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孜藏族自治州869例肝包虫病藏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1
作者 杨康明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肝包虫病 手术治疗 藏药 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 联合治疗 甘孜藏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藏族自治州遗传病和先天畸形调查报告
2
作者 阿拥 何三英 王宇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8期88-89,共2页
遗传病和先天畸形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是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学课题。为填补甘孜州遗传病和先天畸形发病本底情况这一空白,以进一步建立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监测防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州科... 遗传病和先天畸形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是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学课题。为填补甘孜州遗传病和先天畸形发病本底情况这一空白,以进一步建立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监测防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州科委下达的1993年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笔者于1993年-1995年历时三年对我州康定、理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 甘孜藏族自治州 遗传病 人群健康 科学依据 防治体系 开发项目 社会学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临床用血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龙丽香 李素英 李国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科的临床用血,了解血液浪费情况,为减少血液浪费,有效节省血液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58例新生儿输血进行分析。结果58例输血患儿中早产或超低体重出...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科的临床用血,了解血液浪费情况,为减少血液浪费,有效节省血液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58例新生儿输血进行分析。结果58例输血患儿中早产或超低体重出生儿40例占69%,四年输血科发往新生儿科血液总量为20550 ml,但新生儿科实际输入3317 ml,占总量的16.14%,剩余17233 ml,占总量的83.86%。结论我院新生儿科血液浪费严重,新生儿科申请输血时,可根据申请给予库存最小剂量进行合血,避免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科 临床用血 血液浪费 小剂量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人民医院色达远程医疗服务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凤霞 木林森 +2 位作者 杨惟杰 侯罡 陈蓓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10期128-129,133,共3页
目的:以偏远少数民族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医务人员严重缺乏的色达县为例,探讨智慧医疗服务建设。方法:以该地区中心医院甘孜州人民医院为主体,在区县、乡镇、学校及寺庙建设智慧医疗服务点,构成三级联动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将网络... 目的:以偏远少数民族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医务人员严重缺乏的色达县为例,探讨智慧医疗服务建设。方法:以该地区中心医院甘孜州人民医院为主体,在区县、乡镇、学校及寺庙建设智慧医疗服务点,构成三级联动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将网络医疗和远程教育进行整合。结果:通过甘孜州人民医院色达智慧医疗服务建设,提供远程教学资源,提升了基层医生实际临床经验,方便了藏区人民群众就医。结论:甘孜州人民医院智慧医疗服务建设促进了州内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少数民族 智慧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悦 郑红 +5 位作者 刘治容 多吉 嘉初丹巴 泽旺格玛 李玉婵 王光进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了解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45例29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90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147眼,培养阳性率50.74%。培养出菌株164株。... 目的了解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45例29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90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147眼,培养阳性率50.74%。培养出菌株164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77株(47.0%)。棒状杆菌46株(28.0%)。结论多数藏族老年人结膜囊存在细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是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藏族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藏族与彝族结膜囊细菌状况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光进 张悦 +4 位作者 刘治容 郑红 嘉初丹巴 泽旺格玛 李玉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了解藏族与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研究遵循统一的调查流程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145例290眼及居住地地域近似的2个彝族聚居地136例272眼进行眼科检查、问卷... 目的:了解藏族与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研究遵循统一的调查流程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145例290眼及居住地地域近似的2个彝族聚居地136例272眼进行眼科检查、问卷调查并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两组受检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藏族和彝族受检者的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7%,彝族为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占11.6%,彝族为2.6%;藏族人群中多种细菌共存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彝族(P<0.05)。藏族结膜囊中棒状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5.9%,彝族的为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结膜囊中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6.6%,彝族人群为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彝族,藏族和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大多为单一菌株,但藏族人多种菌株共存的现象比彝族更为多见。藏族人与彝族人结膜囊细菌菌属有一定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藏族 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分布现状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姗姗 段凤梅 +1 位作者 单珍卓玛 张垚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308-313,共6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分布现状并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选取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2017年至2020年临床分离菌株,分析标本来源、细菌检出情况、药敏结果。