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旱地冬小麦资源HMW-GS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兴茂 王红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3,共4页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360份甘肃省冬小麦资源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 S)组成。结果表明,甘肃省冬小麦资源的亚基组成较丰富,共检测到17种亚基变异类型和35种亚基组合类型。亚基变异类型以N...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360份甘肃省冬小麦资源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 S)组成。结果表明,甘肃省冬小麦资源的亚基组成较丰富,共检测到17种亚基变异类型和35种亚基组合类型。亚基变异类型以N u ll、7+8、2+12三种占绝对优势,育成品种(系)和引进品种的亚基变异类型不但比地方品种丰富,而且1、7+9、5+10三种变异类型的出现频率有明显提高。地方品种的亚基组合类型较少而且以N u ll、7+8、2+12为主,在育成品种(系)和引进品种中,亚基组合类型较为丰富,并且各种组合类型相对分布均匀。所筛选出的一批含优质亚基组合的材料可供育种工作者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资源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早熟丰产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兰晓泉 张军 《中国马铃薯》 2000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甘肃 马铃薯 丰产栽培 早熟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1999年甘肃省冬小麦陇东片区试新品种(系)丰产、稳产性分析
3
作者 雍致明 李兴茂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4期17-18,共2页
利用高稳系数与变异系数 ,综合分析了甘肃省 1 996~ 1 999年陇东片冬小麦区试新品种 (系 )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并结合品种产量结构和其它特性 ,提出示范推广新品系陇原 935、陇原 96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稳产性 丰产性 陇原935 陇原9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3~1996年度甘肃省冬小麦区试材料(陇东片)灰色局势决策分析
4
作者 张国宏 《甘肃农业科技》 1997年第5期5-7,共3页
1993~1996年度甘肃省冬小麦区试材料(陇东片)灰色局势决策分析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张国宏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陇东片冬小麦区试就是对我省近年来育成新品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 1993~1996年度甘肃省冬小麦区试材料(陇东片)灰色局势决策分析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张国宏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陇东片冬小麦区试就是对我省近年来育成新品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稳产性、特征特性等在陇东冬麦区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区域试验 分析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高寒阴湿区春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技术研究结果
5
作者 刘和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6期13-15,共3页
1997~ 1 999年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的康乐县八松乡采用扣小拱棚、普通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和露地种植春小麦的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作物的苗期 ;该区降水可基本满足春小麦全生育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地膜覆盖对... 1997~ 1 999年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的康乐县八松乡采用扣小拱棚、普通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和露地种植春小麦的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作物的苗期 ;该区降水可基本满足春小麦全生育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状况影响较小 ;覆盖黑色地膜除草率为 95 .0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增温效应 除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高寒阴湿区主要食用蕨及加工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邱瑞林 郭永杰 吕纪泽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5期33-34,共2页
我省高寒阴湿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形环境复杂,有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其经济价值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该区食用蕨的采收加工有了很大发展,主产区康乐、岷县已逐渐发展成收购和加工基地,将蕨菜加工成菜干或盐渍品出口,经济... 我省高寒阴湿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形环境复杂,有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其经济价值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该区食用蕨的采收加工有了很大发展,主产区康乐、岷县已逐渐发展成收购和加工基地,将蕨菜加工成菜干或盐渍品出口,经济效益可观。但在食用蕨的开发利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高寒阴湿区 采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康乐县八松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研究报告
7
作者 吕纪泽 王晓巍 +1 位作者 张廷红 杨封科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共3页
