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长因子纳米途径给药对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沛霖 司小强 +2 位作者 高正君 林沛婷 薛晓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对1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对1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 Bcl-2)及B淋巴细胞瘤相关X蛋白(Bcl-associated X protein, Bax)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制作具有稳定性状的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并将其应用于1型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将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A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B组:壳聚糖治疗组;C组: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治疗组;D组:对照组。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及VEGF、HIF-1α、Bcl-2及Bax等因子的表达。结果:制作出具有稳定性状的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其封包率为28.29%,24 h后降解率为25.5%,无突释效应。通过创面用药干预,C组在第21天创面愈合率最高,而D组最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VEGF及Bcl-2的灰度值在第3~15天增长达到最高峰后开始回落,C组从第11天开始,D组从第7天开始,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1天C组的VEGF和Bcl-2表达最高,两者在D组表达最低。HIF-1α和Bax灰度值均从第3天的最高峰开始回落,C组降速最快,D组降速最慢,第21天C组的HIF-1α和Bax灰度值最低,两者在D组最高,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研究能制作出性状稳定的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制剂,其缓释给药途径能对糖尿病大鼠慢性创面的修复起到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创面愈合 神经生长因子 壳聚糖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1Α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B淋巴细胞瘤相关X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洪岩 高正君 +4 位作者 司小强 谢沛霖 林沛婷 刘琼 薛晓东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第3期425-427,共3页
目的报道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对NBCCS的认识。方法报告2007年至2019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确诊的1例NBCC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NBCCS为罕见的常染色... 目的报道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对NBCCS的认识。方法报告2007年至2019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确诊的1例NBCC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NBCCS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PTCH1、PTCH2等多种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掌角化障碍和颅内异位钙化、面部畸形(畸形眼、唇腭裂、严重眼畸形)及骨骼系统异常、多器官发育障碍等。临床诊断主要依赖诊断标准,PTCH基因检测可证实诊断。NBCCS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治疗需多学科综合管理,定期复查CT、MRI等明确病变进展情况。结论NBCCS临床罕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镰脑钙化 牙源性角化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镐头”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外伤性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沛霖 林沛婷 +2 位作者 赵琳 叶明敏 卢俊阳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洋镐头”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外伤性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8例外伤性足跟软组织“U”形缺损患者,根据创面形状,在足外踝至跟腱连线中... 目的 探讨应用“洋镐头”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外伤性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8例外伤性足跟软组织“U”形缺损患者,根据创面形状,在足外踝至跟腱连线中点,向上6 cm处为旋转点设计“洋镐头”样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皮瓣,逆行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创面并进行足跟再造。结果 18例患者所有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足跟负重行走及耐磨能力完全能够达到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结论 “洋镐头”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根据外伤后足跟软组织的形状个体化设计,达到修复创面、再造及重建足跟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足跟 缺损
原文传递
联合应用NGF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表皮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常飞 薛晓东 +1 位作者 谢沛霖 张冀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7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通过局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表皮干细胞标记物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烫伤创面治疗后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 目的:通过局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表皮干细胞标记物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烫伤创面治疗后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60只,1月后在大鼠背部造成深II度烫伤。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B)、胰岛素治疗组(C)、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D)、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胰岛素治疗组(E),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A)。观察伤后3、7、11、15、21 d各组创面愈合情况,检测创面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的表达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E组创面愈合率自第7天起较A、B、C、D组增加,为[(25.33±2.32)%,(P<0.05)];A、C、D组创面愈合率较B组增加分别为[(22.51±1.78)%,(16.68±1.95)%,(18.29±1.70)%,(P<0.05)]。E组整合素β1和角蛋白19(K19)表达自伤后第7至21天各时相点显著增加,(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局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可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烫伤 神经生长因子 胰岛素 表皮干细胞
原文传递
局部联合应用NGF及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血管形成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冀北 薛晓东 +1 位作者 谢沛霖 常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4-360,共7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NGF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血管中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取75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胰岛素治疗组(C组)、NG...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NGF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血管中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取75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胰岛素治疗组(C组)、NGF治疗组(D组)、NGF联合胰岛素治疗组(E组),每组15只。B、C、D、E组大鼠采用两步给药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模型,STZ剂量分别为第1天10 mg/kg,第3天50 mg/kg;A组给予相同剂量柠檬酸缓冲液。模型制备后1个月,采用水蒸气烫伤法于各组大鼠背部制备2个深Ⅱ度烫伤创面。烫伤模型制备后,A、B组创面外敷3层生理盐水纱布;C组创面外敷3层浸润5 U胰岛素诺和灵30R的纱布,并每日腹部皮下注射诺和灵30R 4~6 U/kg;D组创面外敷3层浸润5 mL NGF溶液(25 U/mL)的纱布;E组联合C、D组方法处理。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伤后7、11、15、21 d大体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伤后3、7、11、15、21 d取创面组织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检测创面Bcl-2、Bax、CD34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各组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随时间延长,各组创面逐渐缩小,其中E组创面愈合速度、皮肤角化、毛发生长及肉芽组织和胶原纤维生长均优于其余各组。伤后各时间点E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随时间延长,各组CD34、Bcl-2表达逐渐增强,至15 d达高峰,21 d表达减弱;E组各时间点表达均强于其他各组(P<0.05)。伤后3 d各组均未见Bax表达,7 d后开始见新生血管内皮细胞Bax表达,且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其中E组表达强度均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局部联合应用NGF和胰岛素可通过抑制创面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创面血管生成,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烫伤创面 NGF 胰岛素 创面愈合 大鼠
原文传递
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愈合及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谢沛霖 薛晓东 +1 位作者 张冀北 常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60只,1月后在大鼠背部...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60只,1月后在大鼠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大鼠随机分为无干预组(B)、胰岛素治疗组(C)、NGF治疗组(D)、NGF联合胰岛素治疗组(E),并设立正常烫伤对照组(A),每组15只。观察伤后3、7、11、15、21d各组创面愈合情况,检测创面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E组创面愈合率第7天为[(25.35±2.32)%,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较显著增加;C、D组创面愈合率较B组显著增加分别为[(16.68±1.95)%,(18.29±1.70)%,P〈0.05];D组自第15天起较A组显著增加[(54.84±3.60)%,P〈0.05];自第7天起E组HIF-1α和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NGF联合胰岛素可加速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创面微血管再生,纠正局部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投药和剂量 胰岛素/投药和剂量 糖尿病并发症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烧伤/并发症 缺氧诱导因子1/代谢/药物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代谢/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重离子与X射线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存活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7
作者 叶兰萍 马建勋 +3 位作者 胡洁虹 马晓俊 金晓东 李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87-2087,共1页
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有多种方法,而至今为止尚无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病理性瘢痕的治疗始终是困扰整形外科医生的难题之一,放射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常规放射治疗存在许多缺点,近年来,由于重离子的物理学及生物学特性,使... 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有多种方法,而至今为止尚无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病理性瘢痕的治疗始终是困扰整形外科医生的难题之一,放射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常规放射治疗存在许多缺点,近年来,由于重离子的物理学及生物学特性,使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重离子剂量分布具有Bragg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成纤维细胞 重离子 细胞周期 细胞存活 X射线 常规放射治疗 病理性瘢痕 Bragg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