型转化,并能稳定表达神经细胞因子,可以作为神经损伤疾病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干预假体周围磨损颗粒诱导下骨溶解模型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子歌 刘心蕊 +3 位作者 李燕 宋国瑞 张晨 陈德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58-2363,共6页
背景:国内鲜有关于汉防己甲素对磨损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与分化方面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在不同浓度作用下对钛颗粒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骨溶解模型的积极作用。方法:将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5组培养:空白组... 背景:国内鲜有关于汉防己甲素对磨损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与分化方面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在不同浓度作用下对钛颗粒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骨溶解模型的积极作用。方法:将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5组培养:空白组,实验组(含0.1 g/L钛颗粒悬液),低、中、高浓度药物组(实验组成分+0.1,0.5,1.0μmol/L汉防己甲素)。CCK-8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增殖活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鬼笔环钛染色法检测成熟破骨细胞的功能和数量;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RT-PCR检测活化T细胞核因子c1、肿瘤坏死因子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p65、IκBα两者磷酸化蛋白的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比较,各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影响(P>0.05);②对照组可观察到较多体积较大、酒红色、F-actin环被荧光绿染的多核破骨细胞,而应用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处理后,破骨的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F-actin环大小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③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的IκBα、核转录因子κBp65及其磷酸化程度,细胞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表达量,活化T细胞核因子c1、肿瘤坏死因子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RNA显著升高(P<0.05),汉防己甲素呈浓度依赖性降低上述指标表达;④综上,汉防己甲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可以对钛颗粒诱导下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骨溶解模型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钛颗粒 核转录因子ΚB 无菌性松动 骨溶解 人工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NF-kB信号通路干预雷公藤多苷生殖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一田 王璐 崔瑞琴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索枸杞多糖(LBP)对雷公藤多苷(GTW)生殖损伤的拮抗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C组,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雷公藤多苷组[GTW组,予GTW 12.6 mg·(kg·d)^-1]和枸杞多糖+雷公藤多苷组[LBP+GTW组... 目的探索枸杞多糖(LBP)对雷公藤多苷(GTW)生殖损伤的拮抗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C组,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雷公藤多苷组[GTW组,予GTW 12.6 mg·(kg·d)^-1]和枸杞多糖+雷公藤多苷组[LBP+GTW组,予GTW 12.6 mg·(kg·d)^-1+LBP 160 mg·(kg·d)^-1],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剖取睾丸,观测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同时检测IKBα、p65、p-p65及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1)GTW组大鼠的体质量、睾丸质量和脏器指数均低于LBP+GTW组和C组(P均<0.05),LBP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TW组睾丸组织曲细精管水肿,间距增宽,生殖上皮变薄甚至上皮细胞松散,间质细胞排列杂乱,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减少;而LBP+GTW组睾丸组织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GTW组。(3)与C组比较,GTW组p65、p-p65表达均上调(P均<0.01),IKBα、Bcl-2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1);LBP+GTW组p65、p-p65、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1),IKBα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LBP+GTW组IKBα、p65、pp65、Bcl-2表达水平均高于GTW组(P均<0.01)。结论 NF-kB信号通路可能是GTW生殖损伤作用的主要途径,而LBP是通过干预NF-kB信号通路的Bcl-2蛋白表达来拮抗GTW的生殖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枸杞多糖 NF-KB 生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负载枸杞miR291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大鼠生精功能恢复
13
作者 田稼 谢治远 +3 位作者 裴承斌 宋爱华 周岳 马良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483-492,共10页
