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鳞癌及腺癌组织HPV感染型别分布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石彩歌 顾芸 +6 位作者 耿建祥 顾昕 范雪梅 徐晓兰 王昱 梅静 赵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0-843,共4页
目的国内有关女性宫颈鳞癌和腺癌组织HPV感染型别对比研究的大样本研究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区域性女性宫颈鳞癌和腺癌组织中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状况和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11月至2017年12月29家区域性医院病理组织学... 目的国内有关女性宫颈鳞癌和腺癌组织HPV感染型别对比研究的大样本研究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区域性女性宫颈鳞癌和腺癌组织中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状况和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11月至2017年12月29家区域性医院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女性宫颈鳞癌(n=826)和宫颈腺癌(n=218)石蜡组织标本1044例。从其组织中抽提HPV DNA,使用基因芯片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所有宫颈鳞癌和腺癌组织检测23种HPV,并对受检者HPV感染型别分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44例女性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HPV检出者901例,检出率为86.30%。其中宫颈鳞癌检出率为91.53%(756/826),以16、18、58、33、52、31型最为常见,16型检出率显著高于18型(56.84%vs 9.93%,P<0.05);宫颈腺癌检出率为66.51%(145/218),以16、18、31、33、52、58型最为常见,16型与18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29%vs32.35%,P>0.05)。结论女性宫颈鳞癌和腺癌组织HPV检出率不同,16、18、31、33、52、58型是宫颈鳞癌和腺癌最主要的基因型,宫颈鳞癌中16型的检出频率远高出18型;而宫颈腺癌中16型和18型两型检出频率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组织 鳞癌 腺癌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需氧菌培养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道彬 蔡桂丰 +2 位作者 尹保民 梁雄 汪金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3-434,共2页
目的了解先兆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需氧菌培养的菌群特点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53例先兆流产患者常规行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与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的病例有63例,阳性检出率为24.9%,分离出病原菌67株,... 目的了解先兆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需氧菌培养的菌群特点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53例先兆流产患者常规行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与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的病例有63例,阳性检出率为24.9%,分离出病原菌67株,其中真菌28株,占41.8%;革兰阳性菌25株,占37.3%;革兰阴性菌14株,占20.9%。真菌中白色念珠菌17株,光滑假丝酵母菌9株,分别占全部检了真菌60.7%、32.1%;革兰阳性菌中,构成比最大的3种细菌分别为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革兰阴性菌中,仅检测出大肠埃希菌10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株,ESBLs产酶株占35.7%(5/14)。结论①先兆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②抗生素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对先兆流产患者作宫颈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先兆 宫颈分泌物 菌群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聂惠龙 王庆一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6-26,29,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取同时期同组医师实施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8例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5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住院日...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取同时期同组医师实施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8例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5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24—48h体温2次〉38℃)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短(均P〈0.01)。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腹式 肛门排气时间 创伤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风险性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林道彬 杨桂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50-351,共2页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在妊娠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GDM )的风险率。方法 :实验组为患PCOS并经治疗后受孕的孕妇 41例 ,对照组为正常妊娠的孕妇 46例 ,在妊娠期间进行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检查 ,比较两组孕妇的糖尿病发生率。结果 ...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在妊娠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GDM )的风险率。方法 :实验组为患PCOS并经治疗后受孕的孕妇 41例 ,对照组为正常妊娠的孕妇 46例 ,在妊娠期间进行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检查 ,比较两组孕妇的糖尿病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中GDM发生率为 2 1 95 % (9/4 1) ,对照组的发生率为 4 3 5 % (2 /4 6)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PCOS患者妊娠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产程胎心基线短变异参数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界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戴红 谭娴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178-2180,共3页
