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玉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8期60-61,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的、符合国际标准...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满意度为78.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睡眠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消化内科 自我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小果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输血量、止血...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14%,对照组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止血时间明显少(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老年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以转氨酶升高为表现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例
3
作者 郭思琪 周妮 +2 位作者 王源媛 黄丽君 麦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肌营养不良是由于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隐性遗传肌肉退行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3500。除运动发育方面的异常表现外,肌营养不良通常伴随着血清酶以及转氨酶等酶的异常升高,且伴随疾病全程。本文通过1例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 肌营养不良是由于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隐性遗传肌肉退行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3500。除运动发育方面的异常表现外,肌营养不良通常伴随着血清酶以及转氨酶等酶的异常升高,且伴随疾病全程。本文通过1例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病例,再次因转氨酶升高就诊,行肝脏活检后提示部分门静脉分支异常,提示该患者转氨酶升高除肌肉组织疾病引起之外,是否合并肝脏实质性病变,从而引起特殊病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转氨酶 肝脏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镜检查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李淑兰 《甘肃医药》 1994年第2期85-87,6,共3页
报告我院74例急诊内镜的资料。男58例,女16例。所有病人均系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不清或不能确定出血部位。检查时间在末次出血48h内58例(78.4%)。出血原因以十二指肠球部渍疡居第1位(28.4%),胃溃疡次之(21.6%〕,慢性胃炎为第3位(14.8... 报告我院74例急诊内镜的资料。男58例,女16例。所有病人均系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不清或不能确定出血部位。检查时间在末次出血48h内58例(78.4%)。出血原因以十二指肠球部渍疡居第1位(28.4%),胃溃疡次之(21.6%〕,慢性胃炎为第3位(14.8%),胃癌与急性胃粘膜损伤同为第4位(9.5%)。各种病因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不同。急诊内镜检查74例中,68例有阳性结果,阳性率为91.8%。表明急诊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阳性率,同时也为活动性出血提供了局部止血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淋巴管瘤伴消化道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鑫 赵新艳 +1 位作者 赵瀚东 魏小果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2期122-124,共3页
小肠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小肠良性肿瘤,早期因无特殊临床表现易被误诊、漏诊,随着疾病进展,瘤体增大会侵及周围组织,并引发相关临床表现。本文通过回顾1例成人小肠淋巴管瘤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小肠淋巴管瘤的病因... 小肠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小肠良性肿瘤,早期因无特殊临床表现易被误诊、漏诊,随着疾病进展,瘤体增大会侵及周围组织,并引发相关临床表现。本文通过回顾1例成人小肠淋巴管瘤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小肠淋巴管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电子小肠镜、病理组织学特点,以便于临床医生对该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淋巴管瘤 消化道出血 小肠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对消化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鑫(综述) 魏小果(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4期4214-4219,共6页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消化道微生态紊乱,其可通过破坏肠黏膜屏障、促进炎性反应等机制诱导一些疾病的发生。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归纳关于胆囊切除术后与消化道微生态紊乱密切相关的几种疾病,并对该类疾病中肠道菌群的...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消化道微生态紊乱,其可通过破坏肠黏膜屏障、促进炎性反应等机制诱导一些疾病的发生。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归纳关于胆囊切除术后与消化道微生态紊乱密切相关的几种疾病,并对该类疾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和致病机制进行阐述,旨在为后期胆囊切除术后消化道微生态紊乱相关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 消化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何燕芳 谢娇娇 +2 位作者 郑兰兰 郭才 马燕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0-1396,共7页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的HBV-HCC患者、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LC)及慢性乙型肝...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的HBV-HCC患者、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LC)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各50例,收集同期体检中心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50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发症以及入院后首次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等检验指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DK1和AURKA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CDK1与AURKA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K1与AURKA对HBV-HCC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BV-HCC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组与HBV-HCC组Alb、Glb、DBil、AST、GGT、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LC组与HBV-HCC组Glb、AST、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HCC组患者血清中CDK1及AURKA水平明显高于HBV-LC组、CHB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CDK1水平与AURKA在总研究人群和HBV-HCC患者中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26 6、0.815 2,P值均<0.001)。