目的:研究外泌体负载的枸杞miRNA(Lb-miR2911)药物通过跨界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大鼠模型生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白消安腹腔注射方法构建NOA模型,造模5周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 目的:研究外泌体负载的枸杞miRNA(Lb-miR2911)药物通过跨界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大鼠模型生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白消安腹腔注射方法构建NOA模型,造模5周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C)、Lb-miR2911^(EXO)治疗组(Lb-miR2911^(EXO))、外泌体空载治疗组(Sham),每组10只。MC组NOA模型大鼠自然恢复,无特殊处理;Lb-miR2911^(EXO)组NOA模型大鼠,睾丸生精小管注射外泌体包被Lb-miR2911药物(0.1 mg/kg),1次/周,共治疗3次;Sham组NOA模型大鼠,睾丸生精小管注射外泌体空载药物(0.1 mg/kg),1次/周,共治疗3次。另取10只同龄正常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治疗后第2、6周采用RNA FISH技术观察Lb-miR2911药物在睾丸组织中的摄取及代谢变化;治疗后12周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合Western印迹、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增殖、精子发生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睾丸组织形态学及精子质量分析比较各组大鼠生精功能恢复情况;通过组织形态学分析结合血清TNF-α、IL-1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检测评估Lb-miR2911外泌体药物对大鼠组织器官毒性。结果:治疗12周后睾丸组织形态学分析发现Lb-miR2911^(EXO)组大鼠睾丸组织各层次生精细胞排列规则,管腔中可见大量成熟精子,与Sham组比较,Johnsen评分显著增加(P<0.05),睾丸重量、睾丸指数、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显著增加(P<0.05);转录组测序分析结合Western印迹、RT-PCR方法证实,与MC组相比,Lb-miR2911^(EXO)组DACT3基因表达下调(P<0.05),而DVL2、β-catenin表达上调,同时p-DVL2及β-catenin(nucleus)蛋白含量增加(P<0.05);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CND1、CCNE1、CCNE2 mRNA表达上调(P<0.05);精子发生相关基因DMC1、CCR6、JAM2、KLC3表达上调(P<0.05);组织器官毒性检测表明:治疗后Lb-miR2911^(EXO)组大鼠肺部、肝脏、肾脏组织未见病理性变化,与NC组比较血清TNF-α、IL-1β、AST、ALT、肌酐或尿素氮等水平未见升高(P>0.05)。结论:外泌体负载的Lb-miR2911药物通过跨界调节DACT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了NOA大鼠生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miRNA 精子发生 DACT3 WNT/Β-CATENIN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马小红 王娟 +4 位作者 马丽丽 陈琰 吴昕 岳荣 李晓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4期30-32,43,共4页
目的观察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给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 目的观察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给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独服用孕三烯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醋酸亮丙瑞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水平、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5.79%(χ^(2)=4.373,P=0.037)。治疗6个月后,2组FSH、LH及E 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为47.62%,高于对照组的26.32%(χ^(2)=3.863,P=0.049);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7%vs.13.16%,χ^(2)=0.193,P=0.661)。结论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生殖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醋酸亮丙瑞林 孕三烯酮 临床疗效 生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谷甾醇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蓝昕蕊 赵宝宝 +3 位作者 张碧菡 林晓语 马会明 王勇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9-1637,共9页
旨在探索一种自然植物提取的抗氧化分子——β-谷甾醇(β-sitosterol,SITO)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和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SITO为试验组,不添加SITO(含0.16%DMSO)的培养基... 旨在探索一种自然植物提取的抗氧化分子——β-谷甾醇(β-sitosterol,SITO)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和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SITO为试验组,不添加SITO(含0.16%DMSO)的培养基为对照组,对屠宰场所得猪卵巢中收集到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组浓度分别为10、20、40μmol·L~(-1),不同浓度各重复3次,每组培养卵母细胞150~200枚。培养46 h后,对卵母细胞成熟率进行统计,并收集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活性氧、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染色以及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2 d后统计卵裂率,7 d后统计囊胚率,并统计囊胚细胞总数。结果发现,20μmol·L~(-1)SITO处理显著提高了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且促进了孤雌激活后囊胚的形成并增加了囊胚细胞数,降低了卵母细胞中ROS含量,提高了抗氧化应激基因SOD和CAT的表达;同时,SITO降低卵母细胞的凋亡水平,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Caspase 3和BAX的表达。此外,SITO可增强线粒体膜电位(ΔΨm),增加TFAM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20μmol·L^(-1)SITO能够显著促进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提高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和胚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猪卵母细胞 胚胎发育 ROS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研究电针对少弱精症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纯雪 王菲 +5 位作者 孙文静 杨楠 赵海龙 张生富 马惠昇 郭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7-805,共9页