结果:分离非重复菌株2946株,主要来自ICU、胃肠... 目的:回顾性调查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分布现状并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选取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2017年至2020年临床分离菌株,分析标本来源、细菌检出情况、药敏结果。结果:分离非重复菌株2946株,主要来自ICU、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创伤外科、泌尿外科;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31.40%、68.6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多数菌属耐药率均<1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红霉素,未检出对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1068株(36.25%)、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59株(5.4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48株(8.4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株(0.07%);MRS及MRA均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结论: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2017年至2020年分离的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ESBLs、MRS、MRSA、VRE均有一定检出率,且均有一定耐药性,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细菌分离 调查 抗菌药物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藏族地区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国超 龙丽香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4期577-578,共2页
医患关系在就医过程中无法避免,也是关注的热点问题。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多民族混居的地区,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造成了不同的就医环境。本文从甘孜州实际出发,就影响藏区群众就医过程中医患关系的因素予以分析... 医患关系在就医过程中无法避免,也是关注的热点问题。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多民族混居的地区,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造成了不同的就医环境。本文从甘孜州实际出发,就影响藏区群众就医过程中医患关系的因素予以分析,为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藏族地区 医患关系 影响因素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甘孜藏族自治州青少年脊椎侧弯现况调查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雪飞 邬玉林 邓明琼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甘孜藏族自治州青少年脊椎侧弯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在校初中、高中学生为对象,采用多阶分层抽样法,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收集人口学信息,采用三检筛选法进行脊椎侧弯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 目的探讨甘孜藏族自治州青少年脊椎侧弯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在校初中、高中学生为对象,采用多阶分层抽样法,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收集人口学信息,采用三检筛选法进行脊椎侧弯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脊柱侧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调查涉及12所学校,5 126名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为2.40%;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占比87.00%,非特发性占比13.00%;男性脊柱侧弯检出率为1.96%,女性2.90%,男∶女=1∶1.48;男性总体检出率低于女性(P<0.05);具有脊柱疾病家族史、农业人口及不良坐姿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生率高于无脊柱疾病家族史、非农业人口及无不良坐姿青少年(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脊柱疾病家族史是青少年脊柱侧侧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甘孜藏族自治州青少年脊椎侧弯检出率较高,可通过加强疾病宣教、纠正不良坐姿等方面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藏族自治州 青少年 脊椎侧弯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甘孜藏族自治州首次痫性发作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10
作者 何永桥 陈佳妮 +6 位作者 李思思 邓永宜 陈洁 方文彧 泽仁扎姆 慕洁 周东 《癫痫杂志》 2018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研究旨在为甘孜藏族自治州癫痫发作提供临床特征的数据,以改善该地区的癫痫发作防治策略。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因首次发作入院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记录,总结其临床特... 目的研究旨在为甘孜藏族自治州癫痫发作提供临床特征的数据,以改善该地区的癫痫发作防治策略。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因首次发作入院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记录,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研究共纳入101例患者,平均年龄(43.0±18.4)岁。29例因癫痫持续状态入院,其中5例(17.2%)在入院后的30 d内死亡。45例为急性症状性癫痫发作,颅内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n=22,48.9%),其中包括脑囊虫(n=4,8.9%)、结核感染(n=8,17.7%),病毒感染(n=7,15.6%)和其他(n=3,6.7%)。其他诱因包括脑血管疾病(n=13,28.8%),高原反应(n=3,6.7%),酒精相关或急性戒断综合症(n=3,6.7%)和其他原因(n=3,6.7%)。结论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控制颅内感染对预防和控制急性癫痫的急性症状性发作较为重要。对当地基层医生进行癫痫持续状态诊治的培训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该地区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管理 颅内感染 回顾性研究 甘孜藏族自治区
原文传递
探讨IP-10在藏族人群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红 杨建蓉 李明琴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9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 10)在藏族人群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藏族结核性脑膜炎和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藏族患者,通过ELISA法检测脑脊液IP-10水平,绘制ROC曲线(receiver ...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 10)在藏族人群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藏族结核性脑膜炎和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藏族患者,通过ELISA法检测脑脊液IP-10水平,绘制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确定IP-10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界值,并评价其特异性、敏感性及诊断效能。