以对照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832 3,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75%;AURKA诊断HCC的AUC为0.886 6,敏感度为95.80%,特异度为74%。以CHB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833 3,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75%;AURKA诊断HBV-HCC的AUC为0.972 7,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91.67%。以HBV-LC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608 5,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54.17%;AURKA诊断HBV-HCC的AUC为0.762 2,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47.92%。结论 血清CDK1与AURKA水平随着HBV相关慢性肝病的进展而升高,二者对HBV相关HC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类 极光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郭思琪 马秀珍 +2 位作者 崔文婷 刘宁宁 麦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1期1353-1357,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主要由免疫功能、遗传、环境、肠道微生物共同作用,目前有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呈负相关,但也有研究得出两者无因果关系,文章对炎症性肠病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就目前国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主要由免疫功能、遗传、环境、肠道微生物共同作用,目前有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呈负相关,但也有研究得出两者无因果关系,文章对炎症性肠病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就目前国内外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中同时患两种疾病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幽门螺杆菌 感染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感染 被引量:8
9
作者 卢启明 曹萍 +8 位作者 姜瑞 张岫兰 张丽萍 李淑兰 陈翔 石丽清 董桂梅 周彦萍 薛群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家庭感染状况及其传播方式. 方法:应用血清H pylori-IgG抗体金标免疫斑点渗滤法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甘肃省天祝县409户家庭共990人的H pylori感染情况. 结果:990人中H pylori感染率为72.6%,H ... 目的:研究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家庭感染状况及其传播方式. 方法:应用血清H pylori-IgG抗体金标免疫斑点渗滤法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甘肃省天祝县409户家庭共990人的H pylori感染情况. 结果:990人中H pylori感染率为72.6%,H pylori阳性标引者的配偶和Ⅰ级亲属的H pylori感染率(73.0%)显著高于H pylori阴性标引者的配偶和Ⅰ级亲属的H pylori感染率(53.5%)(x2=17.776,P<0.01),父母均感染H pylori和父母仅一方感染H pylori的儿童H pylori感染率(分别为52.8%a, 43.2%b)高于父母双方均末感染H pylori的儿童H pylori感染率(13.3%)(ax2=6.801,aP<0.01,bx2=4.347,bP<0.05). 结论:H pylori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通过密切生活接触存在着人与之间人传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率 高发区 胃癌 幽门螺杆菌 亲属 ^14C-尿素呼气试验 IGG抗体 标引 父母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核因子-κB与IL-8,COX-2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萍 张岫兰 +1 位作者 卢启明 薛群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时胃黏膜组织中核因子-κB(NF-kB)p65蛋白、IL-8及环氧合酶-2(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间的关系. 方法:采集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18例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38例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时胃黏膜组织中核因子-κB(NF-kB)p65蛋白、IL-8及环氧合酶-2(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间的关系. 方法:采集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18例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38例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胃黏膜中NF-kB p65蛋白、IL-8及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NF-kBp65,IL-8和COX-2主要表达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炎性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pylori阳性胃黏膜中p65蛋白,IL-8及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Hpylori阴性组显著增强(5.6±3.3 vs 3.0±2.5,3.7±2.6 vs 1.1±1.3,3.9±2.9 vs 1.9±1.6,3.0±2.4 vs 1.5±1.1, 2.8±2.3 vs 1.0±0.7,P<0.01),三者的表达均与胃黏膜炎症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胃黏膜NF-kB p65 蛋白表达与IL-8及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s别为0.690,0.709,0.448,0.480,P<0.01). 结论:Hpylori感染导致胃黏膜NF-kB p65,IL-8及COX-2 表达增加,NF-kB可能通过调控IL-8和COX-2的表达, 参与了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 NF—kB COX-2表达 表达 P65蛋白 胃黏膜 核因子-κB RNA 调控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类似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完全应答患者的病毒学特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耿书英 陈金军 +3 位作者 万铁林 李咏茵 徐旭雯 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NA)治疗达到完全应答(CR)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AgCs)之间HBV病毒学特点的异同。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以及部分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17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HBV基...