目的探讨胎心宫缩监护(cardiotocography,CTG)计算机分析系统中第二产程胎心基线短变异(short-term variation,STV)参数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界值及其意义。方法对1 120例阴道顺产产妇进行产时胎心率监护,计算机分析第二产程CTG图形的STV... 目的探讨胎心宫缩监护(cardiotocography,CTG)计算机分析系统中第二产程胎心基线短变异(short-term variation,STV)参数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界值及其意义。方法对1 120例阴道顺产产妇进行产时胎心率监护,计算机分析第二产程CTG图形的STV值,其中450例取脐带血测定其脐动脉血气pH值,结合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脐动脉血气pH值与其对应的STV值呈正相关(r=0.386,P<0.01);pH<7.20组的STV值为(2.47±1.12)ms,明显低于pH 7.20~7.25组[(3.82±1.19)ms]和pH>7.25组的STV值[(4.56±1.3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 120例产妇中,STV>4.0 ms时,新生儿窒息率为0;STV<2.5 ms时,新生儿窒息率增至51.28%。结论第二产程CTG中的STV<2.5 ms对预测胎儿窘迫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一个较好的临床界值用于预测胎儿窘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宫缩监护 短变异 胎儿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联合肾上腺素局部注射1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遇桂芳 曹蕾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4-585,58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联合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3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除外间质部妊娠、输卵管卵巢妊娠及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单纯行输卵管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联合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3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除外间质部妊娠、输卵管卵巢妊娠及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单纯行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研究组(123例),采用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联合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235例患者全部经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联合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无副作用、安全可行的手术治疗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感染与早孕先兆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蓉 谭玉红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109-109,共1页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与早孕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对68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观察组)和68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结果观察组Uu阳性率为39.71%、Mh阳性率为23...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与早孕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对68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观察组)和68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结果观察组Uu阳性率为39.71%、Mh阳性率为23.53%;对照组Uu阳性率为14.71%、Mh阳性率为10.29%,两组Uu、Mh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Uux2=10.7300,P<0.01;Mhx2=4.2386,P<0.05)。结论生殖道Uu、Mh感染可能是引起早孕先兆流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先兆流产 妊娠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小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9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4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选择剖宫产,发生子宫不全性破裂4例;82例选择阴道试产,其中,阴道分娩69例,急诊剖宫产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4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选择剖宫产,发生子宫不全性破裂4例;82例选择阴道试产,其中,阴道分娩69例,急诊剖宫产13例,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4.1%,发生子宫不全性破裂2例,无一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与再次剖宫产相比利多弊少,合理掌握好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大多数孕妇经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合并妊娠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康旻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4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妊娠后的治疗方法、妊娠结局。方法将42例确诊为梅毒血清固定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苄星青霉素,每周1次肌内注射,连续3周,孕早期3个月和晚期3个月各治疗一疗程。非治疗组19例,全程未用抗梅毒药物治... 目的探讨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妊娠后的治疗方法、妊娠结局。方法将42例确诊为梅毒血清固定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苄星青霉素,每周1次肌内注射,连续3周,孕早期3个月和晚期3个月各治疗一疗程。