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弱势优先与社会保护 被引量:2
1
作者 焦若水 《中国社会工作》 2022年第1期7-7,共1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增加值增速和占比将进一步下降,农业比较优势将快速下降,农户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加快流出,相当比例的农村社区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农村困难群体的关怀与服务工作。从党和国...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增加值增速和占比将进一步下降,农业比较优势将快速下降,农户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加快流出,相当比例的农村社区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农村困难群体的关怀与服务工作。从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经验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路线视为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人民群众衣食冷暖的解决程度、人民群众的幸福程度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农村 农户分化 乡村振兴 为人民服务宗旨 农业比较优势 农业增加值 社会工作服务 党员干部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中四类村庄的社会工作服务重点与策略
2
作者 焦若水 《中国社会工作》 2022年第7期7-7,共1页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中将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四类,并且明确提出“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中将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四类,并且明确提出“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分类推进 社会工作服务 资源禀赋 区位条件 演变趋势 搬迁 融入城镇
原文传递
从基础能力看乡镇社工站督导 被引量:1
3
作者 焦若水 《中国社会工作》 2022年第25期7-7,共1页
督导对于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有着重要作用。乡镇社工站既要关注众多社工“小白”的成长发展需要,又要推进社工体现出与基层社区工作者不同的专业服务能力,而这是当下许多地区社工站建设中的短板。在个体为本和治疗主义影响下,许... 督导对于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有着重要作用。乡镇社工站既要关注众多社工“小白”的成长发展需要,又要推进社工体现出与基层社区工作者不同的专业服务能力,而这是当下许多地区社工站建设中的短板。在个体为本和治疗主义影响下,许多地方的社工督导被塑造成以教导者和专家的角色向一线社工教导“更高级的理论与方法”,但实际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站 一线社工 社会工作服务 社工督导 专业服务能力 专业性 教导者 乡镇
原文传递
乡镇社工站建设的生态系统思维 被引量:1
4
作者 焦若水 《中国社会工作》 2022年第19期8-8,共1页
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最为重要的原则,社会匸作强调从生态系统视角来评估服务对象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思维,冷静客观地分析乡镇社工站建设的生态系统,构建滋养性环境,对促进乡镇社工站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至关... 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最为重要的原则,社会匸作强调从生态系统视角来评估服务对象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思维,冷静客观地分析乡镇社工站建设的生态系统,构建滋养性环境,对促进乡镇社工站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站 社会工作 生态系统视角 可持续发展 评估服务 人在情境中 思维 乡镇
原文传递
资讯
5
作者 李晓艳 蒙民 +9 位作者 夏学娟 陈燕 杨艳 汪昊 张河亮 明善 梁逸斌 肖梅香 林雯琪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22期4-5,共2页
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开始申报为做好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工作,规范项目评审及运作,加强资金监管,提高项目效益,民政部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印发《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 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开始申报为做好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工作,规范项目评审及运作,加强资金监管,提高项目效益,民政部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印发《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财政支持 项目评审 项目效益 社会服务项目 社会组织参与 项目实施方案 资金监管 参与社会服务
原文传递
学习开好会,服务乡镇“最后一米”
6
作者 焦若水 《中国社会工作》 2022年第13期7-7,共1页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服务要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首先要打通社工融入乡镇的“最后一米”。一方面,社工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在广大农村仍是新鲜事物,农村居民甚至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都比较陌生;另一方面,一些社工难...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服务要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首先要打通社工融入乡镇的“最后一米”。一方面,社工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在广大农村仍是新鲜事物,农村居民甚至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都比较陌生;另一方面,一些社工难以接受乡镇“文山会海”的工作风格。其实对于后者,也可以换一种思路,从优势视角看,社工若能利用好乡镇基层的各种会议机会,创造性地植入社会工作元素和专业特性,则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服务乡镇和农村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视角 社会工作 农村居民 乡村振兴 专业特性 为民服务 文山会海 乡镇基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