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NA)治疗达到完全应答(CR)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AgCs)之间HBV病毒学特点的异同。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以及部分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17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分型以及PC/BCP基因区变异检测,包括经NA治疗1年以上、达到CR的117例CHB患者(治疗组)和58例未行抗病毒治疗的IAgCs(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中1例A型、44例B型、16例C型,对照组中33例B型、10例C型、2例D型、1例基因型不明,两组的基因型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BCP区A1762T/G1764A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8%vs 41.4%,P<0.01),PC区G1896A检出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4.0%vs 72.4%,P<0.01)。结论NA治疗达到CR的HBeAg阳性CHB患者PC/BCP变异检出率低于IAg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基因型 变异 核苷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缺乏症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丽清 石琳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4,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双手掌及手指红斑,伴瘙痒3月余。2年前因精神受刺激后性格变孤僻,抑郁失眠,寡言少语,急躁易怒,不思饮食,酗酒(日饮酒量约250~500mL),体重由70kg下降为45kg。就诊前有日晒史,双手掌及手指背部出现...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双手掌及手指红斑,伴瘙痒3月余。2年前因精神受刺激后性格变孤僻,抑郁失眠,寡言少语,急躁易怒,不思饮食,酗酒(日饮酒量约250~500mL),体重由70kg下降为45kg。就诊前有日晒史,双手掌及手指背部出现红斑,伴瘙痒,脱屑角化,色素沉着,外院治疗无效。红斑向上蔓延至腕部伸侧,时轻时重,不消退。既往体健。否认急、慢性传染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体检:营养欠佳,表情淡漠。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面色憔悴,呈黄褐色,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缺乏症 毛细血管扩张 药物过敏史 临床资料 不思饮食 日饮酒量 色素沉着 传染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核因子-κB与IL-8表达的意义及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萍 卢启明 张岫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时胃黏膜中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8(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关系和分布.方法: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18例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38例,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时胃黏膜中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8(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关系和分布.方法: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18例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38例,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NFκBp65蛋白、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组胃黏膜中NFκBp65蛋白、IL8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H.pylori阴性组显著增强(5.7±3.3vs3.0±2.5,3.7±2.6vs1.1±1.3,4.0±3.0vs1.9±1.6,P<0.01),三者的表达均与胃黏膜慢性炎症程度密切相关(rs分别为0.536,0.474和0.537,P<0.01),与炎症活动性也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75,0.357和0.469,P<0.05),同时与H.pylori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s分别为0.702,0.614和0.713,P<0.01);p65蛋白表达与IL8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0.666,0.682,P<0.01).结论:H.pylori感染导致胃黏膜NFκBp65和IL8的表达增加,NFκB可能通过调控IL8基因转录,参与了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8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氧自由基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岫兰 卢启明 康九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公认,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抗Hp药物治疗这类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还证实Hp感染也是胃癌和胃淋巴瘤的重要病因之一.但Hp的确切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综述近...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公认,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抗Hp药物治疗这类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还证实Hp感染也是胃癌和胃淋巴瘤的重要病因之一.但Hp的确切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Hp与氧自由基相互关系的报道,以期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氧自由基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5
作者 范玲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5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2018年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质护理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2018年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质护理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SDS、ADL评分低于常规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老年人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访谈联合行为转变理论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玲莉 刘小凤 宗小玲 《当代医学》 2020年第7期88-90,共3页