1 前言1.1 基本情况康乐县地处甘肃省西南部高寒阴湿地区。试区以该县八松乡为试验示范乡,开展定点研究,并辐射带动苏集、八丹、康丰3乡的农业发展。试区包括4个乡的35个行政村、428个合作社,农业总人口为51276人;总土地面积19084.46 h... 1 前言1.1 基本情况康乐县地处甘肃省西南部高寒阴湿地区。试区以该县八松乡为试验示范乡,开展定点研究,并辐射带动苏集、八丹、康丰3乡的农业发展。试区包括4个乡的35个行政村、428个合作社,农业总人口为51276人;总土地面积19084.46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综合开发 试验区建设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区域特征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8期20-20,共1页
通过对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征、库容量及开发利用前景的分析 ,针对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药植资源、培育名优新产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 药用植物 区域特征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旱地集雨节灌高效农田建设试验示范
9
作者 冯成荣 乔小林 秦富华 《甘肃农业科技》 1997年第11期19-20,共2页
甘肃省旱地集雨节灌高效农田建设试验示范冯成荣乔小林秦富华(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中图资料分类号S282S273.291技术思路旱农研究的实践证明,传统的旱作农业技术已没有大的潜力可挖,要使农业生产稳定提... 甘肃省旱地集雨节灌高效农田建设试验示范冯成荣乔小林秦富华(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中图资料分类号S282S273.291技术思路旱农研究的实践证明,传统的旱作农业技术已没有大的潜力可挖,要使农业生产稳定提高,效益持续增加,旱作农业技术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集雨节灌 农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旱地耕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尚有 樊庭禄 王勇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1-3,共3页
甘肃是一个干旱著称的省份,农业生产基本以旱作为主。其分布区域,主要包括年降水量在200~800毫米之间的陇中、陇东和陇南部分地区的56个县(市)。该区农业人口约142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79%,旱耕地410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的78.9%,每年产... 甘肃是一个干旱著称的省份,农业生产基本以旱作为主。其分布区域,主要包括年降水量在200~800毫米之间的陇中、陇东和陇南部分地区的56个县(市)。该区农业人口约142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79%,旱耕地410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的78.9%,每年产粮385万吨左右,约占全省64%。因此,发展旱作农业,无疑是解决甘肃粮食问题的正确选择。甘肃旱区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差异明显,农业生产、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耕作制度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农研究进展及集水高效农业的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世铭 朱润身 《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第10期45-47,共3页
在分析总结旱农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肯定了旱地农业增产技术体系研究取得的成效及其在旱农生产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传统旱农研究和生产对自然降水管理的低效性以及旱农定义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集水农业提出的背景、依... 在分析总结旱农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肯定了旱地农业增产技术体系研究取得的成效及其在旱农生产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传统旱农研究和生产对自然降水管理的低效性以及旱农定义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集水农业提出的背景、依据和发展进行了概述,对目前在集水高效农业研究、示范和推广方面的工作做了初步的评估,显示了集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的良好发展前景。认为下一步攻关的重点在于发展技术,组装配套,提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农 集水农业 高效农业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高寒阴湿区黄精属植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廷红 《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第5期45-46,共2页
甘肃高寒阴湿区黄精属植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对策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张廷红中图资料分类号S567.239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种类较多,我国有31种,分布范围广泛。甘肃省高寒阴湿区... 甘肃高寒阴湿区黄精属植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对策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张廷红中图资料分类号S567.239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种类较多,我国有31种,分布范围广泛。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秦岭西延部分,峰峦叠障,沟谷纵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植物 资源 分布 开发利用 高寒阴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的苜蓿生产及产业化发展前景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俊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4期7-9,共3页
关键词 甘肃 苜蓿生产 产业化发展 饲用价值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集水农业与甘肃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俊杰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21-24,共4页
对集水农业在发展甘肃旱区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集水农业技术体系设计框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针对甘肃旱区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评价了集水农业在甘肃旱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关键词 集水农业 主动抗旱 甘肃 旱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甘肃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15
