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素-1与CGR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温世奇 陈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素(ET-1)及CGR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ET-1及ET-1与CGRP联合应用对VSMC增殖的影响,运用3H-TdR法检测其对DNA合成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增殖周期的作...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素(ET-1)及CGR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ET-1及ET-1与CGRP联合应用对VSMC增殖的影响,运用3H-TdR法检测其对DNA合成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增殖周期的作用,实时定量观察对VSMC表型变化及SM22α、骨架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T-1能促进VSMC的增殖;增加VSMC DNA合成;促使VSMC从G0期向S期的转变,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降低,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使VSMC发生表型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SM22α及骨架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加入CGRP后可逆转ET-1的上述作用,使VSMC的增殖及DNA合成均被抑制,且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另外,亦可抑制VSMC向合成型转变,增加SM22α、骨架蛋白表达量。结论 ET-1不仅能促进VSMC的增殖,还可使VSMC向合成型表型转化;而CGRP可逆转ET-1的作用,抑制增殖及表型转化;ET-1与CGRP的上述作用可能与两者调节SM22α、骨架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CGRP SM22α基因 骨架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22α、α-SMA、OPN在人胸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温世奇 狐鸣 +2 位作者 陈泉 高瑞玉 彭彩丽 《甘肃医药》 2013年第8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平滑肌22α(SM2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骨桥蛋白(OPN)在人胸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的变化。方法:收集人胸主动脉夹层(TAD)动脉壁组织和正常人胸主动脉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SM22α、... 目的:探讨平滑肌22α(SM2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骨桥蛋白(OPN)在人胸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的变化。方法:收集人胸主动脉夹层(TAD)动脉壁组织和正常人胸主动脉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SM22α、α-SMA、OP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主动脉组相比,TAD组SM22α、α-SM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OPN表达显著增高。结论:TAD主动脉壁VSMC表型由收缩型转变为增殖型为主,从而导致血管壁中膜性状改变,最终导致主动脉夹层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2a Α-SMA OPN 血管平滑肌细胞 人胸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在基层医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3
作者 温世奇 陈泉 +5 位作者 史浩 张苏钰 高瑞玉 彭彩丽 薛俊斌 胥继明 《甘肃医药》 2014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的改良Muller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在基层医院的疗效及评价。方法:收治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1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72例,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治疗组69例,行改良Muller手术,比较两组在手...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的改良Muller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在基层医院的疗效及评价。方法:收治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1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72例,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治疗组69例,行改良Muller手术,比较两组在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的改良Muller手术从疗效等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下肢 微创手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减容装置治疗下肢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的效果对比
4
作者 周聪 陈泉 +4 位作者 石朝海 黄亚龙 张榜星 田勇 牛启兵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124-1129,1135,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减容装置治疗下肢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下肢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机械减容装置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采用AngioJet机械减...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减容装置治疗下肢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下肢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机械减容装置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采用AngioJet机械减容装置)和B组(采用Rotarex Straub机械减容装置),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不同时间一期血管通畅率,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下肢缺血分级情况,分析术后靶血管再次闭塞或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出血事件,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保肢率为100%。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期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下肢缺血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吸烟均为术后靶血管再次闭塞或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下肢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患者,两种机械减容装置的短期疗效相似,中期疗效可能存在差异。心房颤动、吸烟均与术后靶血管再次闭塞或血栓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机械减容装置 血管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静脉慢性闭塞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朱占弟 孙万里 +2 位作者 李安强 牛启兵 温世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468-1471,1486,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静脉慢性闭塞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髂静脉合并股静脉慢性闭塞行支架再通术患者,根据术中造影结果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术后给予抗凝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静脉慢性闭塞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髂静脉合并股静脉慢性闭塞行支架再通术患者,根据术中造影结果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术后给予抗凝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患肢症状缓解程度,围手术期膝上、膝下15 cm健侧与患侧周径差,评估支架内血流及通畅情况,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评分、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结果13例髂股静脉慢性闭塞行E+W支架再通术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67.3±9.6)min,住院时间(5.6±1.4)d,住院费用(5.7±0.8)万元。手术前后术髂股静脉慢性闭塞行E+W支架再通术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尿素水平、尿素水平、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水肿评分及VCSS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上、膝下15 cm处健侧和患侧周径差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静脉支架内的通畅率分别为96%、93%、9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肾功能不全、穿刺点出血、下肢感觉异常等。结论髂股静脉慢性闭塞患者行E+W支架植入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股静脉闭塞 支架植入术 静脉支架 腹股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 被引量:15