目的从不良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探究动机访谈联合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新诊断T2DM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从不良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探究动机访谈联合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新诊断T2DM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动机访谈联合行为转变理论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动机访谈联合行为转变理论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增强治疗信心、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访谈 行为转变理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生活卫生习惯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曹萍 卢启明 +2 位作者 张岫兰 张丽萍 姜瑞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共3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将Hp列为人类胃癌的第一类致癌物.我国是Hp高感染率地区之一,自然人群感染率达34.5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将Hp列为人类胃癌的第一类致癌物.我国是Hp高感染率地区之一,自然人群感染率达34.52%~80.55%[1].对Hp感染与生活卫生习惯的关系研究,在制定有效的Hp防治措施,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选择我国的胃癌高发区甘肃河西地区天祝县进行了Hp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其Hp感染的状况及与其流行相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地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 生活 卫生习惯 胃癌高发区 流行病学调查 人群感染率 消化性溃疡 MALT淋巴瘤 危险因素 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 河西地区 关系研究 防治措施 致癌物 天祝县 自然 中心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调节性B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李小丽 陈慧玲 +2 位作者 王小春 韩悌云 张德奎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2期274-281,共8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HM)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及其对调节性B细胞(Breg)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SS(葡聚糖硫酸钠)组、DSS^(+)DHM组、DSS^(+)mesalazine组(造模采用4%DSS连续饮用7 d)。7 d后,每天分别给予灌胃水(0.2 mL...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HM)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及其对调节性B细胞(Breg)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SS(葡聚糖硫酸钠)组、DSS^(+)DHM组、DSS^(+)mesalazine组(造模采用4%DSS连续饮用7 d)。7 d后,每天分别给予灌胃水(0.2 mL/d)、DHM(40 mg/kg·d)和美沙拉嗪(520 mg/kg·d),连续灌胃7 d,记录小鼠每天疾病活动性指数(DAI),第14天脱颈处死小鼠,记录结肠长度,结肠组织切片行HE染色;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脾脏单细胞悬液中CD19^(+)B淋巴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CD19^(+)CD5^(+)CD1d^(+));RT-qPCR检测脾脏细胞中IL-10、TGF-β、IL-6和IFN-γ的mRNA水平;CCK8法检测脾脏细胞增殖。选择DHM(40μmol/L)作用脾脏细胞悬液24 h,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Breg(CD19^(+)CD5^(+)CD1d^(+))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SS组DAI评分、病理学评分(炎症严重程度、炎症程度、隐窝损伤等)显著升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5);脾脏中CD19^(+)及B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炎性因子显著升高(P<0.05);抗炎因子明显降低(P<0.05);与DSS组比较,DSS^(+)DHM组、DSS^(+)Mesalazine组能明显逆转上述情况(P<0.05);在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经不同浓度DHM干预后,脾脏细胞增殖明显,Breg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DHM对小鼠结肠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促进调节性B细胞增殖及降低抗炎因子IL-10和TGF-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DHM) 调节B细胞 实验性结肠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甲基化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漆江红 王玉平 卢启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2506-2512,共7页
结直肠癌是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癌症死亡例数中居第4位,这是由于多基因组学累积和表观遗传学改变使结肠上皮细胞转变为侵袭性的恶性腺瘤所造成的,结直肠癌中表观遗传学改变,尤其是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比基因突变更是频繁发生,高... 结直肠癌是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癌症死亡例数中居第4位,这是由于多基因组学累积和表观遗传学改变使结肠上皮细胞转变为侵袭性的恶性腺瘤所造成的,结直肠癌中表观遗传学改变,尤其是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比基因突变更是频繁发生,高甲基化通过诱导转录沉默或抑癌基因下调而致癌,目前超过600个高甲基化基因的候选者已经被识别.表观遗传学中DNA甲基化是其代表中最大的体系之一,他对微创生物标志物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甲基化中诊断性标志物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目前分别是基于血液与粪便排泄物,其在市场上是可以购买到的,预后和预测性的甲基化标志物仍然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抑癌基因 启动子区甲基化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G1和CyclinB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钰 卢启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和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和30例癌旁组织中PTTG1和CyclinB1的表达.结果:PTTG1和CyclinB1在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和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和30例癌旁组织中PTTG1和CyclinB1的表达.结果:PTTG1和CyclinB1在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在结肠腺瘤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3.3%和20.0%,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3%和83.1%.PTTG1和CyclinB1的表达在癌旁组织和结肠腺瘤中与结肠癌中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G1和CyclinB1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结论:PTTG1和CyclinB1过表达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二者的过表达都可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细胞周期蛋白B1 结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