作者 高世铭 罗俊杰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8期3-4,共2页
关键词 甘肃 农业发展 农村经济 农业科技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水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豆新社 陈光荣 +2 位作者 高世铭 郭天文 张国宏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4-747,共4页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和施钾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较厚,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增产...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和施钾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较厚,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增产优质。在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最佳补水时期是苗期(补水量为90m3/hm2)。氯化钾施用量为150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最高为36324.97kg/hm2,经济最佳投入量为127.48 kg/hm2,对应的马铃薯鲜薯产量为35178.71kg/hm2。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严重缺水,降水较少的情况下,苗期补水可改善土壤水分从而增加钾肥的生物有效性,增加钾肥的扩散,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对钾营养的吸收,钾肥的利用效率较高,最高值为37.92kg/kg,而过量施用钾肥其利用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钾量 补水时期 产量 钾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塬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勇 樊廷录 +2 位作者 王立明 宋尚有 崔明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9,共7页
1994~1998年度,在镇原试区进行的旱地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这项技术突出的特点是:把解决旱地冬小麦生长期缺水问题的重点放在降雨高峰期,将天然降... 1994~1998年度,在镇原试区进行的旱地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这项技术突出的特点是:把解决旱地冬小麦生长期缺水问题的重点放在降雨高峰期,将天然降雨蓄、盖、聚在土壤中,并与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系统的研究了主效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周年地膜覆盖 穴播 主效栽培 陇东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地膜小麦研究成效和加快发展的必要性及建议 被引量:31
18
作者 樊廷录 王勇 崔明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7-32,共6页
通过1995~1996年度陇东旱原干旱年份旱地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有效地减少了播种到拔节期间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具有超常的增产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干旱年份不施肥、... 通过1995~1996年度陇东旱原干旱年份旱地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有效地减少了播种到拔节期间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具有超常的增产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干旱年份不施肥、中肥、高肥、超高肥条件下,地膜冬小麦较露地冬小麦分别平均增产32.9%、62.5%、99.9%、105.5%。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中肥、高肥、超高肥较不施肥冬小麦产量分别提高23.1%、52.6%55.4%,并且地膜覆盖有助于小麦根系向土壤深层延伸吸收水分。随着生育期内集雨灌溉量的增加,地膜冬小麦产量提高,拔节期灌溉效果最明显,增产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旱地 集雨灌汉 增产 地膜覆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原地膜冬小麦集雨节水灌溉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勇 崔明九 +1 位作者 樊廷录 宋尚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7-63,共7页
旱原地膜冬小麦集雨节灌具有显著的产量和水分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限供水量的增加,冬小麦经济产量相应提高,日耗水量增大,2m土层土壤供水增加,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供水效率依次增大。集雨节灌以拔节期效果最佳,增产57... 旱原地膜冬小麦集雨节灌具有显著的产量和水分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限供水量的增加,冬小麦经济产量相应提高,日耗水量增大,2m土层土壤供水增加,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供水效率依次增大。集雨节灌以拔节期效果最佳,增产57.1%。同时拔节期供水12mm,较其它时期等量供水的效率提高2倍~6倍,表现出旱地集雨节灌的超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冬小麦 集雨节灌 旱原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旱原集雨节灌农业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樊廷录 宋尚有 +1 位作者 罗俊杰 王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23,共6页
通过对陇东旱原区实施集水农业气候学基础的分析,总结了以集水区表面处理、储水容器建造和田间供水设施为主的雨水集蓄工程技术,研究了集雨储水在地膜冬小麦、地膜春玉米、果树、塑料大棚蔬菜上的效果和农艺学节水技术,以及夏闲期塬... 通过对陇东旱原区实施集水农业气候学基础的分析,总结了以集水区表面处理、储水容器建造和田间供水设施为主的雨水集蓄工程技术,研究了集雨储水在地膜冬小麦、地膜春玉米、果树、塑料大棚蔬菜上的效果和农艺学节水技术,以及夏闲期塬面农田地膜覆盖集水保水效果。并对集雨节灌农业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集水农业今后拟解决的几个理论和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雨节灌 雨水高效利用 补偿供水 陇东旱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