6
作者 牛启兵 陈泉 +3 位作者 李安强 温世奇 董方 史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1月对62例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2周内的下肢静脉曲张,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用Trivex微创旋切系统创吸曲张静脉和静... 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1月对62例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2周内的下肢静脉曲张,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用Trivex微创旋切系统创吸曲张静脉和静脉丛内的血栓,同时配合加压包扎、术后抗凝等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术中和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术后局部红肿疼痛于3 d内消退,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时间3~8 d,平均5 d。62例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大隐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炎治愈无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无死亡。结论 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合并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vex旋切术 静脉曲张 血栓性浅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史浩 卢维龙 +6 位作者 石朝海 温世奇 牛启兵 孙万里 王力田 朱占弟 陈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溶栓治疗的23例APE患者临床资料。观察... 目的探讨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溶栓治疗的23例APE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和术后48 h患者临床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1、3、6个月肺动脉压(PAP)变化。结果23例患者治疗均获临床成功。术前和术后48 h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死亡、胸腔积血、心包积液、颅内出血等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术后1、3、6个月PAP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溶栓治疗APE安全有效,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溶栓术 重组人尿激酶原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lers手术治疗129例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表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安强 孙万里 +3 位作者 史浩 牛启兵 董方 陈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Mullers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129例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表静脉炎患者(静脉炎组)和1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组)的临床资料。两组均采用Mullers手术治疗,围... 目的探讨Mullers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129例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表静脉炎患者(静脉炎组)和1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组)的临床资料。两组均采用Mullers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给予改善微循环治疗,术后6小时开始口服利伐沙班,每日10 mg,持续2天。ELISA法检测两组术前、术后2天外周血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100%,静脉炎组与静脉曲张组相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直径≥5 mm)、术中出血量、术后淋巴水肿、隐神经损伤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切口感染、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硬结、皮下瘀斑的个数静脉炎组较静脉曲张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法检测静脉炎组术前IL-1β浓度明显高于静脉曲张组(P<0.01),静脉炎组术后IL-1β浓度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表静脉炎采用Mullers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是治疗下肢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术后有必要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ers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 浅表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支架双开窗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伴迷走锁骨下动脉患者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亮 张玉京 +5 位作者 白雷 杨永滨 吉林 王海茜 刘江龙 李晓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总结采用主动脉支架预开窗联合分支支架技术治疗伴有迷走锁骨下动脉(A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的经验。方法2017年至2019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在TBAD患者术前主动脉CTA检查中发现4例伴发ASA。4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 目的总结采用主动脉支架预开窗联合分支支架技术治疗伴有迷走锁骨下动脉(A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的经验。方法2017年至2019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在TBAD患者术前主动脉CTA检查中发现4例伴发ASA。4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47.3岁(44~52岁),均接受择期胸主动脉腔内支架预开窗联合分支支架修复术治疗,随访观察腔内修复术可行性和临床疗效。结果4例患者择期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严重脑卒中或脊髓缺血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无患者死亡,无上肢缺血、后循环缺血、脊髓缺血等情况出现。所有患者的锁骨下动脉(SA)和ASA通畅,无分支支架狭窄/闭塞。结论采用体外支架双开窗技术腔内修复治疗TBAD伴ASA可行,近中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仍需随访;建议同时重建双侧SA,以保留上肢动脉血供,更重要的是保留脊髓和椎基底动脉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迷走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 预开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抗炎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泉 李安强 +4 位作者 史浩 温世奇 董方 牛启兵 孙万里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治疗中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采用双侧股静脉结扎联合后肢石膏固定法造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次给药组、3次给药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低分子肝...