非治疗组19例,全程未用抗梅毒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早产1例,无死胎、死产现象,先天性梅毒患儿1例;非治疗组早产2例,无死胎,先天性梅毒患儿4例,两组出生先天性梅毒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固定的梅毒患者建议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改变妊娠结局,预防先天梅毒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固定 梅毒 妊娠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于监督对护理工作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艾艳 周明建 吴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1期229-231,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过于监督对位于不同特性职位的护士绩效的影响,探寻过于监督与任务重要性对护士绩效的作用机理,为医院护理部门改善管理环境,提升护士绩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深圳光明区医院157名,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75名,... 目的通过调查过于监督对位于不同特性职位的护士绩效的影响,探寻过于监督与任务重要性对护士绩效的作用机理,为医院护理部门改善管理环境,提升护士绩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深圳光明区医院157名,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75名,护士及护士长进行调研,应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过于监督与护士的工作绩效显著地负相关(r=-0.266,P<0.01);过于监督对员工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270,P<0.001);工作重要性对过于监督与员工绩效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703,P<0.01),具体为当工作重要性较高时过于监督对员工绩效不会造成影响,当工作重要性较低的时候,过于监督会对员工绩效产生负向影响(βL=-2.963,P<0.01,βH=-0.444,P<0.01)。结论过于监督对护士绩效有负面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护士感知到的任务重要性的升高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于监督 护理 工作绩效 工作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水过少孕妇胎儿脐血流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继红 梁雄 +2 位作者 姜星 朱锋 梅文华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前,除应用B超诊断羊水过少并结合胎心监测综合分析预测胎儿宫内安危外,脐血流检查为较准确地预测胎儿宫内状况提供了新的技术。本文就妊娠37周后孕妇常规行B超检查,筛选出73例羊水过少孕妇与103例羊水量正常孕妇,就其血... 目前,除应用B超诊断羊水过少并结合胎心监测综合分析预测胎儿宫内安危外,脐血流检查为较准确地预测胎儿宫内状况提供了新的技术。本文就妊娠37周后孕妇常规行B超检查,筛选出73例羊水过少孕妇与103例羊水量正常孕妇,就其血流速度峰谷比(S/D)、血流脉动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过少 孕妇 胎儿 脐血流 检测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樊瑛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7期62-64,共3页
目的对宫腔镜下清宫术和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患者13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进行宫腔镜下清宫手术,常... 目的对宫腔镜下清宫术和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患者13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进行宫腔镜下清宫手术,常规组进行常规清宫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恢复时间、术后宫腔黏连、宫腔残留及经量减少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和失血量均比常规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研究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对于术后并发症(宫腔残留、宫腔粘连和经量减少)患者数量对比,研究组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对于人工流产不全的患者开展宫腔镜下清宫术的疗效较常规清宫术治疗更有优势,尤其体现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清宫术 常规清宫术 人工流产不全 子宫内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流产与衣原体和支原体的关系探讨
13
作者 林道彬 蔡桂丰 +1 位作者 汪金华 张永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6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与沙眼衣原体(cT)与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关系。方法以先兆流产患者常规行宫颈分泌物行CT检测、Uu和Mh培养作观察组263例,另取同期早期人工流产、中孕引产无先兆流产的患者45例行宫颈分泌物行c...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与沙眼衣原体(cT)与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关系。方法以先兆流产患者常规行宫颈分泌物行CT检测、Uu和Mh培养作观察组263例,另取同期早期人工流产、中孕引产无先兆流产的患者45例行宫颈分泌物行cT检测、Uu和Mh培养作对照组。结果先兆流产组宫颈分泌中CT阳性率为17.1%(45/263),Uu和Mh培养率为41.8%(110/263),混合感染率为3.80%(10/263);对照组CT阳性率为2.9%(2/45),Uu及Mh培养率20.0%(9/45),混合感染率为0%,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及支原体阳性率(包括uu和Mh)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衣原体及支原体混合感染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先兆流产的发生与生殖道衣原体及支原体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定配合气囊助产35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郭海雁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安定 气囊产法 引产 催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妊娠完全性穿透性植入胎盘致子宫破裂1例
15
作者 彭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中期妊娠 完全性穿透性植入胎盘 并发症 子宫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HCGβ—HCC含量测定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意义探讨
16
作者 姜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1年第06C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血清T-HCG及β-HCG含量在诊断早期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早期异常妊娠126例,应用化学发光测定血清T-HCG,应用放免疫法测定血清β-HCG,对上述病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异位妊娠组(49例)血清T-HCG,β-HCG含... 目的:探讨血清T-HCG及β-HCG含量在诊断早期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早期异常妊娠126例,应用化学发光测定血清T-HCG,应用放免疫法测定血清β-HCG,对上述病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异位妊娠组(49例)血清T-HCG,β-HCG含量均显著低于流产组(33例)和宫内孕组(44例)(P<0.01),结论:血清T-HCG,β-HCG含量测定对鉴别异位妊娠和宫内妊娠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确诊率。/比较T-HCG和β-HCG,前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毛膜促性腺激素 异位妊娠 流产 正常妊娠 T-HCG Β-H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治疗86例产褥感染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尹保民 《药学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276-278,共3页