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IP-10含量为(1160.06±468.05)pg/ml,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脑膜炎组(242.80±166.4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IP-10诊断藏族人群结核性脑膜炎的临界值为605.62 pg/ml,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6.7%;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提示IP-10的诊断效能和γ-干扰素接近。结论脑脊液中IP-10水平测定有助于藏族人群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结核性脑膜炎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ROC曲线 干扰素-γ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红 张悦 +5 位作者 多吉 刘治容 嘉初丹巴 泽旺格玛 王光进 李玉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甘孜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两个彝族乡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36人272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小时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结膜囊细菌阳性为69.85%(190/272)。培养出菌... 目的了解四川省甘孜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两个彝族乡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36人272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小时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结膜囊细菌阳性为69.85%(190/272)。培养出菌株195株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6.41%(71/195),棒状杆菌占33.85%(66/195)。结论 多数彝族老年人结膜囊存在细菌;绝大多数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是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彝族 中老年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医学教育在甘孜州医护人员中的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文凤 马晓俊 +2 位作者 张春燕 陆娟 朱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对于提高医护人员工作后医疗水平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甘孜藏族自治州27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况分析。调查发现他们继续教育学习方式主要是依靠进修和继续教育课程,但是学习效率不高。工作时间继续教育学习较少... 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对于提高医护人员工作后医疗水平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甘孜藏族自治州27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况分析。调查发现他们继续教育学习方式主要是依靠进修和继续教育课程,但是学习效率不高。工作时间继续教育学习较少,而在下班及业余时间主动学习非常少。大多数人没有做过科研,也几乎没有科研的继续教育和学习机会。加强甘孜藏族自治州医护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习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甘孜藏族自治州 医护人员 现况调查 问卷分析 医疗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嘉初丹巴 多吉 +3 位作者 郑红 泽旺格玛 刘治容 张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了解藏区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炉城镇,九龙县呷尔镇的汉族中老年人群173例346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346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209眼,培... 目的:了解藏区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炉城镇,九龙县呷尔镇的汉族中老年人群173例346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346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209眼,培养阳性率60.4%。培养出菌株232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15(49.6%);棒状杆菌60株(25.9%)。康定县姑咱镇、炉城镇的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分别为69.2%和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09,P>0.05)。九龙县呷尔镇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为44.3%,分别低于康定姑咱镇、炉城镇的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姑咱镇vs呷尔镇:χ2=13.2002,P<0.05;炉城镇vs呷尔镇:χ2=9.6869,P<0.05)。结论:甘孜州多数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存在细菌;绝大多数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是其结膜囊的优势菌种。区域不同,结膜囊细菌阳性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汉族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及手术治疗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嘉初丹巴 央京 +1 位作者 蒋凤 罗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2-591,共10页
目的调查四川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手术覆盖率及术后效果等,评价该地区防盲治盲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使用可避免盲的快速评估方法(RAAB)对四川省甘孜州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研究。... 目的调查四川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手术覆盖率及术后效果等,评价该地区防盲治盲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使用可避免盲的快速评估方法(RAAB)对四川省甘孜州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研究。参照甘孜州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RAAB软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5000人,每个人群组为50人,共100个人群组。由2个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对所有受检者入户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调查白内障患病率、手术覆盖率、手术障碍和术后效果。结果5000人中,接受检查的总人数为4763人,受检率为95.3%。根据针孔矫正视力和2009年WHO视力损伤标准计算,甘孜州50岁及以上人群中双眼白内障致盲以及重度、中度和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分别为0.6%(95%CI:0.4%~0.9%)、0.9%(95%CI:0.6%~1.2%)、2.4%(95%CI:2.0%~2.9%)、5.2%(95%CI:4.6%~5.9%);女性的白内障致盲患病率为0.7%(95%CI:0.4%~1.0%),显著高于男性的0.2%(95%CI: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人群的白内障致盲患病率为2.3%,高于汉族人群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眼数来统计,女性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为60.8%(95%CI:55.5%~65.8%),低于男性的70.1%(95%CI:63.7%~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人数来统计,以优势眼(双眼中视力较好眼)针孔矫正视力<0.05为盲的标准,双眼白内障致盲的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为82.0%(95%CI:75.2%~87.6%)。共计171人未治疗白内障,并接受了白内障手术障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最主要的障碍为“不知道可以接受治疗”,占77.8%;其次为交通不便或无人陪同到医院,占11.7%。共计364眼接受过白内障手术,其中336眼植入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率为92.3%,216眼白内障术后视力≥0.3,占59.3%。结论白内障仍是甘孜州50岁及以上人群盲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白内障依然是甘孜州防盲工作的重点。甘孜州白内障手术覆盖率较高,但白内障手术效果与WHO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参考指标(1998)相比尚欠佳,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患病率 手术 健康调查 可避免盲的快速调查 甘孜藏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民族地区自然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普查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光琼 杨佳 史琴瑶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年第7期1886-1887,共2页