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治疗中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采用双侧股静脉结扎联合后肢石膏固定法造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次给药组、3次给药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最后一次干预后3小时处死大鼠并取其股静脉血管及其主要属支,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IL-6、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次给药组和3次给药组深静脉内皮组织中的IL-6、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给药组和1次给药组比较IL-6、TNF-α含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血栓模型中IL-6、TNF-α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冬志 蔡辉 +2 位作者 王晓鹏 陈泉 张浩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4862-4871,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5期)、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 目的:系统评价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5期)、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补充检索Google Scholar等搜索引擎,纳入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日期截止至2014-06.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s,包含15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传统三孔腹腔镜,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具有更高的术后美容评分(SMD=0.52,95%CI:0.21-0.83,P=0.001),但手术时间较长(MD=7.10,95%CI:4.31-9.89,P<0.00001).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及留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于阑尾良性疾病是安全有效的,较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存在一定优势,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单孔腹腔镜 传统三孔腹腔镜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联合抗生素治疗4例布鲁氏菌感染性动脉瘤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亮 李春红 +4 位作者 王海茜 张玉京 白雷 殷昌琪 李晓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0-442,共3页
布鲁氏菌是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一个属,为人畜共患病病原体[1]。人体直接接触布鲁氏菌感染动物后可被感染而发生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感染血管壁局部可形成动脉瘤[2-3],所致主动脉瘤最常见于腹主动脉,其次为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及髂动脉。动... 布鲁氏菌是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一个属,为人畜共患病病原体[1]。人体直接接触布鲁氏菌感染动物后可被感染而发生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感染血管壁局部可形成动脉瘤[2-3],所致主动脉瘤最常见于腹主动脉,其次为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及髂动脉。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是目前治疗动脉瘤的首选方法[4]。本研究观察EVAR联合抗生素治疗4例布鲁氏菌感染性动脉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属 动脉瘤 感染性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防治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启兵 石朝海 +3 位作者 李安强 陈泉 张苏钰 温世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755-758,共4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防治颈动脉支架植入(CAS)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住的69例CAS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组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瑞舒伐他汀10 m...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防治颈动脉支架植入(CAS)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住的69例CAS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组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连续治疗12个月,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颈动脉支架置入后12个月时复查颈动脉CT血管成像发现,治疗组支架光滑度、支架内径、支架近端和远端血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支架内管腔密度值、支架内再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浆脂联素(APN)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TC、LDL-C、APN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口服瑞舒伐他汀对于预防支架后再狭窄闭塞效果显著,可降低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沙格雷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安强 曹万军 +3 位作者 孙万里 牛启兵 史浩 陈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TAO患者117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记录治疗后的两组患者静息痛、冷感、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TAO患者117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记录治疗后的两组患者静息痛、冷感、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有效缓解率及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治疗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冷感、静息痛和跛行距离有效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同组间,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沙格雷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TAO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沙格雷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胃癌预防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冬志 陈泉 +2 位作者 王晓鹏 蔡辉 张浩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737-2741,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胃癌的预防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1966.01—2014.05)、EMBase(1998.01—2014.05)及Web of Science(1993.01—2014.05)中关于他汀类药物对胃癌预防效果的文献。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 目的综合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胃癌的预防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1966.01—2014.05)、EMBase(1998.01—2014.05)及Web of Science(1993.01—2014.05)中关于他汀类药物对胃癌预防效果的文献。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总样本量为5 459 975例,胃癌患者数为5 581例,他汀类药物使用者数为962 192例。Meta分析结果 :(1)8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他汀组患者的胃癌发病率与非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76(0.71,0.81),P<0.01〕。6项高质量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他汀组患者的胃癌发病率与非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88(0.82,0.95),P<0.01〕。(2)3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他汀组患者的胃癌发病率与非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0.85(0.67,1.07),P=0.17〕。