目的 :评价头孢他啶治疗产褥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给 86例产褥感染病人静滴头孢他啶 4g d ,每日量分 2次使用 ,疗程 7~ 10天 ,观察临床疗效 ,并进行细菌学评价。结果 :治愈率为 89 6 % ,有效率为97 7% ,细菌清除率为 91 1... 目的 :评价头孢他啶治疗产褥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给 86例产褥感染病人静滴头孢他啶 4g d ,每日量分 2次使用 ,疗程 7~ 10天 ,观察临床疗效 ,并进行细菌学评价。结果 :治愈率为 89 6 % ,有效率为97 7% ,细菌清除率为 91 1% ,不良反应较轻且发生率低。结论 :头孢他啶治疗产褥感染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 产褥感染 细菌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9例异位妊娠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遇桂芳 曹蕾 《新疆医学》 2003年第2期23-24,共2页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与开腹手术,近年来,由于腹腔镜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异位妊娠的诊治又多了一种选择.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所做的419例异位妊娠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发现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手...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与开腹手术,近年来,由于腹腔镜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异位妊娠的诊治又多了一种选择.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所做的419例异位妊娠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发现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手术中比率逐渐升高,由1999年的22.6%上升为2001年的39.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于异位妊娠休克患者来说腹腔镜手术比率并无增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手术方式 选择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妊娠28-36周胎膜早破的期待治疗
19
作者 王晓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宫内妊娠28~36周胎膜早破的期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06年10月四年间因宫内妊娠28~36周合并胎膜早破进行期待治疗的184例孕妇的临床处理资料。结果 各组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剖宫产、新生儿窒息... 目的 探讨宫内妊娠28~36周胎膜早破的期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06年10月四年间因宫内妊娠28~36周合并胎膜早破进行期待治疗的184例孕妇的临床处理资料。结果 各组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28~34周破膜超过24小时分娩的新生儿RDS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与破膜在24小时内分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及早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明显改善母婴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 胎膜早破 期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Ki-67双染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意义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5
20
作者 冯家成 陈咏梅 +2 位作者 黎秀珍 黄源平 米贤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CINⅡ+病变,包括CINⅡ、CINⅢ及宫颈原位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宫颈炎标本176例、CINⅠ标本121例、CINⅡ标本95例、CINⅢ标本86例和宫颈原位癌标本75例为...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CINⅡ+病变,包括CINⅡ、CINⅢ及宫颈原位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宫颈炎标本176例、CINⅠ标本121例、CINⅡ标本95例、CINⅢ标本86例和宫颈原位癌标本7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前期细胞学样本p16/Ki-67双染、HPV E6/E7mRNA检测结果,观察p16/Ki-67双染和HPV E6/E7mRNA检测在同级细胞学、组织学诊断中阳性率的差异。比较p16/Ki-67双染、HPV E6/E7mRNA、p16/Ki-67双染联合HPV E6/E7mRNA发现CINⅡ(+)病变的差异。结果在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性病变(NILM)组与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p16/Ki-67双染和HPV E6/E7mRNA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显著(P<0. 05);而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以上组(HSIL+),差异不显著(P>0. 05)。②在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宫颈原位癌组,p16/Ki-67双染阳性率和HPV E6/E7mRNA检测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 05)。③三种检测方法诊断CINⅡ(+)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体差异均显著(P<0. 05)。p16/Ki-67双染联合HPV E6/E7mRNA检测法诊断CINⅡ(+)病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5. 70%、84. 85%、89. 87%、84. 48%、95. 82%。结论 p16/Ki-67双染、HPV E6/E7mRNA检测均可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相比较于单独检测,两者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CINⅡ(+)病变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提高了筛查方法的效率,有在临床推广使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HPV E6/E7mRNA IHC双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