【目的】探究电针对少弱精症大鼠精子质量、性激素水平以及睾丸组织中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大鼠,雄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应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少弱精症大... 【目的】探究电针对少弱精症大鼠精子质量、性激素水平以及睾丸组织中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大鼠,雄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应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少弱精症大鼠模型,分别对电针组(每天电针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30 min/次,连续28 d)、阳性药物组(以10 mL/kg左卡尼汀口服液灌胃,连续28 d)进行干预。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精子数量、精子活力率、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性激素睾酮(T)指标变化;采用HE染色法对睾丸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精子数量、精子活力率均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和阳性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性激素水平比较: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血清T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FSH、LH水平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和阳性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T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FSH、LH水平显著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出现典型AR病理特征,电针组和阳性药物组睾丸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睾丸组织中模型组TGF-β1/smads通路TGF-β、p-smad2、p-smad3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和阳性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TGF-β、p-smad2、p-smad3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够提高少弱精子症大鼠精子数量和精子活力率,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大鼠的生精环境,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影响睾丸生精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症 电针 精子质量 性激素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凝胶负载油酸促进慢性烧伤创面的修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毛毛 张庆 +1 位作者 吴博文 谢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24-3531,共8页
背景:油酸能够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具有修复皮肤创面的潜力,但油酸在病灶处滞留时间短、在空气中易自氧化而变质,需要合适的药物载体才能充分发挥疗效。目的:探究油酸脂质体凝胶修复慢性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油酸脂... 背景:油酸能够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具有修复皮肤创面的潜力,但油酸在病灶处滞留时间短、在空气中易自氧化而变质,需要合适的药物载体才能充分发挥疗效。目的:探究油酸脂质体凝胶修复慢性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油酸脂质体溶液,随后溶于泊洛沙姆凝胶基质中制备油酸脂质体凝胶。①体外实验:将不同体积油酸脂质体凝胶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制备油酸脂质体凝胶溶液(体积比分别为1∶3、1∶9、1∶27),应用阿尔玛蓝染色检测不同体积比油酸脂质体凝胶溶液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形态。②体内实验:取成年SD大鼠,采用背部全层烧伤叠加创面皮下注射表柔比星复合因素构建慢性烧伤创面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6只:油酸脂质体凝胶组、油酸组、脂质体凝胶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创面分别外敷涂抹油酸脂质体凝胶、油酸、脂质体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与生理盐水的纱布,隔日换药一次,总共给药16次,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阿尔玛蓝试剂检测与结晶紫染色显示,体积比为1∶9的油酸脂质体凝胶溶液可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②体内实验:油酸脂质体凝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其他4组(P<0.01),用药第4,8,12,16,20天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4组(P<0.01)。给药结束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5组创面均上皮化愈合,其中油酸脂质体凝胶组表皮厚度最接近于正常皮肤,并且优于其他4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油酸脂质体凝胶组创面中细胞角蛋白10、肿瘤蛋白63、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最接近正常皮肤,并且优于其他4组。用药第12,32天,油酸脂质体凝胶组创面匀浆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最接近正常皮肤,并且优于其他4组。③结果表明:油酸脂质体凝胶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促进慢性烧伤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烧伤创面 脂质体凝胶 油酸 创面愈合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冷冻时间对冻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屈潇潇 哈灵侠 +1 位作者 杜玉冬 王金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玻璃化冷冻时间对冻胚复苏及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冻胚移植(FET)的5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不同玻璃化冷冻时间分为A、B、C、D、E共5组,A组239例,玻璃化冷冻时间≤3个月;B组138例,3个月<玻璃化... 