(3)将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合并后,11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他汀组患者的胃癌发病率与非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77(0.72,0.82),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对胃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效果并不明确,需严格且高质量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胃肿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尾酒疗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启兵 陈泉 +5 位作者 杜军军 温世奇 李安强 董方 史浩 孙万里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1040-1043,104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鸡尾酒疗法"和单纯药物治疗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为治疗TAO提供确切有效的方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58例TAO患者,依据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拒绝手术的患... 目的通过比较"鸡尾酒疗法"和单纯药物治疗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为治疗TAO提供确切有效的方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58例TAO患者,依据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拒绝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28例,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鸡尾酒疗法"(三联药物股动脉序贯注射),2组在出入院时分别监测踝肱指数(ABI)和最大行走距离,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患肢缺血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实验组症状缓解23例,有效率76.7%,对照组17例缓解,有效率60.7%,实验组患肢缺血症状改善、最大行走距离、ABI、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生活质量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安全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鸡尾酒疗法"改善了TAO住院患者肢体缺血症状;"鸡尾酒疗法"治疗轻、中度肢体缺血(1~4级)短期效果明显,长期、重度及截肢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鸡尾酒疗法"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鸡尾酒疗法” 银杏达莫 前列地尔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A重建术结合TEVAR对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军军 陈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评价LSA重建术结合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治疗效果,为TEVAR手术近端锚定区不足病例的治疗积累宝贵经验。方法 5例Stanford B型AD患者均行LSA重建术和TEVAR。5例患者术前均并发内脏和(或)下肢缺... 目的评价LSA重建术结合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治疗效果,为TEVAR手术近端锚定区不足病例的治疗积累宝贵经验。方法 5例Stanford B型AD患者均行LSA重建术和TEVAR。5例患者术前均并发内脏和(或)下肢缺血症状,术后采用CT血管造影(CTA)定期随访。结果 5例患者血管重建均成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5例患者均存活,缺血症状消失,人工血管通畅,患者获益。结论 LSA重建术结合TEVAR治疗Stanford B型AD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对预防脑卒中、脊髓缺血和严重的上肢缺血症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 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锦霞 高美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2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及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管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度发生的16例(1.63‰)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潜在的护理安全危险因素,通过规范手术室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要求,积极采取各种改进措施提升软硬件... 目的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及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管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度发生的16例(1.63‰)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潜在的护理安全危险因素,通过规范手术室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要求,积极采取各种改进措施提升软硬件,营造安全的护理工作状态。统计2015年度和2016年度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015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6例(0.50‰),2016年发生3例(0.19%),与2014年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加强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及管理是保证介入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 护理安全 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与开放治疗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李安强 陈泉 +3 位作者 朱占弟 史浩 牛启兵 卢维龙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 比较腔内治疗与开放手术对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肾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n=26,行AAA切开+人造血管置入术)和腔内手术组(n... 目的 比较腔内治疗与开放手术对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肾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n=26,行AAA切开+人造血管置入术)和腔内手术组(n=41,行股动脉穿刺、腹主动脉造影、带膜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 腔内手术组患者的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比例均明显多于开放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患者,术后3 d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3 d白细胞计数、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结论 腔内治疗对AAA患者具有创伤小、对人体内环境干扰小、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较快的优点。开放治疗AAA创伤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但费用低,远期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开放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局部注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
作者 李安强 陈泉 +3 位作者 牛启兵 史浩 孙万里 温世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4-16,33,共4页
目的探讨股动脉局部注射给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3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TAO患者86例。根据入院时病例号末尾数字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43)给予普通外周静脉滴注治疗;为研究组(n=43... 目的探讨股动脉局部注射给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3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TAO患者86例。根据入院时病例号末尾数字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43)给予普通外周静脉滴注治疗;为研究组(n=43)给予股动脉局部注射给药。观测治疗后的静息痛、患肢冷感、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和经皮氧分压(TcPO2)治疗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有效缓解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中,对照组出现2例行膝关节离断截肢术,研究组3例行小腿截肢术。结论 TAO经股动脉局部注射治疗较传统外周静脉滴注治疗临床疗效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注射 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