[目的]研究甘孜州民族地区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饮食、生活方式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70名18岁~60岁自然人均行Hp诊断实验,其中300名作胃镜检查。[结果]Hp感染与自然人群生食肉类、进食腌腊食品、卫生习惯差及相关知识缺... [目的]研究甘孜州民族地区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饮食、生活方式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70名18岁~60岁自然人均行Hp诊断实验,其中300名作胃镜检查。[结果]Hp感染与自然人群生食肉类、进食腌腊食品、卫生习惯差及相关知识缺乏有关。[结论]Hp感染重在预防,要减少本地区Hp感染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广大人群开展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改变生活习惯,从源头切断传染源,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普查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藏族肝包囊虫病诊治回顾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康明 黄祥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3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肝包囊虫病 人畜共患疾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二、三维超声检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肛提肌裂孔形态分析
18
作者 雷敏 刘毓 +1 位作者 胡青青 郑静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56-60,共5页
目的探究经会阴二、三维超声检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function,PFD)患者肛提肌裂孔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7月我院182例PFD患者(观察组)和17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比较两组二维、三维超声静息及Valsalv... 目的探究经会阴二、三维超声检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function,PFD)患者肛提肌裂孔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7月我院182例PFD患者(观察组)和17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比较两组二维、三维超声静息及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裂孔平面测量参数,统计相关变化量与功能,分析单一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盆底前后径(APR)、盆底左右径(LRR)、肛提肌面积(AR)、盆底前后径体积(APV)、盆底左右径体积(LRV)、肛提肌体积(AV)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体积均大于对照组,而形态对称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后径增加百分比(PIap%)、前后径变化量(△AP)、面积变化量(△A)、面积增加百分比(PIa%)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积变化量(△V)高于对照组,均匀变化值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91.02%、特异度89.37%,AUC为0.792,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与三维超声联合检测对评估PFD患者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价值大,能清晰显示盆底结构,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提升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二维超声 联合 三维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肛提肌裂孔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导医导诊工作的思考
19
作者 陈光琼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3期2060-2061,共2页
目的探讨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导医导诊工作新模式的效果。方法总结过去不足,转变观念,拓展导医服务功能,为患者提供实质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藏民族群众的需要。从年龄、语言、知识结构等全方位考虑,选择实用型人员做好导医服务。结果通过... 目的探讨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导医导诊工作新模式的效果。方法总结过去不足,转变观念,拓展导医服务功能,为患者提供实质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藏民族群众的需要。从年龄、语言、知识结构等全方位考虑,选择实用型人员做好导医服务。结果通过拓展导医服务范围、内容,让双语资深导医进住各病区,解决了医护患交流的困难,使病患得以顺利就医。结论病家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达到有效沟通,进一步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误解性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 导医 农民 牧民 看病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3年预后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降初拉尔布 肖航宇 +4 位作者 徐孟 张曜 樊谦 张怡 龚洪平 《西部医学》 2023年第9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分析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的3年预后特点并总结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3年生存情况并按照患者预后将其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 目的分析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的3年预后特点并总结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3年生存情况并按照患者预后将其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35例术后3年无病生存,55例预后不良,其中局部复发23例,远处转移21例,死亡1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中段病变、重度粘连、阳性淋巴结数量≥3、T 4a分期、N 1分期、Ⅲc期、术后未辅助治疗,均为影响影响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3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藏族Ⅲ期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3年预后不甚理想,且肿瘤部位、粘连状态、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辅助治疗均与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癌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