目的探讨不同玻璃化冷冻时间对冻胚复苏及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冻胚移植(FET)的5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不同玻璃化冷冻时间分为A、B、C、D、E共5组,A组239例,玻璃化冷冻时间≤3个月;B组138例,3个月<玻璃化冷冻时间≤6个月;C组74例,6个月<玻璃化冷冻时间≤1年;D组75例,1年<玻璃化冷冻时间≤5年;E组24例,玻璃化冷冻时间>5年。比较不同冷冻时间胚胎移植的一般临床资料、胚胎复苏结局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相较于A、B、C组,D组胚胎存活率、胚胎完好率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A、B组,E组的胚胎存活率、胚胎完好率及解冻后/冷冻前优质胚胎率均显著降低(P<0.05);E组的胚胎完好率较C组显著降低(P<0.05);E组的解冻后/冷冻前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D组(P<0.05)。各组间移植优质胚胎后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及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优质卵裂期胚胎后,E组早产率较B组显著增高(P<0.05)。移植优质囊胚后,C组早产率较A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冻胚移植周期中,较长的玻璃化冷冻时间对胚胎的复苏结局存在不利影响,但在移植至少一枚优质冷冻胚胎后,不同冷冻时间对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冻胚移植 复苏结局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籽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Nrf2/ARE通路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19
作者 田瑞莹 邢莎莎 +9 位作者 虎娜 马文欣 刘畅 刘自钰 马彪 李佳阳 刘虎军 白长财 陈冬梅 马会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498,共9页
目的探索枸杞籽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Nrf2/ARE通路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8周龄♂SD大鼠中的50只(空白组10只)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 mg·kg^(-1),持续8周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 目的探索枸杞籽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Nrf2/ARE通路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8周龄♂SD大鼠中的50只(空白组10只)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 mg·kg^(-1),持续8周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观察衰老细胞,HE观察睾丸形态,ELISA检测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衰老、氧化损伤和Nrf2/ARE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结果模型鉴定成功后,经枸杞籽油干预,改善了睾丸形态,下调β-gal和γH2AX表达;升高血清中SOD、GSH以及T、FSH水平及降低MDA和LH水平(P<0.05);上调睾丸组织Nrf2、GCLC、NQO1和SOD2蛋白表达水平(P<0.05)以及支持细胞中Nrf2核表达。结论枸杞籽油激活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Nrf2/ARE信号通路表达,降低其氧化损伤,改善其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籽油 Nrf2/ARE信号通路 亚急性衰老 氧化应激 生殖激素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示踪小鼠的构建及在PCOS研究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博雅 李雪 +6 位作者 刘美辰 杨婷婷 任萌萌 马萍 曹思甜 马虹 张淑雅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59-463,469,共6页
目的构建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谱系示踪小鼠,并探究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免疫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基于Cre/LoxP系统构建巨噬细胞荧光示踪小鼠模型,将Lyz2^(Cre)工具鼠与R26-CAG-LSL-tdTomato示踪小鼠交配,通过PCR鉴定,筛选... 目的构建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谱系示踪小鼠,并探究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免疫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基于Cre/LoxP系统构建巨噬细胞荧光示踪小鼠模型,将Lyz2^(Cre)工具鼠与R26-CAG-LSL-tdTomato示踪小鼠交配,通过PCR鉴定,筛选得到Lyz2^(Cre);Td-tomatoflox/flox小鼠;收取各器官组织制作冰冻切片,通过激光共聚焦成像,检测Lyz2^(Cre);Td-tomatoflox/flox小鼠中巨噬细胞的示踪效果;并对示踪小鼠进行高脂喂养联合来曲唑灌胃,构建肥胖型PCOS模型。通过功能学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估PCOS模型构建是否成功;通过免疫荧光多重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成像检测Td-tomato示踪的巨噬细胞在生理性卵巢及PCOS卵巢中的分布及分型。结果在肝、肺、脾脏、卵巢及子宫等巨噬细胞丰富的组织中可见清晰的Td-tomato荧光信号与巨噬细胞分布相符;PCOS模型组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且小鼠体质量、卵巢湿重与血糖均升高(P均<0.05);免疫荧光多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卵巢中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增多(P<0.05)并浸入囊状卵泡腔中,且M1型占比升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巨噬细胞谱系示踪小鼠(Lyz2^(Cre);Td-tomatoflox/flox),PCOS小鼠卵巢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呈现M1型,可能是导致PCOS卵巢免疫微环境失衡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谱系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